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北冥有漁夫

    遊過大江大河,根本就沒有把小河溝當回事,自信爆棚,最後溺亡。古訓中“”不躓于山。而躓於垤。”說的就是這種道理。對於信長而言,明智光秀屬於心腹家臣,信長用之不疑。具傳光秀前因餐飲接待不周及言語不當,信長責辱之,光秀自覺邊緣化,因此為求自保,所以鋌而走險,發動叛亂。中國歷史中類似的下屬幹掉上級的故事也很多,為上者驕奢,不以臣禮待人,最終發生君不君,臣不臣,乃至互相殘害的事件也很多。較遠的《左傳》裡就有類似的記錄。更近一些的就是同級別間的攻伐誅戮,雖有政治方面的目的,但起因往往就是言語行為上的不謹與輕慢。唐末朱溫在上源驛設宴伏擊李克用,差點成事,有一種版本說的是李克用言語羞辱朱溫,跟這個故事很相似,但是結局不同。織田信長沒有走脫,李克用逃出生天。歷史的偶然性中斷了信長的霸業。但這種偶然性裡,一定是歷史的必然。不會讀史,吃虧就難免。今人讀日本戰國史,於此一段多感惋惜,甚至爬羅剔抉,探究其中的因果,甚至有英雄相惜之感,這實在是個人情緒化的的誤導結果。明代徐光啟有言“信長為人雄傑,多智略;前是六十六洲各有君長、不相統一,至信長征伐四出略,皆臣伏,無敢異。此人智計叵測,十倍秀吉;假之數年,必為我大患。”——《海防迂說》。這個認識是非常深刻的。具有野心且自信爆棚的政治家,往往對世界的危害,都是極大的。歷史按其自身執行法則進行選擇淘汰,這就是歷史的潛規則。管你是第六天魔王,還是其他名號的妖魔鬼怪,以橫暴布武天下,都最終會被歷史掃進垃圾堆。這其中所蘊含的社會哲理,每每讓人細思極恐!

  • 2 # 品茗讀史

    前言:1582年夏天,一則新聞轟動日本群島:如日中天的“日本第一人”織田信長在本能寺的熊熊烈火中喪生了!

    隨後,訊息迅速傳開,原來是織田信長的重臣明智光秀率部偷襲了本能寺,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殺死正在本能寺下榻的織田信長。

    由於明智光秀謀略過人,準備充分,又對信長的行蹤瞭如指掌,因此,光秀一聲令下:“敵在本能寺!”隨即而來的就是信長那“天下布武”的宏願在本能寺的一片火海中灰飛煙滅了。

    這一切,發生的如此突然,以致整個日本都為之震驚了。

    本能寺之變,毀滅了織田家的宏圖霸業,改變了日本歷史的發展程序。

    那麼,織田信長為何毫無防範意識,僅帶領100名侍衛入駐本能寺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織田信長本人是一個極其狂妄自大的人!

    信長自幼就頑劣不羈,行事極其出格,被人稱為“尾張的大傻瓜”。

    長大以後,信長仍然是不拘小節,多有不合禮儀之舉。甚至有一次去覲見天皇時,他竟然戴著西洋帽子,穿著西洋皮靴,活脫脫一個假洋鬼子的模樣。

    此舉致使日本天皇啼笑皆非,又無可奈何;同時也使與論一片譁然,公卿大臣們都把織田信長看作是一個另類人物。

    信長自稱“第六天魔王”,火燒佛教聖地比睿山,大肆屠戮佛教徒,屬於天不怕地不怕的梟雄。

    信長一生的功業也使得他自信滿滿,認為天下已經沒有人是自己的對手了,“天下布武”的壯志即將實現,所以,信長在事業的巔峰時刻根本就沒有危險意識。

    的確,織田信長一生當中多次蒙受到了蒼天的眷顧。

    桶狹間合戰中,面對強大的“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信長毫不屈服。他採取野路子的偷襲戰法,乘著大雨的掩護,一舉襲殺了今川義元。由此一戰,信長名震日本群島。

    在織田信長勢力崛起之際,日本戰國兩大名將武田信玄、上杉謙信先後準備出手收拾織田信長。可是,他們倆人都是才剛剛教訓了信長一下,還沒有使出全力,就都暴病而死。這就使得信長兩次都是在膽戰心驚之中逃過一劫。

    在武田信玄和上杉謙信先後病死之後,織田信長在世上再無對手了。他不斷征戰,很快就佔領了大半個日本,眼看著就要統一日本、結束戰國亂世了。

    此時此刻的織田信長志得意滿,鼻孔朝天,根本就沒有料到自己的死期已經不遠了!

    明智光秀是織田信長的家臣,出身於公卿世家,頗具文才,為人彬彬有禮。這與素來粗獷無禮的信長就格格不入。

    信長派光秀出使勸降敵人,當光秀完成任務歸來時,信長屢屢出爾反爾,致使光秀名譽掃地,心中倍感屈辱。

    當信長的功業達到巔峰之際,他罷黜了一些織田家的重臣,剝奪他們的封地,把他們流放到荒涼的高野山去。這肯定會讓明智光秀有了兔死狐悲的淒涼之感。

    另外,有著“猴子”之稱的豐臣秀吉在織田家臣中迅速崛起,意欲與明智光秀爭權奪利。在鬥爭中,光秀漸漸處於下風。

    最後,1582年5月,信長招德川家康前來會面,讓明智光秀負責接待事宜。因為酒席上端來的魚不夠新鮮,信長勃然大怒,當場對光秀拳打腳踢,就象對待奴僕一般,使光秀顏面掃地。

    種種緣由,使得明智光秀痛恨不已,暗地裡狠下心來,對織田信長起了殺機。

    而織田信長卻毫無戒備之心,仍然陶醉在成為“天下人”的喜悅之中。他一心想著趕緊討伐尚未臣服的毛利家,徹底統一全日本,完成自己“天下布武”的夙願呢。

    對於明智光秀的心理,織田信長根本就不予理睬。信長的狂妄自大,使得他絕對不會去分析考慮一個家臣的心理感受;信長也絕不相信會有親信家臣敢於起兵反抗自己。

    這大概就是織田信長的死亡原因吧!

    結語:由於織田信長的狂妄自大,他僅僅帶領100名侍衛住進了本能寺。而飽受凌辱的明智光秀則發出了“敵在本能寺”的戰鬥號令……

  • 3 # 無月文化館

    織田信長,這個日本歷史上的“第六天魔王”,在事業達到巔峰的時候,卻突然在本能寺被人幹掉了,織田家的野望到此終止。

    就像織田信長最愛唱的:

    人生五十年,宛如夢幻!

    本能寺之變是日本戰國曆史上的大事件,其意義遠遠超過桶狹間之戰。

    因為當時的織田信長几乎就要統一日本了,他麾下的幾大軍團正在做後期的掃尾工作,他自己則坐鎮安土城,遙控指揮,全日本當時已經沒有人可以阻擋織田信長的步伐。

    但是明智光秀夜襲本能寺,終結了織田信長。

    明智光秀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因為信長的斥責

    現在很多人都說是因為織田信長斥責了明智光秀,光秀又氣憤又恐懼,就出兵在背後捅了織田信長一刀。

    但無月不這麼認為。

    首先,明智光秀是織田信長手下眾多家臣中,非常受重視的一位。

    作為日本戰國實力最強的大名,織田信長的家臣已經不止是城主這麼簡單,已經有了軍團長的建制,比如柴田勝家、羽柴秀吉,而明智光秀也是其中一個軍團長,所以明智光秀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所謂被織田信長斥責,就是德川家康被織田信長召來安土城作客,當時明智光秀負責筵席的安排,結果一個小細節沒注意,被家主織田信長斥責了。

    這不是什麼大事,因為織田信長的性格非常霸道,經常斥責人,所以為了這樣一頓斥責,就反水乾掉織田信長,太不符合邏輯了。

    價值觀不同

    明智光秀到底幹嘛要反水呢?

    因為明智光秀從來就不是織田信長的人,至少明智光秀內心和織田信長不是一路人。

    明智光秀並不是從一開始就是織田家的家臣。

    最早,明智光秀是齋藤家的家臣,後來齋藤家內亂,明智家被齋藤義龍給滅了,明智光秀跑去投奔了朝倉家。

    當時京都附近的幾個家族都是比較牛逼的,這其中就包括這個朝倉家,牛逼主要是牛逼在家族歷史,畢竟離天皇和幕府將軍都很近,所以觀念上也特別傳統,特別高傲。

    明智在朝倉家沒得到發揮空間,又跑去投奔了將軍足利義昭,也正是透過足利義昭,看中了明智光秀才能的織田信長,將明智光秀借到了自己的麾下。

    後來發生的事大家應該知道,無論是將軍足利義昭,還是朝倉家,包括織田信長的妹夫淺井長政,都被織田信長滅掉了。

    這當中,明智光秀在織田家的地位也越來越高,但是明智光秀並不認同織田信長,相反的,明智光秀決定要幹掉織田信長。

    本能寺之變

    本能寺之變,是明智光秀殺掉織田信長,滅亡織田家最好的機會。

    首先,當時幾大軍團都不在織田信長周圍,都在執行各自的作戰任務。

    僅有明智光秀的軍團因為即將出發,而仍然沒有離開。

    在本能寺的織田信長,兵力不多,幾乎可以忽略。

    而且很重要的一點,織田信長這次出門,把他的長子織田信包也帶來了,正好讓明智光秀一鍋端掉。

    也正是因為機會來的很突然,明智光秀臨時發起了行動,當時參加行動計程車兵都不知道具體是什麼任務,一直到了本能寺附近,才有軍官來傳達命令:

    敵在本能寺!

    在大軍的進攻下,織田信長很快就成了夢幻了。

    而明智光秀的結局也很慘,因為計劃倉促,所以行動結束後明智光秀就被織田的幾大軍團給消滅了。

    但是消滅織田信長,滅亡織田家的目的是達到了,因為之後的戰國,再沒有織田家的分量,幾大軍團分割了織田信長留下的基業。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4 # 文史不假

    魯迅先生曾在《紀念劉和珍君》中這樣寫道: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這句話,如果形容日本的織田信長似乎也非常合適——“不在豪橫中爆發,就在豪橫中滅亡”。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回顧日本的戰國曆史,回顧直接見證了織田信長和明智光秀的“本能寺之變”。

    所謂的“戰國時期”,原本是指中國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最後階段,處於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而向來“尊華為師”的日本,索性直接套用了中國“戰國時期”的稱呼,將自己由1467年“應仁之亂”到1615年德川家康統一日本的這一百多年,稱為“日本戰國時期”。

    織田信長(1534年——1582年),日本戰國時期的代表型人物,被譽為“戰國三傑”之首。他透過不間斷的攻伐,佔據了京都一帶,成為當時藩鎮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支。

    明智光秀(1528年——1582年),原本只是織田信長的家臣,憑藉戰功一步步崛起成為當時的實權人物。他透過“本能寺之變”,一舉誅殺了自己的老闆,徹底改寫了日本的歷史程序。

    織田信長髮家起勢,還是依靠了日本的“吉祥物”——天皇,就像曹操那樣來了一出“挾天子令諸侯”。天皇加封他為右大臣,算是掌握了朝廷的“國家機器”,控制了以京都為中心的富庶地區。

    當時,京都周圍還有許多的割據勢力,比如北條、毛利和上杉等藩鎮,他們的野心和實力都明顯不及織田信長。可以這麼說,織田信長透過積蓄實力,已經具備了完成一統的可能性。

    到了1582年5月,德川家來到安土城與織田信長共同慶祝雙方結盟二十週年。藉此機會,兩派積極謀劃下一步的舉措,野心勃勃準備發起統一戰爭。

    期間,織田信長命令明智光秀全權負責這次接待任務,務求隆重氣派。但是,不可一世的明智光秀卻不以為然,依靠自己屢建戰功而不願意屈身服務,甚至還在宴會上出現了變質不新鮮的菜餚。織田信長大怒,當眾就責打了明智光秀,擺明了不把他當回事,使其在眾人面前顏面掃地。

    羞辱完明智光秀後,織田信長並未對此太過上心,畢竟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家臣,他還是繼續委以了軍權。結果,此事成為自己殞命的關鍵錯誤。

    與毛利家開戰後,明智光秀奉命支援豐臣秀吉。而作為主君,織田信長自然要親臨前線督戰,準備隨時接受對方的投降。

    不過,織田信長太大意了,羞辱事件後雖然他忘了,但明智光秀卻沒有忘。而且,只從安土城帶來了數百名親兵護衛,這相當於是變相鼓勵明智光秀起兵造反。

    織田信長選擇在本能寺落腳,當晚還召來了圍棋國手日海和尚和鹿鹽利玄進行對弈以助興消遣。隨行護駕的兒子織田信忠,在與父親歡宴後駐紮在了距離本能寺六百米的妙覺寺中就寢。

    明智光秀決心把握這次良機,當夜就親率一萬多軍隊悄悄包圍了本能寺。第二日凌晨,也就是天正十年六月二日,影響深遠的本能寺之變終於爆發了。

    對於這次造反,明智光秀並沒有十足把握,因為士兵都真心擁護主君織田信長。所以,光秀只能欺騙部下,說德川家康派兵到本能寺刺殺織田信長,他們圍攻本能寺的目的是為了保護主君,甚至還用了充滿鼓動性和迷惑性的戰前動員——“前進,敵在本能寺!”

    剛發生暴亂時,織田信長絲毫沒有想到是自己的家臣明智光秀叛亂,還誤以為侍衛之間的爭都,準備出去訓斥一番。結果,他終於發現情況不妙,意識到自己已經陷入了絕境,被明智光秀包圍了。

    以數百人抵擋上萬人,結果是顯而易見的,叛軍眼看就要攻入本能寺了。為了維護自己最後的一點尊嚴,織田信長沒有妥協,更沒有投降,而是放火點燃了本能寺,自己也在火勢中切腹自盡。

    本來,織田信長在本能寺死戰的時候,長子織田信忠就在不遠處的妙覺寺中。他雖然帶的兵馬不多,但足可以前去本能寺救援父親,最起碼也能向不知實情的明智光秀士兵揭穿其謊言,動搖叛軍的軍心。

    但是,織田信忠卻表現得優柔寡斷,甚至不知所措,錯失了營救父親的最後機會。事變後,他只好退守到誠仁親王的官邸二條御所避難。

    誅殺織田信長後,明智光秀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很快就包圍了二條御所,準備徹底清除織田家族的殘餘勢力。據《日本史》記載:

    內裡(天皇)的兒子(誠仁親王)騎在馬上,質問明智想把自己怎麼樣,是不是要逼他也切腹。明智表示,自己無意對殿下無理,只是希望他主動離開御所。

    誠仁親王離開後,明智的叛軍再也無所顧忌,很快就對二條御所發起了圍攻。織田信忠眼看翻盤無望,也步其父的後塵自殺了。

    一場本能寺之變,整個日本都發生了鉅變,織田家族徹底率落,豐臣秀吉終於趁勢崛起,繼承了主君的勢力。他立即在前線與毛利家妥協講和,之後率軍東上與織田信長的其他家臣會合,拼湊了三萬多的人馬,準備擊敗明智光秀後為主君報仇。

    而明智光秀在本能寺之變逼死織田信長後,自己也陷入了困境。雖然,他取代信長控制了天皇,甚至還被加封為大將軍,但他的兵力卻極其有限,別說完成統一,就連自保都困難重重。為此,只得以朝廷的名義向各地的藩鎮求救。都是成精的狐狸,各地的藩鎮看到形勢未明朗,自然沒有人願意出手,都在作壁上觀。

    豐臣秀吉不辱使命,在山崎之戰中將明智光秀一舉擊敗,兵敗後的光秀還被當地村民誤殺身亡。

    替主君報仇後,豐臣秀吉終於贏得了織田家族的支援,真正成為了新的主君。他終於肩負起了織田信長未盡的夙願,發起了國家的統一戰爭,先後整合了多支藩鎮。

    1598年8月18日,豐臣秀吉病逝世於伏見城,安排幼子豐臣秀賴繼承自己的權位,還安排了“五大老”相互制衡。不過,隨著“五大老”中德川一族的突起,相互制衡的局面很快被破壞了。

    1603年,德川家康出任徵夷大將軍,基本上掌握了朝廷的軍權,開創了德川幕府。而當時,豐臣秀賴只是右大臣而已,好在還有很多的舊臣對他死心效忠,這讓德川家康有所顧忌,不敢輕舉妄動。

    到了1615年,隨著大阪的陷落,豐臣家的統治宣佈徹底消亡,德川幕府也終於完成了日本的統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MA的掃踢、踢拳的掃踢和泰拳的掃踢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