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木電影

    其實沒有什麼可以糾結的,這個網站裡的人對電影的評價覺得不好,就會選擇新鮮度,番茄不新鮮了就是爛番茄了。而且國外以前對於不好的電影作品是會扔水果,特別是番茄表示不滿的,所以名字由此而來。

  • 2 # 口袋電影君

    這是一個崇尚個性的時代,也是最沒有主見的時代。

    而現在《人民的名義》破8%,就被媒體譽為近10年最火的電視劇

    這也是去權威去精英化的時代,也是大號網紅們主宰意見的時代。

    而也有人引用陳佩斯小品裡的一句臺詞:你是有能耐管得了我,但你有本事管得了觀眾愛看誰嗎?

    孰是孰非,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那麼,電影好不好看,到底是誰說了算?

    面對"誰說了算"這種問題,很多崇尚個性的年輕人會脫口而出:聽自己的就好,管他呢!

    首先,影評本質上就是一份“觀影體驗報告”。有北美影評人這樣描述自己的工作:“這家媒體付錢給我,讓我把對於電影的個人印象,轉化為有理有據的觀點,這不僅是分享我的感受,更是一種觀影評測,也是給予讀者的有用忠告。”

    因為,人們為一件東西付出的金錢和時間成本越多,就會越倚重專業的意見和大家的反饋。

    因為一款遊戲的售價是電影票的幾倍,甚至幾十倍,更重要的是,玩家需要花費的時間至少也得有幾十個小時。

    第二,閱讀批評是一種很好的思想交流。毛主席當年還說要加強批評與自我批評呢。每個人有權堅守自己的愛憎分明,但不該封閉他人的思維。評論家不僅負責評頭論足,而且是真正的創造者,他們旁證左引,推動電影藝術不到的發展。其實影評人也是藝術家。

    第三,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各位文化產品空前氾濫。

    單單IMDB收錄的電影就超過400萬部。

    假設你從10歲開始,每天看一部電影,看到100歲。也就只能看32580部,連1%都沒看完。

    所以,電影需要專業人士進行篩選,看爛片就是在浪費生命。另外,社交網路固然可以給每個人提供發聲的平臺,但卻也是從眾心理的溫床,對於言論自由度和包容性也都在削減。

    偏見與怒火很容易如滾雪球般膨脹。

    你敢批評我們家XXX!你知道他有多努力嗎?

    -對不起 不要賣努力 更不要賣慘 我們只看成片結果

    你敢批評中國產電影!你還是華人嗎?

    -愛之深 恨之切

    所以,無論是誰說了算,你也可以不同意我的觀點,但最重要的是要誓死捍衛:給出差評的自由。

    其實,電影好看不看,有一條還算公允的捷徑:評分說了算。

    之前有網友把我們的節目傳到A站和B站後,發現,大家對這個評分極其關注,一出現這個數字,彈幕量就劇增!

    如今,我們最看重的就是:分數

    在眾多“點評類”網站中,給電影打分的那幾個,經常會成為輿論的焦點。

    當然,電影評分網站的出現,的的確確大大提高了影迷的決策效率。

    在好萊塢電影方面,共有三大影迷神器

    神器A.IMDB 全球影迷的網際網路麥加

    作為全球電影資料庫第一大神器,IMDB早在1990年10月,由英華人柯爾尼達姆創立,那時候連網際網路是什麼,大多數地球人可能都沒聽說過。

    對影迷來說,IMDB的權威性毋庸置疑。因為它是 全球靠電影資料庫吃飯網站的資料來源鼻祖。因為,在成立早期,那些電影下的所有欄位,真的是靠IMDB的志願者們一個個輸入的

    其實,到現在也是。比如《殭屍世界大戰2》到底會不會拍,拍了之後,誰導演,誰主演,這些都是需要人工新增的

    在豆瓣上,如果你想新建一部電影,或者一名演員,必須有IMDB連結,不然會被認定是你胡編亂造的。

    IMDB的分數從1到10分,只要是使用者就可以自由評分,註冊過程也很簡單,沒有任何限制。每位使用者的打分,最後都會計入某部電影的最終得分中去,但絕對不是相加總數然後計算平均值那麼簡單。

    而是採用了貝葉斯統計的演算法得出的加權分(Weighted Rank-WR),公式如下:weighted rank (WR) = (v ÷ (v+m)) × R + (m ÷ (v+m)) × C。

    公式有點看不懂?很正常。簡單來說,就是按照IMDB的計算規則,來自“資深使用者”的打分權重更大,更能影響電影的最終得分。而不活躍或新使用者則相反。至於“資深使用者”的判定,那同樣也是秘密。

    之所以,把評分機制搞得那麼神秘,主要還是為了避免:水軍、刷分、惡意差評。

    而能入選IMDB250,則是對於一部電影的無上榮譽。根據vercd前員工透露給口袋君,當年那個IMDB250的資源帖一出,整個電驢達到了成立以來的流量最高點。

    神器B.爛番茄 北美影評人的專家意見

    如果說IMDB崇尚的是人人參與,大眾評分,那麼爛番茄(Rotten Tomotoes)體現的則是專家意見。這家網站由越南裔美華人Senh Duong創立於1998年。

    爛番茄網站的精髓在於將打分者嚴格限定在專業影評人範圍裡。只有供稿於媒體,或者身為影評人協會註冊成功的人,才有資格打分。

    其實說打分,也不是很精確,因為爛番茄並沒有分數這個概念,影評人在看完電影后,若影評為正面,則將其計為新鮮(Fresh)、若為差評,則計算為爛(Rotten),最後統計出好評者佔總人數的百分比,就是:爛番茄新鮮度(Tomatometer)

    近年來,關於爛番茄網站最大的爭議,就是漫威和DC的超級英雄作了。

    總體來說,漫威電影的爛番茄確實高,DC超級英雄作的爛番茄確實低。

    《神奇女俠》爛番茄好評度:待定。

    若是低於60% 估計又要鬧翻天了

    神器C.Metacritic 文化產品都打分

    爛番茄網站成立後,依舊有人覺得百分比不夠直觀。於是1999年,第三大影迷神器Metacritic誕生了,創始人把評分範圍從電影擴充套件到了圖書、音樂和電子遊戲。

    如今,Metacritic的電子遊戲評分是電玩界最為重要,最受玩家信賴的分數,甚至足以影響一款遊戲的銷售成績。

    與爛番茄相同,Metacritic同樣是專業影評人准入制。不同的是,分數從1到100表示,被成為Metascore。

    他們的統計方式是:無論影評人採用的百分制評分,還是A-F的字母打分,抑或是1星-5星的星級打分,都可以轉化為百分制。

    而在最終分數的計算上,Metacritic又和IMDB挺像,也是加權平均值。有些媒體和影評人的打分更重要,沒辦法,話語權這回事兒就是那麼固若金湯。

    最後,Metascore會採用三種顏色來體現影評的優劣:

    綠色:61-100分 好片

    黃色:40-60分 一般

    紅色:0-39分 爛片

    顯然,三大神器之中,代表專業意見的爛番茄和Metacritic,與更能代表全球影迷的IMDB形成互補。如果將三者配合使用,你就可以對一部電影作出比較準確的預期。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IMDB已被亞馬遜收購,Metacritic背後的投資方是CBS電視臺,而爛番茄的母公司是華納,所以很多人都會問,老東家的電影,這些評分網站會有傾向嗎?

    答案是?不會。在一個遵守契約精神的社會,沒人會拿自己的信用開玩笑。對於評分網站來說,聲譽就是一切。

    三大影迷神器雖好,但人家畢竟面向的是以英語為主的歐美使用者。說到中國產片的影迷神器,拿就不多不說到著名的

    豆瓣電影

    當了9年電影編輯的口袋君,是豆瓣的腦殘粉,豆瓣也是我的工作網站。

    關於大家為什麼更相信豆瓣電影的評分,而非時光網的評分,口袋君覺得主要是:豆瓣在商業化方面做的真很剋制。表現在:

    1)都是全白底背景

    2)99%的海報和圖片都沒有水印

    3)強姦人眼球的廣告幾乎沒有

    4)以電影篇目為核心 形成了真正的影迷文化

    整體上而言,豆瓣的機制與IMDB很接近,都是由普通使用者來打分。很多好萊塢電影的豆瓣評分,與IMDB評分比較接近。證明其實全球影迷的口味也都差不多。

    而對於中國產片的評價,豆瓣更是起到了“痛罵爛片急先鋒”的角色。哪怕票房一路奏凱,媒體吹的天花亂墜,豆瓣低分就會那麼一直堅挺地掛著。

    根據豆瓣創始人兼CEO阿北在2015年10月釋出的那篇《豆瓣電影評分八問》的文章。

    其中寫道:一部電影有42萬用戶打分,我們的程式就把42萬個一到五星換算成零到十分,加起來除以42萬,就得到了豆瓣評分。

    這不正是IMDB和Metacritic從一開始就擯棄掉的"算術平均數"嘛,更何況中國乃是網路水軍的重災區。

    好在,豆瓣一直在利用演算法剔除掉那些"非正常打分"。主要有四類:

    1)註冊收購賬號刷高分

    2)註冊收購賬號刷低分

    3)明星腦殘粉進攻豆瓣

    4)沒看過片就亂打分的。

    豆瓣的技術人員一直在和刷分者搏鬥。如果你在豆瓣上看到有某些華語片,出現1星和5星特別多的情況,那多半就是水軍在戰鬥中了。

    無論如何,對於每位個體影迷來說,評分網站的本質是一種抽樣調查。不必過分迷信,也不必過分唾棄。

    除了評分之外,還有型別、預告片、主創、卡司、海報、劇照、票房等多種緯度進行決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屆世界禁毒日的主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