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nfengz1

    心與脈管相連,脈管為血液循行的隧道。《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脈者,血之腑也”。《六節髒象論》、《痿論》也分別說心“其充在血脈”、“心主身之血脈”。可見“心主血脈”是指心能推動血液在脈管中循行的作用,即心氣的作用。《素間·平人氣象論》說:“心藏血脈之氣”。藏之於心的這種“氣”,就是推動血液循行的動力。現代醫學亦認為心臟是血液循行的動力器官,在機體的整個生命活動期間,心臟都在不停地跳動,不斷地將靜脈流入心臟的血液以一定的壓力射入動脈血管中,推動血液迴圈,這與中醫學的“心主血脈”、“諸血皆歸入心”的認識有一致之處,同樣深刻地說明了、心臟在血液迴圈中的動力作用。 心與脈管相通,心氣推動血掖在脈管中循行,所以心氣的強弱可以從脈象上反應出來。例如,心血充盈,心氣旺盛、則血脈執行暢通,其脈象和緩有力、節律均勻為之正常。反之,女區心氣虛,推動無力,則血脈執行不暢,表現心悸,脈細無力或澀,甚至節律不整而有結代現象。若心血瘀阻,則可出現心胸悶疼、顏面、唇甲青紫等現象。 “心主神志,、“心主神明”、“心藏神”皆指心主精神意識思維活動而言。是從中國古代哲學思想體系“心靈論”脫胎而來的。這種用“心”來代表人的思維、意識活動、不僅在中醫學中如此,哲學上、文學上也是如此。孔子曾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老子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直至今天專門研究精神思維意識活動的學科、則稱之為“心理學”。《素問·上古天真論》說:“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以及民間常說的“耳不聽,心不煩”、“心神不安”等等,都是把心作為思維、意識器官來看待的。正因人的思維、意識都由心主宰,故稱“心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古人之所以說“心主神志”,是認為神是以精血為物質基礎的。《內經》中說“心主血脈”、“脈舍神”,李東垣《脾胃論》說:“凡忿怒、悲、思、恐懼,皆損元氣。夫陰火之熾盛,由心生凝滯,七情故也。心脈者,神之舍,神無所養,津液不行,不能生血脈也。心之神,真氣之別名也,得血則生,血生則脈旺。”引文前部分說明精神情志與心的關係,後部分明確說明神依靠血液的濡養,血液依靠神的支援。另外又“肝藏血”、“腎藏精”、“脾為氣血化生之源”,所以也都與神志有關,只是由於心主血脈便強調了心與神收關係。《靈樞·邪客篇》中說:“心者,……精神之所舍也。”在《本神篇》中又說“所以任物者,謂之心”。是說接受外界事物,並給予相應反映,這一功能是由心來完成的。 正因為“心藏脈、脈舍神”,所以“心主血脈”與“心主神志”二者關係密不可分。心血的盛衰及其變化,常影響,神的改變,而心神的變化也常常使“心主血脈”發生異常。如:心血不足,可表現心煩、失眠、多夢,健忘、心神不寧等神志的異常,當以養心血安心神治之;又如營血有‘熱,反映於神志上,則可能表現為神識昏迷,澹語狂言等,又當以清心安神治之。反過來,若因某種原因精神受刺激神不安寧,也可引起心血在脈中流動加速,表現脈跳速率增加等。 下面就“心主神志”來談談中醫對“腦”的認識。古人將腦稱為“奇恆之府”,為“髓之海”《素間·五臟生成篇》說:“諸髓者,皆屬於腦”。張隱庵在《脈要精微論》註解中說:“諸陽之神,上會於頭,諸髓之精,上聚於腦、故頭為精髓神明之腑”。此外在《靈樞·大惑論》、《海論》中亦分別談到了視覺聽覺的生理病理變化與腦的關係。明代李時珍明確提出“腦為元神之府”(《本草綱目》)。清代王清任又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上結合本人多年的考證,提出了“靈機記性在腦者,……;兩耳通於腦,所聽之聲歸於腦,所聞香臭歸於腦,小兒週歲腦漸生,舌能言一二字。”《醫林改錯》把思維記憶、視覺、聽覺、嗅覺、語言等功能歸屬於腦、這是中醫學對腦的功能較全面的論述。 李梴在《醫學入門》中分析“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時,說“有血肉之心,形如未開蓮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氣血所化之本也,主宰萬事萬物,虛靈不昧是也,。從現代醫學觀點來看,他已將“血肉之心”與“神明之心”區分開。以此分析《素間·靈蘭秘典論》.主明則下安”、“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便可知所謂“主”並非血肉之心,實是指中樞神經—大腦功能而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員工福利,你有哪些實話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