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強弱電智慧化網

    民用建築工程防雷設防分三級,屋頂一般採用25×4熱鍍鋅扁鋼作為避雷帶沿女兒牆四周敷設,25×4熱鍍鋅扁鋼避雷帶支援卡子間距為1米左右,但必須一致,轉角處懸空段不大於1米,避雷帶高出屋面裝飾或女兒牆0.15米,同時屋面採用25×4熱鍍鋅扁鋼組成不等避雷網格。避雷網格沿屋面敷設,所有高出屋面的各種金屬構件均需與避雷帶焊接相連。

    目前,一般民用建築利用結構柱內或剪力牆內主鋼筋作為引下線,鋼筋上下焊接相連,直徑大於16毫米二根為一組,柱子上端預埋100×100×8鋼板,用於柱子內主鋼筋與避雷帶連線的轉換。

    工程接地體形式主要有人工接地體和利用基礎作為接地體的形式。利用承臺鋼筋網、樁基鋼筋連線構成等電位接地網路,接地電阻不大於1歐姆。

    每層建築物外牆連續梁內鋼筋與樓層鋼筋焊接成一體形成均壓環,並與引下線可靠相連,外牆上的金屬門窗、金屬結構、外牆欄杆與均壓環相連線以防側擊雷。

    近幾年,等電位聯結要求日益嚴格,主要有總等電位聯結、輔助等電位聯結、區域性等電位聯結。機房、衛生間裝置、金屬管線等一般要作等電位接地。

    建築防雷接地規範,也許這個名詞大家都很陌生,下面廣州萊安智慧化系統開發有限公司將為大家詳細講解建築防雷接地規範有哪些。

    一、總則

    第1.0.1條 為使建築物(含構築物,下同)防雷設計因地制宜地採取防雷指施,防止或減少雷擊建築物所發生的人身傷亡和文物、財產損失,做到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制定本規範。

    第1.0.2 條 本規範適用於新建建築物的防雷設計。

    本規範不適用於天線塔、共用天線電視接收系統、油罐、化工戶外裝置的防雷設計。

    第1.0.3 條 建築物防雷設計,應在認真調查地理、地質、土壤、氣象、環境等條件和雷電活動規律以及被保護物的特點等的基礎上,詳細研究防雷裝置的形式及其佈置

    第1.0.4 條 建築物防雷設計除應執行本規範的規定外,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和規範的規定。

    二、防雷分類

    第2.0.1條 建築物應根據其重要性、使用性質、發生雷電事故的可能性和後果,按防雷要求分為三類。

    第2.0.2條 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一類防雷建築物:

    1、凡製造、使用或貯存炸藥、火藥、起爆藥、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質的建築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2、具有0區或10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3、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因電火花而引起爆炸,會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第2.0.3條 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二類防雷建築物:

    1、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築物。

    2、國家級的會堂、辦公建築物、大型展覽和博覽建築物、大型火車站、國賓館、國家級檔案館、大型城市的重要給水水泵房等特別重要的建築物。

    3、國家級計算中心、國際通訊樞紐等對國民經濟有重要意義且裝有大量電子裝置的建築物。

    4、製造、使用或貯存爆炸物質的建築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5、具有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且電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壞和人身傷亡者。

    6、具有2區或11區爆炸危險環境的建築物。

    7、工業企業內有爆炸危險的露天鋼質封閉氣罐。

    8、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06次/a的部、省級辦公建築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員密集的公共建築物。

    9、預計雷擊次數大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物。

    注:預計雷擊次數應按本規範附錄一計算。

    第2.0.4條 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劃為第三類防雷建築物:

    1、省級重點文物保護的建築物及省級檔案館。

    2、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12次/a,且小於或等於0.

    3、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且小於或等於0.3次/a的住宅、辦公樓等一般性民用建築物。

    4、預計雷擊次數大於或等於0.06次/a的一般性工業建築物。

    5、根據雷擊後對工業生產的影響及產生的後果,並結合當地氣象、地形、地質及周圍環境等因素,確定需要防雷的21區、22區、23區火災危險環境。

    6、在平均雷暴日大於15d/a的地區,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在平均雷暴日小於或等於15d/a的地區,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煙囪、水塔等孤立的高聳建築物。

    三、措施

    (一)、一般規定

    第3.1.1條 各類防雷建築物應採取防直擊雷和防雷電波侵入的措施。

    第一類防雷建築物和本規範第2.0.3條四、五、六款所規定的第二類防雷建築物尚應採取防雷電感應的措施。

    第3.1.2條 裝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在防雷裝置與其它設施和建築物內人員無法隔離的情況下,應採取等電位連線。

    (二)、 第一類防雷建築物的防雷措施

    第3.2.1條 第一類防雷建築物防直擊雷的措施,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裝設獨立避雷針或架空避雷線(網),使被保護的建築物及風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體均處於接閃器的保護範圍內。架空避雷網的網格尺寸不應大於5m×5m或6m×4m。

    2、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間應處於接閃器的保護範圍內,當有管帽時應按表3.2.1確定;當無管帽時,應為管口上方半徑5m的半球體。接閃器與雷閃的接觸點應設在上述空間之外。

    有管帽的管口外處於接閃器保護範圍內的空間隔表3.2.1

    3、排放爆炸危險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放散管、呼吸閥、排風管等,當其排放物達不到爆炸濃度、長期點火燃燒、一排放就點火燃燒時,及發生事故時排放物才達到爆炸濃度的通風管、安全閥,接閃器的保護範圍可僅保護到管帽,無管帽時可僅保護到管口。

    4、獨立避雷針的杆塔、架空避雷線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網的各支柱處應至少設一根引下線。對用金屬製成或有焊接、綁紮連線鋼筋網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為引下線。

    5、獨立避雷針和架空避雷線(網)的支柱及其接地裝置至被保護建築物及與其有聯絡的管道、電纜等金屬物之間的距離不得小於3m。

    以上便是建築防雷接地規範地主要內容,希望大家可以嚴格遵守這些規則,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好建築物的安全。

    五、施工流程

    施工準備→接地裝置安裝→引下線安裝→避雷帶支架製作安裝→避雷網安裝→接地電阻測試

    六、技術措施

    材料齊全且符合設計要求,施工機具配備充足,施工圖紙已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交底。

    七、主要施工方法

    防雷接地工程包括接地裝置、防雷引下線及避雷帶的安裝。施工採用標準為《電氣裝置安裝工程接地裝置施工及驗收規範》(GB50169-92)

    1)接地裝置

    a.按照設計圖尺寸位置要求,將底板內兩條結構主筋焊接連通,並與所經樁臺及柱內的有關鋼筋焊接(不同標高處利用兩根豎向結構上下貫通),並將兩根主筋用油漆做好標記,便於引出和檢查。

    b.所有焊接處焊縫應飽滿並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不得有夾渣、咬肉、裂紋、虛焊、氣孔等缺陷,焊接處的藥皮敲淨後,刷瀝青作防腐處理,採用搭接焊時,其焊接長度要求如下:

    ●鍍鋅扁鋼不小於其寬度的2倍,且至少3個稜邊焊接。

    ●鍍鋅圓鋼焊接長度為其直徑的6倍,並應二面焊接。

    ●鍍鋅圓鋼與鍍鋅扁鋼連線時,其長度為圓鋼直徑的6倍。

    c.每一處施工完畢後,應及時請質檢部門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合格後方能隱蔽,同時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2)引下線安裝

    利用建築鋼筋做引下線的情況,鋼筋截面一定要滿足設計要求。

    鋼筋的連線要滿足規範要求,如建築施工採用埋弧焊工藝,可不作處理,否則要進行接地跨接,搭接長度不應小於跨接鋼筋直徑的6倍。

    3)避雷帶

    本工程避雷帶採用25×4熱鍍鋅扁鋼。

    a.支架安裝:

    在土建屋面結構施工時,應配合予埋支架。所有支架必須牢固,灰漿飽滿、橫平豎直。支架間距不大於1.5m且間距均勻,允許偏差30mm。轉角處兩邊的支架距轉角中心不大於250mm,成排支架水平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10mm。

    b.避雷帶安裝

    ●將鍍鋅扁鋼調直。

    ●避雷線安裝時應平直、牢固,不得有高低起伏和彎曲現象,距離建築物應一致,平直度每2m檢查段允許偏差3/1000,但全長偏差不得大於10mm。

    ●避雷線彎曲處不得小於90°,彎曲半徑不得小於鍍鋅扁鐵直徑的2.5倍。

    ●在建築物的變形縫處應做防雷跨越處理。

    4)電氣接地施工方法

    目前,根據《住宅設計規範》(GB50096-1999),接地制主要採用TT、TN-C-S或TN-S接地方式,並進行總等電位聯結。

    a.高/低壓變配電房裝置的接地系統,在房間內周圍設定一條距地面300mm的水平接地環型帶規格應按照設計要求。

    b.開關櫃、配電屏(箱)、電力變壓器及各種用電裝置、因絕緣破損而可能帶電的金屬外殼、電氣用的獨立安裝的金屬支架及傳動機構、插座的接地孔,均應以專用接地(PE線)支線可靠相連,PE線應與接地裝置連通並作重複接地。

    c.當保護線(PE線)所用材質與相線相同時,PE線最小截面應符合下表要求,當PE線採用單芯絕緣導線時,按機械強度要求,截面不應小於:有機械性的保護時為2.5mm2,無機械性保護時為4mm2。

  • 2 # 搬磚的浪者

    1、《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303-2015);

    2、08ZD01、99D501-1及03D603做法;

    3、GB 50343-2012 《建築物電子資訊系統防雷技術規範》;

    4、 GB 50057-2010 《建築物防雷設計規範》;

    二、防雷接地的設定:

    1、一般情況下屋面採用∅10熱鍍鋅圓鋼作避雷帶,避雷帶連網格不大於20mX20m或24mX16m;

    2、引下線通常利用柱內2根對角主鋼筋通長焊接引下線在距地0.5米處設測試卡;

    3、引下線平均間距不大於25m;

    4、接地裝置為利用每個柱子柱底板底水平鋼筋焊接成接地極,地極連線線為-40X4鍍鋅扁鋼,保護接地與防雷接地共用一接地裝置,接地裝置的接地電阻實測值要求不大於1歐姆;

    5、接地體的埋深不得小於1.0m;

    6、焊接處通常刷瀝青防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征五號究竟有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