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岷江畔的橋身上全是肉
-
2 # 葫蘆文化
這句話出自《孟子離婁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直廣為流傳,不孝有三,有哪三個呢?
第一個是一味的順從父母,哪怕父母是錯的也要依著父母,不孝。
第二個家境貧寒、父母老弱而不去入京趕考,不去做官報效國家,不去做官光宗耀祖,不孝。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只有參加科舉考試才是正經出路,只有做官才能出人頭地,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第三個是就無後,年齡到了而不結婚,結了婚而沒有生下兒子,不孝。
古人為何如此重視傳承後代呢?這主要是有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個,小農社會,男耕女織,第二個,爵位繼承,都是由古代的社會風氣造成的,而在現代生活中,社會理應寬容看待婚後不要孩子的選擇。通常情況下,結婚生子是聯絡在一起的,結婚以後有了孩子,家才完整。由於城市經濟的發展,個體物質條件逐漸得到基本滿足,人們的觀念趨於多元化。
古時候,“後”是後代的意思。有鑑於此,一是必須認清“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一種傳統文化的糟粕,應加以批判、剔除。二是媒體應淡化這種宣傳,逐步消除“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社會影響。三是需要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改變養兒防老的局面。
-
3 # 我自更凡
這個應該是很出名的句子了,實際上這句話出自戰國年代,那個時候百家爭鳴,所以很多儒家學派開始思考人生哲理問題是,那麼,這句話的意思,我們先從後半句說起。
首先“無後為大”是孔子首先提出,其原文是“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說第一個幹壞事的人,斷子絕孫,因為我們漢族向來重視祭祀,這種話一說出來,可以說在那個時代是非常嚴重的評價了。
然後,就是不孝有三,東漢趙歧作的《十三經注》:“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大概意思就是“禍害親戚,不孝;不當官出人頭地,不孝;沒有男性後代,不孝”。有一說一,做到這些實屬不易,難怪有一本書專門講孝道——《孝經》
後面其實還有兩句,無為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這裡有一個典故,堯當年想把王位傳給舜,就把女兒嫁給了他,但是舜當時害怕告訴繼母和父親會產生不好的影響,而不娶妻子,沒有男性後代,則是更大的不孝。所以孟子說,這種行為不算不孝,因為明事理的君子會履行應盡的義務,和告訴父母是一樣的。
-
4 # 曉霜文史論述
你好,我來說說的拙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魯華人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書。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出自《孟子》。在《孟子離婁上》第二十六章有詳細的記載。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原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
我是這樣理解的:“不孝順的事情有很多種,沒有子孫後代是最為嚴重的,古時候的瞬娶妻的時候沒有告知父母,後來為沒有子嗣而擔憂,因此君子就認為他如同稟告過了一樣。”
中國的文言文會因為一詞一字而又多種不同的解釋,也會因為後來人思考的角度不一樣而又有多種意思。因此有人認為這句好還可以理解為:“不孝的事情很多,沒有盡到後代的責任是最不孝順的,瞬不透過父母同意而娶妻,就像他的父母不存在一樣,這種行為就是無後。君子認為應該先告知父母。”這裡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其實應當參照孟子的《離婁章句下》所說:
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大致意思就是:四肢懶惰,不管贍養父母,為第一種不孝;酗酒聚賭,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貪吝錢財,只顧老婆孩子,不管贍養父母,這是第三種不孝;放縱情色享樂,使父母感到羞辱,這是第四種不孝;逞勇好鬥,連累父母,這是第五種不孝。
這個時候孟子並明確的指出“無後為大。”孟子所說的不孝是指自己的子孫四肢不勤,五穀不分,只知道自己縱情享樂而不顧父母死活、因為自己讓父母收到恥辱和危險等等這些行為都是不孝的。並沒有說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
直到東漢的趙岐在《十三經注疏[2]》的批註中對《孟子》的這句話做了解釋。趙岐在《十三經注疏》所言:
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窮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
雖然趙岐的理解有點狹義,但是也正是從此時起。“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才深入人心。現在的父母也時常用這句話來教育孩子們。
-
5 # 朱八戒CC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語出《孟子離婁上》。至於無後究竟指的是什麼,哪三樣屬於不孝,有多種說法。
原文的意思是:不孝是指後代沒有盡到對父母贍養的責任;後代的主要事情不與父母共同商量,無視父母的存在;舜在沒有通知父母就娶妻,當然是不孝,舜沒有盡到做兒子的責任,這就是無後。君子有什麼主要的事還是應該與父母說明一下,以示對老人的尊重。無後並不是沒有子嗣後代,而是指對父母的不孝,父母就覺得象無後一樣。
東漢趙岐在註釋上面的話時說到“於禮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生祖祀,三不孝也”。
對父母的行為無條件地接受和屈從,有的過錯而不勸說陷入不義,這是第一個不孝;父母年邁而家境貧窮,不爭取當官得到俸祿供養父母,第二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了祖宗的香火,這是最嚴重的不孝。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另外兩種不孝是什麼,沒有必要去討論。只是“無後”究竟是指不娶妻生子,還是指對父母的不孝,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已經基本形成了統一的認識,那就是不孝有三,後繼無人為最大的不孝。
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清王朝的結束,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之中,男尊女卑,重男輕女,在人類的意識形態里根深蒂固,不可動搖。家族的血脈傳承以及姓氏的延續,是依靠兒孫滿堂一代又一代地生生不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女兒養大之後嫁到婆家相夫教子,就是屬於婆家的人,所生的孩子也就隨丈夫而姓,這種世俗觀念,無法改變。
金爐不斷千年火,玉盞常明萬歲燈,這就是一個家族列租列宗世世代代,子子孫孫的香火相傳。一個家庭的男丁長大成人之後,娶妻生子是義不容辭職責,而且是生的男丁越多越好,都是嚮往五男二女。如果連一個男孩都沒有生,那就是後繼無人,斷子絕孫,不僅是對父母最大的不孝,面對祖宗的牌位,將是最大的罪人。
古代的農耕社會,一家之計全靠男人的勞作養家餬口,如果夫妻二人沒有生下兒子,老來將是無依無靠,孤苦伶仃,掙下來的家產無人繼承。一個家族的興旺百年,也必須是依靠男孩的勤學苦讀,求取功名而光宗耀祖。有的家庭確實沒有生下兒子,只好把家族裡某一家的孩子過繼在自己的名下,儘管對他有養育之恩,但與自己的親生,卻有很大的不同。
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女兒既有贍養老人的義務,也能繼承父母的財產,同樣創造事業光耀門庭。女兒既能上家譜,孩子也可隨母姓。在許多的家庭,都是女人掌握經濟大權,當家作主,其地位超過男人。許多女兒對父母的孝敬超過兒子。“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已成為傳統文化中的糟粕而棄之,生男生女皆大歡喜,千金更是掌上明珠。 -
6 # 朝陽
給你看正經的解釋吧: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經過資料考證,這段話的正確解釋應該是:〝不孝的表現很多,但以不盡後輩的本分為最。舜娶妻的時候沒有稟告父母,是沒有盡到後輩的本分。但君子認為,舜雖然沒有稟告,但與稟告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因為舜娶妻是在堯考察了舜的德行後決定把女兒嫁給他的,而此時,舜的父母對舜還有偏見,稟告他們並沒有什麼好處)。〞
經中明明寫的是:〝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有人卻偏把〝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解釋為:〝於禮有不孝者三,事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無後為大。〞。這種脫離仁德——孝的本質,以形式論斷孝道的錯誤詮釋,導致許多人誤認為不結婚、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若是按照這種邏輯,一個人無論是地痞流氓,還是騙子無賴,只要給他爹媽生個娃,就算是大孝了嗎?這顯然與孔夫子〝去除人慾,順乎天理〞、〝三綱五常〞的精神思想是相違背的,也是說不通的。
因此說,後人以訛傳訛,將〝無後為大〞理解為沒有子嗣是最大的不孝,是對聖人理論思想的歪曲和誤讀。
如果人們非要依文解義,從形式上解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意思,可以這樣理解: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無後為大〞,是指沒有後德,不能被後人所尊重、學習和效法。
回覆列表
不孝有三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說的話。即不能事親(孝養父母、愛護家人),是一不孝;不能事君(恪守本分、忠義行事),是二不孝;不能立身行道,成為有道德的賢人君子,是三不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