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吐概念
嘔吐是指有力地將胃內容物經過食道、口腔而排出體外。一般在嘔吐前先有噁心。嘔吐可以是暈車、暈船、早期妊娠的表現,也可以為嚴重疾病的症狀。
嘔吐可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種。中樞性嘔吐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嘔吐前無噁心,嘔吐呈噴射狀,並伴有頭痛和頸部僵硬。周圍性嘔吐見於胃腸疾病、暈車暈船等等。
嘔吐是一種反射,是多種疾病在胃腸道的反應。雖然都是嘔吐,但病因不同,表現出的一些特點也不盡相同。如能仔細觀察、體會自己或他人的嘔吐形式、嘔吐特點、嘔吐的內容物等,再結合病情特點,可有助疾病的早期診斷。
嘔吐的原因
引起幼兒嘔吐的原因很多,胃腸道感染、腸套疊、胃幽門阻塞、闌尾炎等都會引起嘔吐,其中以腸胃道感染最為多見,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吃了不合適的食物也是引起嘔吐常見的原因。
除了胃腸道疾病以外,其它器官的疾病如中耳炎、尿道炎、傷風感冒、腦膜炎、腦積水等疾病也會引起嘔吐。服用某些藥物如水楊酸、補鐵藥物、紅黴素類的抗生素等,引起的過敏及中毒也會出現胃腸反應、嘔吐。
另外,很多幼兒嘔吐是由心理問題、壓力過大引起,當幼兒子被逼做不願做的事如被迫讀書或進食、對功課有壓力、害怕上學等,就會出現嘔吐的現象。這種嘔吐雖然與疾病沒有關係,但還是應引起注意。
還有一些情況出現的嘔吐與疾病無關,如當孩子哭得厲害時就會嘔吐,還有一些幼兒因暈車、吃得太多而嘔吐,但這些情況很容易發現原因,一般不需要檢查、治療。
容易和嘔吐混淆的問題
照顧吃奶的嬰兒時,很容易將吐奶誤以為是嘔吐。吐奶是由於寶寶的食道過短或胃的賁門關閉的比較鬆弛,胃中又有氣體存在,所以餵奶以後胃中的氣體就會將奶頂出來,出現吐奶。吐奶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餵奶不正確引起的。
出現吐奶時只要細心觀察就可發現其與嘔吐不同,吐奶只發生在新生嬰兒或出生後幾個月的嬰兒,吐奶不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精神狀況,嬰兒的體重也可以正常增加。而嘔吐卻不同,出現嘔吐時,孩子出現不精神、食慾差、發燒、體重不增加甚至減輕的症狀。
嘔吐的鑑別診斷
- 中耳炎
小兒由於通向中耳的咽鼓管短而直,加上躺臥時間較多,所以在上呼吸道感染時病毒容易由這個通道進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要知道,耳部不僅只是個聽覺器官,而且還與身體的平衡功能有關。當中耳發生炎症時,就會引起嘔吐症狀。
- 美尼爾氏綜合徵
它以突發眩暈、耳鳴、聽力減退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伴有噁心和嘔吐。美尼爾氏綜合徵具有突發性和複發性的特點。患者自感周圍景物和自身循一定方向旋轉,睜眼和頭部活動時加重,休息後減輕。眩暈持續數分鐘、數小時甚至數天,並有一側聽力減退、耳悶等症狀。
- 暈動病
多因乘坐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引起,常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多汗與全身乏力等症狀,經對症處理和休息後症狀自然消失。
- 前庭神經炎
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前庭神經炎所致的眩暈發病突然,眩暈伴劇烈的噁心嘔吐,眩暈持續時間長,無反覆發作特性。此病一般無耳鳴、耳聾症狀,但病人有發熱、發冷、咽部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
- 腸梗阻
出現反覆發作、症狀較重的嘔吐,並伴有腹脹、便秘、不排氣、腹劇痛、不能仰臥等症狀者多為腸梗阻。如嘔吐物中有膽汁或糞便汁,說明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腸以下。
嘔吐是嬰兒常見疾病症狀之一,多由消化管的畸形、梗阻或功能紊亂引起。如能仔細觀察吐物的性狀、顏色、氣味,對疾病的診斷頗有幫助。
1.清淡或灰白色吐物:這種吐物來自食管,稍帶粘性的水狀分泌物和嚥下的奶水,因食管下端胃的入口(賁門)不暢而留滯,這種情況常見於賁門痙攣。如果吐物有奶塊,並有酸味,說明它來自胃,提示胃的出口(幽門)有梗阻,常見於先天性幽門的肥厚。
3.糞便性吐物:這種吐物是由食物在小腸內停滯時間較長,經細菌和消化液的作用而產生臭味,說明小腸遠側有梗阻。
4.帶血的吐物:如果是鮮血,就是上消化道(食管和胃等)動脈出血;如果是紫褐色的血,則是靜脈出血。咖啡樣吐物說明胃內有陳舊性出血。嬰兒對失血代償能力較低,一旦發現有帶血的吐物,應趕快就醫,以免因失血過多,失去搶救機會。
嬰兒吃奶後從口角流出叫“漾奶”或“溢奶”,常見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嬰兒溢奶無任何不適和噁心,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嬰兒消化管發育不成熟,胃的賁門括約肌力量較弱,而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所以常有溢奶現象,不需要治療。只要餵奶時不要讓孩子嚥下較多的空氣,喂完後在孩子後背輕輕拍一拍,使胃內空氣排出再放到床上,就可防止溢乳,而如果嬰兒吐奶呈噴射狀,吐物有力地濺到床邊或地上,則是病態,常是先天性幽門肥厚的典型徵兆。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由於幽門先天性肥厚增生導致幽門管腔狹窄,而引起上消化道不完全性梗要症狀就是嘔吐,也是新生兒嘔吐常見原因之一,一般生後2-4周,少數生後一週,也有延及3-4個月才發生嘔吐的,開始是溢奶,以後逐漸加重,為噴射性嘔吐,大多數吃奶不到半小時即有嘔吐,吐物為帶凝塊的奶汁,少數可因胃粘膜出血帶有咖啡樣嘔吐物,吐後孩子有飢餓感,想吃奶,此病在腹部可是蠕動波,在右上腹可及花生果大小的硬塊,應積極治療。
- 腸套疊
1歲以下的幼兒,突然發生嚴重嘔吐,伴有陣發性哭啼、面色蒼白、出汗、便血、精神不振等症狀,多由腸套疊引起。
- 急性肝炎
嘔吐多發生在飯後,伴有食慾不振不想吃油膩過多的食物,同時伴腹脹、排氣多、無力、右肋下痛、面板和鞏膜發黃時,常為急性肝炎引起。
- 流行性腦炎
如果學齡前兒童突然出現噴射性嘔吐,並伴有高燒、劇烈頭痛、抽風、胸部皮疹、脖子硬時,多為腦膜炎、腦炎引起。
- 結核性腦膜炎
15歲以下兒童若嘔吐呈噴射狀,長時間不愈,並伴有下午發燒、出汗、劇烈頭痛、神志發呆、抽風、脖子硬等症狀時,多為結核性腦膜炎。
- 顱內血腫或腦震盪
如嘔吐不停,伴有頭痛、頭昏、視力障礙、頭部有摔傷史者,可能為顱內血腫或腦震盪引起。
- 腦膿腫
出現嘔吐不停,並伴有發燒、耳內流膿等症狀,可能為腦膿腫引起。
- 腦腫瘤
由延髓嘔吐中樞迷走神經受到直接壓力或刺激引起。以腦部腫瘤常見,兒童尤多,嘔吐呈噴射性,每於頭痛加重時頻發。
- 百日咳
小兒長時間陣發性咳嗽後的嘔吐,多為百日咳引起。
- 週期性嘔吐
這是一種反覆發作、陣發性的嘔吐。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好發於2-4歲的小兒,青春期前可自然停止發作。嘔吐期間可無症狀或體徵,亦不能提示某一器官或系統有疾病。發作時嘔吐頻繁,嘔吐物開始為吃下的食物,以後為膽汁與胃液,早期即出現酸中毒。本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情緒激動後發生。只要暫時禁食,及時靜脈補液糾正體內代紊亂,嘔吐即止。
除上述疾病引起嘔吐外,還有不少疾病也可引起嘔吐,如急性胃腸炎、胃腸潰瘍、胃癌、食物中毒、急性病的高燒等。
加重嘔吐的其他因素
嘔吐與咽喉炎沒有直接關係或關係不是很大。但咽喉炎會加重嘔吐症狀。同時咽喉炎引起的咳嗽也會導致嘔吐。
嘔吐的處理
出現嘔吐時,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大哭大喊,並立即停止引起嘔吐的可疑因素,特別是當懷疑食物有問題時,應立即停止進食。
孩子出現嘔吐時,在嘔吐後一到兩小時內應絕對禁飲禁食,以便使胃腸能夠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後便立刻喂孩子水或食物,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持續、嚴重的嘔吐,結果出現更大的傷害。禁食期間可鼓勵孩子小睡片刻。
距嘔吐兩小時後,如果期間一直沒有再嘔吐,就可以給孩子喝少量水,清水、葡萄糖水、用溫水調淡的飲料都可以選擇,但應儘量避免奶類飲品。注意喝水時不要一次喝太多,應每次少喝一點,頻頻飲用,通常在嘔吐後第三小時時,讓孩子每五分鐘喝一匙羹水,到了第四小時後,可每十分鐘兩匙羹水,第三至六小時每十五分鐘喝三匙羹水。如果情況穩定,就可以慢慢讓孩子吃一些固體食物,但食物必須簡單、容易消化,白粥、白麵包、麵條、餅乾等都是好的選擇,而咖哩、煎炸、肥膩等難消化的食物就不要吃。孩子吃東西后,在睡覺時為免嘔吐物嗆入肺部,最好是側身睡,小寶寶可以抱著睡。
昏迷病人頭側位,及時擦淨口腔內嘔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警惕嘔吐物嗆入氣管。
嘔吐治療
治療主要是補充水分。可以購買適當的飲料,也可以由醫生開出處方。最好能使用含有合適的電解質配方的飲料,比如口服補鹽液。藥物很少被用來給孩子止吐,因為有時藥物的副作用比嘔吐本身更嚴重。
母乳餵養的嬰兒如果出現嘔吐,最好就是繼續給他補充一些母乳。
如果孩子想吃東西了,就給他們食物和飲料,但一開始最好是清的流質。如果出現胃痛,可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
發生劇烈胃痙攣、嘔吐不止時,可服兩粒雲南白藥膠囊,嘔吐可止。
醫囑服用含蓖麻油工鎂鹽等藥品時,可給病臉含服一些堅硬的冰糖塊或口香糖。這樣可除去藥物引起的噁心感。但若是糖尿病患者,應禁用冰糖,只用口香糖。
姜、竹絨熬水喝,可止胃寒嘔吐。
以下情況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1、 嚴重的嘔吐或反覆嘔吐已超過六小時;
2、 孩子出現脫水症狀時,如眼球下陷、嘴唇乾燥、面板彈性減低、沒小便等;
3、 嘔吐物呈黃綠色或其中帶有血液時;
4、 嘔吐的同時出現嚴重肚痛,尤其肚痛持續兩小時以上時;
5、 伴有嚴重腹瀉時;
6、 嘔吐前出現頭部受傷、腹部撞傷時;
7、 懷疑有食物、植物、藥物引起中毒的可能時;
8、 嘔吐的同時出現脖子痛、脖子發硬、神志不清或行為變異等症狀時;
9、 懷疑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呼吸困難時。
希望你的寶寶快快好起來!!
嘔吐概念
嘔吐是指有力地將胃內容物經過食道、口腔而排出體外。一般在嘔吐前先有噁心。嘔吐可以是暈車、暈船、早期妊娠的表現,也可以為嚴重疾病的症狀。
嘔吐可分為中樞性和周圍性兩種。中樞性嘔吐是由於中樞神經系統發生病變,嘔吐前無噁心,嘔吐呈噴射狀,並伴有頭痛和頸部僵硬。周圍性嘔吐見於胃腸疾病、暈車暈船等等。
嘔吐是一種反射,是多種疾病在胃腸道的反應。雖然都是嘔吐,但病因不同,表現出的一些特點也不盡相同。如能仔細觀察、體會自己或他人的嘔吐形式、嘔吐特點、嘔吐的內容物等,再結合病情特點,可有助疾病的早期診斷。
嘔吐的原因
引起幼兒嘔吐的原因很多,胃腸道感染、腸套疊、胃幽門阻塞、闌尾炎等都會引起嘔吐,其中以腸胃道感染最為多見,包括輪狀病毒、腺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感染。吃了不合適的食物也是引起嘔吐常見的原因。
除了胃腸道疾病以外,其它器官的疾病如中耳炎、尿道炎、傷風感冒、腦膜炎、腦積水等疾病也會引起嘔吐。服用某些藥物如水楊酸、補鐵藥物、紅黴素類的抗生素等,引起的過敏及中毒也會出現胃腸反應、嘔吐。
另外,很多幼兒嘔吐是由心理問題、壓力過大引起,當幼兒子被逼做不願做的事如被迫讀書或進食、對功課有壓力、害怕上學等,就會出現嘔吐的現象。這種嘔吐雖然與疾病沒有關係,但還是應引起注意。
還有一些情況出現的嘔吐與疾病無關,如當孩子哭得厲害時就會嘔吐,還有一些幼兒因暈車、吃得太多而嘔吐,但這些情況很容易發現原因,一般不需要檢查、治療。
容易和嘔吐混淆的問題
照顧吃奶的嬰兒時,很容易將吐奶誤以為是嘔吐。吐奶是由於寶寶的食道過短或胃的賁門關閉的比較鬆弛,胃中又有氣體存在,所以餵奶以後胃中的氣體就會將奶頂出來,出現吐奶。吐奶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餵奶不正確引起的。
出現吐奶時只要細心觀察就可發現其與嘔吐不同,吐奶只發生在新生嬰兒或出生後幾個月的嬰兒,吐奶不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精神狀況,嬰兒的體重也可以正常增加。而嘔吐卻不同,出現嘔吐時,孩子出現不精神、食慾差、發燒、體重不增加甚至減輕的症狀。
嘔吐的鑑別診斷
- 中耳炎
小兒由於通向中耳的咽鼓管短而直,加上躺臥時間較多,所以在上呼吸道感染時病毒容易由這個通道進入到中耳,引起中耳炎。要知道,耳部不僅只是個聽覺器官,而且還與身體的平衡功能有關。當中耳發生炎症時,就會引起嘔吐症狀。
- 美尼爾氏綜合徵
它以突發眩暈、耳鳴、聽力減退為主要臨床表現,同時伴有噁心和嘔吐。美尼爾氏綜合徵具有突發性和複發性的特點。患者自感周圍景物和自身循一定方向旋轉,睜眼和頭部活動時加重,休息後減輕。眩暈持續數分鐘、數小時甚至數天,並有一側聽力減退、耳悶等症狀。
- 暈動病
多因乘坐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引起,常伴有噁心嘔吐、面色蒼白、多汗與全身乏力等症狀,經對症處理和休息後症狀自然消失。
- 前庭神經炎
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前庭神經炎所致的眩暈發病突然,眩暈伴劇烈的噁心嘔吐,眩暈持續時間長,無反覆發作特性。此病一般無耳鳴、耳聾症狀,但病人有發熱、發冷、咽部疼痛等上呼吸道感染表現。
- 腸梗阻
出現反覆發作、症狀較重的嘔吐,並伴有腹脹、便秘、不排氣、腹劇痛、不能仰臥等症狀者多為腸梗阻。如嘔吐物中有膽汁或糞便汁,說明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腸以下。
嘔吐是嬰兒常見疾病症狀之一,多由消化管的畸形、梗阻或功能紊亂引起。如能仔細觀察吐物的性狀、顏色、氣味,對疾病的診斷頗有幫助。
1.清淡或灰白色吐物:這種吐物來自食管,稍帶粘性的水狀分泌物和嚥下的奶水,因食管下端胃的入口(賁門)不暢而留滯,這種情況常見於賁門痙攣。如果吐物有奶塊,並有酸味,說明它來自胃,提示胃的出口(幽門)有梗阻,常見於先天性幽門的肥厚。
3.糞便性吐物:這種吐物是由食物在小腸內停滯時間較長,經細菌和消化液的作用而產生臭味,說明小腸遠側有梗阻。
4.帶血的吐物:如果是鮮血,就是上消化道(食管和胃等)動脈出血;如果是紫褐色的血,則是靜脈出血。咖啡樣吐物說明胃內有陳舊性出血。嬰兒對失血代償能力較低,一旦發現有帶血的吐物,應趕快就醫,以免因失血過多,失去搶救機會。
嬰兒吃奶後從口角流出叫“漾奶”或“溢奶”,常見於6個月以內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嬰兒溢奶無任何不適和噁心,也是一種正常現象。因為嬰兒消化管發育不成熟,胃的賁門括約肌力量較弱,而幽門括約肌發育較好,所以常有溢奶現象,不需要治療。只要餵奶時不要讓孩子嚥下較多的空氣,喂完後在孩子後背輕輕拍一拍,使胃內空氣排出再放到床上,就可防止溢乳,而如果嬰兒吐奶呈噴射狀,吐物有力地濺到床邊或地上,則是病態,常是先天性幽門肥厚的典型徵兆。
先天性肥厚性幽門狹窄
由於幽門先天性肥厚增生導致幽門管腔狹窄,而引起上消化道不完全性梗要症狀就是嘔吐,也是新生兒嘔吐常見原因之一,一般生後2-4周,少數生後一週,也有延及3-4個月才發生嘔吐的,開始是溢奶,以後逐漸加重,為噴射性嘔吐,大多數吃奶不到半小時即有嘔吐,吐物為帶凝塊的奶汁,少數可因胃粘膜出血帶有咖啡樣嘔吐物,吐後孩子有飢餓感,想吃奶,此病在腹部可是蠕動波,在右上腹可及花生果大小的硬塊,應積極治療。
- 腸套疊
1歲以下的幼兒,突然發生嚴重嘔吐,伴有陣發性哭啼、面色蒼白、出汗、便血、精神不振等症狀,多由腸套疊引起。
- 急性肝炎
嘔吐多發生在飯後,伴有食慾不振不想吃油膩過多的食物,同時伴腹脹、排氣多、無力、右肋下痛、面板和鞏膜發黃時,常為急性肝炎引起。
- 流行性腦炎
如果學齡前兒童突然出現噴射性嘔吐,並伴有高燒、劇烈頭痛、抽風、胸部皮疹、脖子硬時,多為腦膜炎、腦炎引起。
- 結核性腦膜炎
15歲以下兒童若嘔吐呈噴射狀,長時間不愈,並伴有下午發燒、出汗、劇烈頭痛、神志發呆、抽風、脖子硬等症狀時,多為結核性腦膜炎。
- 顱內血腫或腦震盪
如嘔吐不停,伴有頭痛、頭昏、視力障礙、頭部有摔傷史者,可能為顱內血腫或腦震盪引起。
- 腦膿腫
出現嘔吐不停,並伴有發燒、耳內流膿等症狀,可能為腦膿腫引起。
- 腦腫瘤
由延髓嘔吐中樞迷走神經受到直接壓力或刺激引起。以腦部腫瘤常見,兒童尤多,嘔吐呈噴射性,每於頭痛加重時頻發。
- 百日咳
小兒長時間陣發性咳嗽後的嘔吐,多為百日咳引起。
- 週期性嘔吐
這是一種反覆發作、陣發性的嘔吐。發病原因尚不清楚。好發於2-4歲的小兒,青春期前可自然停止發作。嘔吐期間可無症狀或體徵,亦不能提示某一器官或系統有疾病。發作時嘔吐頻繁,嘔吐物開始為吃下的食物,以後為膽汁與胃液,早期即出現酸中毒。本病常在上呼吸道感染或情緒激動後發生。只要暫時禁食,及時靜脈補液糾正體內代紊亂,嘔吐即止。
除上述疾病引起嘔吐外,還有不少疾病也可引起嘔吐,如急性胃腸炎、胃腸潰瘍、胃癌、食物中毒、急性病的高燒等。
加重嘔吐的其他因素
嘔吐與咽喉炎沒有直接關係或關係不是很大。但咽喉炎會加重嘔吐症狀。同時咽喉炎引起的咳嗽也會導致嘔吐。
嘔吐的處理
出現嘔吐時,首先要安撫孩子的情緒,不要讓孩子大哭大喊,並立即停止引起嘔吐的可疑因素,特別是當懷疑食物有問題時,應立即停止進食。
孩子出現嘔吐時,在嘔吐後一到兩小時內應絕對禁飲禁食,以便使胃腸能夠充分休息。如果嘔吐後便立刻喂孩子水或食物,會增加胃腸的負擔,引起持續、嚴重的嘔吐,結果出現更大的傷害。禁食期間可鼓勵孩子小睡片刻。
距嘔吐兩小時後,如果期間一直沒有再嘔吐,就可以給孩子喝少量水,清水、葡萄糖水、用溫水調淡的飲料都可以選擇,但應儘量避免奶類飲品。注意喝水時不要一次喝太多,應每次少喝一點,頻頻飲用,通常在嘔吐後第三小時時,讓孩子每五分鐘喝一匙羹水,到了第四小時後,可每十分鐘兩匙羹水,第三至六小時每十五分鐘喝三匙羹水。如果情況穩定,就可以慢慢讓孩子吃一些固體食物,但食物必須簡單、容易消化,白粥、白麵包、麵條、餅乾等都是好的選擇,而咖哩、煎炸、肥膩等難消化的食物就不要吃。孩子吃東西后,在睡覺時為免嘔吐物嗆入肺部,最好是側身睡,小寶寶可以抱著睡。
昏迷病人頭側位,及時擦淨口腔內嘔吐物,禁止用毛巾堵住鼻、口腔。警惕嘔吐物嗆入氣管。
嘔吐治療
治療主要是補充水分。可以購買適當的飲料,也可以由醫生開出處方。最好能使用含有合適的電解質配方的飲料,比如口服補鹽液。藥物很少被用來給孩子止吐,因為有時藥物的副作用比嘔吐本身更嚴重。
母乳餵養的嬰兒如果出現嘔吐,最好就是繼續給他補充一些母乳。
如果孩子想吃東西了,就給他們食物和飲料,但一開始最好是清的流質。如果出現胃痛,可以服用對乙醯氨基酚。
發生劇烈胃痙攣、嘔吐不止時,可服兩粒雲南白藥膠囊,嘔吐可止。
醫囑服用含蓖麻油工鎂鹽等藥品時,可給病臉含服一些堅硬的冰糖塊或口香糖。這樣可除去藥物引起的噁心感。但若是糖尿病患者,應禁用冰糖,只用口香糖。
姜、竹絨熬水喝,可止胃寒嘔吐。
以下情況應立即去醫院治療
1、 嚴重的嘔吐或反覆嘔吐已超過六小時;
2、 孩子出現脫水症狀時,如眼球下陷、嘴唇乾燥、面板彈性減低、沒小便等;
3、 嘔吐物呈黃綠色或其中帶有血液時;
4、 嘔吐的同時出現嚴重肚痛,尤其肚痛持續兩小時以上時;
5、 伴有嚴重腹瀉時;
6、 嘔吐前出現頭部受傷、腹部撞傷時;
7、 懷疑有食物、植物、藥物引起中毒的可能時;
8、 嘔吐的同時出現脖子痛、脖子發硬、神志不清或行為變異等症狀時;
9、 懷疑嘔吐物嗆入氣管,引起呼吸困難時。
希望你的寶寶快快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