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04386860247

    一、圖書典籍

    圓明園內收藏有極為豐富的圖書文物,現僅舉幾例。文源閣是仿照寧波範氏天一閣而建的藏書樓,為著名的皇家北四閣之一,建成於乾隆四十年。閣中收藏乾隆欽定《四庫全書》和康熙《古今圖書整合》各一部。

    二、古玩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還是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傑作。

    裡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

    三、字畫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即使把中國所有博物館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傢俱,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中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

    擴充套件資料:

    1、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已迴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

    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佈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贈的鼠首、兔首,為北京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像中的兩件。

    目前,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獸首已經有8個迴歸中國,其中龍首目前在臺灣儲存完好,不過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2、《圓明園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由清代宮廷畫師沈源、唐岱繪製,並由乾隆題詞。這四十幅圖真實地紀錄了圓明園當年的盛況,每一幅繪畫代表了園中(僅僅是圓明園本園)的一組景色。

    在乾隆繼位不久後,繪製工作就開始了。畫師最初畫了三十多幅,但乾隆不斷對圓明園大規模擴建,畫師們又另外繪製了幾幅,同時修改了已經繪製的作品,前後歷經幾十年,終於完成這些繪畫。

    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京西五園三山時,將這四十幅畫掠奪走。現藏於法國巴黎法國國家圖書館。

    3、王作左守鼎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徑38釐米:口沿外折,上立粗壯的兩耳,頸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頸和足的上部均有短稜脊,形制與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

    該鼎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後被中國保利集團公司購回,現收藏於北京保利藝術博物館。

    4、緙絲佛像

    清乾隆年間製品,幅面6×4平方米,題名“無量壽尊佛”。構圖由上至下分為四個部分:第一層為天宮伎樂。

    第二層為主體的“三世佛”,即正中的主尊釋迦牟尼佛和協侍的迦葉、阿難兩尊者,左為東方世界的主尊藥師佛,右為西方世界的主尊阿彌陀佛,也就是梵語原意的“無量壽佛”、“長壽佛”。

    第三層為十八羅漢和四大天王,左邊一組為北方多聞天王和西方廣目天王,右邊一組為南方增長天王和東方持國天王;最下層為祥雲普照。

    上鈐“乾隆御覽之寶”朱文方印,中有“乾”、“隆”分體朱文印,為皇宮舊物。 該佛像採用中國傳統織造工藝——緙絲技法織造。

    具體做法是採用平紋組織,先將圖案底稿描繪在經線上,再用多把小梭子按圖案色彩分色線挖織,即俗稱的“通經斷緯”。

    因這種織法有鏤刻效果,人稱“承空觀之如雕鏤之像”,故又稱“刻絲”、“克絲”。

    該佛像工藝精湛,有數十名著裝不同、神態各異的人物,圖案色彩多至百種以上,細部極為繁複工緻,整體幅面闊大恢宏,堪稱緙絲藝術的登峰造極之作。

    由圖案內容可推知,應特為清宮禮佛祈福而造,如此巨幅清前期緙絲佛像存世已較為罕見。

    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現收藏於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國館。

    5、《綺春園射柳圖卷》

    道光皇帝是一位文武雙全的皇帝,他不但文才出眾,騎射嫻熟,還能繪一手好畫,寫一手好書法。《綺春園射柳圖卷》,即是他親手所繪的在圓明園三園之一的綺春園射柳實景圖,全卷高70釐米,長621釐米,設色紙本,繪工精細,道光作三次題詩跋署,珍藏於圓明園中。

    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衝入圓明園,一萬多英法官兵對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園林,進行了瘋狂的掠奪,這幅珍貴的道光皇帝《綺春園射柳圖卷》也被掠往法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看待美國關島軍事基地大演跳蚤奪島戰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