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籃球最資訊
-
2 # 北衍上安
就說一件事吧,我一同學喜歡TFboys,熱愛到看到他們的照片就尖叫,運動會時她參加跑步,在終點她同學舉著一些關於tfboys的東東(但我不知道是啥)結果得了第一至今我還不知道為什麼她會瘋狂到這個地步???눈_눈
-
3 # 請給我一瓶橙汁
我們班杜丹茵超級喜歡易烊千璽,瘋狂到瘋癲,還為他寫了好多的小說,買了他好多的照片,明信片還有書籤,只有班上有人說一下易烊千璽,她保證回和那個人打起來,他還學會了易烊千璽跳的舞蹈,隨便一個網站只要有她,頭像一定是易烊千璽。她還看了好多易烊千璽腹肌的照片,我喜歡王源,我沒有我朋友那麼瘋狂,但是我對王源的愛,不亞於她對易烊千璽的一分一毫。
-
4 # 藍色心情155297662
追星要適度不要太瘋狂了要不然最終自己都得累的要死我喜歡張藝興但我只是做我應該做的把他演的電視劇看了個遍但自己還是很理智粉我自己是個學生明知道自己的任務是學習不會把時間全放在這上面,我也寫關於張藝興的小說但只是課餘時間,只是信仰,只是動力不會太瘋狂
-
5 # 二喵推書匠
身邊有個同學喜歡鹿晗,她買了一大堆關於鹿晗周邊的東西,有些都挺貴的,還買了很多他的海報貼在寢室,有他的電影會去電影院支援,花了挺多錢在這上面的。之前還買了那種畫畫的顏料,自己畫了一張鹿晗放在寢室。
她的手機裡都是鹿晗的圖片和各種動態圖,每天都在微博還有其他各種地方關注著鹿晗的一切動態,每天都看這些,一看到就特別激動。
每次一和我們說起鹿晗就停不下來,可以說好久。聽到我們說鹿晗哪裡不好之類的,就聽不下去的。
從“追星族”到“腦殘粉”,再到如今力量強大的“粉絲會”,從這種詞彙上的微妙變化,可以看出社會各界對粉絲現象認同度的變化。如今的粉絲行為雖然仍時見瘋狂,但在發生過很多負面事件之後,更多的粉絲逐漸具備一定的組織性——他們變得有組織、有紀律,在追捧明星的同時,又有著各自正常的生活。追星,對於大多數粉絲來說,不再是一種狂熱的衝動,而是他們一種娛樂方式和生活方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粉絲群體不僅僅是一個青少年群體就能概括,許多白領甚至中老年人都參與到了粉絲組織中來。記者也屢次看到,很多頭髮花白的老年人,站到了追星的第一線,並且以此為樂。對於粉絲追星,再一刀切地予以批判,顯然已經不符合時下的社會潮流。與之相應的是,很多粉絲正努力營造一個積極良好的追星氛圍,很多粉絲團體組織的一系列活動都具有很正面的社會意義,比如用公益方式追星,就是粉絲文化演變的好兆頭。
重慶上萬粉絲在南濱路等待《奔跑吧兄弟》節目的錄製。記者在現場看到,粉絲們為了有與自己喜歡的明星合影機會,每當有過往的車輛都會被他們包圍檢查是否車內有自己喜歡的明星。據執勤民警介紹,因聚集市民眾多,導致整個南濱路交通水洩不通,為了市民的人生安全起見,最後臨時取消了該室外節目的錄製。
粉絲力量有多大? 只有想不到 沒有做不到
追星是當今社會主流文化的一種表現,很多年輕人可以從他們的偶像身上學到健康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偶像們良好的大眾形象也會激勵一些年輕人,這種追星行為本身是沒什麼壞處的。但是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就一定會有負面影響。所以我們不反對追星行為,卻反對病態追星,否則得不償失。——李子勳(心理專家)
“瘋狂”的生日應援
吳亦凡24歲生日。為了慶祝,吳亦凡的粉絲在報紙上投放整版慶生廣告,應援的粉絲們表示:“我們要讓全世界知道《新聞晨報》的整版被你的生日承包了!”在吳亦凡生日之前,粉絲就已經在北京第88路、116路、679路公交車身以及雙井橋西公交車站投放生日廣告。此外,還有粉絲用“吳亦凡”名義認養北京日壇公園銀杏樹、以及參加微公益活動的方式,為吳亦凡生日應援。
李易峰粉絲令其經紀人下崗
國慶假期結束後沒幾天,一條關於某明星經紀人的長篇微博便出現在網路上。雖然文中隱去了具體人名,但憑藉諸多細節,網友們還是認出文中所指的“受害藝人”正是李易峰。而對文中提到經紀人DKY(董可妍)“數次拖延、搞黃雜誌拍攝,惡意得罪媒體,粗暴推掉藝人的高階商演,數次無端拖延藝人廣告、活動、電影邀約”,“小蜜蜂”們(李易峰粉絲的名稱)反響熱烈,紛紛發聲請求為李易峰討回公道,希望公司給李易峰換個經紀人。而在“小蜜蜂”們的努力下,“請歡瑞正視DKY事件”被刷上微博話題榜前10,一時間成為網路大事件。
此外,他的粉絲在七夕情人節發起為偶像送1314萬封微博情書的活動,結果該微博單條評論量超過1320萬條。近日,鹿晗宣佈要跟南韓經紀公司解約,發微博稱“我回家了”,短短几小時內轉發和評論都超過幾十萬次,可見粉絲有多努力,難怪不少鹿晗粉絲表示:“粉絲誰最強?中國北京找鹿晗。”(新聞晨報)
追星的幾重境界 看看你到哪兒了?
初級:捕風捉影
凡偶像拍的電影電視皆觀看,凡偶像出的唱片皆恭聽,偶像的新聞皆傾情關注,床頭、辦公室牆上全是偶像的微笑。有人敢說偶像半句壞話,一定努力捍衛,實在說不贏,那就是話不投機半句多,默咒對方500遍。遇上偶像來到自己所在城市,一定想方設法請假、買票一睹芳容。實在錯過見面機會,痛哭一晚方能一解內憂。
中級:節衣縮食
花錢看電影,唱片只買正版,代言產品都嘗試。別人說偶像半句壞話,必口若懸河滔滔江水般地循循善誘,碰到負隅頑抗的,定會使出周星馳在《九品芝麻官》中的絕技,將對方罵得肝腸寸斷,悔不該當初說了句心裡話,後遺症將繞樑三月而不絕。遇到段數高,無法馴服者,回家之後直接將其拖入黑名單,老死不相往來。如果偶像要到所在城市,哪怕是賣血、丟飯碗、被學校處分,也要前往瞻仰,絕無可能錯過見偶像的機會。
高階:傾家蕩產
直接加入專業粉絲機構,所賺的錢全都用在打飛的追星上,知道偶像每天的行蹤,偶像要是開演唱會,必定在能力範圍內,場場跟隨。很多人聽演唱會都巴不得免費,但對這種“高粉”來講,簡直庸俗!我們不為偶像買單,誰買單?我們不紮起誰紮起?這種“高粉”容不得別人說偶像半句壞話,動不動就像《瘋狂的石頭》裡的保安三寶,抽皮帶打人。遇到偶像被記者寫了負面,定號召“同類”將該報社電話打爆,集體聲討之。
終極:家破人亡
偶像的存在成了生命的全部,父母、伴侶、孩子全都敵不過那虛無縹緲的一張臉。為了偶像毀了自己,更誇張的是還要累人累己,害了別人一生。楊麗娟這樣的追星逼死老爸;約翰·欣克利為了引起偶像朱迪·福斯特跑去刺殺總統里根,導致人員傷亡,自己也將青春歲月都費在了精神病院;貓王的一位女粉絲在貓王去世後,鬱鬱寡歡,從此不再出門,每天抱著貓王的照片呆坐,搞得丈夫離她而去,在自己的幻想中孤老一身。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楷模:求同存異
深知對偶像最大的支援,就是購票看他們拍的電影,花錢買他們的正版CD,演唱會來了,在自己能力範圍內選擇最能承受的票價。對偶像的作品既要支援,也要能挑刺,客觀公正評價,才能讓偶像進步。不搞“種族歧視”,有共同愛好的人一起HAPPY,不喜歡自己偶像的人,則求同存異。有機會見偶像,只是叫幾聲我愛你,送上祝福和禮物,沒機會見,就把祝福默默放心中。有組織有紀律地見偶像,既不妨礙偶像,也不影響他人,更能給偶像帶去心理上溫暖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