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碧水青山0
-
2 # 檸檬格格
最終李香君在三十歲那年,在無盡的淒涼與絕望中,撒手人寰。
侯方域的父親侯恂,是明末崇禎朝的戶部尚書,官位高顯。當他從避難的徽州返回時,得知兒子娶的是一個歌妓,大為震怒,認為這是辱沒侯家門風,將李香君趕出侯府,攆到距商丘城十五華里的侯家堆放柴草的打雞園。使李香君幾乎陷入了絕境,此時她孤身在打雞園懷孕生子,倍感孤苦無助。
實際上,“打雞園”,是一片十分荒涼的村落,周圍人跡罕至,那裡除了幾間破敗的茅屋外,別無餘物。李香君在那裡住了幾個月,期間她心情抑鬱,再加上物質條件匱乏,遂患上了肺癆。
後來,侯方域從南京歸來,就把李香君接回了翡翠樓,並且多方尋醫為她治病。可因著身份問題,回到侯家的李香君依舊飽受歧視,因此,她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加重。
-
3 # 檸檬格格
最終李香君在三十歲那年,在無盡的淒涼與絕望中,撒手人寰。
侯方域的父親侯恂,是明末崇禎朝的戶部尚書,官位高顯。當他從避難的徽州返回時,得知兒子娶的是一個歌妓,大為震怒,認為這是辱沒侯家門風,將李香君趕出侯府,攆到距商丘城十五華里的侯家堆放柴草的打雞園。使李香君幾乎陷入了絕境,此時她孤身在打雞園懷孕生子,倍感孤苦無助。
實際上,“打雞園”,是一片十分荒涼的村落,周圍人跡罕至,那裡除了幾間破敗的茅屋外,別無餘物。李香君在那裡住了幾個月,期間她心情抑鬱,再加上物質條件匱乏,遂患上了肺癆。
後來,侯方域從南京歸來,就把李香君接回了翡翠樓,並且多方尋醫為她治病。可因著身份問題,回到侯家的李香君依舊飽受歧視,因此,她的病情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日益加重。
“秦淮八豔”,是明末清初,南京十里秦淮河上的八個南曲名伎,又稱金陵“秦淮八豔”。
要理解李香君未來的愛情,就應該瞭解侯方域的身份,以侯方域的相關線索,來大致推測李香君的愛情生活。
關於李香君身世、絕田仰血濺詩扇,在此不敘述了,因為其他網友寫李香君時,幾乎人人都提及了(提多了識別機器有意見)。
1639年,16歲的李香君遇到風流才子侯方域。兩人一見鍾情,在豪爽的養母李貞麗的支援下,兩人結合到了一起。
◆侯方域的身份履歷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丘人,清初文學家。16歲的侯方域進京給父親打下手,幫助父親起草各類文書,才華出眾,表現出色。也是這一年,侯方域中了秀才,娶了原配夫人。1639年,侯方域到南京赴考,千里姻緣一線牽,與李香君相識,當年他22歲。
一、歡樂趣,離別苦家國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決定了新婚燕爾的兩個人不可能如膠如漆長相廝守。一是侯方域幫父親義不容辭,二是李香君俠肝義膽,也不會同意自己的情郎因兒女情長、無所事事。
侯方域不僅僅是才華橫溢風流倜儻的散文家,也是當時“復社”的主要領袖人物。
復社,成立於1629年 (即崇禎二年),帶有濃烈的政治色彩,影響聲動朝野,主要骨幹是東林黨後人。在江南,不僅僅是呼應支援明朝,也符合“吳江大姓”等江南商賈富戶的利益,在江南很有群眾基礎深入人心。
“復社”人員對閹黨恨之入骨,對同樣逃到南方的、與太監臭味相投的阮大鋮不滿。第一個揭發阮大鋮罪行的人,正好是李香君養母兼老闆李貞麗最好的朋友。
阮大鋮為了緩和復社人員的打壓,而當時恰好侯方域為李香君贖身到處借錢,阮大鋮透過中間人間接把錢借給了侯方域。
二.錯綜複雜的社會環境1644年(即清順治二年),明朝滅亡,侯方域逃難再次到南方,不久南京又失陷。在投降清朝的明代官員推薦下,授予侯方域官職,被他拒絕。
這一年,侯方域在南方了參加清朝的科舉鄉試,被人譏笑:“兩朝應舉侯公子,忍對桃花說李香?”可見兩人的愛情,當時眾所周知。
於是,侯方域投入史可法名下,繼續抗清。
於此同時,阮大鋮因扶持擁立“南明”有功,對復社前期成員進行了報復性迫害。故而,侯方域在“復社”活動時期,屬於“復社”的第二階段。
1645年,清軍攻破揚州,史可法抗清失敗。(當時,多爾袞勸降史可法,回信就是侯方域代理起草的,即《復多爾袞書》)。28歲的侯方域回到老家做了明朝遺民。
1652年,“復社”被清政府強制性取締。
1653年,35歲的侯方域,停止了一切政治,將自己的書齋命名“壯悔堂”。 表示悔恨自己違心參與了順治二年的鄉試,而失節於明。
在“壯悔堂”,侯方域整理、創作了《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兩部文集。
1655年正月,37歲的侯方域染病,滿懷壯志未酬的遺憾與對香君的思念離世。代表作散文《李姬傳》(即李香君傳)。
依據以上侯方域人生大致的活動時間軸,可以判斷以下幾點,兩人情天淚海天長地久的感情。
(一)二人相愛的原因李香君與侯方域二人相愛,不僅僅是風流才子與二八佳人的故事,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二人有共同的政治理念,都有拳拳報國之心,都有振興家族的共同理想。於是侯方域就理所當然地贏得美人芳心,而兩顆心雨意雲情,合二為一。
(二)二人對阮大鋮的態度正是閹黨飛揚跋扈,李香君才會家道中落,才導致自己落入泥汙之中。魏忠賢死後,加之兩個哥哥也長大成人,李香君的家族剛剛有所好轉,她怎麼能容忍此時一個與太監沆瀣一氣的人跑來控制自己的生活?更不可能同意自己所愛的人與這種人交往。所以她對阮大鋮之流痛恨不已 所以她不惜一切代價償還阮大鋮的錢。
而侯方域則不同,他是“復社”成員,有自己的理想與追求,以天下為己任。政治不能像情感一樣,可以分的一清二楚。即使他也知道阮大鋮的人品,但此時,自己一方的力量已經氣若游絲,哪兒能憑個人喜好搞內鬥?但又因自己所愛的人——李香君強烈反對,不得不另外投到史可法手下去反清。由於自己的理想,又不能完全得罪阮大鋮,畢竟都是為了“復明”大業。只有如此,他才能繼續領導“復社”活動。
(三)史可法抗清失敗侯方域既沒有去服務“南明”,也沒有出任清代官員。應該是受到愛人李香君的很大影響,才決定放棄他奮鬥的理想。因為“南明”有阮大鋮之流。
(南明建立於1644年,一直延續到1683年,也就是說,在侯方域病死28年之後,南明才滅亡。應該說,阮大鋮害李香君去當宮女,後來她乘兵荒馬亂之機跑出來了,不可能是事實。即使是真去當了宮女,一個弱女子逃不出大軍圍攻,更不可能從福州沿海獨自回到南京)
(四)文集名蘊含的忠貞不渝的情意35歲的侯方域的整理自己的文章詩篇時,給自己文集取的名子是《壯悔堂文集》與《四憶堂詩集》,這兩個名字,似乎都與李香君有關。
例如,“壯悔”,他後悔什麼?
後悔自己參加“科舉”的而有失氣節的舉措,這與他在《李姬傳》中讚美李香君“俠義美慧”“皎爽不群”遙相呼應。
又如,“四憶”,他回憶什麼?
這個,侯方域自己在詩集附錄中沒有明說,也許正是沒有明說,可以猜測.。
1、《李姬傳》說李香君“十三歲,從吳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傳奇”。(即:李香君13歲時,跟著吳地人周如松學習唱《玉茗堂四傳奇》),這個《玉茗堂四傳奇》就是李香君當年揚名十里秦淮河所唱的《紫釵記》、《還魂記》、《南柯記》、《邯鄲記》四大傳奇(在《板橋雜記》中稱為《玉茗堂四夢》)。
2、當年李香君在十里秦淮河有“三絕”,(即“香扇墜”詩贈;粉壁詩;崇蘭詭石詩)。
而侯方域恰恰給自己詩集取名“四憶”。有過刻骨銘心愛過一個人經歷的人,都不可能會承認、不會相信這種取名只是一種普普通通的巧合。
給自己的詩集取名“四憶”為什麼不說清楚?不用說清楚!對沐浴愛河、心心相印的兩個人來說:對你知我知的暗示,心有靈犀一點通足矣!
愛情,如果真的到了需要事事說個明白清楚的時候,離結束也就不遠了。
(五),最後結局,關於李香君最後的命運,有幾種說法, 但覺得說她跟隨侯方域在一起,到三十歲時病逝比較靠譜。
這種說法是:起初,侯方域家裡的人,對李香君非常好。只因她是出身青樓,家裡人就執意要她住外屋,做“外宅”(即另外安排房子住,名分是妾,所以衣食無憂。雖不與原配住在一起,不受原配夫人的指使,但獨住難免寂寞冷清。例如《水滸傳》裡面魯智深救了的金蓮,就是趙員外的“外宅”)。李香君三十歲時,咯血病逝。
之所以支援這種說法,理由是:①這種情況與董小宛、陳圓圓最後的結局類似,跟隨愛自己人天南地北,不離不棄。
②侯方域的父親侯恂,是明代進士,是東林黨人,做過高官,思想不開化,讓李香君做“外宅”有可能。(侯恂也是不幸的老人,曾有過四年牢獄,又是亡國之臣,兒子侯方域死在自己前面)。
背棄山盟海誓的男人,做不到這一點。所以可以說,愛情方面,李香君大有收穫,不像杜十娘、魚玄機被人拋棄。
④李香君三十歲時,因咯血病逝,即患肺結核死去。古代患肺結核是絕症,也稱“白色瘟疫”(營養不良、貧血導致膚色蒼白),可傳染給人。
⑤關於二人去逝,李香君三十歲病逝時,就是1653年,而恰恰時隔一年,即1655年1月,37歲的侯方域估計是陪伴李香君最後的歲月,而導致傳染而去世。
所以認為,明大義、辨是非的李香君,愛情幸福美滿,她其他的悲劇,是時代與戰亂的悲劇!
夾道朱樓一徑斜,王孫爭御富平車。
青溪盡種辛荑樹,不及春風桃李花。
(孔尚任也將這首詩引用到《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