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毒舌影視
-
2 # 貓眼電影
2016年金馬獎,範偉爆冷,將影帝獎盃收入囊中。
他的獲獎作品,名叫《不成問題的問題》。
電影的導演梅峰,是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電影編劇和學者。曾擔任過《頤和園》和《春風沉醉的夜晚》的編劇。
他的導演處女作《不成問題的問題》,不僅被做成了黑白片,還採用了一場一鏡的拍攝方式,力求將敘事性和藝術性完美結合。
該片改編自老舍先生髮表於1943年的同名短篇小說,用荒誕的冷幽默,講述中國自古以來“人、情、事”中不成問題的問題。
電影上映之前,就曾在東京電影節參映,獲得了主競賽單元最佳影片的提名,並拿下“最佳藝術貢獻獎”。
除了範偉之外,殷桃、張超、王一鳴、史依弘、王梓桐等演員,也奉獻了非常出色的演技。
並指出,“闖入者張超口吐蓮花作雲遊之喻,對角色騙嘴耍賴的拿捏恰到好處”。
而張超也憑藉電影中秦妙齋一角,獲得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傳媒關注男配角獎。
這個五官精緻、眼神深邃的年輕人,由《加油!好男兒》出道,在經歷了偶像、歌手、製作人、吉他手等幾重身份的轉換後,在演員方面也終於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表達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演員不是一個工作在《不成問題的問題》之前,張超最為人所知的身份是歌手。
2007年選秀出道後,顏值高、條件好的張超一炮而紅。
他心裡明白,“選秀時代,不論你技藝好不好,你都會獲得很多的鮮花和掌聲,我覺得這是一件特別羞愧的事兒”。
此後四五年的時間裡,他努力學習了很多音樂相關的東西。
他不無得意的說,“我現在吉他的技藝和技術就很好了,可以達到錄音的水平了”。
也因為對音樂的熱愛,張超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非常排斥演戲,他覺得這個行當是跟音樂不能媲美的。但隨著他對行業瞭解的深入,他慢慢願意開始嘗試去飾演一些角色。
“我發現自己慢慢愛上了這個行業,因為最好的音樂和表演都是在於感性和理性之間的那條線,呈現出來的最重要的東西,我覺得一樣可以讓我過癮”。
在接拍《不成問題的問題》之前,張超出演了《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謀殺似水年華》、《大話西遊3》等作品。
他明白自己的外形是一把雙刃劍,很多人在直觀取向上,就會認為他是要靠顏值演戲的“偶像”。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自己能夠突破外形的限制,去證明自己的演技和實力。
據他回憶,“當時公司同事推薦我看一個電影劇本,就是《不成問題的問題》。我一看到這個故事,就特別想去試試秦妙齋這個角色”。
張超覺得,秦妙齋雖然不是一個正面形象的人物,但他的身上非常“有戲”。
“比如看《蝙蝠俠》,希斯·萊傑演得小丑其實是很讓人討厭的,但是因為這個角色,我喜歡上了扮演他的演員,所以我覺得角色人設好不好並不重要,關鍵是他身上有沒有戲,也就是說在看到這個角色的時候,我的想象空間有沒有爆炸”。
看到秦妙齋這個角色的時候,張超覺得他雖然在功能上是招人討厭的,但是同時他身上也有比較喜感、比較喜劇的東西,他覺得自己在扮演這個角色的時候,可以多一些諷刺的、黑色幽默的東西。
梅峰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學院派導演,張超為了攻略下這座大山,在見面之前就做了很多準備。
同時,他還研究了一些老舍先生對語言的處理方式,並在臺詞部分借鑑了當時老舍先生的一些語境。
他甚至還準備了一件民國的長衫,從一進門就開始扮起了他心中的秦妙齋。在跟導演聊了一個下午之後,張超發現導演跟他想表達的東西非常相近,也正因為如此,梅峰也決定由他來飾演戲份吃重的秦妙齋一角。
編劇出身,對整個臺詞、節奏,包括劇本上的細節都把控的非常嚴謹,是張超對梅峰的第一印象,在他心裡,梅峰是一個特別在意演員想法的導演,可以給演員的表演留有很大的創作空間。
“我覺得一個戲,導演要先明確他想表達的東西,而演員演戲的時候要明確有沒有和導演一樣的思想,而不是說我只是接一個工作,你付片酬我來演戲,我必須認同你想表達的東西也是我想表達的,這樣演戲才會有激情,而導演則是要抓住我們所有演員的激情”。
演戲不光是演給觀眾看的,更是演給對手看的在《不成問題的問題》中,範偉飾演的丁務源是貫穿整個故事的主要人物。
他說自己必須要搞明白,秦妙齋這個角色在片子中服務型的東西是在什麼地方。
為了更好的做功課和準備,張超研究丁務源和其他人物的時間,遠比自己的角色要多。
“因為我要服務他,讓範偉老師這個角色能更飽滿。而另一方面,我也可以知道在這中間我能找到一個什麼樣的空隙,讓我的角色可以立得住”。
張超說,透過這個戲,他建立了一個專業演員在很多演戲方面的想法。
因為一場一鏡的拍攝模式,每場戲在拍攝後都不會經過剪輯的修飾,所以進組拍第一場戲時,張超在演戲的節奏上就倍感壓力。
“這場戲必須有演得部分在裡邊,也需要誇張的部分在裡邊。觀眾需要知道我在騙他(指範偉飾演的丁務源),但他必須相信我,中間真話假話夾雜在一起,必須誇張但又不能太過,當時我心裡沒底,拍了十七八條,是範偉老師透過他的節奏帶我進入那個氛圍裡,幫我控制好了節奏”。
在這條之後,張超說自己慢慢找到了演戲的感覺。
張超說,他享受著跟範偉、殷桃等前輩老師們對戲的時刻,“因為他們會帶動你、去和你對戲,他們都是從角色去出發,你是這個角色就是這個角色,咱們倆去碰撞。因為演戲有時候不是演給觀眾看的,也不是演給導演看的,是演給對手看的”。
而在張超沒戲的時候,他也習慣性的坐到一邊,看範偉和其他演員前輩們拍戲。
他覺得這樣的觀摩方式比看成片直接的多,“我是邊看劇本邊看他們演戲的,所以有很多我想象這場戲應該是這麼演的,但他們會給你另外一種表達方法,我就會想他到底在想什麼,然後我會記住他演的方式,再去看他前一場和後一場的連貫性,就會知道,原來他想表達的是這個東西”。
在張超心裡,《不成問題的問題》是一部特殊的電影,也是他目前為止表現最好的一部電影,他覺得這部電影對他來說更多的是一種心態上的東西,也就是教你怎麼能在一個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們這部片子,其實在每場戲和每句臺詞上都會讓你有一個感受、都會讓你去思考,讓大家對號入座,所以我們的每場戲的結構,包括臺詞,都有它自己的意思,可以延伸到當下很多不同的觀點,有人會覺得尤大興就是我,有人會覺得秦妙齋就是我”。
就好比說,雖然外表光鮮,但秦妙齋實為一個騙吃騙喝的偽藝術家。
張超覺得,如果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秦妙齋一樣的人,應該會對他敬而遠之,唯恐被這種人弄瘋。但就像電影想告訴大家的一樣,生活在這個世界裡,很多問題都要思考,甚至不得不思考。
在當下這個社會里,張超認為,做人和做事都非常重要。“我覺得你可能不需要選擇去做,至少要懂,我覺得為人處世這方面至少要懂,不一定要去做,但要能應變。做事當然要認真做,因為這個是實力”。
跟之前的作品不同,張超認為《不成問題的問題》是一部讓他找到身為一名職業演員應該努力及認真方向的電影。
他說,他不想跨界也不大想出演一些綜藝節目,哪怕是跟演戲相關的。
因為他擔心跨界會影響自己對電影表演的精準度,也更希望可以出演一些留得住的作品。
他也不想為了討好誰去演戲,他只想盡全力呈現一個藝術作品,努力還原劇本的原狀。
回覆列表
在影片中,範偉扮演的丁務源身份是農場主任,大家一上來就能看清楚,但張超扮演的秦妙齋真實身份是什麼,如果不仔細還真容易漏過去。開頭有這麼一段情節,張超扮演的秦妙齋送一位教授到碼頭,在秦妙齋去拿行李的這麼一會兒工夫,教授就突然不見蹤影,只留下秦妙齋孤身一人。此時的秦妙齋則是一個典型的學生或者助理打扮,說明他的真實身份很可能就是個窮學生,這場不起眼的戲其實對觀眾瞭解秦妙齋的真實身份至關重要,所以有必要在此強調一下,給看過沒看過的觀眾都提個醒。
而後來出現在農場的秦妙齋,則是一副油頭粉面、西裝革履的藝術家形象,讓範偉一見就主動認為他是“畫家”,而秦妙齋也就順坡下驢,稱自己是一個“全能的藝術家”,還說出“我沒有行李,我只有一身的藝術細胞”這種裝逼感十足的話,頓時讓人感覺此人非常虛偽做作。而且他的“騙功”十分了得,隨口就謅出一個有錢的爸爸,不用拿一分錢出來而是給範偉畫了一個“一年住宿費一萬”的大餅,然後就在農場堂而皇之地住了下來。在跟尤太太和佟小姐見面時,秦妙齋則將他這種虛頭巴腦、雲山霧罩、逼格滿滿的語言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尤太太問他是哪裡人,他就把自己的身世天南海北地扯出一大篇,還大發“縱觀我的人生,簡直是被撕成了好多碎片,到底還是把他鄉當成了故鄉,竟不知自己是哪裡人了”這種文藝範兒十足的感慨,沒想到這番說辭竟然打中了跟著父親顛沛流離的佟小姐的內心,頓時對他生出了“知己”的好感,而秦妙齋也順勢對佟小姐大獻殷勤,居然還拽起來洋文,一會兒法語一會兒英語,那種裝逼感滿分的腔調頓時讓觀眾感覺忍俊不禁。
雖然張超扮演的秦妙齋舌燦蓮花,但在真本事方面其實是一無所能的,這一點觀眾也能輕易地看出。比如說他評價別人的繪畫,旁邊人讓他作畫一副露露身手,那就以“我精通的是西洋畫,不是傳統國畫”隨口擋過。比如說他還有一段評價文學家的話語格外有趣——“那些所謂的革命文學家,不過就是罵罵自己的老子和祖宗,暗地裡花的還是老子的錢,還口口聲聲說要跟他們斷絕關係。還有那些唯美文學家,不過是打著風花雪月的幌子,舞文弄墨地稱讚一下老婆、小老婆、各種姘頭!”讓戲裡戲外的聽他說這段話的觀眾都鬨笑不止。但當其他人要見識一下他的文章時,他又以“眾人皆濁我獨清,不屑於跟他們比”的這種高姿態話語擋回去。即便如此,秦妙齋都不曾露餡,說明他似乎天生就具備一種蠱惑人心的個人魅力,不僅屢次都能被他矇混過關,還讓其他人對他倍感敬仰。
而正是他這種蠱惑人心的能力,成為後來趕走農場新主任尤大興的重要推手。新主任革除各種弊病的改革之舉,在他的口中變成了排擠丁主任、讓工人沒飯吃的惡行,而且極力誇大新主任老婆的“貪汙”之舉,還領著工人們在新主任門口高喊“打倒尤大興”,讓尤主任本人也感覺呆不下去了,只能最終灰溜溜地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