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59952453101

    “叫小番”是京劇《四郎探母》“坐宮”一折最後的一個“嘎調”,是十分精彩的地方,也是演員“要彩”的地方。《四郎探母》是傳統骨子戲,眾家眾派都有演繹,其中譚富英的《探母》堪稱經典,這也是譚富英的代表作。

    按說這樣爛熟於心的戲,應該是絲毫不費力的,但是,譚富英有一年在天津中國大戲院演出《四郎探母》,前面唱的都非常好,但是到了“叫小番”這裡,譚富英一個緊張,嘎調就沒上去。這要放到別的地方,可能就過去了,但是天津是過不去的。一時間倒好四起,場面大亂,橘子皮、蘋果核通通往上招呼。這無疑是大大跌了臉面,尤其是像譚富英這樣的大角。

    演出的失利,勢必會引起大家的議論,劇場方面出面勸譚富英,叫他無論如何都得找回這個面子,所以第二天,再次貼了《四郎探母》這齣戲。說來也怪,天津觀眾之所以專業就是在這,你越是唱不好,我越是得聽你的,所以第二天的上座更高,走廊過道全都站滿了人,就是要聽譚富英是行還是不行。

    而且,為了這場演出,劇院還刻意提了2塊錢的票價,原來的票一塊三,現在三塊三,那天津觀眾也要看。第二場演出,演的也很順利,等到快要“叫小番”的時候,所有觀眾鴉雀無聲,瞪著眼睛等著這個“嘎調”,結果,這麼一盯不要緊,譚富英更緊張了,嘎調又沒上去。

    這下就更炸鍋了,大家就喊“三塊三,叫小番,又沒上去!”這一下,譚富英這句“三塊三,叫小番”算是叫開了。自那起,譚富英再也不敢在天津貼《四郎探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囯每年10月份哪裡大量出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