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技之重
-
2 # 魑魅涅磐
顯然不是,蘇35是蘇霍伊基於蘇27基礎上透過強化機身結構、換裝先進航電、大推力向量發動機而來的“制空型”雙發重型戰機,主要就是用於攔截敵方來襲轟炸機或者和入侵的敵方戰機進行機動格鬥作戰的。屬於注重空戰的空優型戰機,這一點可以從蘇35裝備能夠提升超機動飛行能力的向量發動機、和平時只掛載制空作戰的各種空空導彈就能看出。反觀殲16戰機是沈飛基於殲11BS雙發雙座戰機基礎上,透過強化機身結構和提升航電系統設計而來的一款“多用途”戰機,既用於制空作戰、也承擔對地對海攻擊作戰。而且殲16戰機的出身就是為了替代現役的蘇30MKK和蘇30MKK2以及殲轟七這類多用途戰機。因為長期以來海軍陸基航空兵準備的一直是進口的蘇30MKK和蘇30MKK2戰機和一部分“殲轟七”飛豹戰機,進口的蘇30MKK和蘇30MKK2戰機全部是本世紀初進口裝備的,經過近二十年的裝備服役,這批進口的幾十架蘇30戰機不僅存在數量不足的問題,而且隨著服役年限的增長,急需要後續替代機型。中國產的殲轟七戰機雖然也屬於能夠制空作戰、也能夠對地對海作戰的多用途戰機,但是其整體效能只能算是三代早期機型,在綜合作戰能力上根本和進口的蘇30不可同比。但是過去十年間,中國周邊領海的空情越來越複雜,擅自闖入我領海的外國敵機越來越頻繁,特別是美國軍機更是飛近廣東省不足兩百公里。所以對於海軍陸基航空兵部隊而言,既需要數量更多的戰機驅趕越來越頻繁的敵機,又需要更先進的戰機替代裝備服役多年的蘇30MKK和蘇30MKK2以及殲轟七戰機。早前海軍航空兵部隊曾裝備過一個團的殲10A戰機和一部分殲11B重型戰機,但是殲10A戰機單發中型戰機的屬性,既存在起飛重量小、外掛武器重量和數量少、作戰航程不遠的問題,單發戰機在高鹽霧的海上環境安全可靠性也比較差,所以只有東海艦隊裝備過一個團的殲10A戰機。剩下的南海艦隊雖然繞過了單發中型戰機的殲10A戰機深坑,裝備了載彈量大、航程遠的殲11B雙發重型戰機,但是殲11B和殲10A戰機一樣同屬於制空型戰機,僅能夠用於對闖入我領海的他國敵機進行驅趕作用,缺乏掛載重型武器能力和對地對海觀瞄裝置,也使得其並不具備對闖入我領海的他國軍艦進行對地對海攻擊作戰能力。所以沈飛基於殲11BS雙發雙座戰機基礎上研製了“殲16多用途戰機”,本身殲11B戰機雙發重型戰機就擁有很強的外掛和遠航程優勢,沈飛在其擅長的制空作戰基礎上,透過升級航電系統和強化機身結構設計,使得殲16戰機既繼承了殲11BS的超強制空作戰能力的同時,也具備外掛更多對地對海攻擊導彈的能力。可想而知隨著殲16的批次裝備服役,未來殲16戰機將全面替代現役的蘇30MKK系列和殲轟七戰機,擔負起海軍陸基航空兵部隊海上驅趕敵機和對地對海攻擊作戰任務同時,也承擔空軍航空兵部隊對地對海攻擊作戰重擔。其實國內還真的有專門對標蘇35戰機的雙發重型“制空”戰機型號,這就是沈飛一直處於研製成功下馬、過兩年又重新上馬,但是遲遲不見裝備服役的殲11D戰機。殲11D戰機本身就是沈飛參考蘇35研製方向和經驗,基於殲11B基礎透過強化機身結構、航電系統和很可能換裝中國產向量發動機而來的“雙發重型制空”戰機。關於殲11D下馬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值得可信的是隨著2017年殲20隱身戰機的批次裝備服役後,2016年全面完成試飛定型的殲11D和殲20一樣同屬於雙發重型制空戰機,但是殲11D卻不具備隱身能力,所以被迫只能下馬。
-
3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蘇35和殲16都是重型三代半戰機,但是蘇35側重製空作戰,而殲16多用途效能更好。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裝備側衛家族的國家,俄羅斯和中國都依託自身航空工業對這種潛力巨大的平臺進行升級,蘇35和殲16就是兩者開發的終極側衛型號。
中國目前同時裝備了蘇35和殲16,而在引進蘇35前後,中國一些軍迷就蘇35和殲16孰強孰弱產生了非常大的爭論,甚至引進24架蘇35這件事竟然稱為某些軍迷“殲16不如蘇35”的鐵證。
實事求是的說,作為老牌航空強國俄羅斯打造的終極側衛,蘇35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比如向量推力技術以及增強的機體結構,使得蘇35的平臺機械效能非常強悍。
憑藉強悍的機動效能,單座構型的蘇35更多承擔制空作戰任務,在蘇57遠水解不了近渴的情況下,蘇35是俄羅斯空天軍當前及未來一段時間內執行制空任務的臺柱子。
而殲16則是中國在蘇30MKK使用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殲11B的研製經驗,透過換裝中國產先進航電和武器系統而打造的雙座多用途戰機。與蘇35相比,無論是機體結構還是整體飛行效能,殲16都略遜一籌。
雖然平臺機械效能稍差,但是殲16裝備有更先進、強大的航電系統,尤其是那臺大口徑、大功率AESA雷達,綜合性能比蘇35使用的那臺PESA雷達強出不少。而雙座構型使得殲16多用途能力更加均衡,即可執行空戰任務,對地、對海打擊更是拿手好戲。
至於軍迷朋友經常爭論的“殲16與蘇35誰更強”,筆者覺得這個問題挺無聊。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蘇35與殲16同為三代半戰機的佼佼者,各有優劣。蘇35勝在平臺效能更強悍、殲16則航電系統和武器系統更先進,更何況在中國空軍的體系中,殲16更能無縫銜接、近水樓臺。蘇35目前最大的問題,除了自身航電系統略顯落後外,其配套的俄製武器也遠遠不如中國同類武器,而蘇35與中國體系的融合問題,也制約了其發揮更大的威力。
試想一下,將殲16的航電和武器系統整合到蘇35的平臺上,會不會是一款完美的三代半戰機呢?
-
4 # 熊style
蘇—35與殲—16的概念完全不同:蘇—35只是將蘇—27制空型升級為具備多用途能力的制空型戰鬥機,而且陷入了瓶頸——它沒有未來,它只是一款俄羅斯填補多用途戰鬥機數量缺口的替代品!俄羅斯搭配蘇—57戰鬥機的最好夥伴是蘇—34;
蘇—35設計目標就是可以向隱身戰鬥機發動攻擊的3.5代"防空導彈艇":配置的雷達、遠端武器、光電探測系統、資料鏈等都是為了在反隱身系統支援下,儘可能發射足夠多的導彈將隱身戰鬥機遠端消滅!如果幸運的消除隱身戰鬥機威脅,那麼,蘇系重戰們將藉助制空戰鬥機的優勢奪取制空權和制地權;
那麼,不能制止或者發現隱身戰鬥機的話?蘇—35只有被擊落或者失去攔截/制地的作用了;從以色列、美國空軍、北約各國空軍隱身戰鬥機挑釁的狀態來看,蘇—35已經無法適應複雜的反隱身空戰環境!
蘇-35戰鬥機:N135“雪豹”無源相控陣雷達+AL-41F1發動機(AL-31F發動機的全面升級版本,有其自己的控制系統)+KPrNO-35S瞄準導航綜合系統+L150雷達告警系統=3.5代機的佼佼者!可是,它仍然不是一款合格的多用途戰鬥機——缺少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效的"飛—火—推"控制系統、戰場態勢感知系統……
殲—16按照超越F—15D多用途戰鬥機設計目標出發:所有的航電、動力、武器、雷達、控制系統、態勢感知系統都是中國最先進裝置和技術!它的戰略/戰術要點無一不體現多用途戰鬥機的特性,它也是殲—20的最好搭檔:兩者密切合作的目標就是獲得境外800-2500公里(空中加油)區域的制空/對地/對海絕對優勢!
殲—16的整體技術水平超越蘇—35S——價格當然也超越了:除了它的動力系統略遜蘇—35——"飛—火—推"系統卻讓蘇—35歎為觀止。因此,殲—16當仁不讓碾壓蘇—35S!
回覆列表
蘇35側重製空,機動性比較強悍,不過對地,對海攻擊能力也不弱;殲16側重多用途,對空作戰能力也比較強。也就是說,蘇35和殲16都是具備相當的對空,對地,對海攻擊能力,只不過側重點不一樣,但在兩國空軍中的定位是一樣的。
殲16戰鬥機注重多用途能力其實,從殲10系列改進方向,殲11系列的改進方向中就可以看出來,中國產戰機的升級改進方向就是多用途,不會再發展專用的制空或者對地機型了。
殲16最符合多用途戰機特徵的就是“雙座艙”,前面的飛行員專注駕駛飛機,後座的飛行員專注攻擊,將飛行與攻擊分別交由兩個飛行員,可以提高作戰效率。儘管殲16戰鬥機有兩名飛行員,但是其空戰能力也不算弱。
在空軍舉行的金頭盔對抗演習中,殲16與殲10C進行了對抗。在中遠距空戰中,殲16憑藉著雷達探測距離較遠,載彈量較大,電子戰能力較強的優勢完勝殲10C。但是到了近距格鬥,就被機動靈活的殲10C戰勝了。
一般來說,在近距格鬥中,重型機擁有絕對的能量優勢,根本不是中型機可以相比的。就比如中泰空軍對抗演習中,殲11A對戰泰國空軍的鷹獅戰鬥機,殲11A憑藉著重型機的優勢,在近距格鬥中多次擊落鷹獅戰機。還有2017年殲11B與殲10B之間的對抗,殲11B的勝利場次比較多。可見,同代中重型機的優勢要比中型機高不少。
而殲16在近距格鬥中被殲10C戰勝了,也就說明了殲16的近距格鬥能力還是不太強的,最起碼是不如殲11B的。這也就是殲16作為多用途戰鬥機的唯一劣勢。殲16戰鬥機最大載彈量為12噸,擁有12個外掛架,可以掛載對地攻擊的KD-88導彈,雷石系列精確制導炸彈,航空布撒器,鷹擊-91反輻射導彈;對海攻擊主要就是鷹擊-83K反艦導彈,對空攻擊主要就是霹靂-10和霹靂-15。
殲16安裝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效能僅次於殲20的,既然作為多用途戰鬥機,那麼殲16的機載雷達就具備很強的對地探測能力,像地形跟蹤,地形迴避,地形測繪,合成孔徑等功能。
殲16在中國空軍中的定位在中國空軍中,殲16扮演著多面手的角色,雖說其是一型多用途戰鬥機,不過其主要任務還是爭奪制空權。因為中國空軍目前主要的任務還是制空,畢竟潛在對手的空軍力量是在是太強大了,F22,F35,F15等多種空優機型,中國空軍面臨的壓力還是很大的。所以說,現階段殲16的主要任務還是對空作戰。畢竟其裝備有先進的航電系統和空空導彈,利用這兩個優勢在中遠距擊落對手,最好不要發生近距格鬥,雙座型多用途戰鬥機的格鬥效能是不如單座機的。
蘇35戰鬥機注重空戰蘇35最符合制空戰鬥機特徵的就是“單座和向量發動機”。由於制空型戰鬥機對機動性的要求要比多用途戰鬥機的高,而蘇35正好安裝有117S推力向量發動機,再配合蘇系戰鬥機傳統的高機動性,那蘇35的機動性就更強。現階段,亞音速機動性,唯一可以與蘇35相抗衡的也就是F22,蘇57了。
蘇35可以做出落葉飄,眼鏡蛇等多種超機動動作,也具備不俗的大迎角飛行能力,和較強的短距起降效能。不過蘇35的垂直機動性比較強爬升率大於280米/秒,至於水平機動性也很不錯,在117S向量發動機的作用下,其瞬盤,穩盤角速度是肯定要比蘇27強的。蘇27的瞬盤角速度為28°/S,穩盤角速度為21°/S,那麼,蘇35戰鬥機的至少也是這個資料,最大的就是比蘇27的強。此外,蘇35也彌補了蘇系戰機傳統的跨音速陷阱。當飛行速度在0.85馬赫-1.25馬赫時,蘇27的最大機動過載只有6.5g,這樣在近距離格鬥中容易被對方抓住機會一舉擊落。但是當跨音速陷阱被修復後,蘇35就沒有這樣的限制了,在空戰中也不會被對方抓住這樣的機會。
另外,在俄羅斯空天軍中,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有蘇34戰鬥轟炸機,蘇35更多的是被用來當做絕對的空優戰機使用。雖說蘇-35戰鬥機的機動性比較好,但是其對地對海掛載能力也不弱。蘇35戰鬥機的進氣道下方,進氣道之間,機翼最內側的6個掛架都是過載掛點,可以掛載重量較大的對地攻擊彈藥,其餘的6個掛架可以用於掛載空空導彈或者電子戰吊艙。
蘇35在俄羅斯空天軍和中國空軍的定位無論在哪裡,蘇35的定位就是空優戰鬥機,尤其是對於俄羅斯空天軍而言。在蘇57尚未量產之前,蘇35是絕對的空中主力,畢竟俄羅斯空天軍的制空戰機就更少了,也就百十架蘇27SM,蘇27SM3。像蘇30SM,蘇30SM2用來空戰的話,那將面臨和殲16同樣的情況。所以說,蘇35在俄羅斯空天軍中是爭奪制空權的絕對主力。正常情況下,是不會執行對地對海攻擊任務的。
中國空軍也引進了24架蘇35,經常為轟-6K轟炸機提供護航,所以說,蘇35在中國空軍中的定位也是奪取制空權,基本上沒有見過蘇35掛載對地攻擊彈藥的圖片。
綜合來看,蘇35與殲16的外掛點基本一致,在機翼最內側,進氣道下面,進氣道中間位置都可以掛在重型對地對海攻擊彈藥,空空導彈就相對的靠外掛載了。此外,這兩型戰鬥機在兩國空軍中的定位也一樣,主要是擔任奪取制空權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