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什麼好的記賬軟體,或者記賬方式,孩子的東西雜七雜八,如何記賬?
7
回覆列表
  • 1 # 三胎媽霞霞

    堅持記賬的人,現在應該不太多了。一是覺得繁瑣,二是認為沒有太多必要。記與不記沒有什麼實質性的用途,該花的省不了,不該花的也一樣花出去了。也可能跟現代人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有關,可能不太在意這個記賬小動作!

    鄙人2015到2016就嘗試記錄自己在外每一天的詳細花銷。除了每天固定開支350固定開支外。早餐,買菜,零食,水電費,燃氣費用,其他購物,七七八八所有的開支全部記錄在一天一天的賬裡。

    你會被自己的消費的創造力所驚歎。你會反思自己,到底該怎樣把握花銷?怎樣把自身經歷情況與理財等結合,不知道朋友你們是怎麼看待的。我是覺得很有意義,所以鄙人覺得如果不嫌囉嗦,可以嘗試,一定有不同的感受。

    當然,寶寶成長的過程,完完全全可以記錄花銷,定會有意思。

  • 2 # 熙珍2013

    我是個從太愛記賬的人,因為我覺得該花的錢總是會花,不該花的錢也不會去亂花,所以記了也不能省下什麼錢。本來帶孩子就很辛苦了,再給自己找點事兒幹,這不是更累嗎!其實,從大的方面來看,孩子的花銷大部分就是吃的(主食、零食、水果等)、喝的(奶粉、牛奶、酸奶)、用的(尿不溼、玩具、衣服被褥等)。再大一點就是幼兒園的費用,然後再是培訓班的費用。這些我覺得有個大概的估計就行,沒必要今天買個牙膏,明天買個小汽車都記到本本上,那樣太浪費時間精力了。

  • 3 # 丸子君140272451

    我覺得記賬是個不錯的好習慣,特別是對個人理財意識有些幫助.

    我之前也堅持記賬,大概堅持了近一年時間吧,後來懷孕生孩子,生活鎖事變多,於是就沒堅持了.就這樣過了二年,感覺錢也沒少掙,但年底又沒結餘多少.今年過完年,又開始堅持記賬了,並決定要堅持到底,要看看一年到頭,哪些錢該花哪些錢不該花,也算是不錯的理財方式吧.

    我之前下載過理財APP,但感覺不好用,於是果斷解除安裝,自己做了個表格,具體情況都寫的很清楚,感覺一目瞭然.這個看個人情況,如果你想堅持記賬,那就自己根據實際情況做個表格,這樣也便於自己管理總結.

  • 4 # 花海魚

    為人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可以得到很多的快樂,照相、日記可以記錄孩子的成長,記賬其實也一樣,可能更接地氣。很小的時候父母記賬,等孩子大一些了讓他自己記賬,回頭來翻看賬本,想來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的理財觀念有新的認識,可以更加正確的看待錢。

    推薦一個記賬APP:算錢 樣式簡潔分類清晰,一秒記一筆,可以記得非常快。

    當然,如果以記孩子的花銷為主,建議在設定裡對類別針對孩子重新設一下。

    比如說先設定一個大類:寶寶,再根據消費習慣設明細:吃、玩、穿、學習等等。

    記賬是需要養成一個習慣,堅持七天就成習慣了。

    祝願每個寶寶都快樂成長 。

  • 5 # 倌倌

    不會。以前也記過賬,覺得這錢不知道怎麼就花出去了,想剋制一下自己,就用記賬軟體來記賬,每一筆都記,事無鉅細的。然後……堅持了兩個月,發現還是得花那麼多,該花的終究得花。於是放棄了。

  • 6 # 手機使用者3196786657

    孩子的花銷分兩部份,一是生活上的花銷,包括吃穿用行。這部分對於一個不富裕的家庭而言,用不了幾個子,所以我沒有記錄。還有就是學業上的花銷,這應該算是孩子獨立之前最重要的事情。因此,在孩子走入學堂的第一天起,只要是學校需要收費的,我都做了詳細的筆記。如2003年8月30日學前班報名241.1元,2016年高三下學期學費617.8元等等。之所以作詳細記錄,是想知道一個孩子從小學開始,培養到學業結束,一共需要花費多少錢。這也算是一種生活的樂趣吧。“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等有一天老了,在記錄孫輩的讀書費用,作一番對比,不亦樂乎!

  • 7 # 植夫親子家庭教育

    我們財商教育的目標不是單一追求節儉少花錢,而是要爭取用最少的金額換來最多的“價值回報”(而它往往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學會計劃、取捨、權衡、反思,才是我們財商教育的目標。

    記賬是理財的第一步,透過記賬對自己的消費進行反思,才能更好地進行理財。

    如果家庭有記賬習慣,家長可以向孩子公佈家庭的收入和支出賬目,這樣便於孩子瞭解家庭財務狀況和每個家庭成員的消費情況,更重要的是孩子能夠看到父母的辛苦付出。

    有一位學生家長讓孩子在暑假中做了一週的“管家”。這件事給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寫成了作文,細緻地描述了自己當“管家”的經歷:小姑娘剛拿到1000元錢的時候心裡美滋滋的,可是沒想到,今天交了電話費、物業費、水電費、燃氣費,明天又要給汽車加油,後天還要去買看望奶奶的禮物,這還不算每天的伙食費。

    一週結束後,給爸爸媽媽交賬的時候,孩子忍不住說:“不管不知道,一管嚇一跳,原來一個家庭一個禮拜有這麼多支出。看來,以後我一定得勤儉節約了。”“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有了實踐體驗,孩子自然就懂得了量入為出,勤儉持家。

    留給孩子金山銀山,孩子也會有花完的一天,讓孩子在理財中獲得生存和適應社會的能力,比直接給孩子財富更有用。我們進行理財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成為守財奴,成為金錢的奴隸,恰恰相反,是讓孩子能夠不為金錢所累,享受財務自由,最終享受自由的生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卡達公開賽倒數第二個比賽日結束,比賽結果如何?國乒能否包攬男女單打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