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桃魚棠

    有過這麼一件事情,有一次慈禧身穿龍袍問李鴻章:這件壽袍怎麼樣?李鴻章聽罷回答了三個字,這三個字究竟是什麼呢?一切都需要從頭說起。

    在日軍還沒發動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就發現日軍真的十分強大,身為北洋水師的領導人,他看著桌上的日軍情報陷入了沉默。雖然他是北洋水師的領導人,但是調動軍隊的權力掌握在慈禧手中。他也只能組織一下語言,進宮去見太后了。

    太后的守門宮女讓他在門口稍等片刻,說慈禧太后現在只要李蓮英一個人進去,其他人不能擅自入內。

    因為李公公正在伺候太后試穿衣服,即使心中萬般著急,李鴻章也只能面含微笑的在外等候。他的心情十分鬱悶,現在都什麼時候了?太后還有心情打扮自己,不過他也只能將所有的牢騷咽回肚子裡。

    在等了將近一個多小時候,李公公從屋子裡走出來。他先和李鴻章客氣了幾句,隨後宣他進去說話。但此時的慈禧太后還是待在臥室裡,即使自己萬般著急也不能衝到臥室裡去吧,所以李鴻章只能忍著怒意再等一會兒。

    在等慈禧太后的時候,透過和李蓮英的聊天,李鴻章知道今天慈禧太后的心情十分好。因為她馬上就要辦六十歲大壽了,李鴻章內心也是十分無奈,太后竟然想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辦大壽。身為臣子的他也不能多說什麼。

    沒過多久,可算是把慈禧太后等出來了,只見她身上穿了件龍袍,一臉的得意張揚。

    李鴻章是個人精兒,在仕途上混了這麼多年,心機城府豈是一般人所比。即使他心裡十分震驚,面上也保持著十分鎮定。這太后是要做什麼呀?難道是要像武則天一樣當女皇嗎?李鴻章當然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他將寫好的奏章交給太后,並對慈禧太后說明了這場戰爭的利害,希望引起慈禧太后的重視。

    他問太后有什麼辦法是否要開戰?以便她提前做好戰鬥佈局安排,不緊不慢的慈禧還沉浸在自己即將到來的壽辰中,當她看完奏章的時侯內心震驚又無措。

    她說:"如果這場仗不打的話,難道我們就眼看著那些賊子以下犯上嗎?但是若是打這場仗那我過大壽的心情又怎麼會好呢?李中堂,你可是知道的我丈夫咸豐帝死得早,他死後所有的重擔都落在我的身上,我輔佐我的兒子同治皇帝多年,付出了多少心血你是知道的。並且光緒皇帝也是我一手帶大的,輔佐他多年也耗費了我不少精力。他體弱多病如今只能靠我來替他管理大清的江山。

    如今我六十歲了,這六十大壽該好好的大辦一次了,這場戰爭和大壽一起,總感覺有些晦氣"。

    聽來聽去,李鴻章見太后也沒有給出什麼明確的指示。可是大戰在即到底要怎麼做啊?

    正當他滿頭問號的時候,只聽慈禧太后又說:"想來想去,我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打。你去向光緒帝徵求一下意見吧。讓他召開大會與眾臣商討一下。但是有一點我可告訴你。不論打還是不打,你們都不能阻止我辦60歲大壽。"

    李鴻章聽到後滿心的無奈,正當他要退出去的時候,慈禧一臉微笑的看著他說:"中堂,這衣服穿在我身上你感覺如何啊?"

    這個犀利了,這簡直就是慈禧太后挖坑給李鴻章跳。李鴻章內心感到十分的為難,如果直接向太后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恐怕自己有九條命都不夠死的。

    那如果冒著良心一番讚美,又覺得自己十分虛偽。想了一會兒,李鴻章低著頭看著自己的腳尖,說了三個字:"太大了"。這三個字一般人聽起來很正常,就是衣服有點兒大。但是慈禧太后卻明白李鴻章的話外之意。慈禧縱然心中有在多不悅,也不能表示出什麼。所以我們不得不佩服李鴻章的機智。

  • 2 # 二哥說古論今

    鍾粹宮發現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元旦所造的穿戴冊,詳細記載祭祀和節令日期皇后所穿戴的服飾。坤寧宮祭大神:戴珠頂冠,穿龍袍褂,用朝珠、項圈、手巾。進春:戴飄帶冠,穿龍袍,用朝珠。祭太廟:戴銀邊鈿子,穿八團無水龍袍,用朝珠。萬壽:戴滿簪鈿子,穿龍袍褂,用朝珠、項圈、手巾。祭天壇:戴銀邊鈿子,穿龍抱,用朝殊。孝全忌辰:戴雲子冠,穿綠襯衣。祭社稷壇:戴銀邊鈿子,穿八團有水龍袍,用朝珠。祭白馬關帝廟:戴銀邊鈿子,穿龍袍,用朝珠。孝全誕辰:戴滿簪鈿子,穿龍袍褂,用朝珠、項圈、手巾。清明:戴銀邊鈿子,穿八團龍袍,用朝珠。祭蠶壇:戴朝冠。穿朝服。孝貞忌辰:戴尋常鈿子,穿綠袍青褂。穆宗誕辰:戴鳳鈿子,穿龍袍,用朝珠、項圈、手巾。採桑:戴如意鈿子,穿龍袍,用朝珠。慈禧應該穿的是龍袍,但這龍袍和皇帝的不一樣。再者只有在重大活動中才能穿,平時穿就有點對皇帝大不敬了。李鴻章阻止,可能覺得慈禧穿的龍袍偏皇帝款式,雖然慈禧權力大過皇帝,但如果想當皇帝,肯定全國大亂。

  • 3 # 江湖小曉生

    慈禧太后的偶像是宋朝宋仁宗時期的劉娥太后,劉娥曾經多次穿龍袍祭祀,所以慈禧太后心裡也一直有這麼一個情節,她也想穿龍袍。

    穿龍袍的意思,顯然就是要學習武則天登基稱帝了,這件事在我們現代來看沒什麼大不了的,女人照樣可以做總統。可是在封建時代,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

    據說慈禧太后在他60大壽的時候,故意穿著龍袍去詢問李鴻章,問這身壽袍好不好看?李鴻章嚇得面無人色,如果說好看,那麼就是支援慈禧太后稱帝,但是這不是李鴻章的本意。至於其他任何答案都是忤逆慈禧太后的意思,會得罪慈禧太后。那麼李鴻章該如何回答呢?

    有點大,三個字讓李鴻章躲過一劫。

    李鴻章什麼人?已經是活成了人精的了,他當然明白慈禧太后幾個意思,這就是在徵求李鴻章的意見,她是不是可以稱帝了。

    當時是光緒皇帝在位,說實在的,光緒皇帝雖然沒有實權,但是好歹也是一個有心治理好國家的皇帝,沒有理由就這麼把他給廢了。

    再說了歷代出現女主幹政,已經是比較容易出事的了,更不用說女主還要稱帝,一定會引起全國的軒然大波。

    那麼這個意思李鴻章該如何透露給慈禧太后呢?如果直說的話,那麼勢必是要得罪慈禧太后的,跟她老人家硬碰硬,李鴻章可沒有那麼傻。

    所以李鴻章才會說出“有點大”這三個字。這三個字說明李鴻章覺得慈禧傳龍袍不合身,不合身的意思就是慈禧不應該登基做皇帝,可是李鴻章的意思也不挑明瞭,大家都是聰明人,能不撕破臉皮,那就不要撕破臉皮。

    慈禧太后顯然是有點不高興了,但是她也不好明著去處罰李鴻章,只能讓他先下去了。其實李鴻章也是鬆了口氣,畢竟他也不願意看到慈禧太后做皇帝,能鼓足勇氣回答這三個字,已經是謝天謝地了。

    慈禧太后是真可能有做皇帝的想法。

    慈禧太后是葉赫家族的女人,她們家的老祖宗葉赫那拉金臺吉在被努爾哈赤征服之前,曾經發下毒誓,他們家族就算只剩下了一個女人,也要顛覆滿洲帝國。

    當時女真族分成了很多大小部落,其中比較大的葉赫女真和建州女真之間一直處不好關係,尤其是努爾哈赤一統建州女真以後,勢必是要消滅葉赫部落的。

    在努爾哈赤的努力之下,葉赫部落果然在他手裡滅亡,可是葉赫部落的首領金臺吉卻是個狠角色,寧可死也不願意投降,甚至留下了這麼一個詛咒。

    說來也巧,這詛咒在慈禧太后身上的確還是應驗了。正是因為慈禧太后的原因,導致滿清帝國終結,所以說葉赫家族的確消滅了滿洲帝國。

    如果這個詛咒是真的存在,那麼是不是葉赫家族世世代代都記著他們祖先的仇恨呢?如果真的是這樣,那慈禧太后在掌權以後,完全有理由稱帝。

    最初同治皇帝是自己的兒子,慈禧太后也就算了,不可能搶走兒子的皇位。可是後來的光緒皇帝是自己的侄兒,是妹妹的兒子,不是自己生的,那搶走光緒的皇位,其實一點問題都沒有。

    況且慈禧太后自己大權在握,光緒皇帝本來就沒有什麼權力,慈禧要搶走他的皇位奪權的話,是非常輕鬆的一件事。

    清朝內外交困,慈禧太后除非腦子不好,否則不會這個時候登基。

    就算慈禧太后有當皇帝的想法,那她也絕對不會選這個時候登基。為什呢?因為清朝在當時實在是太慘了。

    剛剛經歷過太平天國運動,國家殘破不堪的情況下,洋人們又分封殺了進來,各種割地賠款,把慈禧太后搞得焦頭爛額。

    還沒怎麼歇會兒呢,南方的革命黨人也一個個都冒了出來。這下子好了,莫說是登基稱帝了,慈禧太后甚至連大壽都有可能過不成。

    況且她登基稱帝,一定會遭到很多大臣們的反對,這樣一來本來就不夠穩固的政權,內部如果再出現動搖,那可以直接宣佈終結了。

    慈禧太后雖然沒能挽回大清王朝的厄運,可是不可否認的是,她在某一段時間裡,還是顧全大局的。比如說她支援李鴻章、曾國藩、張之洞等人興辦洋務,支援左宗棠收復新疆等等,執政能力上還是可圈可點的。

    清朝的滅亡不能全賴在她一個人身上,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畢竟清朝這麼多男兒,難道真的要讓女人來背鍋麼?

    總結:慈禧太后穿龍袍,應該和劉娥是一個心態。

    宋朝劉娥也曾經穿過龍袍,她多次穿著龍袍前去祭拜老趙家的先祖,這件事是遭到群臣反對的,為此劉娥在龍袍上去掉了一兩個圖案。

    其實劉娥十分清楚,她是不可能登基稱帝的,雖然宋仁宗不是她的親生骨肉,可是她的基礎實在是太單薄了,一旦登基一定會遭到群臣和宗室的一致反對。

    那麼她為什要穿龍袍呢?是為了挑戰一下至高無上的權威。她雖然已經手握大權了,但是她依舊想要看看,朝臣們在老趙家和自己這兩派中,到底選擇哪一派。

    慈禧也是這個意思,她穿龍袍的時候或許不想登基,但是她想試探一下幾位重臣對這件事的態度。不管他們反不反對,慈禧都不會跨過這一步,但是她會知道誰對她百分之百的忠誠。

    參考資料:《清史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想問一下諸位兄弟姐妹,對於一個帶有自卑情緒,遇事總是有逃避心理的孩子(沒錯,就是我)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