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丈之溪
-
2 # 燭影斧聲
顏良文丑是袁紹手下頂級大將,在《三國演義》中堪稱超一流猛將,不過最終都被關公所殺,用三國志評話的順口溜來形容就是“雖勇無奈命太悲”。那麼同為河北名將,二人誰更技高一籌呢?
戰績對比顏良出場先是斬殺了魏續兩個叛徒雜魚,然後曹軍五子良將之一的徐公明持斧上前迎戰,僅僅二十回合敗歸本陣,使得曹營眾將慄然。要知道在曹操收服徐晃時,大將許褚曾與之大戰五十回合不分勝負。
而文丑在河北大戰追殺公孫瓚時,就曾與初出茅廬的趙雲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官渡之戰,或許是有顏良的前車之鑑,所以徐晃、張遼同時出戰,結果一箇中箭落馬,一個料敵不過退走。
乍一看,文丑一對二勝出,似乎戰績更佳,實則不然,徐晃與張遼是未到近前,張遼就被射下馬,所以實際與文丑交手的只有徐晃一人,而且徐晃只是料敵不過而走,並未完全落敗。
反觀顏良,是實打實二十回合擊退了徐晃,並且使得眾將慄然,也就是說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這份戰績縱觀全書只有呂布十餘合勝夏侯惇和馬超二十回合勝張郃可以與之比肩。
對關羽的不同表現關羽被程昱認為可敵顏良,於是曹操招關羽解圍。關羽狂傲慣了,出場就一頓吹,不過也確實成功斬殺了顏良。但可以看出他還是用了一些小技巧的。
首先說關羽確實藝高人膽大,面對千軍萬馬單騎出陣,不過他當時的架勢是側坐赤兔馬,倒提青龍刀,以至於搞不清楚狀況的河北兵士自發讓出了一條路,大致是以為是使者之類的。
顏良的反應和其他軍士一樣,搞不清楚關羽的來意,於是打算開口問,沒想到關羽馬快,衝上來一刀刺倒,等當兵的反應過來,關羽已經拿著人頭回去報功了。
羅本三國更是明確說明顏良在出陣之前,劉備有所言語,說如果遇見紅面長鬚的可能就是他義弟關羽,到時候就讓他來河北找自己,結果就因為這個,導致顏良搭上了自己的命。
反觀文丑,與關羽交戰僅僅三合就心怯而走,即便當時兵勢不利,但是作為河北頂級大將,手上又有真功夫,心態卻崩的這麼快,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最終因為赤兔馬快,被關公趕上一刀砍死。
所以說,儘管文丑也具備不俗的實力,但心理素質註定了和其他超一流大將的差距,因此我認為顏良>文丑。
-
3 # 饞嘴肥貓鏟史官
我認為,顏良的武藝在文丑之上。
我在排列《三國演義》猛將武藝榜的時候,總把顏良排在第三位。
第一位是呂布,這個爭議很少。
第二位是張飛,他是唯一一個能在百合以上硬撼呂布的猛將,唯一一個能在單挑戰鬥中逼退過呂布的猛將。
第三名就應該是顏良了。
顏良最出色的戰績是在二十合內擊敗了徐晃。也許有人認為,馬超也曾經二十合打敗過張郃。但徐晃與張郃比較,徐晃的武藝是高於張郃的。
在曹魏軍中,徐晃的戰績,戰鬥次數,經歷強敵和斬獲率僅次於許禇,都在張郃之上。
銅雀臺大宴,曹魏眾將賽射,出場順序就意味著武藝的從低到高的排列:曹休、文聘、曹洪、張郃、夏侯淵、徐晃、許禇。
平漢中收龐德,曹魏眾將車輪戰,出場順序也意味著武藝的從低到高:張郃、夏侯淵、徐晃、許禇。
二十合擊敗徐晃,能做到的人很少,呂布沒有什麼問題。發狠時的張飛加上噪音干擾,也應該可以。顏良是實打實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徐晃與顏良、文丑都交過手,情況略有差異。
顏良戰徐晃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五回中。
回目: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 救白馬曹操解重圍
文丑與徐晃的交戰是在《三國演義》的第二十六回中。
回目: 袁本初敗兵折將 關雲長掛印封金透過上面的內容,我們可以看到,徐晃與顏良對戰,書中明確說:“與顏良戰二十合,敗歸本陣”。而曹軍“諸將慄然”,對徐晃的敗陣是完全認可的。
而徐晃是看到張遼落馬,前去營救,截住文丑廝殺。但看到“文丑後面軍馬齊到”,徐晃料想抵擋不住,而且張遼也已經爬起來跑了,所以“拔馬而回”。
再者,趙雲剛出道時,為救公孫瓚,曾與文丑大戰,五十合不分勝負。而趙雲在穰山之戰對陣許禇,雙方三十合不分勝負。徐晃與許禇也有過交鋒,硬撼了五十回合。
這樣比較起來,徐晃對文丑是有一定抵抗力的。至少,三十合內不會落敗。
結論:顏良武藝高於文丑。
-
4 # 不沉的經遠
顏良和文丑兩個人比起來的話,應該實力差不多,或者文丑略勝一籌。
顏良和文丑是袁紹手下的兩員大將,在汜水關華雄耀武揚威之時,袁紹就說可惜自己的上將顏良、文丑不在,所以應該從袁紹起兵時兩個人就跟隨在他的左右。顏良死後,文丑曾經說“顏良與我如兄弟”,喊著要去給他報仇,從這看兩個人的關係不錯,而且一起相處這麼久,互相之間也是知根知底。在這種情況下文丑還敢說報仇,顯然對於自己的武藝是有一定把握,至少是和顏良武藝相當,更可能文丑還要強一些。
另外可以從兩個人在戰場上的表現來比較一下。白馬之戰時顏良曾經二十個回合擊敗徐晃。而在延津之戰時,徐晃也和文丑打過,書裡沒有具體說打了幾個回合,僅僅是說文丑射倒張遼以後回馬殺來,徐晃上去截住,兩個人打了起來。接著徐晃看到文丑後軍趕到,“料敵不過”,於是撤回,兩個人交手時間應該很短。
從這粗粗一看,似乎是文丑的後軍趕來,徐晃擔心寡不敵眾才敗走,不過聯絡前文文丑中計,士兵爭奪曹軍留下的糧草馬匹“自相雜亂”,曹軍趁機衝殺,“圍裹將來”,文丑挺身獨戰,手下逃散,文丑也不得不退來看,等徐晃和文丑打的時候,此時曹軍大隊也已經快殺到文丑身邊,徐晃並非要獨自面對文丑和他的後軍。然而徐晃還是覺得料敵不過,應該是單指和文丑單挑覺得打不過。
從文丑和徐晃交手的時間看,應該還沒有二十個回合,不過徐晃也可能是根據和顏良戰鬥的經驗覺得自己不是文丑對手,所以這不能證明文丑肯定就比顏良更強,不過至少說明文丑也超過徐晃很多,武藝不在顏良之下。
所以綜合兩個人的名氣、文丑敢來給顏良報仇的底氣和戰場上的表現來看,文丑至少不比顏良差,甚至可能更強一些。
回覆列表
這裡說的是《三國演義》。
袁紹麾下有四大猛將,分別是顏良、文丑、張郃、高覽四人並稱的河北四庭柱,論武力自然是顏良和文丑比張郃高覽兩人厲害多了。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穰山突圍戰中張郃三十多回合乾脆利落的被趙雲擊敗,在此之前文丑和趙雲大戰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顏良則是在白馬之戰二十回合速敗徐晃,很顯然河北四庭柱顏良和文丑的武力要厲害得多,那麼他們兩人誰更厲害一點呢?
按現在通行的毛本演義來看的話,似乎有點難判斷兩人到底誰更強一點?不過另外一個嘉靖本的演義卻有一人很直觀的比較出了兩人武力的高低,此人就是徐晃,我們來看看嘉靖本演義的相關描述。
徐晃出馬,與良戰二十合,敗回本陣。諸將慄然。戰馬跪倒前蹄,張遼落地,文丑策馬前來。徐晃急輪大斧,截住廝殺。二將戰三十餘合,張遼去遠,徐晃見文丑後面軍馬齊到,晃撥回馬走。白馬之戰顏良二十回合擊敗徐晃,延津之戰文丑三十餘回合無法拿下徐晃,很顯然顏良的武力比文丑厲害多了,而毛本演義卻刪了徐晃力戰文丑三十餘回合這一段。
《三國演義》有好幾個版本,現在通行的毛本演義是在嘉靖本演義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刪減了不少內容,有些細節方面不如嘉靖本演義有說服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三英戰呂布時毛本演義是張飛大戰呂布五十回合不敗,那麼既然不敗,關羽為何又要拍馬上前夾攻呂布?所以就顯得很突兀,但是嘉靖本就合理多了:
飛抖搜神威,酣戰呂布。八路諸侯見張飛漸漸槍法散亂,呂布越添精神。張飛性起,大喊一聲。雲長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所以文丑雖然和顏良齊名,但論武力確實還是顏良更厲害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