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慶雙三農
-
2 # 程方糖
竹螟,又稱竹苞蟲,竹卷葉蟲,是鱗翅目螟蛾科中取食竹類葉子害蟲的總稱,常見的有竹織葉野螟、竹絨野螟、竹雲紋野螟等。常幾種混同發生,以竹織葉野螟分佈最廣,為害最重。主要為害毛竹,也可為害淡竹、剛竹、早竹、哺雞竹等。該蟲發生嚴重時竹葉被食殆盡,萌發新葉,又遭第二代幼蟲為害,一片枯黃,嚴重時造成當年新竹死亡。
防治方法:
一、燈光誘殺,一盞20瓦的黑光燈,一個晚上可誘殺成蟲7000多頭。
二、用敵敵畏煙劑在成蟲期進行燻殺。
三、在產卵盛期釋放天敵昆蟲赤眼蜂。
四、在3月底,4月上旬用動力噴粉機往林地噴灑2.5%敵百蟲粉劑,每公頃30-45公斤,或在幼蟲發生期,用50%久效磷乳油、40%氧化樂果乳油或50%甲胺磷在竹子基部注入,每株竹1-2毫升。
-
3 # 鄉野阿祺
雖然竹是一種適應能力和生命力都比較頑強的植物,但是竹一樣會受到病蟲害的侵襲,哪怕嚴格按照剛竹的養護方法去養護,其別地方傳過來的病蟲害一樣需要防治,下面就給大家說說剛竹的病蟲害防治方法,讓剛竹能夠健康的生長。
竹螟為竹類的常發性蟲害,每年發生一代,少數發生兩代。以老熟幼蟲於土繭內越冬,次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越冬幼蟲化蛹,5月中下旬成蟲出現。成蟲有趨光性,剛羽化的成蟲喜在板栗、夏枯草等蜜源植物上吸食花蜜補充營養,然後交尾產卵,卵一般產在竹葉背面,呈魚鱗狀。卵經三至五天孵化,初孵幼蟲吐絲卷葉,取食竹葉上表皮,2齡後吐絲卷葉躲在其中取食,並形成大的蟲苞。幼蟲在6月中下旬為害,7-8月為害盛期,直至10月仍可見少數幼蟲為害,多數幼蟲於10月份均在竹蒲頭附近疏鬆表土上做土繭過冬。有少數幼蟲在7月底化蛹,8月羽化成蟲繁殖第2代。竹螟是剛竹的常見害蟲,其生活在剛竹的竹葉上,透過啃食剛竹的竹葉生長,竹葉會被其啃食得千瘡百孔,如果竹螟害蟲過多,更是把剛竹的竹葉啃食光,讓剛竹看上起光溜溜。
防治建議:1.燈光誘殺:竹螟成蟲有很強的趨光性,可在成蟲羽化期用殺蟲燈誘殺,能有效控制蟲害的發生。2.化學防治:幼蟲危害高峰,可竹腔注射吡蟲啉、殺螟松乳油、乙醯甲胺磷等,0.5-2毫升/株,視毛竹大小而定。3.生物防治:幼蟲期林間噴Bt或白僵菌,可有效控制。4.營林措施:竹螟成蟲有取食蜜源植物的習性,結合竹林撫育,清除林內的蜜源性植物,尤其是板栗樹種,可有效降低竹林蟲口數量;在秋冬季挖山墾複,能有效破壞蟲口入土結繭環境,有效降低老熟幼蟲入土結繭數量。竹的病蟲害防治方法。5.用90%敵百蟲400倍液、辛硫磷400倍液等殺蟲劑噴灑滅殺竹螟。
1、竹叢枝病
症狀:竹叢枝病是剛竹一種常見病,會嚴重危害剛竹的生存,一把在竹枝上發病,會在竹枝鞘內產生白色米粒狀的菌體,之後會向其它竹枝傳染,甚至傳染到其它剛竹的竹枝上,最終引起整個剛竹竹林的衰敗。
防治:如果剛竹發生竹叢枝病,沒有什麼特別好的藥劑進行滅殺,所以在養護剛竹的時候,儘量多進行觀察,一旦發現竹叢枝病。就應該早點砍掉生病生病剛竹,然後進行消毒,以免竹叢枝病傳染其它剛竹。
2、竹稈鏽病
症狀:如果剛竹出現竹稈鏽病,就會在剛竹的中下圖出現黃褐色和暗褐色的凸起病斑,然後這些病斑逐漸向四周擴散聯結,遠遠看去就像竹竿生鏽了一樣。眼中影響剛竹的生長和觀賞性。
防治:種植養護剛竹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合理的密度,並且加強排水管理,能夠有效預防竹稈鏽病的發生。當然也可以選用氨基苯磺酸、粉鏽寧250~500倍液、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等藥劑噴灑病竹。
回覆列表
【慶雙與三農同行】竹螟危害竹子有什麼特點?怎麼綜合防治?──詳情請看下文。
●竹螟的分佈與為害
竹螟類有10多種,屬鱗翅目,螟蛾科。常見的有竹織葉野螟、竹絨野螟、竹雲紋野螟、赭翅雙叉端環野螟和竹金黃鐮翅野螟等。常常幾種混同發生,以竹織葉野螟分佈最廣、為害最重。此中分佈於河南、山東以南各省竹區,主要為害毛竹(楠竹)、淡竹、剛竹、青皮竹、撐篙竹,也為害早竹、哺雞竹、石竹、綠竹、水竹、苦竹、花竹、麻竹、孝順竹、慈竹等。此蟲大量發生時,吃光竹葉,導致竹株枯死,第二年出筍減少30%─50%。
●竹螟的形態特徵
竹織葉野螟成蟲為中小蛾類,體長9─13毫米,黃色至黃褐色,腹面銀白色。翅外緣具有褐色寬邊,前翅3條褐色橫線。幼蟲橙黃色,體上各節毛片褐色,老熟幼蟲體長16─25毫米。
●竹螟的發生規律
竹織葉野螟1年發生1─4代,世代重疊,以老熟幼蟲在土繭中越冬。第二年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羽化成蟲。成蟲具有趨光性,需要補充營養後方可交尾產卵,於夜晚飛於林中或附近的櫟樹、慄樹上取食花蜜。雌成蟲選擇當年新竹,產卵於梢部竹葉背面,每隻雌蟲產卵92─149粒,分4─8塊產下。剛竹出竹筍較晚,雌蟲產卵於新竹稈的中上部。6月上旬,幼蟲陸續孵化,尋找新萌發竹葉吐絲卷葉成苞,在苞內自葉尖向葉基部取食,約食至蟲苞的一半時棄舊苞卷新苞。初齡幼蟲卷1片葉成苞,每苞有幼蟲2─25頭;2齡幼蟲卷2片葉,每苞有蟲1─3頭;3齡幼蟲卷3─4片葉,每苞1蟲;5齡幼蟲卷8片竹葉,需要每天更換新苞。初齡幼蟲多從梢部開始卷葉取食,換苞時向下轉移,3齡後還可以擴散到鄰近的新竹、老竹上結苞取食。7月上中旬,幼蟲老熟,吐絲觸地,入土3─5釐米深結土繭,但僅有部分幼蟲化蛹,於7月中下旬羽化成蟲產生第二代。
各代老熟幼蟲均大部分滯育越冬,少數化蛹產生下一代,直至第四代。
毛竹(楠竹)主要於春季萌發新葉,僅第一代為害重,以後由於食料不足,第二代為害較輕,第三、四代少見。
竹織葉野螟初孵幼蟲需取食新竹竹葉,而毛竹出筍有大小年之分,大年被害的竹林第二年發筍少。羽化的成蟲需要遷飛到處於出筍大年的竹林內產卵,第三年再遷回,以此往復。在花年竹區,這種遷飛現象不明顯。
竹絨野螟1年發生1代,以2─3齡幼蟲在竹上蟲苞內越冬。
竹雲紋野螟和金黃鐮翅野螟1年1代,以老熟幼蟲在地面枯葉層越冬。
赭翅雙叉端環野螟1年2─3代或2年5代。老熟幼蟲在鉤梢竹腔或蟲苞中越冬。
──以上5種竹螟的成蟲都需要取食花蜜後才可以交尾產卵,且具有趨光性。
竹螟的天敵較多,多種寄生蜂中以松毛蟲赤眼蜂寄生率最高,捕食性天敵有各種鳥類、青蛙、蟾蜍、蜘蛛、螞蟻、草蛉等。
●竹螟的防治方法
♦出筍大年秋、冬季挖山墾複,可使竹織葉野螟越冬蟲繭數量下降50%左右。
♦成出期在竹林附近高而開闊地點設定黑光燈誘殺成蟲。對竹絨野螟,還可以用滷水或稀糞水按50千克加入80%敵敵畏乳油0.25千克的比例誘殺成去。
♦充分保護和利用天敵,在卵期,每公頃人工釋放鬆毛蟲赤眼蜂120萬頭。
♦低齡幼蟲期在林間噴白僵菌。
♦必要時,也可使用殺螟蟲的藥劑噴霧。
對於竹螟,應以綜合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