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胖臉的80後
-
2 # 花菇涼1234
材料:麵粉 250公克、亞麻仁粉 1大匙、麥麩 2大匙、冷水 120公克、快速酵母 1茶匙、紅糖 30公克
工具:大盤子、杆面棍、計時器、切面刀、平口炒菜鍋、蒸布、蒸籠
作法:
1.取一個不鏽鋼容器或玻璃容器,依序加入紅糖、亞麻仁粉、麵粉、麥麩和快速酵母,用水攪拌均勻,再慢慢加入冷水,調和麵團,直到揉成光滑的麵糰。
2.將揉好的麵糰整理成為圓形,放回容器內,蓋上大盤子(和麵團不相接觸),放置於溫暖處約1小時,讓麵糰發酵至原來的2~3倍大。
3.待麵糰發酵完成,掀開大盤子放置在旁,用拳頭往麵糰表面捶一捶,讓空氣釋出,再繼續揉麵約1分鐘。
4.取出麵糰置於平臺上,用杆面棍將麵糰壓平成長方形,像包壽司那樣,將麵糰捲起來,銜接處向下,再分為10個小饅頭。
5.將蒸布浸溼(附註一),平鋪於蒸籠內,然後放入小饅頭,其間預留空隙。(我使用兩層12吋竹製蒸籠,一層蒸籠放入5個小饅頭),然後再進行第2次發酵,約40分鐘~1小時之間。
6.取一平口炒菜鍋,倒入四杯冷水(附註二),置於爐火上。待水沸騰後,將蒸籠置於炒菜鍋上,並蓋上蒸籠蓋子,開大火蒸,15分鐘後,稍微掀開蒸籠蓋,使蒸籠內外溫度調和,再繼續蒸5分鐘即可。
附註一:蒸布浸溼的目的,是防備蒸好的饅頭不沾黏於蒸布上。
附註二:蒸饅頭的動力,是水蒸氣,若水量不足,則饅頭不容易發得好,所以根據個人經驗,四杯冷水是很適當的。
-
3 # 泰鼎發現
燕麥麩,就是燕麥的麥皮,片狀或者粉狀,富含大量的纖維素和維生素B類。現代人精細糧食吃的很多,偶爾來一頓粗糧,調節下口味兒,也對身體有利。根據自己的口味愛好新增燕麥麩的比例,1:3或1:5都可以。
下面分享下我的製作方法。
材料準備:小麥麵粉,燕麥麩,比例5:1,發酵粉,溫水,白糖,奶粉。
製作過程:
1⃣️ 燕麥麩粉用開水燙一下,用筷子略微攪拌。
2⃣️ 發酵粉加溫水稀釋,靜置5分鐘。
3⃣️ 加小麥粉,奶粉,糖,慢慢倒入發酵粉水,用筷子攪成溼的面絮,上手,和成麵糰,手感偏軟。
4⃣️ 麵糰放在盆中,盆用保鮮膜覆蓋,隔絕空氣,發麵。
5⃣️ 一個小時後,麵糰發漲,扒開面團,裡面有密集的絲絲縷縷的蜂窩結構,案板上鋪一層乾麵粉,移出麵糰,揉搓,排氣,分成均勻的面劑子。
6⃣️ 挨個搓麵糰,揉搓的越多,饅頭越好吃,就是俗話說的,上勁兒了。我是覺得光溜溜的饅頭差點意思,在饅頭上用兩手的大拇指挑一個“鼻樑”,插一個棗片進去,棗皮朝上。
7⃣️ 玉米皮選光滑面朝向面胚,蓋鍋蓋。再次醒發。
8⃣️ 醒發約20分鐘,看著饅頭胚體積明顯變大,拿起來,感覺輕飄飄的,不是發沉的感覺。開火,大火20分鐘。
9⃣️ 停火,5分鐘後,迅速開鍋蓋,饅頭做好啦。
-
4 # 楚香村
燕麥麩就是燕麥殼,也叫燕麥麩皮,它和小麥麩的區別在於燕麥麩皮中含有穀物中最豐富的β葡聚糖 ,β葡聚糖屬於可溶性膳食纖維 ,因而燕麥纖維被譽為“貴族膳食纖維”,燕麥中大部分水溶性纖維分佈在除去胚乳後的燕麥麩皮,所以燕麥麩也是一種健康食品。
燕麥麩和麵粉的比例不同,得到的饅頭口感也不同燕麥麩和麥麩差不多,全麥面中麥麩的含量只有百分之幾,用來蒸饅頭或者做吐司,口感就已經不太好了。燕麥麩也是一樣,如果經常食用各種粗糧食物,習慣了粗糧粗糙的口感,可以將麵粉中摻入百分之二十的燕麥麩來製作饅頭,這個比例蒸出來的饅頭口感是比較粗糙的。麵粉中摻入百分之五的燕麥麩蒸出的饅頭口感比較容易讓人接受,但是饅頭的整體熱量的含量要大一些,膳食纖維含量小一些。
燕麥麩搭配麵粉做饅頭,燕麥麩和麵粉的比例沒有明確的標準,能接受粗糙口感的,可以增加燕麥麩的比例,喜歡柔軟細膩的口感就要減少燕麥麩的比例。我常說粗糧饅頭,粗糧面和麵粉1:1的比例最健康,但是燕麥麩不同與其他粗糧,不能過量新增。
往最大的比例來說,燕麥麩的比例不能超過麵粉的百分之二十。因為燕麥麩是燕麥粒的保護膜,一點筋性都沒有,發酵過程只能靠麵粉中的筋絡來完成,如果燕麥麩的比例大於麵粉,就會影響麵糰的發酵,也直接影響饅頭的鬆軟度。
燕麥麩做饅頭,最好選擇顆粒比較小的,和麵之前先用熱水將燕麥麩浸泡一會,再加入麵粉和麵,這樣蒸出來的饅頭會光滑細膩一些。
柔軟細膩的白麵饅頭不是更好吃嗎?為什麼要加粗糧面做饅頭,口感還不好,做饅頭時加粗糧面的目的就是減少防止熱量攝入過多,膳食纖維吸收水後,體積有所增長,使人更容易產生飽腹感,減少熱量的攝入。很多粗糧中的膳食纖維都比較豐富,但是過量食用也會增加腸胃負擔。
回覆列表
這個其實全憑個人喜好,沒有硬性要求的,我們家都是加燕麥麩1/3,可加點熱牛奶和麵,放適量酵母粉,和成軟點的麵糰放在盆裡封上保鮮膜在溫暖處發酵,發好的麵糰裡面有蜂窩狀,發到原來的兩倍大就可以分好劑子做饅頭了,把做好的饅頭放入鍋裡繼續醒發五分鐘然後開火,上汽以後蒸十五分鐘,關火在燜五分鐘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