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文系不良人

    “溫莎寡婦”維多利亞女王

    阿爾伯特這麼早就舍維多利亞而去,成為女王一生中最大之痛。從此以後,這位風光無限的英國女王,開始了差不多可以稱為“隱居”的生活。一年四季她都穿著黑色的衣服,一年中的大多數時間她都在遠離白金漢宮的溫莎堡度過,以致有人不無刻薄地把她叫作“溫莎寡婦”。

    由於這位“歐洲祖母”自此之後的深居簡出,皇親國戚便接踵而至,溫莎堡幾乎成為歐洲皇族的宮殿。

    在肯辛頓公園的另一邊,緊鄰寬闊的大馬路,與肯辛頓宮前面小巧、潔白、柔和的維多利亞女王雕像形成鮮明對比,阿爾伯特高聳雄偉的金色塑像在太陽照耀下放射著奪目的金色光芒。

    海德公園邊的阿爾伯特紀念塔

    這是維多利亞為自己鍾愛的丈夫建立的直上雲天的金色紀念塔。馬路對面,穩重而典雅的半圓形音樂廳就叫作阿爾伯特音樂廳,也是女王為紀念丈夫建立的。並且,自建成之後,每年一度的國情報告都在這裡舉行。在溫莎堡聖喬治大教堂旁邊,維多利亞用大理石和花磚重建了紀念阿爾伯特的專用教堂。

    據說在英國各地,到處可見關於阿爾伯特的紀念建築——大概這位女王的後半生,基本上沉浸在對丈夫的懷念中了。

    看見溫莎堡的時候,才突然明白阿爾伯特英年早逝後,無法擺脫糾結於心底的憂傷的維多利亞女王,為什麼只好也只能躲進這個地方,把她的後半生交給溫莎堡了。

    英國王室鍾愛的精神棲息地

    不只維多利亞女王,所有英國王室的人們幾乎沒有一個不把溫莎堡當作他們的精神棲息地。王室做出明確規定,每年的4 月和6 月,女王須在溫莎堡內正式居住。除此之外,女王和王室其他成員的大部分私人週末,基本上也是在溫莎堡度過的。

    住在倫敦城裡的人們,一到週末,會像遊動的魚群,迫不及待地離開擁擠的都市,離開住厭了的家,至少會到都市周邊去尋找新鮮和快樂。

    女王和王室成員一到週末,也會像倫敦的市民那樣匆匆離開市中心。但他們是離開城裡的家,回到離倫敦不遠不近恰到好處的鄉下的家。對於他們大多數人來說,溫莎堡是屬於世界的,更是他們自己的最浪漫的城堡,同時又是最豪華最有特權最為古老的城堡,所以也是最適合他們休憩度假的地方。

    既粗礪又齊整的石塊壘砌的厚實城牆,隨地勢曲折起伏。同樣粗礪齊整的石塊壘砌的圓形的方形的塔樓閘門高下錯落——從倫敦到溫莎堡,僅僅個把小時,彷彿穿過了許多時空,古老的巍峨威嚴就橫在眼前了——這大概就是溫莎堡吸引著從國王到百姓不斷來去的無窮魅力吧。

    一年一度的慶祝紀念儀式是溫莎堡最為張揚最為熱鬧的時刻。身著盛裝的嘉德勳章騎士團,由退伍軍人組成的溫莎軍騎士團、應邀的賓客、圍觀的群眾,浩浩蕩蕩地塞滿溫莎堡內的道路和庭院。此時此刻,從女王到騎士,到偶或到此一遊的參觀者,彷彿一同走進溫莎堡昔日的輝煌夢境之中。作為皇家引以為豪的牢固根據地,溫莎堡的歷史,基本上是不斷地增補完善的歷史,從沒有遭受過大的破壞,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遭到轟炸的時候。

    溫莎堡的火災

    但在1992 年11 月20 日這一天,卻發生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大火。事後查明,大火是由維多利亞女王私人教堂裡的射燈照燃了祭壇上的窗簾引起的。火勢迅速蔓延,維多利亞小教堂及旁邊相連相通的聖喬治禮堂、大接待室被燒燬,周邊的一些房子亦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壞。

    從溫莎鎮看溫莎堡

    這一事故固然重大,但更讓人關注的是對待這一事故的態度。英國皇室並沒有故意隱匿或無意中淡化此事,而是大書特書。官方導覽手冊裡,有溫莎堡正在燃燒的火光沖天的大幅照片,有女王視察災情的小幅照片。

    著火點處未被燒燬的屏風石塊,被原地保護下來,作為火災紀念碑。碑上刻著清晰醒目的文字:“1992 年11 月20 日的火災從這裡開始。重建被大火燒燬的部分在5 年後才完成,即1997 年11 月20 日。這一天也是女王伊麗莎白陛下與愛丁堡公爵結婚50 週年日。”

    來自世界各地的每一位進入溫莎堡的參觀者,都看得清清楚楚。

    回望溫莎堡,周邊人群車輛越是熙攘,越覺溫莎堡遠隔塵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遊戲王不死魔鳥向的鷹身卡組怎麼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