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幸福kiss魚

    看過《我不是潘金蓮》的觀眾,都在乍舌——廣電的稽核尺度放開啦?這也能拍?這也能講?從喝茶到告狀、從不作為到上訪,本片雖然略顯剋制但也把這些敏感點都一一點到了。

    雖然本片取了一個譁眾取寵的名字叫——《我不是潘金蓮》,而且馮導到了電影上映之際,無一例外地再次放出了撕B大招,從手撕王健林到跟王思聰過招,馮小剛用極為商業的手法,推動著這部電影票房一路拉高破億。

    但是你真的看懂了《我不是潘金蓮》嗎?

    電影其實跟潘金蓮沒半毛錢關係,至多是女主角李雪蓮上訪的第二層推動力和誘因,但是把這個潘金蓮單拎出來講,總有一種投機取巧和譁眾取寵的既視感。

    李雪蓮跟丈夫秦玉河協議離婚後再結婚,然而丈夫離婚之後火速迎娶了小三,於是李雪蓮丟了縣城裡的房子還丟了老公。這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讓李雪蓮越想越氣,越氣越想告,於是攀親戚找到了法院的王公道。但是就法律層面上講,李雪蓮跟丈夫離婚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李雪蓮自然敗訴。這是本片的根本原因——從法律層面上講,丈夫秦玉河是合法的;但是從道德層面上講,秦玉河是站不住腳的,而且隨著李雪蓮長達十幾年的告狀,秦玉河得房拋妻的行為越發令人不齒,並且輿論是倒向李雪蓮的。這讓秉公執法的公務人員頭疼了——因為依法辦事,卻沒有得到李雪蓮的理解。

    於是李雪蓮從法院院長告到了縣長到市長到首長,層層向上的過程中,故事並沒有討論案情,而是一層層反應出了官員百態,發離婚證的公務員自然是不相信自己被騙的,所以一口咬定李雪蓮當時就是離婚了;院長不過是走程式;縣長逃了;市長的話一層層下下去,變成了把李雪蓮關進去“喝茶”......

    直到一個農村婦女離婚的案子,捅到了首長那裡,於是從市長到縣長到院長,全部被撤了,但是李雪蓮爭的理依然沒有得到解決。這個解決辦法,其實並不是給李雪蓮的解決辦法,更像是維護上級形象做的一個面子工程,旨在表示首長很生氣,後果很嚴重。而根本問題還是沒有解決的。因為這個根本問題是無解的,因為“依法治國”是party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人民當家做主的根本保證,所以真要解決李雪蓮的問題,是對這個基本方略的動搖。但是這個案件有意思的是這一次的依法治國,並沒有保證人民當家做主,反而是讓李雪蓮哭暈在廁所。

    所以李雪蓮在牛那裡有了放棄的念頭,牛在電影裡象徵一個畜生,就像《天註定》裡趙濤殺完點她鐘的客人之後,路上碰見的那頭一樣,以牛喻人,旨在表達對人的悲鳴。於是李雪蓮決定放棄,放棄是需要一個契機的,契機就是秦玉河的一個道歉。但是秦玉河沒有道歉,反而揪出了李雪蓮在封建的小鎮裡,未婚前偷吃禁果就破處了的往事。即便把這件事情放到現在,也是具有殺傷力的。因為文章在被爆出軌的時候,也曾被揪出背後罵馬伊琍是破鞋的言論,破鞋指馬伊琍在跟文章好之前,就已經跟上戲的學長、高虎、佟大為、管虎等好過。即便是民智已開的今天,大家談論起“破鞋”云云的,也都是諱莫如深。跟多數中國男人一樣擁有處女情結的秦玉河,把李雪蓮不是處女的情況,當作了對李雪蓮的攻擊。

    於是李雪蓮的反擊變成了寧願被賣豬肉的老胡拱一次,也想把秦玉河給殺了。

    十多年後的院長、縣長、市長,面對被撤職的前任們,在人大召開之前,都開始登門拜訪李雪蓮勸她不要上京告狀。於是法院開始出動圍捕李雪蓮,公安幹警都是跨鎮抓捕,陣仗之浩大,生動詮釋了何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本片有一條被隱藏的副線——秦玉河之死。片中介紹秦玉河是送貨的時候意外身亡,但是想到從秦玉河這裡做工作的市長馬文彬,有一處有意思的交代:拱橋上的市長身後,是一個抱著寵物狗一看就是小三的女人,這表明了市長的身份——不是個好人。在手底下的“馬仔”走了之後,又叫回來,對著橋那頭說的大意是務必要注意工作方法。這一處的取景簡直絕了:拱橋的橋這頭是市長與小三與狗,橋那頭是負責執行的公務員“馬仔”,市長雖然看不到橋那邊的骯髒,但是對著橋那頭喊一聲,是要起作用的。就像當初的市長說了一句“先過了這幾天再說”就讓李雪蓮在大牢裡過了一個年一樣。

    人大會開完,市長馬文彬對著手下的“馬仔”反思起了整個case,發表了高屋建瓴的事後感,頗有見地......

    對應本片的畫幅有意思之處在於小鎮是圓的,北京是方的,內圓外方,講的就是這片神奇的國土上的真人真事。李雪蓮從小鎮到北京,畫幅變成了方的,然後回鎮上又是圓的。這一處對應的便是中國的鄉鎮部落文化——在李雪蓮的小鎮上,就像馮小剛的旁白一樣:什麼訊息都傳得飛快,今天秦玉河剛說完李雪蓮是潘金蓮,明天整個鎮上的人都會知道李雪蓮是破鞋。所以這個圓就像一個資訊共享圈,小鎮上的資訊都在這個圈裡共享和流通著。圓裡的人如李雪蓮,並不是這個小鎮的對手,所以她選擇去方形的北京告狀。北京是方的,這是地理上的一個形狀,更像是一個沒有被磨平稜角的地方,所以李雪蓮找到了幫手——去人大會,攔首長的車告狀!

    然而圓裡的人是斷不肯讓李雪蓮到方里面去的,所以他們圍追堵截,用沒有身份證沒辦法進京為由,堵住了李雪蓮進京告狀之路。這個骨子裡透出一股韌勁兒的農婦,就像她的那頭牛一樣,既然是畜生,就活出畜生的模樣去橫衝直撞!

    李雪蓮再一次去告狀,直到趙大頭把她給上了。於是她誤以為這就是愛情,可在趙大頭的眼裡,這就是生意。這裡有意思的是李雪蓮與趙大頭的對話——“你這是強姦”

    “那你覺得好嗎?”

    “從沒這樣好過”

    為什麼李雪蓮被強姦會覺得好呢?首先是生理上的,請自行體會一個十幾年沒有性生活的女人;其次是心理上的,李雪蓮其實一直在被強姦,從院長到縣長再到市長。為什麼這一次換成了趙大頭她覺得好呢?因為這裡揭露了李雪蓮的短板——李雪蓮不過是農村一個沒有讀過什麼書的婦女,她之所以告狀,不過是爭這口氣和認這個再簡單不過的道理,你要真的對她寄予多大的厚望,那麼還請稍事休息放下希冀。

    因為李雪蓮在做的事情,其實往大了說是可以撼動一個治理國家基本方略的問題,但是她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她的告狀和上訪存在侷限性,侷限在她作為一個農婦的眼光,只能看到這麼遠。所以她對於假離婚、合法不合理等一系列社會弊端的揭露和改進,並未起到任何的作用,不過被領導當作茶餘飯後的一個談資和笑話,所以市長在跟上級領導吃飯的時候談起李雪蓮,還笑她如今戀愛了要結婚了不上訪了云云......

    所以這裡透過李雪蓮的社會地位和思想認識,給這個故事首先就鋪上了悲劇色彩的結局——這一場告狀,註定是失敗的!反觀南韓同類對律法和道德進行探討和反思的電影,之所以能取得成功,與“告狀人”不無關係——《辯護人》的男主是律師、《熔爐》的男主是老師......

    階級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人物的階級性決定了告狀的影響力。所以李雪蓮在得知秦玉河一死,整個告狀之路便戛然而止。

    有意思的是,把十幾年的時間都貢獻給了告狀之路的李雪蓮,在若干年後,面對著TAM開了一家麵館,十幾年的告狀,換來這樣一個無言的結局,多少有些諷刺。

    畢竟就在皇城根兒下,李雪蓮的告狀之事,變成了多少人揹著李雪蓮的談資。到後來,大家開始當著李雪蓮的面講,直到李雪蓮也跟著大家一起笑,彷彿笑的不是她自己一樣。

    這樣的笑令人無奈,卻又無計可施。

    本片的結局,放出李雪蓮當初告狀的真實原因實際是因為懷上了秦玉河的孩子卻流產了,所以李雪蓮十幾年的告狀之路,是為了這個還未成形的孩子。

    於是一些人,開始罵了——原本一出諷刺的、黑色的喜劇,馮導整這麼一出緣由,不好玩!但是個人理解這裡的孩子,並不是給出李雪蓮告狀的原因,而是雪上加霜——當初有孩子的李雪蓮告狀,孩子沒了;如今的李雪蓮不告了,也不會再有孩子了。這個孩子就像原本可能對李雪蓮的傳承,如今傳承沒有了,即便在皇城根兒下,也沒有這樣去抗爭內圓外方的人兒來前赴後繼了!

    李雪蓮,從最早的小白菜+白娘子+竇娥三位一體,到如今只剩下的一個李雪蓮,後來,李雪蓮變成了祥林嫂。

  • 2 # 電競百感瞳

    《我是潘金蓮》中的李雪蓮身上幾乎看不出范冰冰本人的印記,彷彿就是一個生活於你我身邊的真實農村婦女在執著地上訪,這種返璞歸真的表演或許才是范冰冰最大的成功。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上天註定,十多年前正是范冰冰、馮小剛、劉震雲的組合,憑著《手機》這部電影一舉拿下眾多獎項,在該劇中范冰冰熱辣大膽地表演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也奠定了她之後的演藝方向。在之後的表演過程中,范冰冰所飾演的角色如楊貴妃、武媚娘等都是極具女性魅力的性感角色。在很多時候,范冰冰就如同一朵怒放的玫瑰,從來不會畏懼也不會顧忌別人的目光與閒言碎語,她只是如其所是地那樣展示自己獨特的魅力。這或許已經成為范冰冰性格中的一部分,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找路式的性格與演繹方式讓她註定會成為最特別的那一個。   《我不是潘金蓮》是范冰冰與馮小剛、劉震雲的再度聚首,作為年度熱片該劇在上映之前就吸引了足夠的關注度,這其中范冰冰的表演更是觀眾注視的核心,或許有好事者可能還會根據以往的經驗進行各種腦補,想像其中的熱辣畫面。然而,真正情況卻極大地顛覆了觀眾的想像,范冰冰所飾演的李雪蓮以一個土得掉渣的農村婦女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范冰冰絲毫沒有時尚女郎的風采,彷彿就是一個真正地農村婦女,每天喂牛、開湯館,經營著自己繁忙勞碌的日常生活。這種完全歸真式的演出在以往范冰冰的作品中是即罕見的,也可以說這是范冰冰演藝事業的一次突破,從極絢爛的熱烈之美向純靜、簡潔的自然之美轉換。   《我不是潘金蓮》為一個“人生只爭一口氣”的李雪蓮立傳,採取天圓地方的鏡頭,透過移動的“清明上河圖”網住了從地方到帝都的官民群像,每個人都有所作為,但卻將糾纏的道德、法律、人性和最隱秘的構想更加分不開,也許時間和意外才是人間世最為根本的力量。我們看著范冰冰一路走來,我們看著《我不是潘金蓮》一路上訪。她是范冰冰,更是李雪蓮,但就不是潘金蓮。人的身份,是她存在的理由,絕大多數中國電影中的角色沒有存在的理由,李雪蓮不一樣,她要清白的名聲。范冰冰演來甚是,執拗、堅持、狡黠,她要問個真,即使過程不善、真相不美,但是一件事不能成為另外一件事,范冰冰版李雪蓮值得點贊。   范冰冰對李雪蓮這一形象的塑造無疑是成功的,她幾乎呈現了一個農村婦女轉變成上訪釘子戶的全部心理細節。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我是潘金蓮》中的李雪蓮身上幾乎看不出范冰冰本人的印記,彷彿就是一個生活於你我身邊的真實農村婦女在執著地上訪,這種返璞歸真的表演或許才是范冰冰最大的成功。范冰冰憑藉《我不是潘金蓮》獲得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電影節影后榮譽,也將在未來一兩年取得更多。回顧過去,從《手機》到《蘋果》、《觀音山》再到《我不是潘金蓮》,范冰冰已經詮釋了多種不同面目的女性角色,充分證明了她全面的可塑性,觀眾更是很樂意看到偶像以熟人的身份展開更多面的演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踩剎車時有吱吱聲,需要換剎車片還是剎車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