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狼狐郡

    德國十八九世紀文壇三巨頭歌德、席勒、海涅。首先,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裡男主有作家自己青少年時期的影子,以維特和綠蒂之間的通訊為主,具有一種傷感的愛情至上主義傾向。作品一經問世,引起反響。而歌德《浮士德》則分為兩卷,以詩句的形式展現歌德心目中的另一個世界,把德國民間傳奇故事浮士德形象推向了極致。這兩部作品都具有通俗暢銷的人特點,但又有經典意義。席勒的《陰謀與愛情》也是家喻戶曉的劇作,與他的《威廉.退爾》一樣,都是來源於民間歷史傳說,具有強烈的通俗特點,但又有前瞻性的經典特點。海涅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還有著名的《西里西亞的紡織工人》,具有強烈的時代特點,尤其後者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又具有時代感。

  • 2 # 維斯特洛流浪者

    我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層面。

    從啟蒙運動說起

    啟蒙運動(德文die Aufklärung)是十七到十八世紀,在歐洲產發生的一次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文化運動。

    當時在歐洲主要國家中,德國的經濟和政治都處於落後的狀態。——甚至還沒有統一的“德國”。因而與當時的英國法國相比,德國對封建制度的依賴性更強。

    德國受啟蒙運動的影響,主要發生在意識形態領域,這也造成了它更偏重於理論鬥爭的特點。這一特點對德國文學的發展有持久深遠的影響。

    歷史的影響

    我們知道,一戰時期,德國還是個集權制的國家。德國政府對通俗文學的出版發行持嚴查嚴審的態度。

    1926年,德國甚至出臺了一部《青年人遠離糟粕文學保護法》,使得通俗出版業十分低迷。

    到了納粹時期,出版商們更是不得不屈從,通俗文學作品不得不保持“政治正確”。————這些宣揚法西斯、反猶太、反共產的作品,如今自然被歷史所淘汰。

    這些歷史上的原因,也使得德國通俗文學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斷檔”。

    因而我們如今最熟悉的德國通俗文學作品,大都是像《威廉·退爾》(席勒的劇作也是取材於廣為流傳的瑞士民間傳說),或者《格林童話》(由格林兄弟蒐集整理,而不是創作的)這樣,來自於民間的故事。

    德國文學的特點

    德國文學的水平確實很高。將德國文學帶上頂峰的,無疑就是歌德和他的《浮士德》。

    另一位是席勒,和他的《陰謀與愛情》。

    除此之外,著名的德國作家,包括獲得過諾貝爾獎的還有

    赫爾曼·黑塞,代表作《荒原狼》(1910諾獎);

    托馬斯·曼,代表作《魔山》(1929諾獎);

    海因裡西·伯爾,代表作《小丑之見》(1972諾獎);

    君特·格拉斯,代表作《鐵皮鼓》(1999諾獎);

    此外還有亨利希·曼、劇作家布萊希特等等。

    縱觀這些作家作品,我們不難發現,作品是以嚴肅文學為主。因而讀者受眾群體較小也就不足為奇。

    受啟蒙運動的深遠影響,德國作家在創作中更偏重於對真理的探索,把自身對政治、藝術、倫理、哲學的認識和見解融入作品當中,更注重“說理的邏輯”,而不是“情節的曲折”。這樣的文學作品,對於喜歡“看故事”的大眾讀者來說,趣味性不夠,比較難理解。

    語言的問題

    筆者本人是德語專業,這點是我自身的感受。

    德語本身是一種邏輯性很強的語言。文學創作不可能拋開語言的影響。像以上那些很有深度的文學作品,翻譯成中文很難保留“原汁原味”。

    簡單說,比如某個詞彙或者句子,在原文中有雙關的含義,但翻譯過來這種“雙關”的意味就無法體現了。這樣就令讀者覺得乾巴巴的很枯燥。————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一是客觀的語言本身,二是譯者自身對作品的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剪刀剪傷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