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悅讀會
-
2 # 考古班二愣子
古代枕頭按質地分為軟枕和硬枕兩種,軟枕包括:棉布、麻、絲織類、毛類、皮革類製成的枕頭;硬枕包括:木頭、竹子、陶瓷、玉石、書、水晶等製成的枕頭。
軟枕很常見,我們重點介紹硬枕。
1木枕。木枕因為取材經濟實惠而且易於製作(糙一點的亦可直接取木為枕),成為大多數人尤其是窮人的首選。但是名貴木材除外,比如黃楊木。
3瓷枕。把瓷器做成枕狀,外層上釉,內中空,是古人夏季消暑散熱的常用物品。
4書枕。用紙或者書對疊起來就能當枕頭,一般是臨時使用。暑假在外面實習的時候,住在租的房子裡面,沒帶枕頭,就摞了幾本書湊合了一個星期。睡慣了軟枕突然睡硬枕確有不適,但也不是特別硬,睡得還挺香,現在想來別有一番滋味。
5石枕。即用石料做成的枕頭,多用於夏季。石枕的取料及做工都很考究,不是隨便什麼石頭都能做石枕。
6玉枕。比石枕更高檔,價格不菲,絕對是奢侈品,枕了好死。
7水晶枕。是稀世珍品,一般人家絕對是用不起的。有的水晶枕內夾有花枝等作為裝飾,製作工藝極其複雜,也是枕了好死。
8藥枕。用中藥配置而成,具有安神降火,明目清心的作用。
上述8種枕頭,前7種都是硬枕。古人並非不枕軟枕,我們會發現硬枕多用於夏季。研究表明,人入睡以後, 頭部的溫度一般在34一34.5 ℃ , 比體溫要低幾度, 如果頭部的溫度過高, 就不容易入睡。而我們常用的軟枕,多以棉花、海綿作為枕芯,不透氣不散熱。因此古人在夏季喜歡清涼透氣的硬枕。
參考文獻:
[1]王賽時 古枕趣說
[2]李紀賢 孟夏話宋金瓷枕
-
3 # 壹號收藏
元 影青釉透雕人物紋瓷枕
異彩紛呈的“枕頭”發展史“枕頭”一詞竟是曹操發明?
“枕頭”一詞到底是什麼時候由誰發明的呢?這個故事還要從三國曹操談起。相傳一天夜裡,曹操在中軍帳中挑燈夜讀,到三更時分犯困,身旁的書童請其上床休息,床上的幾本木匣兵書一時也沒地方存放,書童就將其平擺在床的一頭。
宋 人物故事紋長枕
曹操太困,稀裡糊塗地將頭枕在木匣上就睡了,而且睡得很香。書童見此情況便依兵書木匣的形狀,用軟物製作出了一種墊頭用具呈給曹操,曹操問此物何名,書童只答墊頭之臥具,曹操便將此種物件命名為“枕頭”。
唐 磁州窯麒麟送子紋瓷枕
漢代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枕,臥所薦首者。從木。”由此可見,最初或最常見的當是木質的。
五彩龍鳳紋戲曲瓷枕
據考古學家的考證,漢代以前,雖有銅枕、玉枕,但枕頭多為竹、木所制;西漢出現了漆枕和絲織枕頭,甚至用天然香草做枕芯;到了唐宋時期,瓷枕最為盛行;明清以後,紡織印染業發達,枕頭遂變得豐富多彩起來。
萬曆 五彩人物紋瓷枕
今天的枕頭樣式則更為豐富多彩,化纖枕、海綿枕、羽絨枕、橡膠枕,乃至水枕、氣枕,不一而足。
唐三彩蓮花手脈枕唐三彩蓮花手脈枕
千姿百態的古枕之美古人“睡”出的一門藝術!
在古人眼中睡覺也是件大事兒,雖然沒有現代人那樣舒服,不過比現代人舒心,在一些細節上的講究更是叫現代人驚歎!中國古代枕頭種類豐富,按材質大致分為以下幾類:
1、木枕
清 木枕、竹枕
枕中貴重之品,在古代是黃楊木枕,黃楊生長期長,取材不易,歷來視為高階木料,《酉陽雜俎》卷十八就提到:“黃楊木,性難長,世重黃楊以無火……為枕不裂”。以黃楊木枕饋贈親友,可以說是上乘禮物。
清 黃花梨木枕
2、藤枕
用藤蘿之條編制而成,做工極為精簡,是古代人夏季使用之物。呂舸《藤枕》詩曰“藤枕消閒處,炎風一夜涼”。
3、瓷枕:
青花五彩博古紋元寶形瓷枕
把瓷器製成枕頭狀,其形色多種多樣,造型奇異,富有藝術性。
青花五彩博古紋元寶形瓷枕
4、玉石枕
石枕
古人視玉枕為珍寶,用此物自然也顯示其富貴榮華。而用石料做成的枕頭,大多使用於夏季,與竹蓆配伍,為乘涼之物。王安石《次韻歐陽永叔端溪石枕蘄竹簟》一詩,就對石枕竹蓆並相謳之。詩云:“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文。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雲”。
龍頭玉枕
玉刻魚紋花插及兒童枕
漢 鎏金銅架玉枕
水晶枕
5、藥枕
清末 黃花梨藥枕
它把醫藥和日常起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透過藥物和睡眠的互導作用來達到保健療病的目的。早在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就開始運用保健藥枕防病治病,在治療頭頸痛方面取得較好的療效。每個人都有做噩夢的時候,按照《物類相感志》的說法,可以取一塊麝香放到枕頭中,便可讓噩夢遠離。
按造型,大致分一下幾類:
1、長方形枕
元•白釉褐彩人物紋長方形枕•磁縣嶽城水庫工地出土
這是瓷枕最基本的造型,因而貫穿始終,並且在此基礎上發展變化出其他新的造型。
元•白釉黑彩山水人物圖長方形枕•磁縣上潘汪莊出土
2、銀錠形枕
宋 三彩銀錠枕
如銀錠狀,特點是枕面下凹,兩邊上翹,底面平坦。
3、橢圓形枕
宋代常見的造型,可能是從唐、五代圓角長方形枕演變而來。
4、腰圓形枕
宋•白釉剔纏枝花花卉紋腰圓形枕
宋代典型造型之一,流行於北宋與金代。一般枕前面中間內斂。
金•白釉褐彩戳印鹿紋腰圓形枕•井陘縣柿莊金墓出土
清乾隆款描金琺琅西洋人物山水紋瓷枕
清晚期 粉彩花卉紋瓷枕
5、多角形枕
宋•白釉黑彩孩兒鞠球紋枕•邢臺市出土
包括六角、八角形,其中以八角形枕最為常見,有規則對稱的,也有不規則形的。
6、如意頭形枕
金•白釉戳印雙鹿紋如意形枕•井陘縣柿莊金墓出土
枕面像如意頭形狀。蘊含了古人萬事如意的美好祝願。
金•白釉黑彩松鳥紋如意枕
金•綠釉詩文如意形枕•磁縣彭城窯址出土
7、人物枕
定窯白瓷孩兒枕
分孩兒枕與臥女枕兩種。著名的孩兒枕有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定窯白瓷孩兒枕與鎮江市博物館藏的影青雕塑孩兒枕。前者為一小兒伏臥於榻上,以小兒背作枕面;後者為一小兒高枕側臥一榻上,雙手持一荷葉莖,荷葉略為下卷作枕面。
孩兒枕
清 彩塑美人枕
清 湖田窯嬰睡荷葉枕
明或更早 磁州窯紅綠彩童子枕
定窯嬰戲枕
清 湖田窯嬰睡荷葉枕
8、動物枕
金 磁州窯虎枕
古人認為當睡覺時,很容易被邪魅所惑,所以把枕頭加入虎、豹、獅等圖騰,可以保護睡眠。例如唐代韋庶人妹七姨嫁將軍馮太和,嫁妝裡就有豹頭枕,用來辟邪,另有白澤枕,用來闢魅。至於龍頭枕,則屬於皇室的特權。
金 白地黑褐彩雙鴨紋虎形枕
瓷枕——古人床頭心愛之物一枕清涼入夢來
歷代,瓷枕應用最為廣泛,它融造型、繪畫、詩文、雕刻、色彩為一體,無疑是多元藝術綜合的藝術品。
用彩釉繪成精美的圖畫或題詩於上的瓷枕,始燒於隋代,流行於唐代之後。發展至宋代,器形較前代有所增大,裝飾技法也突飛猛進,刻、劃、剔、印、堆塑等技法紛紛採用,極大地豐富了瓷枕的表現力和藝術性。
瓷枕造型優美,種類繁多,包括幾何形枕、獸型枕、建築形枕、人物形枕等。老虎,獅子作為傳統文化中的意向,常被應用在瓷枕製作上,如今出土的瓷枕,可看到較多的虎枕。
宋朝是瓷枕的巔峰時期,許多著名瓷窯都曾燒製過精美的瓷枕,各地瓷枕在工藝造型、胎釉紋飾等方面也各有特色。宋朝瓷枕的色調和質感,給人以自然恬靜、雅緻高潔的藝術感召力。
有人認為,瓷枕,硬邦邦的,和現在軟綿綿的枕頭比起來一定枕著不舒服,其實不然,瓷枕的魅力不只是好看而已!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如此安逸的情景,叫人嚮往,詞中清涼的“玉枕”指的就是古枕中的瓷枕。乾隆皇帝也曾在自己的瓷枕上題詩:“瓷枕通靈氣,全勝玳與珊。眠雲渾不覺,夢蝶更應安。”可見,上至皇室貴胄下至普通百姓,清涼沁膚的瓷枕都是心頭好。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一書裡也講道:“久枕瓷枕,可清心明目,至老可讀細書。”可見瓷枕具有養生功能。所以說瓷枕能夠堅持1500年至今受用不斷,也並非毫無依據!
更多出土名古枕欣賞:
河北滿城漢墓出土
晚唐五代•白釉刻花雙蝶紋枕•曲陽縣澗磁村出土
金•黃褐釉蘆雁圖虎形枕
金•黃三彩虎形枕
金•白釉黑彩蜻蜓點水紋枕•邢臺市曹演莊出土
金•白釉黑彩喜鵲登枝紋枕•磁縣出土
宋•白釉黑彩孩兒垂釣紋枕•邢臺市出土
金•白釉黑彩蘆葦仙鶴紋枕
元•白釉黑彩山水人物圖橢圓形枕
元•綠釉刻花牆紋枕
金•白釉戳印花草紋銀錠形枕•井陘縣柿莊金墓出土
-
4 # 家紡知識分享
納涼避暑
古代沒有電扇和空調,再加上古人無論男女都有一頭長髮,夏天睡覺的時候,更是難以忍受三千煩惱絲帶來的悶熱!而這時候,自帶冰涼觸感的硬枕就非常給力了!特別的瓷枕,中間是空心的,有通風效果,睡著就比較清涼舒爽!
蘇軾在《蝶戀花》中寫的“玉枕冰寒消暑器,碧簟紗櫥,向午朦朧睡”就佐證了硬枕消暑納涼的特性!
“自虐”警醒
古代寒門學子為了考取功名,常常挑燈夜讀,實在困了就在圓木硬枕上眯一會兒,但是睡在這樣的枕頭上面,稍稍動一下,就會滑落驚醒,然後就抓緊時間,繼續奮發圖強!有點類似“懸樑刺股”,折磨自己,拼命學習!
蔡邕寫的《警枕銘》,就記錄了北宋史學家司馬光用一個小圓木作枕頭,滑落驚醒後即以讀書、寫作。
保護髮型
我們睡在軟枕上,一覺醒來,頭髮基本就是亂蓬蓬的,早上梳一梳就完事兒了!可是古人頭髮長,弄好髮髻就要儘量保持住。所以他們會把方方正正的硬枕墊在頸部,把頭髮置於後面,保持髮髻不散亂。
尤其是唐、五代,古人以高髻為美,那個時期會有許多面如碗底的U形枕,主要是為在睡覺時保持髮型不亂設計的!
回覆列表
古人的枕頭可謂材質多種多樣,有木頭、竹子、瓷器的,當然雖說材質不一,但它們都有一個特點就是硬。相信許多親也有我一樣的感覺:這麼硬怎麼睡,不把把脖子給睡斷嗎?
那在最初發現硬枕的時候,還有人將這說為冥器,說是給死人用的,因為多數發現在墓葬中。但其實後來在鉅鹿古城(宋金時候的城市遺址)的發現證明,這些冷冰冰硬邦邦的枕頭都是日用品,因為家裡的炕上就有瓷枕。並且冥器上從來不寫教導性文字,但有些出土的北宋瓷枕卻刻有“未晚先投宿”、“無事早歸”等教導性話語。所以在這硬枕應當是生活用品來的。
那麼為什麼要用這個硬枕呢?有人說,因為涼快啊。因為古代人多數覺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所以不怎麼剪頭髮的他們,需要用這個硬枕來散熱。說實話,這個主意真是不錯,想想夏天沒有空調,沒有風扇,又有一頭長髮,真一不小心就會熱一身的痱子。那枕上這個冰冰涼涼的硬枕,就像大的熱天吃上一根冰棒一樣,絕對讓你透心涼了。李清照寫了一首睡硬枕的體驗稿:“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可見,這枕頭散熱效果是剛剛的。
還有人說,這個硬枕有利於頸椎健康。不是有成語叫:高枕無憂嗎,那古代素有一種說法:無憂四寸長壽三寸。據說這個尺寸比較有利於頸椎健康。那我們現代的要睡這麼高枕頭,第二天肯定會脖子疼,為什麼古代反而有利於健康了呢?原來,他們睡枕頭不是枕後腦勺的,而是脖子枕在上面。並且這樣睡法,還可以保證頭髮不會亂。睡一覺起來,髮髻還是整整齊齊的,睡覺都要美美的。
那古人是不是都是睡這些硬枕了呢?其實並不是啊。我們看一些宮廷戲,裡面的人都睡得是綢緞枕頭。不過我推斷古人們還是更喜歡硬枕頭一些,不然怎麼會有: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這麼一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