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請問填寫什麼龍飛鳳舞

    這首託物寓意的小詩,是唐人詠蟬詩中時代最早的一首,很為後世人稱道。

    首句“垂飲緌清露”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與食性,實際上是運用比興手法,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蟬的頭部有兩根觸鬚,形狀似官員系在頸下的帽帶;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因而用“飲清露”象徵人的品格高潔。其實蟬是靠吸食植物的液汁生活的,哪裡可能只喝露水?

    次句“流響出疏桐”寫蟬鳴聲。為什麼說連續不斷的蟬鳴聲是從枝葉稀疏的梧桐中傳出來的呢?這是因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種高貴而靈異的樹,傳說鸞鳳一類的鳥非梧桐不棲,“王者任用賢良,則梧桐生於東廂”。詩人以蟬自比,則其鳴聲也就不同凡響。“桐”前著一“疏”,既讓人感到“流響”的易於流傳,又與末句“秋風”相應。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是從上面兩句引發出來的議論。意思是“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藉助秋風的飛傳”,沈德潛說:“命意自高,詠蟬者每詠其聲,此獨尊其品格。”這一託物寓意的名句,既是寫景,也是抒懷,是唐詩中最早詠蟬的,很為後世稱道。虞世南原是陳隋舊臣,入唐後以文才和德行受到唐太宗的器重,他生性耿直孤傲,不合於世,顯示出一種內向、孤僻、深沉的性格特徵,虞世南借蟬詠懷,表明自己立身高潔,不需任何憑藉,自會揚名。情景交融,顯得十分和諧自然。這兩句用的是比喻,蟬聲遠傳不是借藉於秋風的傳送,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詩人的人格美,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表現了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讀者可從中想像到人格化了的蟬兒那種清華雋朗的高標逸韻,可謂巧妙至極。正像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所言“不做良臣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名聲自傳達於後”。“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展示了一個清狂自負、躊躇滿志計程車大夫形象。

  • 2 # 使用者長樂

    虞世南《蟬》

    垂穗飲清露 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 非是藉秋風

    《譯文》

    我喝的是清冽的露水,悅耳叫聲自梧桐林向遠處播,聲音傳的遠是因為我站的高,並不是藉助了的秋風。

    這首詩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詩中的蟬是一種高貴的形象。

    詩中寓意是指一個人有本事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藉助其他力量。

  • 3 # 小話詩詞

    非常感謝吾小慈提出這麼好的一個問題,我試著回答一下,和大家共同賞析一下這首詩,互相學習。

    虞世南是初唐著名書法家、文學家、詩人、政治家,生於南北朝時期後梁大定四年(公元558年),卒於唐貞觀十二年(公元638年7月11日),越州餘姚(今慈溪市觀海衛鎮鳴鶴場)人,虞世南博聞強識,善書法,與歐陽詢、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虞世南寫過一首非常著名的詠蟬詩,那這首詠蟬詩到底說了什麼呢?或者說有什麼寓意呢?還是從原詩說起吧。一步一步地往下說。

    原詩:

    蟬唐·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註釋:

    緌(ruí): 唐代的一種帽子,結在頜下面帽帶的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有伸出的觸鬚,形狀好像下垂的帽帶,這是一種比喻的說法。

    流響:蟬連綿不斷的高昂的鳴叫聲。

    藉(jiè):借的通假字。藉助的意思。

    譯文:

    蟬垂著觸鬚飲著清清的露水,連綿不絕的長鳴聲從疏朗的梧桐樹中傳來。

    因為蟬棲居在高大的梧桐樹上的緣故,所以蟬發出的鳴叫聲自然清遠悠長,這聲音並不是因為藉助了秋風的傳送。

    賞析:

    這是一首託物寓意,詠物抒情的小詩,是唐代詩人所做的詠蟬詩中最早的一首,這首詩別出心裁的寫法,深遠的寓意,為後世奉為圭臬,傳誦至今。詩人以蟬比喻君子,這首詩表面上是寫蟬的形狀“垂緌”,蟬的生活習性“飲清露”,實際上詩中處處都包含著象徵意義:

    一,“飲清露”,寫蟬只喝露水為生,寓意君子的清高。

    二,“流響”是寫蟬的鳴叫聲清遠悠長,寓意著君子的德與馨,高標與逸世的風韻。

    三,“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暗示君子品格高遠,無需憑藉外部力量的幫助,自然能夠美名遠揚,表達了詩人對於高潔品格的嚮往與追求。

    古人為什麼會以蟬作為詠誦的物件呢?古人認為蟬性高潔,漢代司馬遷《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載:

    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

    意思是蟬在最後脫殼羽化成為成蟲之前,一直生活在汙泥濁水之中,等脫殼羽化為蟬時,飛到高高的樹上,只飲露水,可謂出汙泥而不染。由於蟬的這一美德與品性,所以古人十分讚美蟬。由於古人的認識不足,或者因為古人迷信的原因吧。認為蟬能在土裡面生活,又能出土金蟬脫殼,就覺得很神奇。所以從漢代以來,皆以蟬的羽化形象來表達人能重生。也是古人的一種美好寓意吧,如將用玉石磨製成蟬放於逝者口中,成語中稱作“蟬形玉含”。寓意精神不死,再生復活。而把用玉石製成的蟬佩帶在身上,則表示高潔的品性。

    古人有佩玉的習慣因此。孔子曾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周禮·玉藻》中載:“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結佩,右設佩。居則設佩,朝則結佩。齊則綪結佩。而爵鞸。凡帶,必有佩玉,唯喪否。佩玉有衝牙。君子無故,玉不去身。”。蟬的形象與人的生活是如此的密切,所以蟬的形象不管是以佩玉的形式出現,還是出現在畫作裡,還是出現在文學作品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4 # 每天讀宋詞

    唐詩中的蟬,其實是有著高尚的品質,一如人一樣,我們現代人應該學習,一起來看看。

    開啟《唐詩鑑賞辭典》,第一首便是隋末唐初的虞世南的《蟬》。歷代詠“梅蘭竹菊”,詠山詠水詠柳的詩詞很多,可是詠蟬的詩詞並不多見。

    蟬,雅名蜩,俗稱“知了”,在夏、秋季鳴叫,聲音響亮,吸樹汁為食。它本是一種昆蟲,但由於它常居高枝,古人誤以為是靠餐風飲露為生;又因它體態嬌美,聲音連續悠揚,於是人們發揮想象,賦予了它優良的品質。詩人常把它作為高潔的象徵,並往往託物言志,寄寓自己高潔的情懷。

    小時候,家住農村,十分喜歡捕蟬。一到夏天,那也正是暑假的時候,屋後面有一片樹林,最喜歡中午的時候拿著竹竿,和好麵筋,不顧酷暑去樹林裡面捕蟬。聽著蟬鳴,抬頭向樹上望去,不久便能找到蟬的藏身之所,這時候,把和好的麵筋放到竹竿的尖尖上,慢慢舉起竹竿,小心翼翼得靠近蟬,然後迅速朝蟬翅粘去,蟬就逃不脫了。

    那時候小學課本里一首詩寫的好: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今天,借回答問題,體味詩詞裡的蟬。虞世南的《蟬》: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隋朝舊臣虞世南,被唐太宗李世民留用後,由於才高學廣,為人正直,深得器重。於是,他筆下的鳴蟬就成了具有高標逸韻人格的象徵,成了詩人自己是因為立身高潔,而不是因為憑藉外在的力量才被重用的表白。

    垂緌,就是古人結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的頭部會伸出一根觸鬚,形狀正如這下垂的冠纓。而古代“冠纓”則是官宦人家的象徵,所以這句“垂緌飲清露”正式比興自己,居高位,志高潔。

    “流響出疏桐”這句話也是要細細品讀,“流響”其實就是蟬鳴不已,“疏桐”就是樹枝之高。其實有了這一句,後面的三四句,才站得住腳了。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這是蟬之最可貴的品質,比興到人身上,就是立身品質高潔的人,並不需要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過“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這正是有品行,有才德的人的自信之處。

    除了這首以外,唐代還有“詠蟬三絕”的說法。以詩人虞世南、駱賓王、李商隱的詠蟬詩最為著名,被譽為“詠蟬三絕”。也一併說說。

    駱賓王《在獄詠蟬》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天資聰明,七歲能寫詩,被譽為神童。唐高宗鳳儀三年(678年),他在侍御史任上,多次上書論事,因而觸怒了武則天,被誣下獄。在獄中,他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詠蟬抒懷之作。這首詩用典貼切,雙關自然,對仗工穩,風骨凝練,亦屬上乘之作。

    再看李商隱《蟬》

    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

    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

    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

    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

    李商隱一生仕途坎坷,落寞淒涼。他七歲時,父親去世,家境極為艱難。二十五歲中進士,走上仕途。但此後由於李牛黨爭的原因,被人排擠,四十六歲便鬱郁而死。他的作品,大多抒發仕途潦倒的苦悶和揭露當時政治的黑暗。他的這首《詠蟬》就表達了這種怨憤。

  • 5 # 手機使用者5534444811

    《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一一一"蟬"之如憚,彈。"清露流響"聲發自然,非虞世南誰知"虞"如憚怕蟬鳴一一一"居高聲自遠(隨唐貳臣心)"虞世南者,虞舜之後裔乎?在隨唐風期何居桐之高位者視之?一一一"非是藉秋風(吹疏桐)"!虞世南寫此巜談》論,不敢以老稱。"垂緌"年輕人以仰唾"飲清露"吧!隨之興也即隨之興!隨之敗也,爾歲之隨之敗乎???不要搪塞詩解思維不?!

    ,好西方文化,敦能解中國囗字。

  • 6 # 一往文學

    虞世南是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他性情剛烈,直言敢諫,深得李世民敬重。這首《蟬》同樣表示了虞世南的性情,他點明蟬居高聲自遠,不是由於憑藉秋風一類外力所致。這首詩的弦外之音是說,做官做人應該立身高處,德行高潔,才能聲名遠播,這來自人格的力量,絕非外力所致。作者以蟬居高飲露象徵高潔,表達出了詩人對人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氣韻風度。

    《蟬》這首詩是一首詠物詩,以物寄託,寫蟬的形體、習性和聲音,暗示著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詠物又是詠人。下面我們從這首詩的每一句分析,進一步瞭解這首詩的內涵。

    蟬 [唐] 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

    垂緌飲清露:蟬垂下像帽帶一樣的觸角吮吸著清澈甘甜的露水。古人認為蟬棲身高樹,只喝清潔的露水。這一句也有些象徵的含義,"緌"是古代身份較高的人系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這裡用"垂緌"暗示顯宦身份。"垂緌"與"清露"暗示自己的顯要身份和清廉的品質。

    流響出疏桐:聲音從稀疏的梧桐樹枝間傳出,寫蟬聲之遠傳。梧桐是一種枝幹很高大的樹,"疏"更見其枝幹的高挺清拔,且與末句"秋風"相應。"流響"表示蟬聲的長鳴不已,使人想象得出蟬聲的悅耳動聽和持續,"出"把蟬聲傳送的過程形象化,彷彿使人感受到蟬聲的響度與力度。這一句雖只寫聲,但卻可看見人格化了的蟬站在高處,清雋飄逸的形象。這一句對蟬聲遠傳的生動描寫,使三四兩句字字有根。

    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因為蟬居在高樹上,而不是依靠秋風。寫出了蟬聲遠傳的原因,是全篇比興寄託的點睛之筆,是由上兩句引發的議論。蟬聲遠傳,一般人往往以為是藉助於秋風的傳送,詩人卻獨具匠心,強調這是由於"居高"而自能致遠。居高實指蟬所居的梧桐樹高,還暗指品格之高。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並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如權勢地位等,自能聲名遠播,這裡所突出強調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這兩句中的"自"與"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應,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美和高度自信,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同時詩人筆下的人格化的"蟬",也帶有自喻的意味。

    《蟬》用比興的手法,託物言志,謳歌了蟬的高潔品格,抒發了作者追求心地純潔的胸懷。作者寫蟬居於高處、鳴聲遠播,而不需藉助秋風,強調立身高潔的人,並不需要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同時以蟬的形象表現了封建士大夫的志得意滿和清高。

    唐人詠蟬詩除本篇外,李商隱的《蟬》和駱賓王的《在獄詠蟬》也很著名,李詩:"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五更疏欲斷,一樹碧無情。薄宦梗猶泛,故園蕪已平。煩君最相警,我亦舉家清。"前四句寫形象,與虞世南的《蟬》詩相似,但顯示的是環境的冷酷;後四句寫思想感情,表達薄宦漂泊、欲歸不得之情。駱詩:"西陸(指秋天)蟬聲唱,南冠(指囚徒)客思深。不堪玄鬢影(指蟬),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詩人借蟬自喻,將秋蟬的艱窘與己身的不幸融而為一。清人施補華《峴傭說詩》雲:"三百篇比興為多,唐人猶得此意。同一詠蟬,虞世南"居高聲白遠.非是藉秋風"是清華人語;駱賓王"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是患難人語,李商隱"本以高難飽,徒勞恨費聲,是牢騷人語。比興不同如此。"這三首詩都是唐代託詠蟬以寄意的名作,由於作者地位、遭際、氣質的不同,雖同樣工於比興寄託,卻呈現出殊異的面貌,構成富有個性特徵的藝術形象。本詩與駱賓王的《在獄詠蟬》,李商隱的《蟬》成為唐代文壇"詠蟬"詩的三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懷舊服外服“舅舅”再次爆料,TBC分為4個階段,5月份同步上線。可信度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