回覆列表
  • 1 # 致閱歷史

    縱觀屈原一生,不得不感嘆一位政治家與改革家的失敗,同時也不得不為他那崇高的理想與偉大的事業而惋惜。他憂國憂民、行廉志潔的人品被譽為後世楷模,而氣魄宏偉、辭章瑰麗的詩歌堪稱世界文學殿堂的瑰寶。

    屈原早年曾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持外交事務。屈原主張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在他的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加之他人讒言誹謗,屈原逐漸被楚懷王疏遠。屈原竭力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未能如願,反而於楚懷王二十四年(公元前305年)被逐出郢都,流放漢北。後又因小人的讒言被楚頃襄王再次逐出郢都,流落江南。 奸佞小人的中傷、昏庸帝王的放逐讓屈原有志難舒,面對楚國之危難、民生之多艱而無可奈何,屈原唯有帶著滿腔憤懣,投身汨羅江中。

    屈原投江之日,正是楚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楚郢都被秦攻破的日子。而據專家考證,屈原在世時,農曆五月是楚國南方的兇月,五月初五是凶日和鬼節。為何屈原會選擇這麼不吉利的一天了結性命呢?有專家認為,屈原早已萌生了“忽乎吾將遠行”的離世思想。在《離騷》中,屈原兩次說到要像彭咸那樣投水而死。彭咸為殷朝賢臣,當年因進諫不成而投水自盡。此後,屈原在《思美人》、《悲回風》中同樣多次提到“彭咸”。專家認為屈原的投江自盡,是“經過長達十多年的深思熟慮,當然會有一番精心安排”。這位專家所說的“精心安排”,便是屈原追隨舜帝而去。屈原在《離騷》開篇便以“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來表明自己是古帝高陽氏的後裔。而舜帝是楚人的太陽之神和光明之神,並且楚人同樣是在五月五日祭拜舜帝。

    屈原在創作《涉江》時,就想象自己跟隨舜帝暢遊崑崙瑤圃,“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有意在舜帝的祭日投江,以便與冉冉上升的太陽融為一體,與心儀已久的先帝堯、舜以及彭咸等忠臣共聚首,去完成他在人間無法實現的抱負與理想。此說不過是後人研究所得。也有人認為屈原是聽聞郢都被秦攻破,一時悲憤交加,感慨萬千,既然有志救國卻回天乏術,唯有以己之死祭奠國之亡魂。

  • 2 # 青一色

    屈原是楚華人!屈原在秦統一六國確定勝利時,為什麼會投江自殺,主要有兩點:

    第一:當時的各國都是成立了七八百年的國家,各國都有自己的文化、風俗、度量衡。百姓對自己國家的認同感、勝於對統一的認同感。各國百姓看待秦國的統一戰爭,就是侵略戰爭。各國百姓都會拼死抵抗。

    第二:屈原是楚華人,而且他的身份不是詩人,實際上是個政治家。他的一生有兩大目標,其一就是改革楚國,使楚國也像秦國那樣強盛。其二就是連齊抗秦,或者說聯合各國滅秦。楚王罷免他的官職,發配他到江南,他其實還在抱有希望,希望有一天楚王能重新重用他,實現他的政治抱負。當秦國攻入楚國都城,這使他感到絕望。因為屈原知道、即使楚王重新讓他出山,他也迴天乏力。像屈原這樣剛正不阿的愛華人士來說,讓他看著楚國慢慢被秦國滅亡,對於他來說生不如死,死了他才可能解脫。

  • 3 # 神州往事拾遺

    個人認為,屈原即使真是投江而死的,也與愛國無關。

    許多人認為屈原投江自盡於秦攻破郢都之時,所以屈原之死被定性為殉國。

    事實上,根據屈原的作品研究,有許多歷史、文學方面的專家發表論文稱,屈原的卒年,不可能是在秦破郢之時。

    關於屈原的生年,專家們的分歧較少,目前只有兩種說法: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39年。大部分學者傾向於公元前353年。

    而關於屈原的卒年,分歧就比較大。

    屈原的卒年,直接影響屈原之死的社會意義。

    因為卒於郢破之前,或郢破許多年後,都不會被認為是“殉國”。

    最早的說法即我們所熟知的郭沫若說,即稱屈原死於郢都被秦攻破之時。也正因為此,屈原因而被後世稱之為偉大的愛國詩人。

    但近年來有許多學者發表論文對郭沫若的說法提出了異議。

    最有代表的是潘嘯龍的《關於屈原自沉的原因及其年代》和章培恆的《關於屈原生平的幾個問題》。

    潘嘯龍列舉了五個原因證明郭沫若關於屈原自沉年代的說法不成立:

    一、缺乏歷史依據。

    二、民間傳說無佐證。

    三、與賈誼《吊屈原賦》內容不符。

    四、與白起破郢後江南屬秦的事實相矛盾。

    五、與屈原的自白不合。

    根據潘嘯龍考據,屈原卒年應在頃襄王十六或十七年(公元前283年或公元前282年),這比秦破郢提早了十幾年。

    而章培恆卻認為屈原卒年為頃襄王三十年,即秦破郢九年之後。

    兩人的論據見以下圖片資料。

    如果這兩種說法任一種成立,屈原“殉國”的說法就會被無情推翻,屈原的愛國頭銜也會被殘酷摘除。

    在個人情感上,我傾向於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但理智上,我不認同屈原之死與愛國有關。

    其實分析屈原的作品,大家就能明白:屈原一直在標榜他的清高,在他所憂鬱的事情中,“不能被楚王賞識”的痛苦要遠遠大於對國家的前途擔心。

    大家只看屈原代表作《離騷》就知道了。

    甚至屈原對於投江一事,歷來也有文人學者對此表示懷疑。

    司馬遷之所以記載屈原投江一事,是根據:

    一、因為民間傳說.

    二、因為屈原作品中有投江的想法:

    1.”吾將從彭咸之所居“。

    2.”願依彭咸之遺則“。

    3.”寧赴湘流,葬江魚之腹中“。

    王逸《楚辭章句》說:”彭咸,殷賢大夫,諫其君不聽,自投水而死。屈原赴水,即效法彭咸也。)

    三、賈誼吊屈原一事。

    但關於以上三種證據,清袁枚《隨園隨筆》認為:“……(效法彭咸投水之事)皆冤忿寓言,非實事也。太史公因賈生(賈誼)一弔,遂信以為真,不知宋玉《招魂》之作,上天下地,東西南北,無所不招,而獨不及水。何也?惟亂曰:湛湛江水上有楓,魂兮歸來哀江南,則其善於汨羅可知。若《楚辭注》-《招魂》作於屈子生時,則豫兇非禮,宋玉不應詛其師矣。今按:魯仲連義不帝秦,亦謂惟有蹈東海,屈子云雲,發於憤激,其果自沉與否,誠亦無可確證也。”

    綜上所述,屈原的死即使與投江有關,但也不一定與愛國有關。

    更多的是,楚國滅亡在即,屈原自認一生的抱負再也沒有機會展現了,才鬱悶投江的。

    或許,英雄無用武之地才是最悲哀的!

  • 4 # 漢水長流

    屈原出生於楚國貴族之家,自幼喜愛詩辭,學習不倦,相比當時的貴族子弟,屈原個性鮮明,思想獨立,所以在進入統治階層後,便得到楚威王欣賞與信任。楚懷王時,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

    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國富兵強,蠶食六國之心,日漸明顯,為遏制秦國,在蘇秦的倡導下,六國在趙國的洹水盟誓,合縱抗秦。不久,張儀向秦王提出連橫之策,分化瓦解了六國齊心抗秦的初衷。憂心重重的屈原深知,秦國的野心志在滅楚,於是向楚懷王建議聯齊抗秦,出使齊國。齊湣王首鼠兩端,表面上答應了楚國的請求。

    回國後,屈原向楚懷王上陳改革圖強。只有國家強大起來,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懷王採納了屈原的革新建議,進行變法,屈原就是變法方案的起草人。

    屈原變法主張對內舉賢能,明法度,對外聯齊抗秦。但是變法影響到舊貴族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抵制,最後,不了了之。屈原也因此遭到貴族排擠陷害而被楚懷王見疏。但赤膽忠心地屈原,依然堅持己見,絲毫沒有妥協。

    當時的形式,秦、齊、楚國是天下最具實力的大國,齊楚聯合己成為秦國東出天下的主要障礙,於是為了瓦解齊楚聯盟,秦國派遣張儀出使楚國,以商於之地六百里為交易條件換取楚國與齊國絕交,天真且利慾薰心的楚懷王信之不疑,眾人皆賀之,獨屈原知其為騙局。屈原日:‘’秦所以重楚者,獨有齊也。今若絕齊,楚勢孤矣。秦何重於楚,而割六百里之地而奉之耶?此張儀,詭計也。倘絕齊而張儀負王,不與王地,齊又怨王,而齊反附於秦,秦齊合而攻楚,楚亡可立而待矣。‘’此時,楚懷王根本聽不進去。後期發現被張儀所騙。憤怒的楚懷王立刻派兵攻打秦國,結果被秦國打的大敗,秦國接連攻佔了漢中與召陵,從此楚國門戶大開,秦國能夠輕易地從上游南下進攻楚國。

    此後,屈原幾乎是孤軍奮戰,屢次勸諫楚王,革弊興利,遠小人,近賢人,不但沒有引起重視,反而在敵對派的陷害下,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

    就在屈原流放期間,楚國實力大減,不但大片國土被秦國所佔,韓魏等國也趁機攻佔了楚國在中原地區的大片領土。屈原雖然身在荒野,但心繫自己的國家。行吟於江畔,他無時無刻不在為自己的國家祈福,無奈,殘酷的現實正一天一天地逼近。屈原也一天比一天地變得抑鬱,他想向周邊的農人訴說自己的苦衷,可又有誰能真正理解他呢?他是孤獨的思想者,一片忠心為了國家。

    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下郢都。也就在這一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楚國大夫屈原以死明志,自沉於淚羅江。屈原的死,留給後人的是文人的傲骨和對國家的赤膽忠心。正是這種感天憾地的愛國精神,千百年來,一直在華夏大地頌揚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冬珊瑚種子催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