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偵查處

    編者按: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然而,實際上,王玄策率領“聯合國軍”攻入印度次大陸時,所滅的國家不止一國。

    而在這場讀來使人酣暢淋漓、血脈噴張的戰爭中,王玄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大國地緣政治博弈使然。

    唐滅天竺之戰

    唐貞觀二十二年(647年),唐太宗以王玄策為天竺使節,蔣師仁為副使,唐玄奘弟子辯機和尚為翻譯,一眾50騎,攜重禮自長安出發,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經由泥婆羅(尼泊爾),歷經大半年的風餐露宿、臥冰嘗雪,終於抵達戒日帝國。

    此次,他們出使的目的是拜見戒日國主詩羅逸多,溝通大唐帝國與戒日帝國間的友好聯絡,從而牽制日益膨脹的吐蕃王朝。

    然而,在他們剛剛到達印度後不久就聽聞戒日王詩羅逸多在恆河晨浴時突然溺水而亡。

    由於戒日王死的太突然,戒日帝國內部很快陷入了一片混亂,戒日王治下的帝那伏國率先發難,其主阿羅那順趁機篡權奪位,驅逐戒日王室,並實行了殘酷的宗教迫害政策。

    當王玄策一行人進入戒日帝國後,得位不正的阿羅那順,擔心陰謀敗露,招致唐帝國和吐蕃王朝的干涉,於是,先下手為強,派出了2000軍隊向王玄策的使團發起了攻擊。

    大唐使團寡不敵眾紛紛戰死沙場,僅王玄策、蔣師仁與辯機和尚得以倖免。此後三人被俘投入大獄,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全力幫助之下,王玄策、蔣師仁得以越獄。

    九死一生的王玄策、蔣師仁,想到堂堂大唐帝國的使者,居然受到無端的侮辱,氣憤之下的王玄策,於是火速單槍匹馬進入泥婆羅,打著唐皇李世民的名號和吐蕃國主松贊干布招牌,對泥婆羅曉以利害。

    同時,王玄策派蔣師仁趕往吐蕃搬救兵,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尼泊爾將7000人的軍隊借給了王玄策,而吐蕃也撥出了1200人的隊伍交給了唐帝國使者。

    在徵召了8200人的部隊後,王玄策又以一紙檄文召令近處各大唐藩屬國派兵出征,終於在王玄策的東拼西湊之下,大唐使團組織起了一支萬餘人的師級“聯合國軍”。

    王玄策率領臨時組建的“雜牌軍隊”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回了印度,猶如神兵天降。阿羅那順猝不及防,王玄策一路勢如破竹,由北向南殺得阿羅那順軍鬼哭狼嚎、流血漂杵。

    阿羅那順緊急排程起了七萬象兵,打算憑藉著“象軍”刀槍不入、勢不可擋的態勢,將前來進犯的王玄策軍團碾為粉齏。

    “象軍”在冷兵器時代有著陸地“坦克”之稱,身高4米多的大象,重達七八噸的體重,再輔以戰象身上象輿負載手持弓矛的七名戰士,衝鋒陷陣時的戰象往往如牆而進,所到之處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可以想象,由七萬頭大象組成的“戰象軍團”,其犁庭掃穴、破門毀壘、踐踏敵軍的場景,簡直猶如山崩海嘯掃蕩寰宇時的末日災難。

    面對一萬騎兵對陣七萬“戰象軍團”,且不說實力之懸殊,光是一波晃天動地象群踩踏大地的震顫之聲,足以在氣勢上秒殺對手,戰爭尚未開打,敵人已然心驚膽裂。

    因此,王玄策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古代華人用兵講求出奇制勝,象軍雖然強大,但卻有怕火的致命缺點。

    事先探得軍情的王玄策遂徵集了大量水牛,將兵刃縛於牛角之上,牛尾縛葦灌油,以火點燃,瞬間,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受驚的水牛不顧一切地朝著敵人的象陣衝了過去,戰象遇到“火牛陣”更是亂作一團調轉身體拼命往後衝,阿羅那順軍大敗。

    王玄策趁勢掩殺,當場斬首三千,餘孽殘軍震恐萬狀,紛紛慌不擇路湧向恆河,一萬敵軍當場溺斃,另外的11000阿羅那順軍頃刻間成為了王玄策的俘虜,敵軍一潰千里,阿羅那順驚慌失措之下,只得收羅殘兵,退往中天竺帝那伏國的首都茶鎛城。

    茶鎛城牆高城厚,兼有重兵把守,要在短時間內攻克絕非易事,但對於來自大唐帝國的王玄策等人來說,攻城遊戲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於是,在王玄策的指揮下,“聯合國軍”玩起了花樣暴虐土著的遊戲。唐軍拿出了攻城的各種譬如雲梯、石車、火攻等技量,虐得印度土著痛不欲生,僅僅三天時間,城厚牆高的帝那伏國首都灰飛煙滅。

    山窮水盡的阿羅那順只得倉皇逃竄到東印度,投靠到了東天竺王尸鳩摩麾下,尸鳩摩打腫臉充胖子,便借給了阿羅那順一支軍隊,王玄策向敵人假意示弱,將阿羅那順軍引入埋伏圈後盡數殲滅,並一舉擒獲了阿羅那順。

    東天竺國國王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火速請降。史載:

    “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及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並上地圖,請老子象。”(《新唐書》)

    東天竺國臣服後,王玄策坑殺完了俘虜的敵人後震恐整個印度。《舊唐書》載:

    “餘眾盡坑殺,遠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天竺震懼”

    此後,王玄策押解著一萬多人畜財物滿載而歸返回大唐向唐太宗覆命,唐太宗當著阿羅那順的面說了一段非常霸氣 的話:

    “夫人耳目玩聲色,口鼻耽臭味,此敗德之原也。婆羅門不劫吾使者,寧至俘虜邪?”(《新唐書》)

    你道德敗壞本來我懶得管,可誰叫你得罪我的使者王玄策,不然你至於當了俘虜嗎?!

    王玄策借兵從北天竺打到了中天竺,又從中天竺攻入了東天竺一路所向披靡勢不可擋。光滅亡中天竺“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餘所”。

    而當時的戒日帝國雖然是封建帝制國家,但並沒有實現中央集權。只有薩他泥溼伐羅、卡腦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羅國在其實際控制之下。

    其餘三十餘個土邦王國各有其君主、軍隊,各有其官僚制度及法律制度。它們只是屈從於戒日王的威嚴,承認他的霸主地位,向他稱臣納貢。

    因此,戒日王遣使唐朝其意在仿效唐朝建立一套中央集權體制,只是還沒來得及實施,他就因為溺水死亡,大業中道崩殂了。

    王玄策的出現,使得北天竺、中天竺和東天竺短暫納入唐王朝的勢力範圍,而戒日帝國三大天竺地區的邦國就有三十多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王玄策橫掃天竺實際上是以一人之力滅了戒日帝國範圍內的三十多個小邦國。

    微妙的地緣博弈

    唐滅天竺之戰,我們看到了王玄策被傳得神乎其神的能力,但實際上,王玄策是在借到兵後才得以施展其軍事才華的。

    那麼,王玄策憑什麼能組建起一支“聯合國軍”的呢?

    從當時的地緣政治格局來分析,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當時喜馬拉雅山脈以南有強盛一時的戒日帝國;喜馬拉雅山脈以北有實力雄厚的吐蕃王朝,吐蕃王朝以東有著雄霸天下的大唐帝國,而吐蕃王朝以西還有個泥婆羅(尼泊爾)。

    這四個國家在當時來說,都處於實力上升膨脹的階段。當時的吐蕃王朝首領是松贊干布,吐蕃在松贊干布的治理下實力飆升,開始逐漸由封閉的青藏高原開始向外拓展。

    而夾在大唐帝國與吐蕃王朝間的吐谷渾,成為了吐蕃王朝對外開疆拓土的首選目標,吐蕃要向東發展空間,必須奪取吐谷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松贊干布遣使者出使唐帝國,並請求唐太宗賜婚。

    唐太宗拒絕了吐蕃的請求,於是松贊干布以此為藉口,統兵20萬,向大唐帝國的屬國吐谷渾開戰,唐軍出兵5萬,以侯君集為帥,將吐蕃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此後,松贊干布攜重禮再次遣使唐帝國請求賜婚,唐太宗李世民將文成公主下嫁給了松贊干布,至此,大唐帝國與吐蕃帝國開啟了短暫的蜜月期。

    雖然蜜月期短暫,但文成公主入藏也為大唐帝國與吐蕃王朝兩華人民帶來了30年的和平,在這段短暫的蜜月期裡,吐蕃臣屬唐帝國,甚至在貞觀二十一年,唐帝國還徵用了吐蕃軍隊一起攻打突厥,可以說,兩國在這段時間裡簡直親如家人。

    而吐蕃主動與大唐睦鄰和善之時,也派出使者前往泥婆羅迎娶尺尊公主,吐蕃與泥婆羅的關係也更加緊密了。但由於泥婆羅夾在戒日帝國與吐蕃王朝之間,國小勢弱的泥婆羅為求自保,遂以兩國姻親為紐帶臣服了吐蕃。

    泥婆羅成為了吐蕃的領地後,從地緣格局來看,吐蕃王朝可以繞過難以逾越的喜馬拉雅山脈,經由泥婆羅直趨印度北部的戒日帝國。

    此時的戒日帝國雖然統一了印度北部,但若論實力遠不及吐蕃,更無法與大唐帝國相提並論,尤其是強悍的吐蕃收服了泥婆羅後,戒日王更是擔憂吐蕃會從背後“捅刀子”。

    且此時的戒日帝國內部雖然實行了封建制,但並沒有確立中央集權的體制,看似強大的戒日帝國實質上是30多個邦國林立的土邦而形成的集合體,戒日王只不過是他們的臣服的“天下共主”而已。

    因此,戒日王一方面有著加強與大唐帝國的聯絡,利用吐蕃東面的鄰居大唐帝國對其予以牽制,另一方面也有心仿效大唐帝國實施中央集權制度,徹底解決戒日帝國內部土邦林立各自為政的局面,只不過戒日王還沒來得及落實他的戰略構想時,卻意外溺斃在了恆河。

    也就在戒日王死後,戒日帝國的阿羅那順篡權奪位,帝國內部陷入了內訌,出於擔憂吐蕃和唐帝國可能干涉內政的考慮,阿羅那順認為王玄策等人此行必是干涉戒日帝國內訌的。

    在這種思維的主導下,阿羅那順派兵攻打了王玄策等人,而王玄策逃出後,憑藉著大唐帝國與吐蕃的親密關係,泥婆羅與吐蕃的“鐵桿關係”,最終,從兩國共借來了8200名騎兵。

    緊接著,王玄策以大唐帝國“天可汗”的聲威,以一紙檄文釋出了出去,唐帝國的“小弟”們也積極派兵前來助陣,最終,王玄策才能在短短時間之內,拉攏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國軍”隊伍。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 2 # 歷史偵查處

    編者按: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清楚,然而,實際上,王玄策率領“聯合國軍”攻入印度次大陸時,所滅的國家不止一國。

    而在這場讀來使人酣暢淋漓、血脈噴張的戰爭中,王玄策之所以能取得巨大成功,其實,歸根結底還是大國地緣政治博弈使然。

    唐滅天竺之戰

    唐貞觀二十二年(647年),唐太宗以王玄策為天竺使節,蔣師仁為副使,唐玄奘弟子辯機和尚為翻譯,一眾50騎,攜重禮自長安出發,翻越喜馬拉雅山脈,經由泥婆羅(尼泊爾),歷經大半年的風餐露宿、臥冰嘗雪,終於抵達戒日帝國。

    此次,他們出使的目的是拜見戒日國主詩羅逸多,溝通大唐帝國與戒日帝國間的友好聯絡,從而牽制日益膨脹的吐蕃王朝。

    然而,在他們剛剛到達印度後不久就聽聞戒日王詩羅逸多在恆河晨浴時突然溺水而亡。

    由於戒日王死的太突然,戒日帝國內部很快陷入了一片混亂,戒日王治下的帝那伏國率先發難,其主阿羅那順趁機篡權奪位,驅逐戒日王室,並實行了殘酷的宗教迫害政策。

    當王玄策一行人進入戒日帝國後,得位不正的阿羅那順,擔心陰謀敗露,招致唐帝國和吐蕃王朝的干涉,於是,先下手為強,派出了2000軍隊向王玄策的使團發起了攻擊。

    大唐使團寡不敵眾紛紛戰死沙場,僅王玄策、蔣師仁與辯機和尚得以倖免。此後三人被俘投入大獄,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全力幫助之下,王玄策、蔣師仁得以越獄。

    九死一生的王玄策、蔣師仁,想到堂堂大唐帝國的使者,居然受到無端的侮辱,氣憤之下的王玄策,於是火速單槍匹馬進入泥婆羅,打著唐皇李世民的名號和吐蕃國主松贊干布招牌,對泥婆羅曉以利害。

    同時,王玄策派蔣師仁趕往吐蕃搬救兵,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尼泊爾將7000人的軍隊借給了王玄策,而吐蕃也撥出了1200人的隊伍交給了唐帝國使者。

    在徵召了8200人的部隊後,王玄策又以一紙檄文召令近處各大唐藩屬國派兵出征,終於在王玄策的東拼西湊之下,大唐使團組織起了一支萬餘人的師級“聯合國軍”。

    王玄策率領臨時組建的“雜牌軍隊”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回了印度,猶如神兵天降。阿羅那順猝不及防,王玄策一路勢如破竹,由北向南殺得阿羅那順軍鬼哭狼嚎、流血漂杵。

    阿羅那順緊急排程起了七萬象兵,打算憑藉著“象軍”刀槍不入、勢不可擋的態勢,將前來進犯的王玄策軍團碾為粉齏。

    “象軍”在冷兵器時代有著陸地“坦克”之稱,身高4米多的大象,重達七八噸的體重,再輔以戰象身上象輿負載手持弓矛的七名戰士,衝鋒陷陣時的戰象往往如牆而進,所到之處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可以想象,由七萬頭大象組成的“戰象軍團”,其犁庭掃穴、破門毀壘、踐踏敵軍的場景,簡直猶如山崩海嘯掃蕩寰宇時的末日災難。

    面對一萬騎兵對陣七萬“戰象軍團”,且不說實力之懸殊,光是一波晃天動地象群踩踏大地的震顫之聲,足以在氣勢上秒殺對手,戰爭尚未開打,敵人已然心驚膽裂。

    因此,王玄策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對手。所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古代華人用兵講求出奇制勝,象軍雖然強大,但卻有怕火的致命缺點。

    事先探得軍情的王玄策遂徵集了大量水牛,將兵刃縛於牛角之上,牛尾縛葦灌油,以火點燃,瞬間,火借風勢,風助火威,受驚的水牛不顧一切地朝著敵人的象陣衝了過去,戰象遇到“火牛陣”更是亂作一團調轉身體拼命往後衝,阿羅那順軍大敗。

    王玄策趁勢掩殺,當場斬首三千,餘孽殘軍震恐萬狀,紛紛慌不擇路湧向恆河,一萬敵軍當場溺斃,另外的11000阿羅那順軍頃刻間成為了王玄策的俘虜,敵軍一潰千里,阿羅那順驚慌失措之下,只得收羅殘兵,退往中天竺帝那伏國的首都茶鎛城。

    茶鎛城牆高城厚,兼有重兵把守,要在短時間內攻克絕非易事,但對於來自大唐帝國的王玄策等人來說,攻城遊戲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於是,在王玄策的指揮下,“聯合國軍”玩起了花樣暴虐土著的遊戲。唐軍拿出了攻城的各種譬如雲梯、石車、火攻等技量,虐得印度土著痛不欲生,僅僅三天時間,城厚牆高的帝那伏國首都灰飛煙滅。

    山窮水盡的阿羅那順只得倉皇逃竄到東印度,投靠到了東天竺王尸鳩摩麾下,尸鳩摩打腫臉充胖子,便借給了阿羅那順一支軍隊,王玄策向敵人假意示弱,將阿羅那順軍引入埋伏圈後盡數殲滅,並一舉擒獲了阿羅那順。

    東天竺國國王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火速請降。史載:

    “東天竺王尸鳩摩送牛馬三萬饋軍,及弓、刀、寶纓絡。迦沒路國獻異物,並上地圖,請老子象。”(《新唐書》)

    東天竺國臣服後,王玄策坑殺完了俘虜的敵人後震恐整個印度。《舊唐書》載:

    “餘眾盡坑殺,遠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虜男女萬二千人,牛馬三萬餘頭匹。天竺震懼”

    此後,王玄策押解著一萬多人畜財物滿載而歸返回大唐向唐太宗覆命,唐太宗當著阿羅那順的面說了一段非常霸氣 的話:

    “夫人耳目玩聲色,口鼻耽臭味,此敗德之原也。婆羅門不劫吾使者,寧至俘虜邪?”(《新唐書》)

    你道德敗壞本來我懶得管,可誰叫你得罪我的使者王玄策,不然你至於當了俘虜嗎?!

    王玄策借兵從北天竺打到了中天竺,又從中天竺攻入了東天竺一路所向披靡勢不可擋。光滅亡中天竺“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餘所”。

    而當時的戒日帝國雖然是封建帝制國家,但並沒有實現中央集權。只有薩他泥溼伐羅、卡腦季、摩揭陀、羯朱嗢祇羅國在其實際控制之下。

    其餘三十餘個土邦王國各有其君主、軍隊,各有其官僚制度及法律制度。它們只是屈從於戒日王的威嚴,承認他的霸主地位,向他稱臣納貢。

    因此,戒日王遣使唐朝其意在仿效唐朝建立一套中央集權體制,只是還沒來得及實施,他就因為溺水死亡,大業中道崩殂了。

    王玄策的出現,使得北天竺、中天竺和東天竺短暫納入唐王朝的勢力範圍,而戒日帝國三大天竺地區的邦國就有三十多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王玄策橫掃天竺實際上是以一人之力滅了戒日帝國範圍內的三十多個小邦國。

    微妙的地緣博弈

    唐滅天竺之戰,我們看到了王玄策被傳得神乎其神的能力,但實際上,王玄策是在借到兵後才得以施展其軍事才華的。

    那麼,王玄策憑什麼能組建起一支“聯合國軍”的呢?

    從當時的地緣政治格局來分析,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當時喜馬拉雅山脈以南有強盛一時的戒日帝國;喜馬拉雅山脈以北有實力雄厚的吐蕃王朝,吐蕃王朝以東有著雄霸天下的大唐帝國,而吐蕃王朝以西還有個泥婆羅(尼泊爾)。

    這四個國家在當時來說,都處於實力上升膨脹的階段。當時的吐蕃王朝首領是松贊干布,吐蕃在松贊干布的治理下實力飆升,開始逐漸由封閉的青藏高原開始向外拓展。

    而夾在大唐帝國與吐蕃王朝間的吐谷渾,成為了吐蕃王朝對外開疆拓土的首選目標,吐蕃要向東發展空間,必須奪取吐谷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松贊干布遣使者出使唐帝國,並請求唐太宗賜婚。

    唐太宗拒絕了吐蕃的請求,於是松贊干布以此為藉口,統兵20萬,向大唐帝國的屬國吐谷渾開戰,唐軍出兵5萬,以侯君集為帥,將吐蕃軍隊打得落花流水。

    此後,松贊干布攜重禮再次遣使唐帝國請求賜婚,唐太宗李世民將文成公主下嫁給了松贊干布,至此,大唐帝國與吐蕃帝國開啟了短暫的蜜月期。

    雖然蜜月期短暫,但文成公主入藏也為大唐帝國與吐蕃王朝兩華人民帶來了30年的和平,在這段短暫的蜜月期裡,吐蕃臣屬唐帝國,甚至在貞觀二十一年,唐帝國還徵用了吐蕃軍隊一起攻打突厥,可以說,兩國在這段時間裡簡直親如家人。

    而吐蕃主動與大唐睦鄰和善之時,也派出使者前往泥婆羅迎娶尺尊公主,吐蕃與泥婆羅的關係也更加緊密了。但由於泥婆羅夾在戒日帝國與吐蕃王朝之間,國小勢弱的泥婆羅為求自保,遂以兩國姻親為紐帶臣服了吐蕃。

    泥婆羅成為了吐蕃的領地後,從地緣格局來看,吐蕃王朝可以繞過難以逾越的喜馬拉雅山脈,經由泥婆羅直趨印度北部的戒日帝國。

    此時的戒日帝國雖然統一了印度北部,但若論實力遠不及吐蕃,更無法與大唐帝國相提並論,尤其是強悍的吐蕃收服了泥婆羅後,戒日王更是擔憂吐蕃會從背後“捅刀子”。

    且此時的戒日帝國內部雖然實行了封建制,但並沒有確立中央集權的體制,看似強大的戒日帝國實質上是30多個邦國林立的土邦而形成的集合體,戒日王只不過是他們的臣服的“天下共主”而已。

    因此,戒日王一方面有著加強與大唐帝國的聯絡,利用吐蕃東面的鄰居大唐帝國對其予以牽制,另一方面也有心仿效大唐帝國實施中央集權制度,徹底解決戒日帝國內部土邦林立各自為政的局面,只不過戒日王還沒來得及落實他的戰略構想時,卻意外溺斃在了恆河。

    也就在戒日王死後,戒日帝國的阿羅那順篡權奪位,帝國內部陷入了內訌,出於擔憂吐蕃和唐帝國可能干涉內政的考慮,阿羅那順認為王玄策等人此行必是干涉戒日帝國內訌的。

    在這種思維的主導下,阿羅那順派兵攻打了王玄策等人,而王玄策逃出後,憑藉著大唐帝國與吐蕃的親密關係,泥婆羅與吐蕃的“鐵桿關係”,最終,從兩國共借來了8200名騎兵。

    緊接著,王玄策以大唐帝國“天可汗”的聲威,以一紙檄文釋出了出去,唐帝國的“小弟”們也積極派兵前來助陣,最終,王玄策才能在短短時間之內,拉攏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國軍”隊伍。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

  • 3 # 秦皇漢武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講述的唐朝貞觀年間,王玄策出使天竺,恰好遇到天竺內亂,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篡位稱王,於是王玄策借兵吐蕃、尼泊爾平定中天竺內亂的故事。王玄策的這一經歷如今被網友們津津樂道,甚至煞有介事的認為其憑一個人的力量就滅亡了古印度。

    然而事實究竟如何呢?恐怕真相會讓很多人大跌眼鏡。

    首先,王玄策滅亡的並不是整個古印度,他所打下的只不過是北印度古國中天竺(眾多王國中的一個,而中天竺國王戎日王算是這些國王的共主),戎日王在世時,所屬的30多個藩國依然有各自的軍事實力,只不過礙於戎日王的強盛,所以擁其為盟主。但戎日王一死,這些藩國基本都脫離了聯盟狀態,各自為政。大臣那伏帝阿羅那順所奪得的只不過是一座城池的控制權罷了,稱呼他為“城主”似乎更恰當些。

    所以,這個所謂的中天竺國,說白了不過是個鬆散的城邦聯盟,完全不同於唐朝時中國那種大一統形態。王玄策統率的聯軍,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就直接打到了新國王所在的茶鎛和羅城,三天後,城破。

    貞觀二十二年,王玄策帶著一幫俘虜來到了長安獻俘,唐太宗對他的封賞是朝散大夫,這個是中下級官職,終其一生,王玄策的官階都始終停留在從五品,就連史書都懶得給王玄策單獨立傳。而唐太宗封王玄策為朝散大夫,也僅僅是出於他完成了出使任務的獎賞,對滅國行為並不感冒。

    因為當時的茶鎛和羅城遠離中原,唐朝根本無力統治,並不會給唐朝帶來任何實際上的好處。唐太宗當時也僅僅是淡淡的說了句“婆羅門不劫吾使者,寧至俘虜邪?”所以,這次事件過後,就沒人再提了,因為不值一提。

    但是,王玄策“滅國”行為帶來的後果卻是非常嚴重的。

    第一,導致了唐太宗的死亡。唐太宗晚年迷戀長生藥,經常試吃各類丹藥。王玄策當然也知道皇帝的喜好,所以在滅國行動後,還特意帶回來一名自稱活了200歲的名叫那羅邇娑婆的天竺和尚。這和尚一到長安就給唐太宗練出了一枚丹藥,據《舊唐書》記載,唐太宗在服下這顆丹藥後不久,即“暴疾不救”(可見毒性有多猛烈)。

    第二,為唐朝的衰落埋下了隱患。唐朝當時的宿敵其實並不是天竺,而是近鄰吐蕃。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的故事,成為後世佳話,但這卻是戰爭換來的結果,因為松贊干布時期,吐蕃國力強盛,一度與唐朝爭雄,短暫衝突後,雙方最終以和親的方式罷兵言和。

    但和親的背後,卻依然是唐吐間的暗中較勁。當時吐蕃身後還有個中天竺國從旁牽制,而王玄策的滅國行動,卻間接掃平了吐蕃的後顧之憂。滅國的最大受益者並不是唐朝,而是與中天竺比鄰的吐蕃。

    此後的數百年間,吐蕃與唐朝不斷在西域和青海一帶爆發戰爭,安史之亂爆發後,吐蕃趁火打劫,一度攻入了長安。可以說,吐蕃與唐朝的百年戰爭,直接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 4 # 妖鬼雜談錄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指的是王玄策第二次出使戒日王朝時滅篡位者阿羅那順的故事。

    王玄策出使時,戒日王已經去世,戒日王的臣下阿羅那順篡位,派兵襲擊王玄策,王玄策與副使蔣師仁逃離後,來到吐蕃,發檄文徵召吐蕃1200士兵,尼泊爾7000名起兵進攻到中天竺的茶鎛和羅城。

    三天之後攻破茶鎛和羅城,斬首三千餘級,敵人被溺死的約1萬人。阿羅那順逃走,收攏散兵再次交戰,蔣師仁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

    阿羅那順妻子率眾繼續抵抗,又被蔣師仁擊敗,俘獲其妃、王子,又俘虜男女一萬兩千人,各種牲畜三萬浩浩蕩蕩的回到長安。

    由於當時的印度區域並不是大唐的利益關注點,所以這件事就在新舊唐書中並沒有著重描述,只是孤立的記載。而且王玄策也只是一個低階官員,與同期的重臣來說,王玄策沒有可值得誇耀的地方,後來經過田中芳樹的小說,王玄策的事蹟廣為人知。

    如何看到王玄策一人滅一國?

    這種事對於當時的大唐與印度的實力對比來說,很正常。

    在王玄策滅國的過程中,有一個細節,其來到吐蕃後發檄文徵召吐蕃與尼泊爾士兵。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當時大唐對於自己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之強。

    當時的吐蕃可不是什麼弱雞,松贊干布平定內亂統一,把吐蕃王國治理的那是高原上的明珠,正是鼎盛時期。求親唐朝不成便滅吐谷渾,佔領白蘭羌、党項,入侵西域,挑釁唐王朝,結果侯君集的主力還沒到,松贊干布的吐蕃大軍就被牛進達部打敗斬獲一千多,松贊干布大懼,率部退出党項、白蘭羌、吐谷渾等地,遣使謝罪,並且派出宰相再次上表求親才娶到了文成公主。

    哪些黑大唐說嫁文成公主是求和的應該去看看歷史書。

    如此鼎盛的吐蕃,王玄策一個使者,一紙檄文就借的吐蕃1200士兵尼泊爾7000騎兵,完全是背後大唐的面子。

    不過當時的節日王朝並不是現在的印度(印度以前是一個地理概念),所以王玄策雖然是隻身滅國,但是並不是攻下整個印度,而且即便是戒日王朝實際上也是靠封建紐帶聯絡起來的許多封建小國的結合體。

    王玄策主要是攻下了阿羅那順的統治,甚至說不上滅整個戒日王朝,不過即便如此,王玄策的這個功績也可以說是赫赫武功。

    而且這充分反映了那個時候的大唐無論是從國家到官員不僅是自信滿滿,更是毫不畏懼,雖然沒有說什麼“明犯強漢雖遠必誅”的話,但是做起事來,比大漢絲毫不差。

  • 5 # 一點點歷史

    王玄策是個小人物,關於他的世紀在歷史上的記載並不多,“一人滅一國”雖然傳奇,但是對於鼎盛時期的大唐來說並不算什麼,也沒有大肆宣傳。

    先簡述一下“一人滅一國”的傳奇

    貞觀二十一年,王玄策帶領使團出使天竺,正巧趕上天竺朝政混亂,戒日王病逝,大臣阿羅那順篡位。

    不知天高地厚的那伏帝阿羅那竟派人伏擊王玄策的使團,王玄策一行數十人悉數被俘,投入大牢,在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的暗中幫助下,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功越獄出逃至吐蕃。

    在吐蕃王玄策借兵近萬人,討伐天竺“吐蕃遣精銳千二百人、泥婆國遣七千餘騎赴之。”經過激戰王玄策率軍大破敵軍並擒獲了阿羅那順和其妃子、兒子。降城邑五百八十所。

    以上就是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故事,但是這個故事中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那就是吐蕃的強悍。

    吐蕃幾乎是和唐朝同時誕生的政權,和唐朝的戰爭幾乎貫穿了吐蕃整個時期,始終是唐朝邊疆的強敵,在其最為強盛的時期大唐也要避其鋒芒。

    在反觀當時的印度,長期陷入分裂局面,雖然在戒日王朝時期有過短暫的統一,但是隨著戒日王病逝,又再度陷入混亂,在綜合國力以及軍事實力上和吐蕃都不是一個檔次,所以被擊敗是很正常的。

  • 6 # 大意覺迷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唐朝以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當時天竺最強大的國家是中天竺王戒日王創立的戒日王朝,基本上統一了北印度。經過唐玄奘的溝通,戒日王與唐太宗之間保持了友好往來。但此次王玄策一行來到戒日王的領地,卻和以往情況不同。戒日王因病去世,而他的弟弟那伏帝阿羅那順奪權上臺,卻對唐朝使者非常不友好。居然還發兵阻止王玄策與天竺其他國王交往。王玄策見勢不妙,於是乘夜逃亡吐蕃,當時吐蕃贊普松贊干布已經娶了文成公主,王玄策便找他借了精銳一千二百人,又向贊普的另一個親家泥婆羅國(現在的尼泊爾)借了七千騎兵,然後率軍直奔中天竺國都城,僅僅三天就大敗那伏帝阿羅那順的軍隊,並且俘虜那伏帝阿羅那順本人,帶著他回到長安城獻俘。唐太宗封王玄策為朝散大夫。王玄策在完全客場的情況下帶著非本國軍隊擊潰敵軍,體現了卓越的指揮才能,不過也可能是存在客觀因素,因此他的這種勝利屬於奇蹟,也很難複製。

  • 7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王玄策在歷史上是一個比較神秘的人物——關於他的出生年月、生平事蹟、逝世時間均不見史籍記載,我們唯一所能確定的是他曾任融州黃水縣令,後升任朝散大夫,其生活的年代大致是在唐朝貞觀年間到永徽年間。

    在王玄策登上歷史舞臺之前大唐王朝經歷了一場玄武門之變——太宗李世民殺死兄長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親李淵讓位於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剛十二天的時候東突厥十萬大軍由頡利可汗親率一直進擊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長安城下飲馬渭水。這時的李世民選擇了忍辱負重——拿出國庫所有積蓄賄賂頡利可汗,與此同時自己親赴突厥大營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時他也依然堅持絕不放棄長安城。儘管是前來求和,但當他單槍匹馬步入突厥營帳和頡利面對面談判時頡利被震懾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視為國恥牢牢銘記。

    僅僅只過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聯合反對頡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發起全面的戰略報復:唐軍深入突厥腹地俘虜頡利可汗滅東突厥。自此大量突厥人開始自動內附,突厥血統從此逐漸融合到中華民族大家庭的血脈之中。盛唐時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達一百多人,幾乎佔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東北和西域各部族紛紛要求內屬大唐王朝,各族首領齊聚長安,共同尊奉唐太宗為天可汗。也是在這一年孤懸海外的倭國向大唐帝國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十年後唐軍征服位於吐魯番盆地的高昌國,這次唐朝沒有將高昌故地設為羈縻州府,而是完全效仿中原內地設為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郡縣。漢代開拓西域雖標誌著西域納入中華版圖,但是以西域都護府的名義,李世民完成了中原王朝第一次在西域設定郡縣的壯舉。至此大唐王朝已先後取得針對東突厥、吐蕃、吐谷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龜茲等國的軍事勝利。

    大概相當於中國唐武德年間正當華夏大地從隋末戰亂中逐漸走出之時天竺國(今印度)發生內亂,國家分為中天竺、東天竺、西天竺、南天竺、北天竺五部。後來戒日王屍邏逸多擊敗四天竺,四天竺都臣屬於中天竺。貞觀十年玄奘法師抵達中天竺。天竺僧侶嘲笑中國經律缺失,以致於不得不前來求取,進而更嘲笑中國無人。玄奘卻說:”佛法無邊,理當普照世間,何分疆界。況我聖天子混一海內,文韜武略,何謂無人?“天竺王屍邏逸多聽說玄奘這番言論後就將他召入宮內問道:”既然你說你的國家又聖人出,你為我說一下他的為人。”玄奘當即講述了李世民平定隋末禍亂,臣服周邊四夷之事。深感震撼的屍邏逸多派人護送玄奘歸國並藉機出訪大唐。李世民則派人帶璽書去天竺慰問以作為迴應,此後大唐和天竺之間的交流逐漸密切起來。

    貞觀十七年(643年)融州黃水縣令王玄策奉命作為副使,跟隨李義表出使天竺。當年12月唐朝使團到達摩揭陀國的王舍城,互申兩國之好。公元647年唐太宗命時任右率府長史的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率30餘人再次出使印度,同時拜會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看望遠嫁吐蕃的文成公主。然而大唐王朝並不知道此時天竺國內剛發生了一場動亂:稱霸中印度的戒日王屍邏逸多已死,隨即那些原本被戒日王屍邏逸多征服的地方割據勢力在進行了新一輪的角逐,最終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爾邦北部蒂魯特)王阿羅那順篡位。阿羅那順不知是貪圖唐朝使團的財物,還是聽信讒言以為唐朝將對自己不利,總之他派兵劫殺唐使,王玄策和副使蔣師仁成為了天竺人的俘虜,而使團其他成員則直接被殺死。

    按說王玄策和蔣師仁兩個人再怎麼著也拿身為一國之君的阿羅那順沒轍,現在連小命都捏在人家手裡還能翻得起什麼浪?然而接下來發生的一幕實在是充滿戲劇性:在戒日王的妹妹拉迦室利公主的幫助下二人成功脫身。如果此說屬實,那就證明儘管阿羅那順篡位成功,但戒日王的家族依然在天竺有相當的權勢,甚至不排除這種可能:戒日王家族打算藉助唐使的力量對付阿羅那順以便自己重新上位。遺憾的是印度古代對修史並不太重視,今天關於印度的很多歷史資料其實都是來自當時絲綢之路上西行求法的中國僧侶的記載,所以現在已很難說清阿羅那順篡位後和戒日王家族之間是怎樣一種關係。我們唯一能肯定的是王玄策和蔣師仁逃了出來是不爭的事實。

    對大難不死的王玄策和蔣師仁而言擺在眼前的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其一是逃回大唐將自己的遭遇如實上奏,請朝廷定奪,然而他們卻並沒有選擇這條道路,而是選擇了另一條看似走不通的道路——二人翻越喜馬拉雅山來到吐蕃以大唐使節的名義求見吐蕃贊普松贊干布,事實上這本身也是他們一開始的出使任務之一:在他們的原計劃中本來就包括在出使天竺的歸途中順道出使吐蕃並看望兩年前和親吐蕃的文成公主,不過現在除了看望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並轉達唐朝方面睦鄰友好之意外,王玄策正式以大唐使節的名義向松贊干布借兵。松贊干布借給了他千餘人馬,此時位於喜馬拉雅山麓的泥婆羅國(今尼泊爾)正與吐蕃友善,於是也提供了7000人馬。王玄策和蔣師仁再以大唐的名義傳檄附近的大唐藩屬國,最終得到萬餘人馬。

    王玄策與蔣仁師合兵一處,遂自命為行軍總管,命蔣師仁為先鋒,大張旗鼓地直撲天竺。在經過三天的戰鬥後茶鎛和羅城被攻破,天竺兵被斬首三千餘級,另有大約萬人落水溺斃,被俘者一萬一千。阿羅順那逃到東天竺,請求東天竺王尸鳩摩派兵增援。王玄策、蔣仁師絲毫不給他喘息之機——再次擊敗阿羅順那殘部。阿羅順那逃至恆河邊,蔣師仁率軍追到並擒獲阿羅那順,俘斬敵人數以千計。隨後阿羅那順餘部跟隨阿羅那順的妻子在乾陀衛江抵抗,蔣師仁擊敗他們遠近城邑望風而降,中天竺至此滅亡。由於東天竺曾援助阿羅順那,王玄策準備順勢再滅東天竺。東天竺王尸鳩摩嚇得魂飛魄散,忙送牛馬萬頭,弓刀纓絡財寶若干,向王玄策謝罪,表示臣服大唐帝國。迦沒路國也獻異物並送上地圖,請求得到老子像。就這樣王玄策這個原本一個區區七品縣令、文官出身之人成功實現了一人滅一國的傳奇,上演了一出大唐版的《戰狼》。

    王玄策一人滅一國的傳奇經歷成為了一個民族“雖遠必誅”的鐵血尚武精神的寫照,同時在這一事件以及之前的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等一系列事件的共同作用下還催生了一條從中原經西藏直達印度、緬甸的國際通道的誕生——這條通道的名字叫做茶馬古道。唐代以前中國對外交往的主要通道是西北陸上絲綢之路,其次是從蜀地通往緬甸、印度的南方絲綢之路,法顯、玄奘等西行求法的高僧無一不是沿著西北陸上絲綢之路從今天的新疆地區翻越帕米爾高原,再由中亞進入印度。誰也沒設想經由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翻越喜馬拉雅山前往印度,直到玄奘法師西行後才在他的《大唐西域記》中第一次提出透過穿越青藏高原前往印度的構想,然而此時也僅僅只是停留在構想層面而已。文成公主入藏後才開闢了從長安到拉薩的路線。松贊干布在迎娶文成公主的同時還迎娶了吐蕃南部的泥婆羅(今尼泊爾)的尺尊公主,由此開闢了從拉薩到尼泊爾的道路。王玄策向吐蕃和泥婆羅借兵復仇強化了三方的友誼,此後從拉薩到尼泊爾的道路進一步延伸到印度境內。

    後來這條道路成為中原王朝同西南少數民族乃至緬甸、印度等地進行茶馬貿易的重要通道,因此被冠以茶馬古道的名稱。嚴格意義上這只是茶馬古道中的陝康藏茶馬古道,除此之外還存在著陝甘茶馬古道、滇藏茶馬古道和川藏茶馬古道。陝甘茶馬古道其實是西北陸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是中國內地茶葉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滇藏茶馬古道大約形成於公元六世紀後期,它南起雲南茶葉主產區西雙版納易武、普洱市,中間經過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麗江市、香格里拉進入西藏,直達拉薩。有的還從西藏轉口印度、尼泊爾,是古代中國與南亞地區一條重要的貿易通道。川藏茶馬古道是陝康藏茶馬古道的支線:東起雅州邊茶產地雅安,經打箭爐(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薩,最後通到不丹、尼泊爾和印度,全長近四千餘公里,是古代西藏和內地聯絡必不可少的橋樑和紐帶。

  • 8 # 漢史鉤沉

    在中國大一統王朝中,有兩個朝代很受推崇——強漢盛唐,它們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農耕文明的高度發展。唐朝貞觀年間,有一個強勁的對手,他們雄踞在遼闊的青藏高原,依靠天然地理優勢,對大唐構成了長久的威脅。唐太宗最終答應了吐蕃首領松贊干布的請求,文成公主遠嫁吐蕃,雙方關係自此緩和。

    但國與國之間只有表面的和善,沒有永遠的友誼。唐太宗為了抑制吐蕃,決定拉攏遠在印度洋沿岸的天竺政權。結善遠邦,壓制近鄰,王玄策就是承載著這樣的使命西出陽關的。中天竺與大唐相交頗為融洽,雙方以佛教為文化載體,展開了貿易交往,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直到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雙方友誼徹底破碎。中天竺由於政權更迭,新君竟然下令,搶劫王玄策使團的財物。唐人驍勇善戰,使團奮起反抗,無奈三十軍士太少,最終金銀玉器被洗劫一空。許多人遇到這種情況,一定是乖乖回國了,王玄策不一樣。作為大唐的國使,在外邦受辱,他無顏歸國。

    王玄策決定借兵討伐天竺,一雪前恥。他尋找的物件就是臨近天竺的吐蕃和泥婆羅,位於今天的西藏、青海、尼泊爾境內的政權。最終他借到了一支近萬人的軍隊,這要歸功於兩點:一、唐朝強大的國力是堅強的支撐;二、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而泥婆羅的公主也是松贊干布妻妾,所以雙方有姻親關係。

    但對於借兵的人數,吐蕃和泥婆羅處理很微妙。強大的吐蕃只借了一千多人,弱小的泥婆羅卻借出了整整七千騎兵。很顯然,由於當時天然地緣隔絕,吐蕃對天竺並不感冒,借兵也只是照顧雙方姻親顏面。而泥婆羅面對天竺實質性威脅,更加盡心盡力。

    王玄策就是帶著這支不滿萬人的異國軍隊,展開了覆滅中天竺的壯舉。沒有後勤補給,玄策只能以戰養戰;沒有大唐強軍,玄策只能臨陣知兵;沒有名將統軍,玄策就是軍中主將。我們無法想象,王玄策征伐中天竺面臨多少困難,又是什麼樣的理由支撐他走下去的。但作為盛唐使臣,外邦受辱一定是重要的一條。

    中天竺有個奇特的兵種“象兵”,大象巨大的體型,龐大的體積以及衝擊力,在戰場上的殺傷力毋庸置疑。王玄策頭腦很靈活,意識到了硬拼不行,效仿了齊國田單的“火牛陣”。在耕牛的頭上,加持刀劍等銳氣,尾巴上點燃桐油。龐大的牛群,面對生命威脅,橫衝直撞。泥婆羅騎兵體積小,速度快,很快就逃走了。天竺軍眾多的步兵和“象兵”,行動過於遲緩。一時間慘叫之聲傳遍戰場,軍陣土崩瓦解。玄策引領騎兵,展開追擊,中天竺主力損失殆盡。

    之後王玄策率領大軍,攻擊中天竺重城羅城,守軍難以抵擋,國主阿羅那順出逃。後來阿羅那順再次組織起了一支軍隊,進行反撲,不幸的是再次戰敗。被俘後的阿羅那順再也無力反抗,中天竺政權名存實亡。

    王玄策這個大唐的使臣,在尊嚴受辱時,展現出的氣度與堅毅是值得尊重的。大唐受辱之恥,覆滅天竺以報,頗有縱橫家張儀“竊玉之恥,竊國以報”的風範。一人滅一國,在大唐盛名之下,他利用驚人的智慧與勇氣,做到了歷代無人敢想的壯舉。

    長安的街道上,龐大的使團引起了民眾的關注。三十多人出發的使團,歸國時帶來了數千的中天竺王公貴族,和數不勝數的天竺物產。支撐大唐成為大帝國的,就是王玄策的這種大唐受辱不可屈忍的強硬氣度。

    但當時的天竺,由於天然地緣隔離,無法對吐蕃形成實質性的威脅。漸漸地也就不再受唐王朝的重視,因此,王玄策的壯舉沒有廣泛的流傳。王玄策本人並沒有獲得顯赫的地位,覆滅中天竺對於強盛的大唐也不算是一件大事,史書記載寥寥。

    王玄策覆滅中天竺雖然沒有在唐王朝引起重視,卻在南亞諸國造成了極大的反響。各國紛紛出使長安,進行朝貢,唐王朝的影響力在南亞地區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雙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後來玄奘前往天竺,引進佛經,佛教在大唐有了跨越式發展。後世之中,上至公卿,下至黎民百姓,信奉佛教者不在少數。

    參考資料:

    《舊唐書》、《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早期的印度史》

  • 9 # 仲夏之魚0828

    這個“一人滅一國”的王玄策一個錯誤舉動害唐太宗暴斃而

    亡!

    唐朝與很多國家都有邦交來往,除了突厥、高句麗、吐蕃等臨近區域,唐朝還與距長安萬里之遙的印度建立了友好往來。當時的印度還叫做天竺,嚴格意義上講,天竺並不像唐朝那樣是個完全意義上的大一統國家,倒更像是西歐那樣的城邦制組成的聯盟,時而分裂,時而歸順統一。

      早在公元643年,天竺的摩伽陀國國王屍羅逸多即遣使給唐朝進貢鬱金香、菩提樹,作為迴應,唐太宗也多次遣使去往中天竺致意。公元647年,王玄策被任命為正使,第二次出訪天竺各國,在接受了各國的貢物後準備返回。然而意外卻在此時發生了。

    天竺的國王病逝,大臣阿羅那順篡位自立,發兵襲擊了王玄策的使團,不僅把貢物搶奪一空,還殺了幾十號隨從。這可激怒了王玄策。他隻身一人來到吐蕃,以唐朝使節的名義找到松贊干布借兵1000,又到泥婆羅(尼泊爾)借到7000騎兵。靠著這借來的8000兵馬,王玄策在三天內就攻破了阿羅那順的都城,據史書記載,叛軍“斬首三千級,溺水死萬人”,此外還有“男女萬二千人,雜畜三萬”被俘。

      這就是被稱作“一人滅一國”的天竺事件。按說一個使節憑一己之力滅了一國揚了大唐國威,史書應該大書特書才對,但唐朝似乎對這件事很無所謂的樣子。首功之臣王玄策僅僅被提升為從五品的朝散大夫,而唐太宗也只淡淡的說了一句:婆羅門不劫吾使者,寧至俘虜邪?

      其實這主要是由於當時唐朝沒有能力經營天竺這麼遠的地方,何況王玄策打下的僅僅是一座小城,對於唐朝來說,這只是邦交中的一段小插曲。此後,王玄策又兩次出訪天竺,這件滅國大事件就這麼略過去了,沒人再提。不過,王玄策在攻下中天竺都城後,卻做了一個極為腦殘的決定。

      當時被王玄策俘虜的除了國王,還有一個叫那羅邇娑婆的和尚。這個和尚自稱會煉丹,有長生之術。王玄策居然信了,還把他獻給了唐太宗。而唐太宗在吃完這個胡僧的丹藥後身體頓覺不適,不久“暴疾”而亡。

      《舊唐書》中用了“暴疾不救”四個字來描述當時場景,足見這個丹藥的毒性之猛。

  • 10 # 檻外梅紅

    一人滅了一個國,不可思議,但就是這樣實實在在地在某個時空發生了,並被書寫進了歷史。

    事情看起來挺簡單,但解釋起來也不容易。唯心的觀點認為,這就是冥冥之中註定安排;唯物者則認為這個偶然中有著必然的規律。

    在血與火的歷練中,能存留下來的人,就是歷史的幸運兒。

    時勢造英雄,環境越危險,幸運兒越是頑強。一個人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隨著能力的提升和經驗的積累,靠著自己的發現和領悟,當然還有不懈努力,他成功了,並最終創造了歷史。

  • 11 # 歷史神秘人

    王玄策堪稱是史上最牛的外交官,這是因為他作為一個外交官,還是一個文官,卻率領一個多國部隊消滅了一個國家,那個國家就是印度,幹出了連武將也不一定能做出的事,實在太牛了,都說“犯中華者,雖遠必誅。”,真正做到這句話的,還只有王玄策呢,實在是震撼無比啊!

    王玄策是唐朝官員,他是外交官,一共出使印度四次,滅了印度是在第二次出使印度的過程中發生的。貞觀二十一年,王玄策為正使,蔣師仁為副使,再次出使印度,出使線路是繞道中亞,經過絲綢之路出去的。在王玄策沒到達印度之前,印度國內發生了政變,印度國王剛去世,在曲女城的王位被一名叫阿羅那順的大臣所篡奪。新國王上任三把火,要顯擺自己的威風,覺得自己老子天下第一,要拿唐朝的使團立威。阿羅那順拒絕王玄策入境,還把使團的禮物搶劫一空,並抓捕了使團的全部人員,收穫很豐厚啊,打劫唐朝使團讓阿羅那順很爽,認定唐朝不會對自己怎樣!王玄策和副使驚喜越獄,透過戒日王之妹拉迦室利公主幫助之下,逃出印度北上到達了尼泊爾。唐唐大唐居然被印度的亂臣賊子打劫,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唐尊嚴絕不能受到侮辱,不報復就不是天朝之人,文官的王玄策決定要好好的教訓阿羅那順,要他知道大唐的天威是不能賤踏的!王玄策借得尼泊爾騎兵7000人,和吐蕃的騎兵1200人,再入天竺,和阿羅那順的數萬大軍展開激戰,騎兵就是猛啊,大砍大殺衝鋒,殺的阿羅那順屁滾尿流的。阿羅那順被打的丟盔棄甲,終於他拿出最後的殺手鐧,就是7萬戰象部隊,士兵騎著大象來跟你打,你騎兵再牛還能牛的過大象嗎,大象腿一腳就踩死你,推也推死你,阿羅那順得意的認為自己的大象戰隊贏定了,說白了那可算的上是古代版的裝甲洪流啊,怎麼擋啊!可是他錯了,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機智的王玄策想到了用動物對付動物的辦法,你有大象,我有火牛啊!當年戰國的田單就用過這個,王玄策集中大量的牛,牛身上綁滿刀槍,牛尾綁上稻草淋上油,一點火,牛群變成瘋狂的蠻牛,直接衝向對面的大象部隊,受疼的火牛橫衝直撞,一下子就幹翻了大象,大象部隊被打懵了,潰不成軍,王玄策窮追猛打,打敗並俘虜了阿羅那順,這場戰打的真是驚天動地,暢快淋漓,王玄策一人帶領部隊就滅了剛誕生的國家,正是太牛了!

    王玄策的表現震驚了天竺,也轟動了大唐朝野,這可真是為大唐長面子啊,太刺激,太威風了,不僅幫印度平息了動亂,恢復了印度國王王位,也為大唐的天威好好的做了一回宣傳,讓其他國家認識到了大唐的強大和氣勢!真是由於這一戰,挺多國家紛紛向唐朝進貢,威名鼎盛啊!此戰過後,王玄策還是做回自己外交官的本職,為大唐和周邊國家,特別是西邊國家文化交流下作出了貢獻!王玄策接著兩次出使印度,為中土帶來了印度的佛教文化文物,也帶來一些技術,菠菜也是王玄策從天竺引進來的,製糖技術也是他引進來的,對唐朝和印度的物質文化交流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王玄策滅掉阿羅那順的行為,既維護了唐朝的權威和尊嚴,也沒有破壞唐朝和天竺的關係發展,可謂外交史上的完美傑作,外交官就是要這樣的氣勢,出則能維護國家的尊嚴和利益,入則能帶回國家需要的技術,促進國與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共同繁榮,這就是大國外交官所具有的風範,王玄策真是史上最牛的外交官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絲瓜水怎麼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