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46602480848

    黃鶴樓為何以“黃鶴”為名?一說是原樓建在黃鵠磯上,後人念“鵠”為“鶴”,以訛傳訛,口口相證遂成事實。一說便是帶有神異色彩的“仙人黃鶴”傳說。其歷史發展脈絡大致如下:

    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神仙之說,有關黃鶴樓的仙話也在專談“怪力亂神”志怪小說發展的背景下形成。跨鶴之仙的傳說,最早出現在南朝科學家祖沖之的筆下。他的《述異記》中的“駕鶴之賓”,後被魯迅輯錄在《古小說鉤沉》裡:

    “荀瓌(guī),字叔偉,事母孝,好屬文及道術,潛棲卻粒。嘗東遊,憩江夏黃鶴樓上。望西南有物,飄然降自霄漢,俄頃已至,乃駕鶴之賓也。鶴止戶側,仙者就席,羽衣虹裳,賓主歡對。已而辭去,跨鶴騰空,渺然煙滅。”

    稍後,南朝梁代蕭子顯在《南齊書·州郡下》裡說:“夏口城據黃鵠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上也。”使仙人有了子安的名字。後有人穿鑿說子安姓王,又有人辯解,仙人姓竇,並言竇子安是江夏人,性靈異,在他去世入葬後,一隻黃鶴飛來停在他家門前的大樹上,頻頻呼喊“竇子安”的姓名。竇子安真的出現了,他跨著鶴在屋頂盤旋幾圈後向西飄然而去。

    唐宋時期,人們漸漸把神話傳說附會到歷史人物身上。唐時,閻伯理在《黃鶴樓記》中轉述《圖經》的記載,宋代樂史的《太平寰宇記》,都說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大臣費禕登仙,駕黃鶴在此憩息,因以為名。閻伯理《黃鶴樓記》:

    州城西南隅,有黃鶴樓者,《圖經》雲:“費禕登仙,嘗駕黃鶴返憩於此,遂以名樓。”事列《神仙》之傳,跡存《述異》之志。觀其聳構巍峨,高標巃嵸,上倚河漢,下臨江流;重簷翼館,四闥霞敞;坐窺井邑,俯拍雲煙:亦荊吳形勝之最也。何必瀨鄉九柱、東陽八詠,乃可賞觀時物、會集靈仙者哉。

    《太平寰宇記》:

    “黃鶴樓在縣西:二百八十步,昔費禕登仙,每乘黃鶴於此憩駕,故號為黃鶴樓。”

    費禕字文偉,而《述異記》中荀瓌字叔偉,二者都是江夏人,這大概就是後人將他們混淆起來的原因吧。

    唐宋之後,人們把此事扯到了八仙之一的呂洞賓身上。據清初褚人獲《堅瓠集》卷八之四載:

    “相傳唐時呂純陽嘗客茲地,倦寓酒家,日飲數壺,累至數百;不償值,復索飲,主人供給無倦色。純陽喜之。適啖西瓜,遂以瓜皮畫一鶴於壁上。始,色瓜皮青,久之變黃,遂為黃鶴。純陽又教酒家童子唱道詞,自敲板為節。已而唱時,鶴輒從壁間飛下,婆娑翔舞。觀玩飲酒者,日數千人。凡閱數月,酒家得錢數百萬,驟富。以錢酬純陽,純陽不受。遂構此樓志感,故名黃鶴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王emem卡組文字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