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師範小王子
-
2 # 三上詞話作者
《三上詞話》專門是講填詞的(《永遇樂》mp3)
▶️ 填詞來源於寫詩,高於寫詩,因為更講究音律,故填詞是寫詩的昇華。《三上詞話》是“詞壇最為系統的詞學理論,最為嚴格的填詞實踐,最為創新的詞學成果。”(百度百科《三上詞話》。)此集共分為四個部分,即捲上詞論、卷中詞譜(詞例139調)、卷下詞品(詞史)和附件(《平水韻》《詞韻葉法》等)。其作者是原聲填詞的倡導者和執行者。總之,其集是一部詩詞教科書和工具書。
說起填詞,涉及的學科領域頗為廣泛,首先需要寫詩的基礎,還要懂得音韻學,而這個音韻至少涉及到中古時期至今;另外,還要懂得聲樂,即使不會使用樂器,但對音樂的基本理論還要需掌握。因為這個涉及填詞是否合律的大問題,比如一闋詞,是否填得合律,與句式作法及字聲(平仄)及押韻有直接的關係。比如樂譜之“丁”“抗”“掣”“拽”字,還有“大頓”“小頓”“大住”“小住”“打”“掯”字等,是工尺譜的節奏、音階標號,各有各的用途和區別。這裡只說明的是,既然宋詞是音樂文化,那麼配詞的樂譜標號,與詞句字聲有關。
對於詞譜與樂譜的關係問題,《三上詞話》之“工尺譜與十二律呂”一節有詳細的考證和推論,選姜夔《暗香》,將其俗譜翻譯成現代樂譜,從中對樂譜中的節奏標號等對應字聲平仄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清代制定的每一首詞譜句式中字聲可平可仄,是忽略了不同作者填寫同一詞牌字聲略有不同的現象,不是某句某字可以可平可仄,而是同一詞牌而注的宮調不同所致。
填詞是一門學科,詞學理論是基礎,即填詞常識,另外,填詞作法也十分重要,比如某一詞調之某一句,按樂譜是拗句,不能因譜中規定其中幾個字可平可仄,把句子拉直了。如“平仄仄仄仄平”,如果規定1、3、5字可平可仄,可能造成把拗句拉直,其結果是對詞句沒有影響,但對應音樂,問題就大了,意味跑調了,對應填詞叫失律。還有句式分配,一句當中,如有的領格,有的上二下三句式,有對仗,而且分鼎足對、扇面對等,甚至還有遙相對仗。這些問題不可忽視,因為往往在樂譜中反映過遍節奏的需要。
填寫詞調,還有一個聲情的問題,其涉及的內容頗多,楊守齋“作詞五要”講過了,諸如擇律,正月律當用太簇,以南宮為徵,徵為火,寓意元宵燈火之事。古人用律 如此精緻,今天最起碼要看看詞牌所注何宮調,盡力辨別一下平聲字與入聲字的聲調讀法,平聲字輕揚,入聲字或激越,或沉鬱,尤其是入聲,它是一個獨立的調值。
僅僅知道平仄、押韻、句式等一般規則,非能就可以大顯身手,還有宮調與詞調、詞調的體式,以及詞的創作手法、詞的用典、詞的修辭等問題,都是必須熟練掌握的。掌握了填詞的基礎知識,才可能填出詞或好詞。另外,瞭解和掌握詞史,對於填詞也是有所幫助,更多的從中對詞的產生、發展、衍變過程所做的介紹,以及對歷代詞人的詞風所進行新的概括,還有相應的歸納和評價等,對自己填詞的風格形成,都有啟示作用。
最後一點建議,比如說,《三上詞話》作者用“三上”時間20年所著,字數近70萬,光靠一篇短文,只能介紹個大概輪廓,如果真的想學填詞,就得系列的去學,去研究,不可蜻蜓點水。最後說明一點,嚴格的填詞,再譜成曲子,唱起來還是挺好聽的。由《三上詞話》作者填寫的《永遇樂.校園衛士之歌》,亦名《校園衛士之歌》(百度搜索即可),孔繁昕譜曲,趙君生演唱,在網路上大家給予了好評。
《永遇樂.校園衛士之歌》mp3 截圖永 遇 樂校園衛士之歌
頭頂星辰,胸懷明月,留住清影。俯察秋毫,追巡視野,此際人初靜。一簾入夢,幾番值守,閱盡滿園如屏。笑西風、吹寒拂曉,奈何讀書聲永。無言悄悄,天天依舊,但有信心堅定。不管匪人,無論火警,相遇當請命。少些驚恐,多些安穩,看遍弄花香徑。便和那、相逢共度,勇於探勝。一一一一一一一
《三上詞話》作者。
-
3 # 布衣閒人10
先說說詞和曲的關係。詞這種文學樣式,起源於唐代,發展於五代,盛極於宋代。詞的產生與唐代音樂(曲)的繁榮有著直接的關係。在唐代,西域音樂大量傳入內地,內地民間歌曲也十分發達,兩者得到迅速溶合。據《舊唐書•音樂志》記載:“自開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西域音樂和民間歌曲相互溶合,創作出了大量的動聽的新樂曲。詞正是為了配合這種新興樂曲應運而生的,當時人們都把詞叫做“曲子”或“曲子詞”。為了滿足音樂的需要,詞還產生了嚴格的聲律,每個詞調“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為了適應音樂的節拍,詞的句子和韻位還呈現出了長短不齊和參差不同的特點。為了配合樂曲,詞中所用的字還要分平仄、分四聲,填詞要接受聲律的約束。所以,前人又把詞的創作稱為“倚聲填詞”或“按譜填詞”。詞的每個曲調所表現的情感是不同的。如寫豪情壯志,一般用《滿江紅》、《沁園春》、《賀新郎》等慷慨激昂的曲調(牌)。如寫情感纏綿,一般用《滿庭芳》、《木蘭花》等柔和婉約的曲調(牌)。以增強詞的藝術感染力。
到了南宋時期,詞遂漸脫離音樂而成為獨立的文學樣式,填詞不再單單是為了用於歌唱。但“倚聲填詞”或“按譜填詞”仍然為人們所使用。
我比較喜歡宋詞,喜歡宋代蘇東坡、辛棄疾、李清照、柳永、秦觀、陸游等人的詞,當然還有岳飛的詞。讀他們的詞,令人振奮,令人多遐想、更會令人產生去填詞的衝動。宋詞達到了那個時代的最高水準,如今除了毛主席,其他人很難超過。宋詞的思想、意境、語言,值得我們認真地閱讀、玩味、揣摩、繼承和發展。
蘇幕遮
——瀟灑英雄氣
柳技青,蘆葉綠,春色縹緲,遼河悠悠泣。長堤婉然接萬里。細雨輕揚,打溼行人衣。
卻紅塵,淨思緒,低吟淺唱,詩文透胸臆。爭倚高樓又何必?濁酒一杯,瀟灑英雄氣。
一剪梅
——磨我吳鉤
霜重草黃近晚秋,長堤脈脈,濁浪悠悠。敵酋沆瀣鬧南海,風滿神州,雨滿神州。
如何消卻心煩憂?一盤青豆,兩杯烈酒。自信青鋒勝鬼魅,洗我吳鉤,磨我吳鉤。
南歌子二首(單調)
一、花謝春不老,柳絮乘風飄。池水微瀾魚兒鬧,正是百侶攜遊、語俏俏。
二、往事心頭繞,思緒逐浪高。想當年金戈鐵馬,敢將一腔豪氣、幹雲宵。
就抄錄這幾首吧,獻醜了。
-
4 # 瘞花秀士
我初中畢業,中學在鄉下讀的,沒開副課,憑藉著小學的音樂知識,以及超強的識譜能力,業餘時間寫了兩百多首歌曲,通俗、民族、美聲、戲曲類都有。個人比較喜歡藝術歌曲,中國風寫得較多一點。
對於詞和曲,雖然我是從事文學創作的,但更願意作曲,不太瞧得上歌詞,因此詞寫得較少,型別也不多。這裡貼上一首曲譜,一首影片連結,一組中國風歌詞組曲,懂行的朋友斧正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4NDQyNDcyNA%3D%3D.html#paction
<iframe height=498 width=510 src="http://player.youku.com/embed/XMTM4NDQyNDcyNA=="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iframe>
之一、沉香亭畔(牡丹)
沉香亭在東
常憶春風拂檻露華濃
沉香亭在南
聽說名花傾國兩相歡
沉香亭在西
怎奈淚溼紅箋怨別離
沉香亭在北
徒燒紅燭夜夜照空闈
向東路不通
至今猶聞劍閣馬嘶風
向南天顏黯
舊時月華馬嵬仍流轉
向西黃沙迷
多少遺民淚盡胡塵裡
向北胡不歸
野望唯見日暮伯勞飛
啊……啊……
春風又綠江南岸
雲雨巫山腸枉斷
何嘗瑤臺月下逢
幾時群玉山頭見
啊……啊……
春風又綠江南岸
不敢枉顧沉香畔
只今徒餘幾莖煙
香在馬蹄揚塵邊
之二、暗香清遠(梅花)
暮雲合 歸鴉喧
一灣寒水日潺湲
雞聲起落 村煙溫軟
去年酒旗如今何處展
路橫斜 山近遠
三兩枯枝出庭前
對弈芝房 題詩禪院
記得當時並轡深澗邊
而今重來處
嶺上雪萬片
同來屐痕舉目渾不見
袖底暗香聞來已隔年
一笛清商罷
幾回柔腸斷
青春散盡韶光一瓣瓣
舊歡如夢迴首蓬山遠
之三、枝頭抱香(菊花)
西風無賴 草枯葉黃
秋山一萬重
誰不是 面色蒼茫
東籬尋芳 抬首一望
竹杖聲 空空蕩蕩
遙想當年 玉壺新釀
豪氣三千觴
叱吒處 劍掃八荒
日影悄移 拋了流光
誤幾回 晚豔新妝
抱一縷嫋煙 扶搖直上
山寒水瘦獨藏一炷香
抱一莖殘枝 夢迴歡場
來日綺窗認取一痕霜
-
5 # 六甲番人
宋代及宋代以前的填詞作曲,和現在的流行歌曲創作差不多,一開始是先有曲調,再依照曲調填詞,宋代時也有自度曲的,比如柳永、周邦彥和姜夔,他們既是詞人,也是音樂家,所以可以先創作歌詞,然後根據歌詞的立意譜寫新的曲調。
而宋代之後,填詞基本都是依照固定的詞牌格式,更多的關注立意和平仄押韻等格律,但詞本身的音樂依然在,還是可以配樂演唱。
一、永遇樂詞:
一日驚魂,摧枯拉朽,狂暴如虎。
所向披靡,神嚎鬼哭,海浪驚天怒。
狼藉一片,瘡痍觸目,凋碧滿城殘樹。
待風晴,茫然四顧,不知身歸何處?
蒼天不義,蒼生芻狗,螻蟻苦憑誰訴?
所幸吾族,不屈堅韌,守護吾鄉土。
上天如此,既難身免,脫險更須相助。
望吾輩,成城眾志,困關共度。
二、今人為辛棄疾的永遇樂配曲的簡譜: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喜歡,但因才分所限難以為之,寧可寫詩,不敢填詞。詞與音樂的關係要比詩密切得多,而且情感表達要比詩強烈和細膩的多。它填完之後是可以根據曲孑直接彈唱的。我看現在有些填詞的作者根本沒按詞譜去填,用字不注意平仄,只是湊字湊句,一點情感也沒有,讀起來味如嚼蠟。所以我感覺填詞比寫詩難多了,沒那本事,實在不敢亂填以欺瞞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