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經》認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世界和生命存在的要素,是構成宇宙萬有的根本。
1、五蘊
佛教認為世界和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識5種因素構成,這5種因素就被稱為五蘊。色蘊是指物質,由地、水、火、風所造,是構成世界的4種物質。色蘊分內色和外色,內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就是色、聲、香、味、觸五境。受蘊是指外界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的痛癢、苦樂、憂喜、好惡等感覺,是說人的心理活動。想蘊是透過對因接受外界事物而產生的感覺進行分析得到的知覺和表象,是一種理性活動、概念作用。如聽到蟲叫聲、車聲,人就能確認那是蟲叫聲或車聲。行蘊是透過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行動意志,相當於心理活動,意志活動。識蘊是人的總的意識,即把受、想、行三蘊會聚在一起,能夠就所對境界覺了分別,也就是認識的功能和結果。識蘊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活動與內容。五蘊的真相是無常、苦、空、無我。
2、十二處
十二處是指由六根和六塵結合所產生六識的12個處所,具體指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眼處又稱眼根,指視覺能力或視覺器官。耳處又稱耳根,指聽覺能力或聽覺器官。鼻處又稱鼻根,指嗅覺能力或嗅覺器官。舌處又稱舌根,指味覺能力或味覺器官。身處又稱身根,指感受到冷暖、痛癢、溼滑的觸覺能力或觸覺器官。意處又稱意根,指知覺器官及所有的知覺能力。色處專指眼根所識別的物件,分為形色、顯色、表色三類。聲處指人與其他動物從聲帶出聲,以及物質之間互相接觸所產生的聲音,分為有意義與無意義兩種。香處指透過鼻根所識別的物件,有好、惡、益、害4種。味處指透過舌根所識別的物件,有鹹、酸、苦、甘、辛、淡6種。觸處指透過身根所識別的物件,可分為能造的觸和所造的處,能造的處是地、水、火、風四大,所造的觸是四大所造的觸,指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暖、飢、渴等。法處指意根所識別的物件,包括對色、聲、香、味、觸五處以外的其他事物的現象。分為存在與非存在、實法與假法等。
3、十八界
十八界和十二處密不可分,在十二處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六識就是十八界。十八界中眼界至意界就是十二處中的六根,色界至法界就是十二處中的六塵,六識界包括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眼識界是作為視覺和認識主體的要素或認識作用;耳識界是指聽覺的認識;鼻識界是指嗅覺的認識;舌識界是指味覺
《阿含經》認為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是世界和生命存在的要素,是構成宇宙萬有的根本。
1、五蘊
佛教認為世界和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識5種因素構成,這5種因素就被稱為五蘊。色蘊是指物質,由地、水、火、風所造,是構成世界的4種物質。色蘊分內色和外色,內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就是色、聲、香、味、觸五境。受蘊是指外界作用於眼、耳、鼻、舌、身而產生的痛癢、苦樂、憂喜、好惡等感覺,是說人的心理活動。想蘊是透過對因接受外界事物而產生的感覺進行分析得到的知覺和表象,是一種理性活動、概念作用。如聽到蟲叫聲、車聲,人就能確認那是蟲叫聲或車聲。行蘊是透過對外界事物的認識而產生的行動意志,相當於心理活動,意志活動。識蘊是人的總的意識,即把受、想、行三蘊會聚在一起,能夠就所對境界覺了分別,也就是認識的功能和結果。識蘊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活動與內容。五蘊的真相是無常、苦、空、無我。
2、十二處
十二處是指由六根和六塵結合所產生六識的12個處所,具體指眼處、耳處、鼻處、舌處、身處、意處、色處、聲處、香處、味處、觸處、法處。眼處又稱眼根,指視覺能力或視覺器官。耳處又稱耳根,指聽覺能力或聽覺器官。鼻處又稱鼻根,指嗅覺能力或嗅覺器官。舌處又稱舌根,指味覺能力或味覺器官。身處又稱身根,指感受到冷暖、痛癢、溼滑的觸覺能力或觸覺器官。意處又稱意根,指知覺器官及所有的知覺能力。色處專指眼根所識別的物件,分為形色、顯色、表色三類。聲處指人與其他動物從聲帶出聲,以及物質之間互相接觸所產生的聲音,分為有意義與無意義兩種。香處指透過鼻根所識別的物件,有好、惡、益、害4種。味處指透過舌根所識別的物件,有鹹、酸、苦、甘、辛、淡6種。觸處指透過身根所識別的物件,可分為能造的觸和所造的處,能造的處是地、水、火、風四大,所造的觸是四大所造的觸,指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暖、飢、渴等。法處指意根所識別的物件,包括對色、聲、香、味、觸五處以外的其他事物的現象。分為存在與非存在、實法與假法等。
3、十八界
十八界和十二處密不可分,在十二處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六識就是十八界。十八界中眼界至意界就是十二處中的六根,色界至法界就是十二處中的六塵,六識界包括眼識界、耳識界、鼻識界、舌識界、身識界、意識界。眼識界是作為視覺和認識主體的要素或認識作用;耳識界是指聽覺的認識;鼻識界是指嗅覺的認識;舌識界是指味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