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軍abc

    三年級轉折期的特點?

    三年級轉折期十分重要,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一、成長特點

    三年級在小學階段是過渡年級,是孩子學習習慣、學習態度從可塑性強轉向逐漸定型的重要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更需要家長的關心,鼓勵和幫助。應該注意學生的心理變化、學習方面以及交往方面的改變。

    【心理特點】

    1.個性差別大。三年級的小學生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很容易接受別人的評價併產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有的孩子由於成績不良或某個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級同學的歧視,往往對自己評價過低,對自己失去信心。

    2.情緒不穩定。生活經驗不足,他們經常在陌生、嚴肅、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衝動,常為一點小事面紅耳赤,心情的好壞大多數從臉上一望便知。

    3.自控力不強。三年級開始,學生進入少年期,表現出強烈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慾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徵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隨著年齡的增長,依賴性逐漸產生變化,自控力較差,不能控制和調解自己的日常行為。

    【學習特點】

    三年級的課程開始有了難度上的變化,一、二年級時學生只要努力,成績都會99、100分,但是到了三年級,做題稍有馬虎成績往往在80-90分之間徘徊。三年級是個兩極分化的階段,學習內容增多、難度加大,學生要保持高分,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如稍有馬虎成績很容易大幅下滑。如果成績下滑,基礎沒打紮實,那以後的學習就會越來越難。

    三年級是個過渡時期,是學生學習的“分水嶺”。三年級數學開始接觸應用題,需要孩子理解數量關係了;三年級語文從字詞向段落過渡,而且開始學作文,很多同學都覺得很難,特別是字詞基礎不好的同學,馬上就會出現“只會說,不會寫”的情況。

    作為家長,要有這樣的心理準備“低年級,我們孩子能考90多分,怎麼到了三年級就70、80分呢?”家長應該提前認識到這一點,避免出現問題了再去做亡羊補牢的事情。

    【交往特點】

    三年級的學生與同伴的友誼進入了一個雙向幫助階段、但是還不能共患難。他們選擇朋友往往是從學習成績好壞來衡量,不能真正的體會友誼時什麼,這時就要求父母多抽出時間和孩子在一起,幫助孩子在成績、能力素質和品德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

    二、問題及對策

    孩子在成長的不同階段會出現不同的問題,轉折期內容易出現的共性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特別的重視。

    1.學習的自控力和主動性不夠

    進入三年級後,我們會明顯發現孩子的運動量變大了,加上學習壓力的增大,難度的增加,孩子娛樂的時間變少了,在長時間的學習中,學生會產生疲倦感,這時孩子就會想方設法宣洩自己的情感,學生容易變得浮躁,學習不踏實,成績時好時壞,起伏大,不容易靜下心學習,作業時不應該犯的錯誤多,這些都表明孩子的自控力欠缺。

    對策:給孩子確立明確具體的目標。這裡的目標有兩個,一是遠期目標,即理想。讓學生明確學習的意義,把學習和自己的理想、社會事業聯絡起來,這個理想不一定就是孩子以後從事的事業,但是孩子有了一個奮鬥的目標,會產生持久而主動的學習動力。二是近期目標,最好是一兩週內透過孩子努力就可達到的。在這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經常關心和詢問他們的學習情況,對他們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表示祝賀,當他們表現不佳時,也要給予適當的批評。一個目標達成後,再製定一個新的目標,給孩子適度的壓力。孩子年齡小,許多事情的利害尚不知曉,不太懂得學習的意義,不願意在課本知識上多下功夫。所以,需要我們對學生施加適當的壓力,而不能聽憑學生完全自由行事。我們要透過各種方式,講清楚學習的意義,儘量從正面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2.探索難題的精神欠缺

    三年級後,我們發現考試不是僅僅考課內的知識了,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課外要大量地汲取知識,補充課內所學。在平時的練習中,如果遇到稍微有點難度的題目,懶一點的學生就不想做了,等著老師和好同學講答案,長時間下來,自己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差,心理壓力也會越來越嚴重,久而久之,只要遇到稍難的題目學生就自動放棄了,導致自己越來越懶。

    對策: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面對難題不自信,害怕,根本原因是沒有掌握解決此類問題的根本方法,所以對課堂上老師傳授的方法要認真聽,同時要學會舉一反三,靈活地運用知識,題目“百變不離其中”,掌握了方法,就能將難題轉變為做過的、熟悉的題目。讓孩子體驗成功,逐步養成探索精神。在家輔導孩子的時候,不要將答案完全告訴孩子,要有意識地將題目分成幾個步驟進行,這樣可以降低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及時肯定他的成功,讓他產生滿足感,這樣伴隨著孩子愉快的情緒體驗,他會進而產生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慢慢會對難題消除恐懼感。

    3.閱讀質量不高

    這裡的閱讀不僅僅指的是語文學科的閱讀,數學學科中的應用題審題也是一種閱讀。三年級開始一般容易出現兩個情況:第一,很多學生讀書是裝樣子的。一方面是裝給老師和家長看,希望受到表揚,另一方面是裝給自己看的,純粹完成任務。第二,閱讀質量不高,讀完就忘,一點印象都沒有,一點積累都沒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淺閱讀。

    三、注意力培養及作業指導

    【注意力培養問題】

    常有家長說:“孩子做事效率低,做作業動作慢,一邊寫一邊玩。”大家都知道集中注意力學習的重要性。只有善於集中注意力了孩子學習起來才比較省勁,效果較好,也因此有更多的時間來休息和娛樂。

    1.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外,不應擺放其他物品,以免分散他的注意力;抽屜櫃子最好上鎖,免得他隨時開啟,在沒有完成學習的情況下去清理抽屜;書桌前方除了張貼與學習有關的地圖、公式、拼音表格外,不應張貼其他吸引孩子注意力的東西。女孩子的書桌上不放鏡子,這會使她顧影“自美”。更不能允許孩子邊看電視邊寫作業。

    2.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

    如果作業太多,可以分段完成。有的父母因為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而在旁“站崗”,這不是長久而行之有效的辦法,因為長期這樣,會使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此外,孩子的注意力跟情緒有很大關係,因此父母應該創造一個平和、安寧、溫馨的學習環境。聲音嘈雜的環境,雜亂無章的屋子,不正常的家庭生活,所有這一切都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父母也應該瞭解,研究表明,注意力穩定時間分別為:5-10歲20分鐘;10-12歲25分鐘;12歲以上是30分鐘。如果想讓10歲的孩子60分鐘專注地完成作業幾乎是不可能的。

    3.要求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情

    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對於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動作慢,不許孩子休息,還嘮叨沒完,使他們產生牴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

    4.對孩子講話不要總是重複

    有些父母對孩子不放心,一件事總要反覆講幾遍,這樣孩子就習慣於一件事反覆聽好幾遍。當老師只講一遍時,他幾乎沒聽見活沒聽清,這樣漫不經心的聽課常使得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師講的內容,無法遵守老師的要求,自然也就談不上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父母對孩子交待事情只講一遍,是培養孩子注意力的一種方法。

    5.訓練孩子善於“聽”的能力

    “聽”是獲得資訊、知識的重要途徑。會聽講對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因為老師多半是以講解的形式向學生傳授知識。父母可以透過聽來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來描述聽到的內容,從而培養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指導孩子作業問題】

    1.加強能力訓練

    既好又快地完成作業也是需要一些最基本的能力的,比如小手肌肉的靈活、手和眼的協調一致等,有的孩子作業“慢”就是因為他們的協調能力不足,在做作業時頻繁地抬頭和低頭,從而降低了讀寫的效率和準確率。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首先應當加強其視知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課餘活動如籃球投籃、打乒乓球、剪紙、走迷宮、跳繩、滑冰等。

    2.先複習後作業

    作業的目的是要讓學生正確地理解、熟練地記憶所學的生詞等,是要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知識。孩子完成作業的好壞是建立在對課堂上老師所講授的知識的掌握的基礎之上的,如果課堂知識沒掌握、所學的內容沒有消化和理解,作業自然就就做不好,因此為了順利地完成作業,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作業前先看書,複習完了之後再動筆寫作業,而不要圖省事,回到家抓起筆就寫。

    3.經常檢查孩子作業

    我想每個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自覺,但是從一開始就一味地去要求孩子自覺,這並不現實,否則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在聽了那麼多大道理之後仍然做不到?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在學習生活中,家長的督促才是最終放手的前提。你幫助孩子漸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作業從每天檢查再到一星期檢查兩三次,再到一個月檢查幾次,是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欲速則不達。堅持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對於不自覺的孩子,必須堅持每天檢查。家長檢查什麼呢?

    第一,就是檢查他有沒有漏作業;第二,就是檢查他的書寫,如果書寫不好,立即就擦掉重寫,沒有商量的餘地,因為差的書寫帶到學校來,還是重寫,這樣就比較耽誤時間了。此外,也能保持我們家、校雙方對於書寫的一致性——寫不好就重寫。長期堅持下去,孩子的書寫一定會更加規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精細化管理三大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