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冷清先生
-
2 # 有好奇心的老頑童
事情沒有十全十美的。孔明自比管樂,志向遠大。似乎不想從基層做起,一步步上升。而曹孫兩家已形成一定規模。人才結構已趨穩定。劉表自保之徒,在亂世就是一塊肥肉。去之無益人生規劃。
劉備,有雄心,善識人,.有猛將,.實力小,是創業版。其缺頂級謀士,去了能迅速重用,是.為得其人。
但當時天下趨穩,弱點軍閥不多了。近的有劉表,遠點有劉璋,張魯。但憑劉備這點人馬,硬吃均不易。故為不得其時。
當時,劉備以友好身份鑽進劉表肚內。孔明本意想待時奪之。實際是與吳聯合,打勝赤壁之戰,分配到半個荊州。劉備繼續以友好身份鑽進劉璋肚子裡,外有孔明帶兵外攻。另加馬超虛張聲勢,加上劉璋無鬥志,得了蜀。
即使這樣蜀吳聯合,實力依然大大小於魏,而魏政權穩定,人才眾多,孔明.身體壽命等不了了,使強行行事,這也叫不得時也。
-
3 # 磊落江湖路
大家說的都對!而三國之中又有幾人適得其主,又適得其時呢?郭嘉、周瑜、龐統、法正皆是短命,荀彧、荀攸被逼而死,賈詡一生漂泊,陳宮難遇明主……
所以司馬徽才是高人,早已看破一切。成又如何,敗又如何?是非成敗皆成空而。
-
4 # 江南飈
陸毅版諸葛亮被劉備請走後,一旁老人便說:適得其主,卻不適得其時。這是導演的改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被劉備請出山之前,司馬徽先後兩次向劉備舉薦諸葛亮,這句話是司馬徽第二次,也是他親自登門向劉備舉薦諸葛亮時所說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諸葛亮得到了賞識他才華並且對他言聽計從,讓他放手大幹的領導,但是諸葛亮所處的時代確實不利於他建功立業。
其實這句話還是有言過其實的地方。劉備很倚重諸葛亮不假,但是絕沒有到言聽計從的地步,更沒有讓諸葛亮放手大幹。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正式加盟劉備集團,開始創業。諸葛亮小試牛刀火燒博望、火燒新野,在劉備集團樹立了很高的威信,得到了劉備集團的認可。但是這時候諸葛亮勸劉備取荊州,劉備不同意。劉備有自己的主張,那就是凡事都和曹操相反,也就是在政治上堅決貫徹“敵人堅持的我們就反對,敵人反對的我們就堅持”。所以沒有取荊州。而是帶著百姓逃跑。跑到江夏,得到喘息之機,劉備這才按照諸葛亮的計策,開始聯合孫權抵抗曹操。經過赤壁鏖兵,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戰略態勢,劉備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取了東西兩川,結果關羽大意失荊州。劉備不顧諸葛亮苦勸執意要興兵伐吳,終致大敗,直至劉備病死。在這個過程中,劉備與諸葛亮的配合並不默契,諸葛亮的戰略作用發揮的並不充分。特別是在興兵伐吳的過程中,劉備禦駕親征,諸葛亮卻沒有隨徵,可見君臣之間的矛盾已經十分明顯。以此論之,諸葛亮投效劉備,並不像司馬徽所說的適得其主。所以劉備一死諸葛亮就大權獨攬,連年興兵,結果總是無功而返,這其實就是諸葛亮內心壓抑情緒的一種報復性反彈,劉備活著的時候處處掣肘,使的諸葛亮難易大施經綸手,現在劉備死了,再也沒有人可以制約他了,於是他放手大幹,結果還是功敗垂成。這也就是作者要告訴讀者的,諸葛亮的能力並不如傳說的那麼厲害。
再看“卻不適得其時”這後半句。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打江山,正值東漢末年各路軍閥擁兵自重,割據混戰的時代。對於諸葛亮這樣一個胸懷天下,精通韜略,足智多謀又青春年少的人來說,這真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呀!混亂的時代恰恰為他這樣的人才提供了大顯身手,建功立業的舞臺呀!但是,司馬徽為什麼要說諸葛亮“卻不適得其時”呢?從《三國演義》諸葛亮出山以後的情節就可以看出。諸葛亮面對的敵人主要是曹魏,諸葛亮在戰略上對曹魏的定位是敵人,對東吳的定位是盟友。所以在諸葛亮出山以後集中力量打擊曹魏,但是無論諸葛亮如何努力,總有實力強大的對手存在,比如曹操及其手下的謀臣策士,司馬懿就是其中最厲害的一個。每次看到司馬懿從諸葛亮的妙計中脫逃,都會想起“既生瑜何生亮”這句話。還有東吳的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等人。在諸葛亮所處的這個時代,產生了許多與他不相上下的奇才,而且站到了他的對立面。就連諸葛亮的老丈人黃承彥都違揹他的囑託,將東吳大將陸遜從八陣圖中領了出來。可見諸葛亮所處的這個時代的確是不利於他建功立業,實現平生抱負。
縱觀《三國演義》,可以看出諸葛亮並未遇到真正信任他的主公,也沒有遇到一個可以建功立業的時代,但他仍不失為一個英雄,一個英勇奮鬥的悲劇英雄,為理想想敢於挑戰時代,敢於憑藉一己之力補綴乾坤,他的這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是偉大的。
-
5 # 蔣沈韓楊
這是公元207年的形勢地圖,北方除公孫度,馬騰外,曹操已經沒有什麼敵人。孫權在江東已經站穩了腳跟,手下聚集了一批能臣武將,氣候已成。而我們的劉皇叔呢,還在依附劉表,要說地盤只有可憐的新野那點地兒,如此看出劉備輸在了起跑線上。
諸葛亮正是在這個時候投奔劉備的,此時天下,若想與曹操抗衡,或者分得一杯羹,只有荊州益州可取,然而這需要時間啊。司馬徽感嘆諸葛亮雖然遇到明主,但是生不逢時,如果在劉備起家的時候相投。當時的天下還大有可圖。《隆中對》可謂是一個奇思妙想,才華橫溢的宏偉藍圖,但是以諸葛臥龍之能,提的也是三分天下的規劃,若要一統中原,真的像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6 # 傳統悟人生
中國有句古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還有一句更撩人:士為知己者死。
陸毅版諸葛亮被劉備請走,水鏡先生司馬微言\
適得其主,不得其時。
好一個水鏡先生一言把孔明一生說了個透轍。
你看諸葛先生一生躹躬盡粹,忠心保劉備,一心一意北伐。
然而時運不佳,五次北伐也沒有成功,最後操勞病死五丈原。
縱觀諸葛亮一生應驗了他老師水鏡先生司馬徽的預言\
適得其主
不得其時
水鏡先生真神人也,預測相當的準。我們後人當給他,\和一生忠心耿耿保劉備的孔明,給一萬個。
-
7 # 史苑空間站
劉備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明主,有著漢室皇家血統,以仁義聞名天下,如果能讓劉備得到天下,肯定會治理的很好,主徐州期間,深的百姓愛戴!這就是“適得其主”!
卻不適得其時,還是針對劉備說的,為什麼?如果韓信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那諸葛亮就是成業劉備敗也劉備,言下之意,是出山出晚啦!
縱觀劉備一生,可以看出端詳,分為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起兵鎮壓黃巾軍到義救陶謙,劉備四處遊走四處碰壁,始終寄人籬下,這是劉備的求溫飽階段;只要能有棲身之地就行,以待發展。
第二階段,入主徐州到依附劉表,猛地一下有了自己的地盤,好比窮人暴富不會經營,缺乏諸葛亮這樣的人才治理有餘守土不足,不會遊刃於眾諸侯之間;認為仁義可取天下,對豺狼呂布都講仁義,結果丟城失地;
第三階段,臥龍出山到分兵益州,曹操下江南前,不聽諸葛亮之言,錯失荊襄九郡(也有叫七郡),赤壁之戰後,雖趁亂取了荊州四郡,卻和東吳埋下了隱患;文有關張趙黃魏,武有臥龍鳳雛,還是撕不開虛偽的面具;(沒有能力勸說劉備強取荊襄)
第四階段,取益州爭漢中稱王,逐漸私下虛偽面具,不聽龐統上策(龐統為劉備獻計上中下三策,劉被認為:上計太急、下計太緩,可取中計,結果要了龐統性命)終於向劉璋宣戰,並攻下益州,逐鹿漢中冰稱王;
第五階段,稱帝到託孤白帝城,劉備和諸葛亮的分歧終於爆發,劉備一直主張先滅東吳,再取曹魏,他認為東吳弱小易於攻取;關羽的死為劉備找到了藉口,這才孤注一擲發動夷陵之戰,結果大敗而歸。(沒有能力左右劉備舉兵伐吳)
其實,諸葛亮出山後,一直沒主軍事,取四川是龐統、法正;伐東吳是御駕親征、臨死給諸葛亮留了個爛攤子,諸葛亮才得以掌兵,六出祁山,最終含恨而終!
如果諸葛亮在劉備任徐州牧的時候出山,當時徐州下轄六郡:分置彭城、下邳、東海、琅琊、東莞、廣陵等六郡,下轄50縣,兵馬14萬,文有陳圭父子、孫乾、糜竺等人,武有關張,情況可能會不一樣。
回覆列表
“適得其主,卻不適得其時”,《三國演義》原文中,並無這句話。陸毅版諸葛亮被劉備請走後,水鏡先生司馬徽說這話,其實是想說明此時的劉備,實力微末不得天時。那天時,被曹操得到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地利讓誰得了,孫權經營江東已歷三世,跨江而治。那麼,劉備兵微將寡,只能靠人和了。
而這個司馬徽,何許人也?諸葛亮的師父,也是龐統的師父。龐德公稱諸葛亮為臥龍,龐統為鳳雛,司馬徽為水鏡。龐德公大司馬德操十歲,故二人兄弟相稱,龐德公娶諸葛亮的姐姐為妻,而龐德公是龐統的叔父,諸葛亮與龐統都是司馬徽的徒弟。這幾個人之間關係挺複雜。
司馬徽似乎不願意讓諸葛亮,首先去輔佐劉備。徐庶先前輔佐劉備,曹操扣押徐母,徐庶飛馬薦諸葛時,司馬徽說了一句:“元直去便去了,何勞煩此人嘔心瀝血。”司馬徽雖然逢人便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是司馬徽更看好龐統。
龐統年少時,樸鈍未有識者。龐統弱冠往見司馬徽,司馬徽在樹上採桑,龐統坐在樹下,龐統之言,司馬徽很是驚奇。遂稱道龐統,南州士人冠冕,由是顯名。龐統大諸葛亮兩歲,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司馬徽有點不高興,估計司馬徽想給劉備推薦龐統。
司馬徽說“適得其主,卻不適得其時”,可能還有一層意思,就是先向劉備推薦龐統,後向劉備推薦諸葛亮,這樣的順序就合適了。傳說司馬徽能夠識別鑑定人才,也許確有司馬徽的道理。諸葛亮和龐統的統一大計不太一樣,司馬徽認為龐統的統一大計,比諸葛亮的統一大計更高明,因此司馬徽說龐統是南士之冠。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說明諸葛亮和龐統能力一樣,但是戰略主張不完全一樣,司馬徽認為龐統的統一大計更高明。而臥龍鳳雛誰先見到劉備,劉備就會接受誰得方略,那麼後來者的方略,就很難實施。所以,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司馬徽有點不高興,說:“元直走便走了,何勞煩此人嘔心瀝血。”
後來,龐統就去了周瑜處,先做了周瑜功曹。赤壁之戰後,周瑜嫉賢妒能不向孫權推薦龐統。龐統託魯肅向孫權推薦自己,周瑜又寫信給孫權不讓用龐統,龐統無奈的去了劉備處,為耒陽縣令。魯肅寫信給劉備,“龐士元非百里才,使處治中、別駕,方能展其驥足也。”
別駕和治中,都是漢代州刺史的佐官,劉備剛得荊州,領荊州牧。想想看,魯肅推薦龐統為別駕,就是劉備的副手,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諸葛亮先到劉備處,劉備已採納諸葛亮的統一大計,龐統後到,龐統的統一大計,就很難合盤托出了。最終,劉備未能完成恢復漢室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