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生活龍
-
2 # 商業模式師袁連法
什麼是心?
天生人,乃天地之心,
人之心承天地之靈明,
展天地之良知良能。
天地人,三才一本:
本於氣,本於道,本於理!
什麼是理?
氣化之條理,
乃天之理,
於人得之,乃心理,
心理即天理!
所以心即理,本於氣也,
無心不見理,
無理心不明。
這乃是天合一的心學方向也。
至於極者,如《中庸》言: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
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
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
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如何打通天道、物道與人道?究竟什麼是中庸之道?
(1)"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又"誠者,自成也",聖人至誠(自成)同於天道,故與天地參,贊天地之化育。
(2)《孟子·離婁上》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周易》:“一陰一陽之謂道, 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擇善成性,性之凝德便是道,所以也能誠。
(3) "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道即誠,成物(他)者也,當然也是自成者;是成天地萬物者,當然也是成人者。
(4)“天道陰陽,地道柔剛,人道仁義”,表現不一,實則體同(同源於天)"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這就是中庸之道。
(5)"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忠恕違道不遠,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即是用中之道。
(6)"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大本亦大道,致中和即中庸。
-
3 # 蓋世神算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已經表明,王公的心即理。已正之心即已為理的意思。現實生活中以此心此理評判愛憎分是非定刑賞。
-
4 # 明貞
這個問題有岐義,心理和物理並不是一回事,心理即心性自性,物理即物性即無明。心即理不假是心理自性,在物質世界物性物理掌控心性心理即自性。六祖無相頌:正見名出世,邪見即世間,邪正皆打卻,菩提性宛然!
人類並萬類若能突破物質桎梏並能轉化主宰之,則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
5 # 澡雪堂主談修心
謝謝邀請!“心即理”,這裡的“理”是指自然規律,此為金鑰,切記切記!!!對學西哲的人而言,“心即理”很難理解,因為西方哲學是二選一,要麼是“物”,要麼是“心”,前者為客觀,後者為主觀,這就好比是上帝和撒旦,絕對不可調和。但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而言,“心即理”,主觀即客觀,上帝即撒旦,非常不可思議。
01禪宗有個說法叫“開悟”,意思是天地之間,有一個最為根本的道理,把它悟透了,從此雲開霧散,天地間再無秘密可言,它就象是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張,一旦把它推翻,後面的就會一個挨一個瞬間全倒,一個不剩。
那麼這張牌是什麼呢?就是我們的心,心是什麼?把它悟透了,人是它,世界是它,天地宇宙也是它,所以禪宗自古又被稱為心宗,而“開悟”則又叫作“明心見性”。
古代的禪師去尋師訪道,想找到這個世界的真相,最後都會被那些大德們告知:這個世界的秘密不在外面,而是在你自己那裡。 比如唐代的洞山禪師,參訪了很多高僧,都未能徹悟,後來有一次他過河的時候,無意間看到水中自己的倒影,猛然頓悟,便作了一首詩說:
切忌從他覓,迢迢與我疏。我今獨自往,處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 ——唐·洞山良价02這首詩很多朋友不一定會讀,裡面的“渠”字可不是指的水渠,而是廣東話中的“佢”,也就是第三人稱中的“他”、“她”或者“它”,明白了這個,這首詩的意思就懂了。
洞山禪師以前是向外求,《楞伽經》裡說“心外見法,名為外道;若悟自心,即是涅槃。”他方向搞錯了,所以“迢迢與我疏”,離答案越來越遠,現在突然從自己的倒影中發現了契機,對於一個參禪者而言,這就象是夜空中的一道閃電,雖然轉瞬即逝,照到的卻是永恆的真理。
找到了這個根本的東西,即是開悟,從此以後“處處得逢渠”,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它,與它同在,所以“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我和它之間已經融為了一體,就象一滴水匯入了大海,從此水滴即大海,大海即水滴,再也不分彼此。
最後洞山禪師鄭重的叮囑我們,“應須恁麼會,方得契如如。”只有這樣做,才能契入那個最根本的道理中去,“如如”就是真理,它其它的名字還有很多,比如真如、實相、本際、本體、實際等等等等,都是指的同一個東西。
03總之,“心即理”就是在告訴我們,所謂的心和物,主觀和客觀,向上再追一步,就會發現其實是同一個源頭,這就象是人的兩條腿,下面看著是兩條腿,你順著腿往上看,就會發現是長在同一個人的身上,之所以把它當成兩個,那是因為我們看的不夠仔細,不夠深遠。
中國文化的源頭是《易經》,而《易經》的核心就是太極陰陽,太極運化陰陽,陰陽運化萬物,反過來看,萬物又是“負陽而抱陰”,最後仍然歸為一太極,這就是我們中國文化中最為精妙之處,西哲目前還處於陰陽對立的階段,對於“心即理”的統一性,恐怕還須一定時日尚能通達。
-
6 # Lv自由
易經中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上為例,我妄自揣測一下。
天體固然每時每刻都在執行,但是如果沒有人,它就算執行的再有什麼規律,也無法提煉出自強不息的道理。也就是說,萬物是不存在道理的,只有人透過觀察和聯想,之後再賦予它道理,它才會蘊含道理。
還有,朱子那派說格物致知,他認為道理蘊含於萬物。
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
如果我說得對的話。
一個創造,一個索取,哪個對?
-
7 # 陽明悟行學宮
在講到“心即理”這個話題時,首先要明白宋學與明學的不同之處。
正如日本岡田武彥所說:“宋學以性(理)為歸宿,而明學則以心為歸宿。宋學是宗性之學,即性(理)學,而明學則是宗心之學,即心學。”
這段話的意義,不僅揭示了宋、明之學的理論大分界所在,更揭示了陽明心學的核心主張“心即理”的思想變化的前世、今生。
在談到“心即理”以前,我們先要講一個重要的宋代理學的哲學主張,即是由二程先生所提出而為朱子所豐滿的“性即理”學說。
何謂“性即理”?
即是“本性即是天理”之意,按照小程先生程頤程伊川的說法“自理言之謂之天,自稟受言之謂之性,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而因於性稟受於理,所以說“性即理也,所謂理,性是也。”
而“心即理”的提出者並非是王陽明,而是南宋的陸九淵,他說“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有理,心即理也”。
那麼這裡就牽扯到兩個問題,一是性與心的區別:二是“性即理”與“心即理”的差異與融通。
我們先來看南宋朱熹的看法,他據北宋大儒氣學派一代宗師張載張衡渠的“心統性情說”而提出“性者心之理也,情者心之用也,心者性情之主也”。
我們再來看王陽明的說法,他說“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王陽明先生關於“心即理”提出的歷史話題。
按照《傳習錄》的記載,王陽明提出的“心即理”說是正德7年(1512年),是距王陽明龍場悟道約兩年的時間,也就是在“知行合一”說提出之後兩年開始正式提出“心即理”學說的。
那麼,這裡又有一個問題,同樣是“心即理”,王陽明的“心即理”與陸九淵的“心即理”有何不同呢?
我們來看《傳習錄》的記載:
王陽明的首席弟子,也就是他的妹夫徐愛,向王陽明求教“至善只求諸心,恐與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王陽明答道:“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請注意,王陽明在“心即理”的背後又有一個哲學命題“心外無理”。後來他又說:“夫物理不外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無物理矣;遺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這裡,王陽明對朱熹的一個說法提出了異議,這個說法源於《大學或問》一書,朱子講“人之所以為學,心於理而已。心雖主乎一身,而實管乎天下之理,理雖散在萬事,而實不外乎一人之心。”
王陽明批判道,此說“是其一分之合之間,而未免已啟學者心理為二之弊。”
接著,他將“心即理”與“知行合一”說進行了連貫。
他說“求理於吾心,此聖門知行合一之教。”
我個人的理解,人之心分為道心和人心,當然這也是相似分法,並非究竟之說,所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這道心即是性,“心即理”也就是“人之道心是天理”之意,這是見道言,但並非成道言也。
因為人心和道心本是合一而不分的,從究竟的角度,“心即理”更通徹,此心是人心與道心混一而不分之言的,故比道心即“性”更進了一步。
故修學之次第,應是先見“性即理”,然後再打為一片而呈“心即理”境地。當然,上等根器者,可直入“心即理”境地。
這便是“心即理”學說的前世、今生的思想大演變。
回覆列表
王陽明心學的三大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那什麼是心即理呢。
朱熹與王陽明
什麼是心既理
王陽明三十七歲的龍場悟道,他悟到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外者誤也。”根據王陽明的說法,性就是心,就是理。如此“吾性自足”,也可以說成是“吾心自足”,或者“吾理自足”,又或者說“心即理”,理在心上,“心外無理”。
這樣,“心即理”的意思就是“吾性自足”,“吾心自足”,“吾理自足”,理在心上,“心外無理”。心與理合一,不再是心與理為二。理不在心外,這樣就無須即物窮理,而是理在心上求。為學功夫不再支離破碎,而是簡易直截。
良知與邪心,一個是高尚純潔,一個是卑劣汙濁。良知之心則成就天理,邪心成就歪理、邪理。這就需要致良知,為善去惡地格物。追求良知的本心,能成為各種行為的標準、原則、法則,而邪心、私心則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