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蜂博士

    防逃片是養蜂生產中為養蜂人熟知的一種專用工具,主要作用是防止蜂王逃離蜂箱,一般是用竹片或塑膠片製成的,其間隙的大小隻允許工蜂進出,而蜂王則不能從蜂箱中出來。

    很多新手養蜂人會把它當做一種神器,常見的做法是一年到頭都在蜂箱上使用;也有一些養蜂人是從來不用防逃片,蜂群也沒出現大的狀況。那麼這種養蜂工具到底有什麼用,怎麼用呢?不妨從它的“功過”兩方面考慮,以求做到妙用防逃片,幫助蜂群發展。

    一、防逃片的“功”

    一是可以協助選用優良蜂種:定地飼養中蜂的蜂場在育王時節,大多事先選擇專門培育種用雄蜂的群,為了達到養蜂人的目的,在處女王交尾期內,一律把不需要雄蜂的群安插上巢門防逃片,使處女王有更多的機會與人工篩選的雄蜂交尾。

    二是可以防止分蜂群飛逃:“春分”至“清明”期間,幼蜂大量出房,外界植物蜜粉豐富,氣溫突然轉熱,養蜂人來不及解除巢箱內保溫物,巢門窄,巢內又熱又悶,子脾下方自然王臺內的幼蟲,雖然僅僅是“月牙型”,但仍有可能“突發”分蜂,養蜂人往往始料不及。倘若先安插上巢門防逃片,就可免遭這意外損失。

    三是可以防止有老蜂王的弱小群飛逃:春季持續低溫陰雨,突然由晴轉暖,個別弱小群無卵蟲,老熟子脾中的蛹基本出房,但無王臺。這類情況大多蜂王有問題,飛逃跡象已較明顯,若立刻安插上巢門防逃片,就可免遭蜂群飛逃的損失。另外,在新收捕的蜂群裝上防逃片,也能起到同樣防止飛逃的目的。

    四是可以防止弱小群被盜後飛逃:久雨轉晴,或外界缺蜜少粉時,弱小群最易被盜,導致戀巢性差。為了擺脫威脅求生存,隨時都有飛逃的可能,若起盜前或被盜時立刻安插上巢門隔王片,就可避免。

    五是可以防止黃蜂、蠶蛾攻入:度夏時節,弱小群最易被黃蜂攻入巢內;傍晚,時有蠶蛾攻入巢內意欲產卵。雖然這兩種敵害都會被蜜蜂包圍致死,但這些屍體常常堵塞在巢門口,令工蜂情緒不穩定,蜂群也有飛逃的可能。若安上巢門防逃片就可免此後患了。

    選擇天氣良好、工蜂出勤活躍的時段,準備好已消毒的空蜂箱並安插上巢門防逃片。首先把要清除雄蜂群的蜂王用王籠囚起來放在該巢箱內的底板上,然後連蜂帶脾全部提到空蜂箱內,將各脾蜂一一抖落箱內,迅速蓋上蓋板,各巢脾按原次序放回原巢箱。

    不到兩小時,工蜂已迴歸原巢,留下來的只是雄蜂和極少數剛出房的幼工蜂,開啟箱蓋發現如下:雄蜂已“精疲力竭,無法飛翔,隨手可擒,毫不費功夫”。由此證實:雄蜂很不耐餓和久離巢脾;也因此在分蜂季節,雄蜂個體在雄蜂聚集區飛翔的時間是不會逗留很長的。

    二、防逃片的“過”

    一是雄蜂堵塞巢門防逃片片內的進出通道,究其原因是雄蜂無法出巢排洩、試飛、婚飛等生理所需。巢門防逃片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妨礙工蜂出入自如,如果加上雄蜂堵塞,無疑降低了採集蜂應有的工作效率,有的花粉被卡在巢門外,並有提前分蜂的可能。

    二是安插上巢門防逃片,不等於萬事大吉:一旦“分蜂熱”形成,工蜂、雄蜂在狹窄的通道口上擁擠,工蜂衝出後因找不著蜂王,又速速回歸,蜂群保住了,但工蜂已“大傷元氣”,頓時老化;萬一鄰場也先後有分蜂群出現在上空,結果會兩群合為一團,最終歸納於其中的一個巢箱,造成巢門前大亂,不是自家蜂場損失,就是鄰場損失;偶有較小的處女王或“收尾”的老王可以透過中蜂巢門防逃片出巢,就會把群內大部分工蜂分出去。

    三、合理使用防逃片

    其實,蜜蜂屬於高度社會化的群居生物,任何一隻蜜蜂都不具有獨自生存的能力,蜂王還需要靠工蜂分泌飼餵蜂王漿餵養才能存活,而且工蜂負責的是整個蜂群除產卵外的所有工作。因此,在一個蜂群中,工蜂才是一定意義上的主宰,想要不讓蜂群逃跑,最好的辦法就是滿足工蜂的需要,而不是簡單地使用防逃片就可以的。

    防逃片雖說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如果長期使用的話弊端也比較多,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瞭解蜂群,瞭解蜜蜂習性,用技術控制蜂群,而不是長期在巢門上安裝防逃片。不讓蜂群飢餓,不讓蜂群產生病敵害,有計劃地培育蜂王並及時進行人工分蜂,這才是最好的“防逃片”。

    總結:如果我們弄明白中蜂巢門防逃片在使用過程中的“功過得失”,就會揚長避短。譬如:必要時,迅速安插上巢門防逃片,以避免蜂群遭意外損失,用完及時解除巢門防逃片,使蜂群迴歸正常;可安可不安巢門防逃片的,就不要安,要從日常的細心管理上下功夫。

  • 2 # 天數茫茫A

    養蜂是一項在中國有著久遠歷史的農村養殖專案,養蜂的隨意性較強,也不需要太大的資金投入,養殖效益較為明顯。因此深受廣大農戶的喜愛。中國養蜂多以本地土生蜂種“中蜂”為飼養物件,中蜂適應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條件,抗病性強,也能有效的利用零星蜜源,非常適合農村有一定蜜源條件的地區定地飼養。

    (一)蜜蜂防逃片的基本概況

    中蜂有一個較大的缺點,那就是分蜂性較強,蜂群容易產生分蜂或者飛逃。分蜂或飛逃往往比較難預防,通常會讓養蜂者損失大量的蜜蜂,甚至是整個蜂群。在實踐生產中人們發現,蜂群的分蜂或飛逃,往往都是在有蜂王的情況下,才能順利的完成,這是因為,蜂群離開了蜂王,它們很快就會走向滅亡。那麼控制住了蜂王,豈不是就能阻止,蜂群的分蜂或飛逃嗎?事實上的確如此,於是人們想出了許多控制蜂王的辦法,如給蜂王剪翅膀,將蜂王用“囚王籠”囚禁起來等辦法,來阻止蜂群的飛逃。當然這些辦法中,還有就是給蜂箱安裝“防逃片”。

    防逃片使用的原理,主要是根據蜂王與工蜂之間的,身體大小的差異不同而設計的,防逃片的尺寸很小,只有工蜂能夠免強的透過,而蜂王肥大的身軀是無法透過的。

    防逃片可由竹木,塑膠之類製作,其款式較多。但最重的是,防逃片有意蜂與中蜂之分,一般來講,中蜂防逃片的規格一般在3.8mm~4.0mm之間,而意蜂的防逃片規格在4.1mm~4.3mm之間。

    (二)如何正確使用蜜蜂防逃片

    ①防逃片的安裝比較簡單,將其固定於蜂群進出的巢門口即可,當然應保證在巢門口以外,沒有蜂群可以進出的其它通道。那我們在使用防逃片時,應該注意那些問題呢?

    ②首先,要選對防逃片的規格(孔徑),才能起到預防分蜂或飛逃的效果。防逃片有中蜂與意蜂之分,就是由於二者身體大小有著明顯的分別,那麼如果在中蜂群安裝孔徑較大的意蜂防逃片,可能就起不到預想要的結果。而在意蜂群加裝防逃片,那麼也可能造成工蜂進出蜂箱困難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選擇防逃片,還應結合自己蜂群的特點進行選擇,不要認為只要是中蜂防逃片,裝在中蜂群上就一定有很好的效果,其實不然。有的蜂群在飼養的過程中,可能已經退化變小,那麼在選擇防逃片時,就要選規格小一些的防逃片,才能起到最佳的防逃效果。

    ③防逃片雖然可以起到,防止蜂群發生分蜂或飛逃的作用。但其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它能影響到蜂群的採集進出,在實踐的觀察中發現,空腹的工蜂進出透過防逃片是沒有問題的,但當其滿載而歸時,其進出就此較困難了,這樣往往就會造成蜂群進出擁堵。而且防逃片還不利於蜜蜂將花粉帶回巢穴。此外,防逃片也不利於蜂群清理垃圾,特別象死蜂之類的大型垃圾,工蜂們是無法將其搬運出安裝有防逃片的蜂箱的。

    顯然長期安裝防逃片,對蜂群的負面影響十分巨大,所以在安裝防逃片時,只能是臨時性的預防措施,不要一安了之。一般情況下,當蜂群出現較為嚴重的分蜂或飛逃的情緒時,如蜂群內的蜂王臺封蓋成熟,外界蜜源良好,而蜂群出現怠工等情況時。可立即對蜂群安裝防逃片。安裝好防逃片後,就應針對蜂群發生分蜂或飛逃的原因,進行對症處理,待蜂群恢復正常後,就應該立即拆除防逃片,以免對蜂群造成影響。

    這裡需要提醒的是,尚未完成交尾的處女王群,是不能安裝防逃片的。因為它雖然能防止蜂群出逃,但也阻礙了處女王出巢交尾。如果處女王不能交尾,那麼整個蜂群就基本報廢了。

    (三)防逃片的其它用處

    防逃片正確的使用,除了能有效預防蜂群分蜂或飛逃外,只要使用得當,其實它還可以發揮一些其它的作用。

    ①首先可以利用防逃片清除蜂群中的雄蜂,其原理也是利用雄蜂與工蜂身體大小不同,然後透過防逃片來進濾除。雄蜂一般會在中午後大量出巢,去尋找蜂王交尾的習性。因此可在雄蜂大量出巢後,將防逃片安裝於巢門口,這樣雄蜂就無法返回,當雄蜂大量聚積於巢門口時,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滅殺,這種方式一般不能一次,就能將蜂群中的雄蜂全部清除,因此一般需要多進行幾次才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②利用防逃片,也可阻止意蜂對中蜂群的危害。發生意蜂危害中蜂的情況,後果是十分嚴重的。中蜂的體形比意蜂小,因此在對抗中基本上不是對手。但正是這個特點,也為利用防逃片,防止意蜂危害中蜂提供了條件。當蜂群發生了這種情況時,只要選擇好合適的防逃片,正確的安裝即可起到較好的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防逃片的這些特別作用也是有限的,而且長期安裝防逃片對蜂群影響較大,因此防逃片的這些妙用,往往只能作為輔助措施使用,對症從根源解決問題,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結語,防逃片是養蜂人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結合生產實際,發明出的一款,防止蜂群分蜂或飛逃的神器,它也可以用於清除蜂群中無用的雄蜂,防止意蜂危害中蜂,以及一些天敵對蜂群的危害等。但防逃片的使用對蜂群的影響較大,因此除了要選擇規格合適的防逃片外,一定不能長期使用防逃片,只能把它作為臨時的措施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末陳圓圓與周奎有交集麼?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