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領航配p資z

    疫情之後,房地產行業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土地市場出現回暖跡象,近期各地土拍溢價率、樓面價有所上漲;與此同時,房企在調整城市與專案佈局;由於推盤量增加,一線城市豪宅成交量也有所上漲。

    房地產市場回暖了?多名業內人士指出,樓市視窗期已出現,值得關注的是,土地樓面價是呈現上漲趨勢的,比如5月7日杭州土拍,建華、遠洋競得的祥符地塊,成本比周邊專案要高,但房價限價漲了4000元/平方米,粗略測算專案利潤率為6.4%,能否實現存疑。但這一波土地市場熱度有可能帶動市場預期的變化。

    房企能否借這一波市場回暖彎道超車?千億規模的房企已經在行動。

    據克而瑞資料顯示,1-4月百強房企整體拿地銷售比回升至0.35,較3月末上漲0.7,回升至2019年均值。而各梯隊房企拿地意願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行,其中TOP21-30房企拿地銷售比上升最為顯著,梯隊內的濱江、龍光拿地相對積極。此外,恆大、碧桂園、綠城等大房企拿地動作頻繁,而銷售規模與這幾家房企有明顯差距的祥生,拿地節奏也與市場週期不謀而合。

    5月13日、14日,祥生地產分別以24.6億元和14.55億元先後在寧波、合肥拿地,5月至今,包括在諸暨所拿兩幅地塊,祥生已經拿了四幅地塊,總投資49.42億元。據瞭解,1-4月,祥生新增土地貨值共計198.3億,同比增加133.29%。

    剛於2019年實現千億銷售規模的祥生,並非上市房企,但也可管中窺豹。經過一輪“蟄伏期”後,各房企的投拓節奏加快,且拿地更偏好去化率高的核心城市。資料顯示,今年以來,銷售TOP50中半數房企單月拿地金額超過50億元。

    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認為,房企這段時間積極拿地,出於高週轉模式考慮,可以在年底前推售,以增加今年的總銷售金額。由於經歷了疫情影響,房企今年對於回補業績的訴求明顯;對於資金面向好的房企而言,現在拿地還是有時機的,價格競爭沒有那麼激烈,此時拿地增加了彎道超車、提升市場地位的可能性。

    整體償債能力下降

    疫情之後,地方政府也在土地市場上持開放態度。以上海為例,4月21日,上海土地市場舉辦首場土地宣介會,涉及浦東、嘉定、寶山和靜安四個區,推介土地64宗,加上前期臨港線上推介的14幅土地,規劃建築面積超過400萬平方米。

    4月22日,上海正式印發《上海市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加快經營性用地出讓節奏,適當增加年度土地供應量;加快土地出讓收入安排和使用。

    5月15日,上海舉辦第二場土地宣介會,奉賢新城計劃推出規劃建築面積逾77萬平方米的土地。

    但擺在房企面前最大的問題,仍然是現金流問題。據上海鏈家市場研究部資深分析師楊雨蕾分析,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進一步恢復,降幅較前值收窄了4.4個百分點。隨著國內復工復產,新開工和土地購置均有所恢復,新開工降幅較前值收窄了8.8個百分點,但施工增速較前值幾乎沒有變化,預計隨著新開工的好轉,施工增速也會加快。與此同時,商品房銷售增速也逐步好轉,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較前值收窄7個百分點,銷售額較前值收窄6.1個百分點。

    4月單月商品房銷售面積降幅更是較前值收窄了12個百分點,預計5月份還有進一步修復的空間。但房地產企業到位資金降幅亦收窄,較前值收窄了3.4個百分點,其中,定金及預收款下降18.9%,個人按揭貸款下降5.4%。

    4月資料表明銷售受阻使房企承受著更大的經營壓力和資金壓力。正如張宏偉所言,資金、土儲是房企能否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因素。

    透過2019年年報資料不難看出,房企今年記憶體在短債償還風險。綜合同策研究院與億翰智庫資料,截至2019年底60家上榜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平均為1.49,相對良好。其中,現金短債比超過1的企業有44家,佔比超過七成;現金短債比低於1的有16家,佔比低於三成。

    整體看,銷售規模增加的房企現金短債比較高,比如龍湖、中海等,具有更強的短期償債能力。龍湖以4.38倍位居首位,其次分別是越秀地產、遠洋集團,現金短債比均超過3倍,分別是4.23和3.61,短期償債壓力較小。但也有部分房企現金短債比低於1,例如金茂、富力、恆大、泰禾,現金短債比分別為0.93、0.62、0.61和0.25,貨幣資金無法完全覆蓋短期有息負債。

    另外,大房企在融資端的優勢,能使其更好的控制債務結構,將短期債務佔比控制在合理期間,以此平抑短期償債壓力。但房企貨幣資金儲備中有一部分受限制資金是無法動用的,如果受限制資金規模過高的話,將會對房企的短期償債能力造成壓力。

    現金短債比下降有兩個原因:貨幣資金面臨增速放緩壓力與房企短期債務小幅增長。

    因此,房企加速銷售回籠和積極參與拿地,是實現財務結構最佳化的有效途徑。2019年,銷售百強房企總貨值規模已經達到42萬億,其中10強房企的總土儲貨值高達18萬億,佔百強總貨值的四成以上,規模房企的土儲斷層趨勢越來越明顯。但在市場波段調整時期,房企的投資策略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少房企有意識地增加現金儲備、注重控制有息負債的規模。

    2020年疫情的發生導致房企銷售去化遭遇難題,一季度TOP200房企累計銷售額同比下降,進一步限制了現金回款的增長,後期是否能夠回補取決於接下來的銷售表現。

    這就不難解釋這一輪土地市場的回暖了。值得關注的是,規模優勢下,為了提質增效,頭部房企投資邏輯正悄然改變。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房企增儲之路開始分化。

    大房企如融創、世茂等仍繼續積極收併購,謀求低成本規模化擴張。

    調結構、調節奏、調佈局,積極拓寬拿地渠道穩健增儲,典型如綠地、華潤。華潤置地總土儲貨值一路飆升,從2017年底20位迅速升至2019年12位,兩年間土儲貨值幾乎翻倍。綠地則堅定高鐵新城戰略,優質佈局核心三四線,土儲貨值同比漲幅超50%。

    從總土儲的去化週期來看,龍頭房企逐漸走出“瘋狂囤地”的怪圈,平均去化週期連續兩年下滑,從2017年末的4.81年下降至2019年末3.98年。

    存貨上升回款承壓

    業內人士將房企短期償債壓力歸結於房企存貨上升,因此這一輪土地出讓中,房企透過城市選擇補倉、調倉的動作也很明顯。

    國信證券一份研報指出,企業想要規模增長、盈利增加,難以透過降低成本來實現,只能增加存貨投資;房企的存貨投資往往是跨期的,即本年的存貨投資影響後續2到3年的盈利規模,遠期的成長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下的存貨投資。

    國信證券分析師認為,多數房企2019年自由現金流改善的真正原因是現金收回後存貨再投資的減少,是房企擴張意願降低的表現,而這也意味著多數房企未來1到3年銷售增速的自然放緩。

    TOP10房企2019年新增土儲情況來看,中海地產一線城市新增土儲最多,佔比達到21%,此外,中海在經濟發展較好的三四線城市拿地比例有小幅提高。

    融創在二線城市新增土儲最多,佔比達到77%,一二線城市佔比均有所提升。保利發展、綠地等過去一年在三四線城市新增較多土儲,華潤置地主要圍繞在強三線城市。

    而事實上,不少大房企尤其是千億規模的房企已經意識到存貨問題。據不完全統計,碧桂園、融創、綠地和華潤4家房企土儲去化週期不同程度地上升,其中綠地表現顯著。

    2019年在全國地市下行的背景下,綠地逆市拓展,尤其在二線核心城市佔比提高,落子上海董家渡、天津貿易港等大規模專案,總土儲去化週期也由2018年末的3.45年大幅上升至5.2年。

    再以祥生為例,其與碧桂園、恆大持續重倉三四線城市的邏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祥生在今年3-5月已新增7個地塊,分別位於杭州、溫州、寧波等城市,這些都屬於在疫情後快速復甦的區域。

    正如張宏偉分析認為,從祥生進入的城市來看,是與高週轉速度匹配的城市為主的。一方面,祥生有規模化需求,另一方面透過高週轉,加快回款,也是降低資金壓力的一種表現。

    最近祥生在杭州投資40多億拿地,深耕佈局這樣的二線城市,這是千億規模之後做城市、專案結構最佳化:一二線城市週轉速度慢但是可以做利潤;三四線城市利潤承壓但可以促進規模增長,祥生現階段的必選項就是在兩者中做平衡。

    張宏偉指出,作為浙江企業,祥生不乏市場敏感度,上市需求也推動其利用槓桿和這樣的機會做一些土儲動作。

    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至今,祥生在二線及新二線城市濟南、寧波、紹興、溫州、蕪湖、嘉興、台州共計拿下19個專案。從土儲結構來看,祥生在一二線城市的土儲佔比已超75%。

    為了規避“走量”地塊,祥生採取的策略是提高拿地質量,傾向於拿10萬平方米左右的小規模土地,以便於提高資產週轉率。

    比如在5月12日,祥生約6.52億元的價格競得位於紹興諸暨的恆大悅瓏府西側宅地,競價達101輪,溢價率約為18.1%。地塊出讓面積約為7.24萬平方米,樓面價約為5000元/平方米。參考恆大悅瓏府5月均價1.25萬元/平方米,祥生地塊銷售預期利潤至少有20%左右。

    從祥生近期拿地趨勢可見,長三角地區拿地視窗期已經來臨,房企集中這個地區拿地,也是市場風險與機遇並存的體現。

    經過疫情特殊階段“洗禮”後,大部分企業開始重新審視城市發展週期,資源、人口聚集的城市優勢將被進一步放大,長三角、東部沿海的一二線城市在樓市迅速復甦、政策利好、優質地塊方面的復甦態勢更加顯著。

    一方面,長三角不少強二三線城市人口匯入正向,疫情之後市場復甦加快,有利於提升去化率。

    另一方面,熱點城市如杭州、寧波、南通、蘇州的土地溢價率提升快,拿地房企普遍面臨利潤痛點。以5月7日杭州出讓5幅地塊的結果來看,溢價率均在20%以上,其中濱江、銀城分別拍下溢價封頂的兩幅地塊。

    有媒體測算出,今年以來,杭州市區宅地平均預期銷售利潤率為5.3%,而這5幅土地平均預期銷售利潤率僅4.49%,降低了0.81個百分點。

    業內人士猜測,手頭現金充裕、具備短期償債能力的房企,敢於在這一輪土儲補倉時機中下注。能否彎道超車,則看這些房企產品打造能力以及當地市場的變化了。

  • 2 # 諮詢師天生

    實際上,我的判斷是,今年房市確實會有小幅的回暖。

    這要和國際環境結合在一起說。

    我先說一下2015年的情況,那年我們說要去槓桿,房市管控,國內主要gdp的支撐——消費與投資雙雙疲軟,為什麼呢?消費中房市是很大一部分,而房市疲軟,投資熱情自然下來。同時,房市疲軟也造成地方基建的動力不足。因此當年的gdp是很有壓力的。

    然而,當年的進出口突然表現突出,把消費投資的gdp跌幅全部補上,還往上拉了好多。

    這情況到去年,完全反了過來。

    大家都知道,去年中國和m國出現了貿易糾紛,這事情我有參與一些工作,商務部最初測算,完全貿易開戰,一次衝擊(不加任何影響)對gdp最大造成0.5個百分點的傷害。那麼其實我們看上去能接受。

    只要投資和消費能夠補上這個缺口就行。

    偏偏,去年去槓桿又是一個大年。

    房市管控重新收緊,地方融資平臺又開管控,所以投資和消費再次下滑。

    前有狼後有虎,中國經濟面臨了嚴峻挑戰。好在我們及時調整,經濟工作會議重新闡釋了去槓桿的含義,地方債又緊急輸血。

    但是,今年形勢還是不容樂觀。

    對外我們還沒結束爭端,就算結束,對m的貿易其實並不是我們的出口大頭,影響沒那麼大。

    但負面影響卻已經開始發酵蔓延,這可已經不是0.5個gdp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所以我們必須加緊談判也是這個道理。

    同時,今年是公認國際經濟週期開始萎縮的開始。全球經濟都將放緩,對我們進出口壓力更大。

    所以,今年的主題,應該是拉內需,投資和消費,繼續輸血。

    基建是重頭,但是任何基建,都必須透過地產體現價值和拉動經濟。

    所以,無論今年開始房市怎麼變化,大形勢是支撐房市回暖的。

  • 3 # Kevin2188

    是比春節假期那幾天看房的多一點,春節假期沒人,現在有兩三人看房了,但比去年同期少了90%看房客,這就是你們說的回暖嗎?回暖之說純粹胡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戎不取旁道李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