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下布武
-
2 # 春秋軍備
軍迷們經常說起我空軍有“三劍客”之稱的殲-16戰機是“炸彈卡車”,為何對堂堂戰機會這樣形容呢?首先,這個詞並非是近年來新發明的,而是過去某些戰術飛機專用的名詞,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50、60年代;其次,能以“炸彈卡車”自詡的戰機執行的任務都很單一,無非是裝上一大堆炸彈向敵方傾瀉罷了,用行話說就是負責前沿戰場或戰役縱深的遮斷。正是在這種作戰思維影響下,產生了分工非常明確的“炸彈卡車”。以美侵越戰爭為例,當時A-1、A-4、A-6、A-7以及F-105等戰機就是專門在戰場負責對地面支援的,區別的是A-1、A-4負責淺近遮斷,而A-6、A-7則負責縱深遮斷,F-105負責穿透,後來從F-4E開始才走上了多用途的方向。
這麼說來,過去的“炸彈卡車”只是對那些載彈量高,但飛行效能一般,能改行當轟炸機使用的戰機的統稱了。那麼與現在所說的“炸彈卡車”是有所區別的,如今的重型戰機、殲擊轟炸機、攻擊機之間的區別已不太明顯,主要是用途上的廣泛使得相互的界限已經模糊,正因如此,許多掛載量巨大的重型戰機也被稱為戰轟機。我們引以為豪的殲-16正是本國首款能與美國F-15E戰機相提並論的中國產重型戰機,同時也是攻防兼備的多用途戰機。殲-16屬於四代半的先進戰機,擁有比殲-11系列更強大的掛載能力,幾乎可以掛載所有現役的機載武器裝備。據軍事專家杜文龍分析,殲-16的載彈能力肯定超過了10噸,而中國的轟-6K雖然最大載彈量為12噸,但在實戰時也只能載彈5噸。
殲-16戰機之所以擁有如此強悍的載彈量,與其全內油的設計是分不開的,因此殲-16無須像其它戰機一樣外掛一雙副油箱,僅此一點就節省出了2個重量級掛點。眾所周知,遠端重型反艦或對地導彈的體積與重量都是很大的,都需要掛載在機腹、機翼內側的掛點上。例如蘇-34/35雖有12個掛點,但只有腹部、機翼內側的4至6個重掛點能掛2噸級以上的重型彈藥。普通的戰機是很難勝任這份工作的,尤其要掛載威力巨大的鑽地炸彈更是如此,甚至連隊伍龐大的美國空軍也只有F-15E才能幹這重活。由此可見,給殲-16冠上“炸彈卡車”的名號是毫不誇張的,如果再使用上覆合式掛架,估計殲-16的外掛彈藥量還會有所增加。目前中國的雙發重型戰機並不多,除了進口的24架蘇-35就是新銳戰機殲-16了。
F-15系列是目前美軍現役戰機中掛載能力最強的重型戰機,從其多得驚人的外掛點便可見一斑,以F-15SA戰機為例,擁有的外掛點比殲-16多一個,最大載彈量為10.7噸,由此並非內油設計,因此在掛載兩個副油箱或導航瞄準吊艙後,載彈量有所下降,但是仍能掛載多達12枚AIM-120空空導彈。而F-15E戰機經過改進是內油設計的,一次最多能加10噸燃料,最大起重為36噸,相當於5架殲-7戰機的重量,外掛點幾乎翻了一倍達到了25個,8個是對空用途,17個是多用途,因此在保證4千公里航程的同時還能外掛11噸的負荷,這樣的載彈量不可謂不強悍。
這些重型戰鬥機與專業轟炸機相比也毫不遜色,比如俄國的圖-22M3轟炸機最大載彈量標明是24噸,但實戰時要考慮到機動性與往返航程,因此載彈量最多為6噸。相比之下,各國空軍必定更願意採購這些多用途重型戰機,以取代分工太過明確,功能太過單一的眾多機種。有專家預言,未來世界構成各大國空軍的主力戰機,除了一部分隱身五代機就是這些重型多用途戰機了。
-
3 # 金億桶
“炸彈卡車”Su-24
蘇-24的研製從繪製首批圖紙到裝備部隊共花費了15年的時間,主要是因為當時對該飛機的要求較高,即要使其成為蘇聯首架全天候作戰的對地攻擊型飛機,所以其機載裝置在當時是較先進的。
蘇-24次配備了一體化的瞄準導航裝置,將各種雷達和光電目標探測系統結合在一起。機頭裝有大型雷達,前機身下方有鐳射測距/目標識別器,發動機進氣道兩側及垂尾上有雷達告警接收機,中機身上方有導彈告警接收機。機上還裝有反輻射主動壓制裝置和紅外誘餌施放裝置等。
蘇-24在武器的配置數量和種類上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在起飛重量為39700千克的情況下,可攜帶重達7噸的作戰負載。由於主要執行對地攻擊任務,所以可掛各種炸彈、火箭彈和多種空地導彈,還可掛R-60型近距空空導彈,用於空戰。機上還有一門內建式30毫米或23毫米6管機炮(型號為GSH-6-30或GSH-6-23),射速可達100O0發7分,備彈50O發。
蘇-24共有8個武器掛架,4個為機翼掛架,另外4個為雙梁式機身掛架。不管機翼的後掠角度有何變化,2個機翼掛架始終與機身平行。
“炸彈卡車”,殲16
殲-16是中國沈飛在殲11B的基礎上而衍生髮展出來的第四代多用途雙座雙發重型戰鬥機。於2011年10月在瀋陽首飛,目前已經批次生產並服役於中國航空兵部隊。設計研製殲16戰鬥機是為了中國空軍戰略轉型和升級的需求。自上世紀90年代中國引進蘇27,使中國空軍在現代化的路程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掌握了蘇27的關鍵技術後,我研製出了殲11以及其他衍生型號的戰機,其效能更加接近國外的第三代改進機的水平,有效地提升了中國空軍武器裝備的水平。
不過到了21世紀初,由於戰機功能過於單一,改進後的殲11系列還是不能滿足中國空軍現代化發展的迫切需求。而且蘇30MKK為了彌補我們當時殲轟-7,一直被軍方寄予了厚望。但在實際的駕駛過程中,才逐漸地發現了發動機存在推力不足、晝夜全天候精確打擊能力差和機載雷達效能較低的缺點。為了彌補這些技術性的空缺,殲-16在此情況下就被研發出來,不僅彌補了蘇30戰機的相關缺點,還裝備了有源相陣雷達、紅外搜尋和跟蹤系統。並且採用了隱身技術,其綜合實力要高於蘇30MKK的。
作為中國目前最頂級的戰鬥機,實力是非常強悍的,但是再厲害的戰機也需要花時間去磨練,殲20現在也只是在小批次生產,想要作為主力機來大規模生產還得需要一段時間,所以在這段時間裡就需要一款能夠大批次生產,而且效能符合目前中國空軍需求的戰機,而殲-16剛好符合這些要求。雖然殲10也在大量裝備,但卻是一款輕型戰機,效能上也沒有殲16全面。
對於周邊國家的潛在威脅也是不可忽視的,像南韓和日本都有大量從美國引進的F15重型戰鬥機,在東亞上空肆無忌憚地飛行,還有越南和印度也在大批次引進蘇30MKV戰鬥機,對中國的防空還是造成了很大的壓力。所以批次裝備部署殲-16戰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中國的空中防衛壓力。而未來中國空軍將最少裝備300架以上的殲-16多用途戰鬥機,對於中國重型機隊伍也是良好的補充,再加上殲20技術上的不斷成熟,後面的大批次列裝,這將意味著中國具備了一支打擊能力強悍、且數量龐大的戰鬥機。
-
4 # 魂舞大漠
世上自從第二代開始研發戰鬥轟炸機,第三代戰鬥機強調多工能力,隨有了“炸彈卡車”之名。似乎三代機PK,載彈不超過9噸以上,就不好意思與人比拼,是這樣嗎?
個人覺得有一點,但不是那麼重要。載彈量再大,也追不上專業的轟炸機,多工性說到底,畢竟屬於戰鬥機的一項副業。
三代機在開始較早的時候,F-15和F-16,被指沒有一克載荷用於攻擊,後來被發現,為了發揮裝備最大潛力,才不得不重視多工性,開發出F-15E“攻擊鷹”,從此開始踏上了一專多能的路,掛架數量到今天,增至21個,真堪為天下一大奇觀。
按照戰機研發的時間節點,法國“陣風”的研發,正處於“炸彈卡車”風頭上,從立項之初,即把載荷成為一項重要戰技指標來打造,其空重不到10噸的小身版,最大起飛重量居然到了24.5噸,其C型居然有14個外掛點,因此我們在網路上看到的“陣風”,總見其掛滿了彈彈。
然中型機畢竟中型機,載彈多,燃油就少,只能視任務精心在油彈之間取捨。
對於重型機來說,則不存在是一問題,俄羅斯在蘇-27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其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45噸,在滿足了高航程要求的同時,載彈9噸,可以說做到了戰鬥機理想的極致。
在五代機正在形成裝備的今天,不奢求一種三代機一次出動,可以幹完所有活兒。美國心心念唸的終極版F-15X,也正是處於此種作戰思考,心懷猶豫和徘徊。顧忌到戰機的生存空間被壓縮,三代機發揮餘熱,更要把握綜合性能的平衡。
對此,以為我們的殲-16,在打造之初,就考慮得非常周到。
回覆列表
要評價一款現代戰機的效能如何,需要要綜合該戰機各方面的表現,如隱身性、機動性、航電系統、飛行速度等;但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如果要評價一款戰機的火力甚至戰鬥力,主要看該戰機的載彈量。那目前全球哪些戰機的載彈量可以強大到被稱為“炸彈卡車”,掛載能力又是誰更勝一籌?
首先是美國的F-15E“攻擊鷹”戰機,該機是在F-15D的基礎上重新設計了發動機艙以及部分結構,主要以對地攻擊為主、兼顧對空作戰,也被稱為戰鬥轟炸機。F-15E“攻擊鷹”擁有驚人的25個導彈掛架,其中對空外掛點有8個,其他多用途掛點17個,最大可以掛載能力可以達到11噸,是名副其實的“炸彈卡車”!
其次是俄羅斯的蘇-34“鴨嘴獸”,蘇-34是蘇聯蘇霍伊實驗設計局在蘇-27UB戰鬥教練機的基礎研發的一款遠端戰鬥轟炸機,該機繼承了蘇-27家族一貫的優異氣動外形和效能,並進行了深度的改進。蘇-34共有12個外掛點,其中機腹中線串列2個,進氣道前下部2個,翼下6個,翼尖2個。
在俄羅斯的公開資料中,雖然蘇-34的正常載彈量為8噸、極限載彈9噸,低於F-15E”攻擊鷹“的11噸,但蘇-34的最大起飛重量可以達到45噸,遠大於F-15E的36噸;而且最大12噸的內油讓蘇-34根本不用掛載副油箱,8噸的載彈量可以全部掛載導彈,綜合來說掛載能力和航程是高於F-15E戰機的。
然後是我們的殲-16,殲-16是中國基於殲-11B和蘇-30MKK最新研發的一款重型多用途戰鬥機,該機在定位上與美國的F-15E“攻擊鷹”較為類似,而在眾多媒體的報道中殲-16的載彈量也十分可觀的,該戰機與蘇-34一樣也擁有12個外掛點,不過不同的是在眾多資料中殲-16的最大掛載能力或可以達到12噸(資料存疑),所以也被稱為“炸彈卡車”。
之後是“陣風”戰機,作為一款中型多用途戰鬥機“陣風”的掛載能力本應是不值一提的,但空重約為9.5噸的“陣風”C型卻有著24.5噸的最大起飛重量,運載比達到了2.6,這一指標在全球所有戰機中也是較為領先的存在。另外,“陣風”C型戰機擁有14個外掛點,理論上最大掛載能力可以達到9噸,掛載能力可見一斑。
總的來說,雖然載彈量越高會給人一種戰鬥力越強的感覺,但在隨著戰鬥機/戰鬥轟炸機的不斷髮展,已經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強調戰機的掛載能力,畢竟執行轟炸任務可以交給更加專業的轟炸機,如同第五代隱身戰機那樣,內建彈艙只能攜帶有限的導彈,但卻能吊打其他大多數重型四代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