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薩沙
-
2 # 寒江119
兵者,詭道也。偷襲敵方,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古今中外,戰例比比皆是。奇襲桶狹間是發生在日本三國時代的一場戰役。無論從規模、戰術謀略與中國古代戰役相比不值一提。二戰,德國閃擊波蘭、進攻蘇聯的巴巴羅沙計劃與日本偷襲珍珠港其實性質差不多,都是在對方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打對手個措手不及。德國的戰術叫“閃擊戰”,日本的叫“偷襲”。相同的都是不宣而戰,或宣戰和攻擊同時進行,不同點是德國一擊後繼續進攻,日本是打了下就跑。日本打了下就跑,是日本實力不具備進攻美國本土的實力,甚至沒有佔領珍珠港的實力。只是為了讓美國太平洋艦隊暫時失去戰鬥力,為其佔領南洋爭取時間。現代戰爭中,以色列偷襲埃及、敘利亞,阿根廷佔領馬島都具有突然性。
所以,偷襲不是小日本偏愛,更不是小日本專享。是戰爭之常態,尤其是以弱擊強時。只要有戰爭,就會有偷襲。
小日本總在糾結珍珠港事件,希望世人認為日本沒有偷襲之主觀故意,只是由於技術原因使宣戰晚於攻擊。想把自已打扮成磊落的武士。其實,小日本進攻我北大營的“9·18”事變,“七·七”事變,那一樁不是偷襲。用句俗語概括小日本,就是即想當婊子又想立牌坊。
-
3 # Bowen26482961
華人也喜歡偷襲啊,赤壁和夷陵最後都是靠偷襲翻盤的啊,只不過我們冠以火攻沒有突出偷襲這個名義,其實我們才是大師呢
-
4 # 現代艦船雜誌社
一個是日本的傳統,日本傳統上就是大量培養忍者。另一個,也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弱。日本包括打甲午戰爭,更別說之後的日俄戰爭和二戰,說白了都是打比自己強的對手,那麼不提前削弱對手是一定沒有辦法贏得勝利的。注意我們說的是戰役勝利而不是戰術勝利。就好像日德蘭確實德國損失遠小於英國,但是英國成功堵住了德國的艦隊,所以戰略勝利是英國。那麼如果說日俄戰爭日本成功的以比俄國略小一點的損失幹掉了俄國的艦隊,那麼日本也就喪失了成為列強之一的可能。歷史上成為列強都是在沒有把自己耗死的前提下幹掉敵人。一二戰中的法國乃至英國都是把自己耗死了贏得勝利的,所以現在衰落得很厲害。事實上美國八十年代裡根也是耗死了蘇聯。但是到了老布什和克林頓時代猛吃蘇聯解體後的紅利,才算是續了下來。實際上大家看美國八十年代的財政情況,也相當不樂觀。這也是大家在猜崇拜里根的川普打算吃誰的屍體的原因。
當然到了珍珠港的時代,其實也有一些路徑依賴的問題,但是確實是以日本的體量,怎麼幹美國啊?除非你能一路打到美國西海岸,然後就搞封鎖,卡著巴拿馬運河,但是日本似乎並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
5 # 網言軍事
資源匱乏是日本喜歡搞偷襲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自身實力無法與強大對手(這裡的“強大”不單指軍事和經濟實力,還包括國土縱深、人口等因素)長期周旋,日本開戰時往往傾向於“畢其功於一役”,在敵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將其打倒、制服。因為日本知道,一旦陷入拼消耗的持久戰,最終落敗的肯定是自己。古代日本武士在決鬥時就很講究瞬間拔刀制敵,“一擊必殺”。
戰國時代的日本諸侯混戰,實力較弱者為絕地求生,多選擇冒險一搏、奇襲對手,比如織田信長在桶狹間突襲今川義元、3000北條軍夜襲8萬敵寇、毛利元就2000敢死隊突襲2萬敵軍,不一而足。
後來豐臣秀吉入侵半島,也採取的是先麻痺對手,然後渡海(前鋒部隊約1.9萬人先期秘密進駐對馬島待命)發動突襲,日軍先頭部隊僅1天就登陸釜山,打得李朝措手不及。可是等到明朝大軍來援,戰爭轉入僵持階段,豐臣秀吉麾下西軍(東軍以德川家康為首)的作戰潛力很快見頂,只能勉強與對手打拉鋸戰,而無法再重演初期的速勝。最終,內外交困的豐臣秀吉死去,侵朝日軍也只好邊打邊撤,在付出很大代價後逃回本土。
至於後來的甲午戰爭、日俄戰爭、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太平洋戰爭,日本都表現出十足的賭徒心理,一再複製“靠突襲獲得決定性勝利”的指令碼。說到根子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實力不足導致日本決策層內心“發虛”。比如日俄戰爭後期,日本經濟瀕臨崩潰邊緣,其投入戰爭的17億日元軍費中有一半都是外國借款,而國內財源也已基本榨乾。由於戰後沒能從沙俄手中獲得戰爭賠款,這些巨大的“窟窿”只能靠日本自己來消化和填補,結果就是此後日本經濟發展緩慢,直到30年代初才緩過勁來。
實際上,日本在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獲勝後,奪取了大片土地和豐富資源,完全可以改變國策——先搞建設夯實基礎,再依託強大實力對外擴張,然而接連不斷的“突襲得手”讓日本統治者嚐到了甜頭(或者說上了癮),總想著一招制敵、一擊制勝,認為這樣幹“價效比”最高。結果,當日軍陷入全民族奮起抗爭的中國戰場,繼而又惹毛實力遠比其大得多,而且睚眥必報的美國後,他們那套偷襲戰術就失靈了。
但日本的問題在於,總覺得搞偷襲是“武士道精髓”,是他們的“國術”,直到快戰敗時,戰爭資源已基本枯竭的日本高層,還在寄希望於透過人操魚雷(水下自殺炸彈)、神風特攻隊(空中自殺式攻擊)和一次又一次的“萬歲衝鋒”來突襲對手,妄想以所謂“較小代價爭取較大勝利”的方式扭轉敗局,最終結果必然是走向失敗。
-
6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謝謝邀請 說起被譽為改寫了日本歷史的日本三大戰役之一的桶狹間戰役,雖然古今日本人為了哄抬織田信長的英雄形象,把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描繪的神乎其神,但正如現在日本一些史學家質疑的那樣,在整個戰役過程中真正能體現織田信長戰前運籌帷幄的事實並不多,更多的是日本人常講的“タイミング”(音若:塔已冥姑,指時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個人認為,是天時地利人和這三個要素加上織田信長的果決巧妙的配合才成全了這次戰役的勝利。這裡的天時指的是在戰役中適逢天降傾盆大雨,而且據史學家推測興許還有冰雹砸下;地利指的是今川義元軍無巧不巧的選擇了桶狹間的窪地作為休息場所;而人和則指的是這場戰役的背景對於織田信長及其部屬來說,就是勝則王侯敗則寇的背水一戰。因為當時是強大的大名今川義元率大軍4.5萬(有說2.5萬)征伐織田信長,而織田總兵力卻只有不足3000人,戰力上完全不成比例。織田的選項只能是要麼投降要麼背水一戰,而選擇了背水一戰主動出擊的織田明顯選對了,所謂的哀兵必勝吧,有了同仇敵愾計程車氣之人和(當然,在選擇應戰時,織田軍的一些大佬最初認為那純屬是以卵擊石,因此反對出戰,不過,在織田的強勢戰意下還是選擇了支援首領)再配以織田信長的果決,才給了沒想到會被偷襲而陷於混亂中的今川義元軍以致命的一擊。雖然據說當時今川義元只有5、6000人在身邊,但那也遠遠多於織田所率的軍隊。不過,即使兵力對比非常懸殊,但處於慌亂中的今川義元軍還是被打敗了,甚至連今川義元本人也被割了首級,這也只能說是天意了。縱觀整個戰役過程,織田信長抓住了敵軍認為自己勢大,所以在大雨中不會遭受攻擊的僥倖心理,採取迂迴、突襲戰術一舉奏功,雖然是偷襲,但更多的還是敵方的大意使然,所以,桶狹間戰役確切的說應該是一次僥倖成功的偷襲吧。 再說偷襲珍珠港,那可真算是一次有預謀的真正的偷襲,而且是大偷襲,它的意義與桶狹間戰役根本不可同日而語,因為他直接引發了太平洋戰爭,從而改寫了二戰史。之所以說珍珠港事件是一次真正的偷襲,是因為偷襲珍珠港從醞釀到策劃直至最後實施,實際上幾乎用了近兩年的時間。在1940年日軍航空兵的一次春季演習中偷襲珍珠港的策劃指揮者山本五十六就首次透漏出了襲擊珍珠港的想法,到了1941年1月7日,山本正式向海軍大臣提出了偷襲珍珠港的計劃,然後又經過了近一年的策劃,終於在1941年12月7日晨成功實施了這個震驚了全世界的偷襲,並已小代價大勝利宣告了偷襲的成功。可謂是有預謀、有計劃的偷襲成功之典範。 趁敵不備,突然襲擊,謂之偷襲。好聽一點叫它“突襲”,偷襲乃為出奇兵制勝,所以更高大上一點的則稱為“奇襲”。不過,偷襲也罷,奇襲也好,這可不是日本人的專利,更不是隻有日本人才鍾愛它。尤其是在只能是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現實戰況下,那偷襲奇襲戰術,肯定是全世界所有戰爭決策者們的所愛。再說了,在抗日戰爭中、解放戰爭中,咱不也到處奇襲敵人了麼?記得小時候看抗美援朝時的電影,咱還“奇襲白虎團”了呢,那可是奇襲到國外去了哦。
-
7 # 貓圖怪談
也沒有特意鍾愛偷襲戰術,比如明治維新時候的西南戰爭和征討蝦夷共和國的戰爭都不是偷襲,可見,並不是什麼情況下都搞偷襲的。題主舉的這兩個例子是偷襲,主要是因為織田家和日本海軍當時處於弱的一方,必須得采用出奇制勝的辦法才可能獲勝,於是他們選擇了偷襲。
奇襲桶狹間織田家大勝是很偶然的,本來可能只是一場小勝。當時對於織田家有利的是,織田家的情報工作做的比今川家強的多,織田信長能知道今川義元的位置,今川義元卻不知道織田信長在哪裡。今川家比織田家強的是人數眾多。因此對於織田家來說,最好的戰術就是在類似於桶狹間這樣的地形搞一場突襲。而且天助織田家,當天下了雨,讓這一地區路更不好走,增加了偷襲的突然性,也讓今川義元猝不及防被斬首。如果沒有那場雨,織田家可能只是獲得一場小勝,沒有可能斬首今川義元。
至於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幾次偷襲,完全是因為日本一直處於交戰弱勢狀態,無論是甲午戰爭打北洋水師,日俄戰爭打遠東俄軍還是偷襲珍珠港打美國海軍,日軍都是弱勢的一方,所以日本經常不宣而戰,目的就是靠交戰的突然性來獲得取勝的高機率,而且屢屢得手,無論是大東溝,旅順口還是珍珠港,日本人都取勝了。只不過最後一次踢到了鐵板,而美華人也狠狠教訓了日本。
-
8 # 深度工場
有網友問:奇襲桶狹間,偷襲珍珠港,日本為何鍾愛偷襲戰術?說白了,就是日本總想著以小吃大,以小本錢幹大生意。
日軍就是在戰術上也非常喜歡這一套,為此,日軍非常重視山地沼澤行軍,凌晨發動進攻,發動夜襲這些戰術。都是為了發動讓對手措手不及的襲擊戰。在具體戰術上,日本特別喜歡進行兩翼包抄。
我們如果看二戰日軍行動,就會發現基本上都是幾個套路,主力兩翼包抄,或者一翼包抄,夜襲,還有主力中央突破配合少量部隊兩翼包抄。
但是,相對於解放軍,日軍最大的缺點,就是不懂集中兵力打殲滅戰。日軍總是沉迷於以少勝多,偷襲取勝。沉迷於所謂的質量優勢,認為自己1個師團可以打敗3個蘇聯師,結果諾門坎戰役,日軍1個師團對蘇軍3個師,外加幾個裝甲旅,結果就是失敗。
在中國戰場也如此,總喜歡認為,日軍1個師團可以對抗中國6-10個師,結果每次都是擊潰戰。從軍事上來說,日軍在中國戰場,幾乎就從來沒有實現過大規模殲滅戰。中國重兵集團從來沒有被日軍合圍過。
主要原因就是日軍的偷一把思想,從來不懂得集中兵力進行包圍戰。總喜歡添油戰術,這就是島華人格局太小,解放軍在戰爭當中,經常一次集結幾個兵團進行大殲滅戰,這就是大格局,日本人比不了。什麼是花園,在清朝,整個木蘭圍場,就是皇帝的花園,在日本花園就是一個精緻的小院子,這就是天生的格局區別。
比如,日軍在抗戰初期的華北大會戰,在河北戰場,集結十多個師團,在河北的20多個師就非常危險了。
結果日軍就投入幾個師團,根本無法形成真正的包圍圈,最後就是擊潰戰,中國主力基本保持完整。繼續投入到其他戰場。一直到1944年,日本才開始真正進行全民總動員,開始爆兵,可是已經晚了。
回覆列表
桶狹間:今川家的戰前動員力
今川義元對今川家進行了掃境出動的全動員。當時今川家的領地駿河、遠江、三河,三國的石高在七十萬石上下,今川義元做了全動員,因此今川家集結了20000到25000的兵力。(注:但不同的史書記載的兵書不同,以《信長公記》記載的人數為四萬五千,大部分史料採用了這一記述。)織田家的戰前動員力“桶狹間合戰”之時,織田信長尚未對尾張全境控制,其動員力遠不及今川。從各種資料綜合起來看,當時織田家可動員的全部兵力在4000上下。再看太平洋戰爭
1941-1945年日本共生產了航母17艘、戰列艦2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63艘、潛艇147艘。
在同一時期美國生產了航母(包括護航航母在內)131艘、戰列艦10艘、巡洋艦48艘、驅逐艦355艘、護衛艦498艘、潛艇203艘。僅從數量上我們就可以看出日美在生產能力上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