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參易閣
-
2 # 中上行
要嗎什麼都不看,只看原箸,不看註解。要嗎儘可能看完所有歷代註疏,然後花時問將所有忘掉再看原著。再深入社會。對社會各領域人情事故及時事產生自己的認識,再看原箸。你會有驚人的發現。《易經》有極強的隨機服務性。一般人不要深究。
-
3 # 了悟一一一佛門俗家弟子
《易經》歷代註疏繁多,最具價值參考就不好評論了。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有時間,把公婆的都看一遍,形成自己的見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那位公婆見解圓滿。1,太極圖出自何方,哪種太極圖畫面正確,2,八卦耒源何處,哪一種八卦排列方式正確。3·周文王如何將八經卦演變成64卦,64卦方圖,圓圖表達何意,4,360爻與384爻各表達何義,5,大家都在追求用《周易》占卜,預測未來,靠譜嗎?6,有一本《易經》是孔子編著的易學史書,它只是則重歷史,雖說書名叫《易経》但不是《易經》的全部,僅僅是一本歷史書而己。以上粗線條提示,供參考。
-
4 # 亢悔亨貞
《易經》的各種註疏,均不能引導學者正確領悟易經真義,原因很簡單,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一種註疏能清楚闡明古易經原本已記錄的有關事物的規律性,所有的註疏之間總是充滿著相互矛盾的說法,總是充滿著我是他非的爭論,總是把易經內容空洞化的說教,總是採用望文生義的思維方式各行其是,總是喜歡引用名家之言作為論據,等等。這樣的註疏,人們即便稍加邏輯思辯,都可以發現其中謬誤。我們不防假設,易經是一切規律的總括這一說法是正確的,那麼,這些可以稱之為規律的東西就不可能是空洞無物的,這些規律也不可能隨時間的遷移有所改變,而應該是恆久的,其特定指向也應當是不會改變的,如此,古人仰觀俯察之所見,今人亦定能以同理見之,這與現代“科學”一詞的定義顯然是同義的,易經之所以能用於占筮,實質上就是依據某卦所記錄的規律性對事物進行相關的邏輯推理,以獲得此因彼果的邏輯結論。若推論正確,則其因果關係無疑能引導人們對事物作出正確的處理方式。例如之前本人在另一問題的答問中說到的“鹹”卦,它所顯示的規律性明白無誤,顯淺易懂,若筮得此卦,則表示某事物在你責權範圍內,可隨心所欲地作為,並無不妥。但若超出你的責權範圍,則又另當別論了。古易經只有區區數千字,但歷代對易經的註疏卻浩繁不可以數計,今人即使窮盡平生亦難以盡讀,就更不用說如何取捨了。既然易經總結的是一切事物的規律,而我們卻不能從歷代註疏中獲取這些規律,單以邏輯思之,即知這些註疏無益於對易經的真正理解,因此更說不上什麼“最具價值參考”了。
既然無法從歷代註疏中獲得有價值的參考,讀易經就應該只讀古經,也就是隻讀卦、卦象、卦辭和爻辭,師古人仰觀俯察之法,並弄清上古文字的含義,同時瞭解上古語法,則易經大義可得,若再得卦變原理,則爻辭亦能通解,這樣,讀易經就是一件容易且有趣的事情了。
回覆列表
自伏羲畫卦、文王演易以來,《易經》就被看成經典中的經典,成為諸子百家之祖。歷代以來研究《易經》的人物不計其數,出現過很多易學大家,流傳於世的易學著作也可以說是汗牛充棟,那麼那些著作最具有參考價值呢?
我們知道研究《易經》不在乎從它的理、象、數、佔四方面入手,研究的側重點不一樣作品的參考也就會有所不同。但是《易經》是一個整體,如果單單講佔或講數或其他兩方面都是不完整的易經。
對於歷代對《易經》註疏的著作中參考價值最高的首推孔子的《十翼》,《十翼》即《
易傳
》,是解釋《周易
》的著作,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繫辭》上下、《說卦》、《序卦》、《雜卦》共有十篇,故稱《十翼》。《易傳》即《十翼》是第一部系統解釋《周易》的一部著作,一般易經的經文中都會將繫辭、彖辭,爻辭,象傳附在每一卦之中,乾坤兩卦附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附在書後。對我們讀懂《周易》經文是很好的註釋。現在學者認為易經就是《周易》和《十翼》的合稱,因為連山易和歸藏易都失傳了。第二部著作我推薦漢代焦延壽的《焦氏易詁》。漢代易學有非常大的成就特別是在象數方面。漢代易學非常注重易象,相對而言對易理方面有些地方就比較牽強附會。《焦氏易詁》算是易象研究方面的傑出著作,近代易學大師尚秉和先生也對此著作做過註疏。另外漢代的京房易對易學的發展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還有三國的虞翻等人也都有建樹。
第三部我推薦陳摶的幾幅圖,就是太極圖,無極圖龍圖等。其他著作無從考證,但是對後世道家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
第四就是邵雍邵康節,他的《皇極經世書》從另一個角度對易經進行了解讀,後經其歸納簡化創出梅花易數,讓學易之人可以變得簡單快捷。
第五週敦頤《太極圖說》,朱熹的《周易本義》著都是側重易理方面進行解讀易經。
其他推關於預測方面的書籍可以對易經的占卜方面進行解讀。六爻,梅花易數等都是可以直接解讀卦象卦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