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12345670wys888
-
2 # 純鈞LHGR
題目的問法,並不準確。心下痞不是“證”,而是“症狀”。
曾經介紹過,心下痞,又稱胃痞,《傷寒論》裡說:“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也就是說,一切心下胃脘部位的脹滿症狀都可稱“心下痞”。它不是一類獨立疾病,而是泛指心下胃脘部滿悶不舒的症狀。
此部位的所有類似症狀,都可稱心下痞,所以,哪來什麼類似不類似。
只是說,同樣是心下痞,細節上存在差異。《景嶽全書·痞滿》裡說:“痞者痞塞不開之謂,滿者脹滿不行之謂。蓋滿則近脹,而痞則不必脹也。所以痞滿一證,大有疑,辨則在虛實二字。凡有邪有滯而痞者,實宿也;無物無滯而痞者,虛痞也。有脹有痛而滿者,實滿也;無脹無痛而滿者,虛滿也。”
即,痞滿綿綿,得熱則舒,遇寒則甚,口淡不渴,苔白,脈沉者,多為寒;痞滿勢急,胃脘灼熱,得涼則舒,口苦便秘,口渴喜冷飲,苔黃,脈數者,多為熱;痞滿時減復如故,喜揉喜按,不能食或食少不化,大便溏薄,久病體虛者,多屬虛;痞滿持續不減,按之滿甚或硬,能食便秘,新病邪滯者,多屬實。但我在別的文章裡也提到了,臨證時審辨痞滿的寒熱虛實,還需參考胃痛症狀。
當然,在審證不足時,也可能存在與其他疾病混淆的情況,但這方面的錯誤發生,不在於疾病的隱匿,而是人的失誤,因為差別還是很大的。
比如鼓脹。《沈氏尊生書》說:“鼓脹……或由怒氣傷肝,漸蝕其脾,脾虛之極,故陰陽不交,清濁相混,隧道不通。鬱而為熱,熱留為溼,溼熱相生,故其腹脹大。”鼓脹腹部脹大膨隆,脹大之形外現;胃痞則自覺滿悶痞塞,外無脹大之形。鼓脹按之腹皮急;胃痞胃脘部按之柔軟。鼓脹有脅痛、黃疽、積聚等疾病病史;胃痞可有胃痛、嘈雜、吞酸等胃病病史。
又或者胸痺心痛。胸痺心痛之不適發生在心胸,只悶不脹,且伴胸痛;心下痞發生在胃脘,正如《傷寒論》所說,“但滿而不痛”。再如胃痛,胃痛者胃脘部可有壓痛,胃痞者則無壓痛。
也就是說,其實心下痞還是有比較明顯的特徵,很容易診斷的。雖然說“相類似”,但實際上並不怎麼類似,如果這也能混淆,那未免太不靠譜了。
回覆列表
一、五苓散證:水邪上逆,阻中焦氣機。
二、桂枝人參湯證:寒溼凝滯。
三、大柴胡湯證:實邪中阻。
四、十棗湯:水停胸脅。
附:
1、生薑瀉心湯證。
2、半夏瀉心湯證。
3、甘草瀉心湯證。
4、旋復代赭湯證。
5、大黃黃連瀉心湯證。
6、附子瀉心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