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不知道在哪裡看到的了,之前說太監之所以能夠被信任,有一部分原因是不識字。真實的歷史是怎樣的呢?
12
回覆列表
  • 1 # 腦洞歷史觀

    這問題好調皮,人家太監也是人好嘛,就是動過大手術嘛,又不是切腦子了,為啥不讀書。

    司馬遷老人家也動過大手術啊,不也寫出了史記嘛。

    人家秦朝的大太監趙高同志是法律博士咧。漢朝的太監蔡倫還發明瞭造紙術呢,人家的紙當然用來擦屁屁的。唐朝的太監除了會讀書,還會打仗咧,宋朝人人都是文化人好嘛。太監當然也是小文青!

    所以,當然是要識字的,不識字,怎麼念聖旨啊。

    不過,確有一個朝代,太監是不識字的,不但不識,而且還不準識,這個朝代就是明朝。

    在明初時,皇帝朱元璋對太監那是管的相當嚴。比如不準太監跟宮女談戀愛,防範程度比高中老師管學生要嚴得多。而且還有一條,要成為太監,必須是文盲。

    那麼朱元璋為什麼像防家賊一樣防太監?又為什麼招宮務員只招文盲呢?

    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太監容易壞事。

    打春秋開始,就有太監了,而從有太監開始,太監就開始壞事。比如春秋時期有位齊桓公,這是位春秋的霸主。他有一年去攻打楚國,可打到一半,不能進軍了。為啥呢?因為有個太監把情報洩露給了楚國。

    後面,太監搗亂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秦朝的趙高,漢朝的十常侍。到了唐朝,太監權力達到一個頂峰,當時的太監手中有禁兵,都是武裝太監,所以把皇帝都抓在了手裡,想廢就廢,後面明朝的太監雖然也牛,但其實都是皇帝的爪牙,沒有說能廢皇帝的。

    當然,這些比較遠,那朱元璋對太監的危害有沒有比較近的認識?有的,比如他革命的物件元朝其實就是亡在太監手裡。

    當時元朝有一個大太監叫樸不花。

    (不知道道具組是不是有逆反心理,人家明明叫不花,偏給頭上插朵花)

    聽到樸這個姓,親們可能知道了,這是一位高麗人。不花則是蒙古語,牛的意思,所以樸不花就是樸牛。

    樸不花同志七歲就從高麗進入元朝皇宮當了宮務員,在宮裡認識了一個同樣來自高麗的小宮女奇洛。後來奇洛成為了皇后,發達了,就順便提攜老鄉樸不花。

    現在韓劇特愛拍這一段,大元朝曾經掌握在我們北韓人手裡!

    這樣,這對高麗組合開始玩轉元朝,把元朝搞得亂七八糟。朱元璋能夠成功,還得多謝這兩位高麗臥底。所以,後面明朝對北韓多好啊,幫著北韓打倭寇。

    最後,還從文化上給太監斷根:不許識字。

    為啥有這個想法呢?原來有一次,朱元璋發文件,然後讓太監傳達。太監邊走邊瞄了一眼,發現了一個錯別字,馬上跑回來報告,說皇上,你有錯別字了。

    朱元璋虛心接受批評,馬上改了過來,然後說:對不起,你走吧,你被炒魷魚了。

    朱元璋心裡明白,太監要是認了字,除了會挑錯別字之外,也有可能洩露情報。所以朱元璋乾脆規定,想當宮務員,必須是文盲,不是文盲我們不要。

    這就是朱元璋為了解決太監這個歷史問題做的努力。當然,效果並不太好,他的後代最後都重用起太監來,而且後面太監機構司禮監有批紅權,就是幫著皇帝批檔案,那就一定要識字了。比如最有名的九千歲魏忠賢就是其一。當然,魏忠賢是個半文盲,不過他的前輩王振可是讀書人出身,當過民辦老師,進了宮,更是典型的知識份子。所以,知識份子要是自我閹割起來,連主子都害怕。

    而且,這個責任還在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是一個集權的皇帝,他廢掉了丞相,跟文官集團搞權力拔河。他的精力好,當然搞得惦,但後代的力氣就少很多了,當皇帝們搞不過文官時,就會下意識地招呼旁邊的太監過來幫忙。

  • 2 # 創意唯心

    皇宮裡有很多的太監,大多數都是專門伺候後宮的,宣讀皇帝聖旨的只有少數一部分,也就他們識字。電視劇裡的很多東西也不都完全符合史實的。

    在明朝初期朱元璋意識到太監識字的禍害,於是禁止太監學字,但後來的明朝君主太寵愛太監,放任他們學字,以致明朝滅亡,但清朝君主意識不到這禍害,因而清朝的太監可以學字,但並非必須,就是說清朝的太監是識字的

    在古代太監是不可能讀聖旨的,他們連碰的資格都沒有,而且皇帝自己也很少寫聖旨,寫聖旨的都是字寫的漂亮的人,讀聖旨的都是幾品官員,簡單來說官做不到一定的位置也木有資格讀聖旨。

      太監能宣讀的都是宮中嬪妃的一些口諭而已

      而且聖旨不止黃色,它還有好幾種顏色,而且每種的質地都不同,根據聖旨的內容的不同,長度寬度也會不同

      我覺著皇帝選人伺候不可能選識字的人伺候,因為他們都是在身邊貼身伺候的,要是一個國家大事被他們看到了,那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廣和項羽的相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