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榮耀歷史

    在秦國統一六國的歷史程序中,秦昭襄王的功績是削弱六國,而作為秦昭襄王的頭號利劍,武安君白起的戰功至今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1、伊闕之戰

    先說戰績,此戰白起殲滅韓魏兩國聯軍24萬人,俘虜主將公孫喜,佔領南韓安邑到乾河的大片土地。

    秦昭襄王十四年,秦軍攻打南韓,南韓向魏國求援,魏王以公孫喜為主將,率軍求援,東周國也派出少量軍隊一起幫著南韓抵抗秦軍。

    在魏冉的推薦下,秦昭襄王將秦軍主帥更換為白起,雙方於伊闕(洛陽龍門附近)對峙,秦軍12萬,韓魏周聯軍24萬。大敵當前,韓魏兩軍卻為誰做先鋒吵了起來,南韓認為自己弱小,不足以抵擋秦軍,容易崩潰影響軍心,而魏國則認為自己是援軍,是來幫助南韓的,怎麼能打頭陣?白起敏銳地發覺雙方矛盾,決定避實就虛,各個擊破,先以疑兵拖住韓軍,主力迂迴到魏軍後方,突然發動攻擊,魏軍大敗,韓軍無法單獨抵抗秦軍,也跟著崩潰了。

    此戰打開了秦國東出之路。

    2、鄢郢之戰

    先說戰績,此戰白起率軍攻破楚國別都鄢城和都城郢城,重創楚軍主力,楚國軍民死亡過百萬,楚國西部長江以北土地全部被佔領。

    楚懷王客死秦國後,楚國為了報仇,想要聯合諸國再次合縱攻秦,秦昭襄王得知訊息後,決定先發制人。

    秦昭襄王二十八年,白起率數萬秦軍延漢江東下,攻入楚國境內。在進入楚境時,白起命人拆毀橋樑道路,以示秦軍沒有退路,只能一往無前。

    鄢城(湖北宜城)是楚國的陪都,距離楚國都城郢城(湖北荊州)非常近,楚國在此囤積重兵,秦軍久攻不克。白起在鄢城外的夷水築堤,利用大水衝破鄢城城牆,城內楚國軍民被淹死數十萬,楚軍主力遭遇重創,再也無法正面抵抗秦軍。在鄢城稍作整理後,白起率軍向郢城進發,楚王出逃,秦軍攻入郢城,焚燬楚國曆代王陵。

    此戰徹底削弱楚國,秦國將關中、巴蜀連成一片,對東方諸國形成由西向東,由高向低的壓制之勢。

    3、華陽之戰

    先說戰績,此戰白起斬殺趙魏15萬人,魏國割讓南陽求和。

    秦昭襄王三十四年,因為南韓“事秦”,魏國聯合趙國攻打南韓,包圍了南韓重鎮華陽(河南鄭州),南韓向秦國求救,秦昭襄王派遣白起率軍救援。

    華陽位於三晉腹地,距離咸陽較遠,趙魏聯軍認為秦軍無法在短時間內到達。白起卻命秦軍急行軍,僅用8天就趕到華陽,出其不意向魏軍發起衝鋒,魏軍完全沒有防備,陣型大亂,13萬人被殺,接著進攻趙軍,趙軍2萬人被俘,白起將他們全部沉入黃河。趙魏主力喪失後,白起率軍攻入魏國,佔領了蔡陽等地,想要繼續擴大戰果時,因怕引起東方諸國再次合縱攻秦,於是接受魏國割地求和。

    此戰再次打擊了魏國,自此之後魏國予取予求,再也無法反抗秦國。

    4、長平之戰

    先說戰績,此戰白起殲滅趙軍5萬,坑殺40萬,一直打到趙國都城邯鄲城下

    秦昭襄王四十五年,秦國進攻南韓,南韓割讓上黨郡以求和。但是上黨郡守馮亭瞧不起秦國,竟然私自將上黨郡獻給趙國。秦昭襄王感覺受到了戲弄,憤怒之下派遣大將王齕率軍進攻上黨,因為趙軍還未進駐,秦國順利拿下上黨。

    為了救援上黨,廉頗率趙軍推進到長平(山西晉城),秦軍向趙軍發起攻擊,趙軍受挫,廉頗堅守不出,想要拖垮秦軍。秦昭襄王用白起換下王齕,又利用反間計,讓趙王換掉堅守的廉頗,換上紙上談兵的趙括。

    趙括到達前線後,主動向秦軍發起進攻,長平之戰爆發。在白起的指揮下,秦軍來回穿插,將趙軍分割成數段,又派軍截斷趙軍糧道,40萬趙軍投降後被活埋。

    此戰讓趙國損失了一代年輕人,動搖了國本,自趙武靈王起建立的軍事優勢不復存在,趙國再也無法正面抵禦秦國。

    以上四場戰役是白起的代表作,分別削弱了南韓、魏國、楚國、趙國,殲敵合計逾百萬,為秦國統一六國打下堅實基礎,白起不負戰國第一名將的名號。

  • 2 # 遊弋歷史長河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之間接連發動兼併戰爭,這其中有良將可以運籌帷幄、決勝疆場,可謂是國家的福氣,這也逐漸形成兵家這一學派了,而在戰國末年的秦國,將軍白起,就是這樣的人才。

    秦國在秦孝公在位時期,任用商鞅變法,秦國逐漸從邊陲小國成長為善於耕戰的強大諸侯國,而白起所生活的秦昭襄王(秦孝公之孫)時期,秦國經歷在商鞅變法的洗禮下,成為戰國時期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早年經歷

    年少之時,白起就已參軍為國征戰,得益於秦國的軍事,獲得戰功的白起逐漸在軍中展露頭角,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被任命為左庶長,開始了他一生征戰的序幕。

    圖 白起

    秦國爭雄天下的方針

    當時除了秦國,齊國、趙國、楚國的實力最為強大,南韓、魏國是中原的小國,秦國就率先把矛頭指向了弱小的韓魏,打算削弱韓魏的實力,掃清東出滅國的障礙。

    遠交近攻

    後秦國拜魏華人範睢為丞相,範睢為秦昭襄王制度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和最遠的齊國修好,攻打得韓魏庇佑的趙國。

    伊闕之戰弱韓魏

    公元前293年,秦國任命白起為主將,攻打南韓,南韓向魏國求援,韓魏組成了24萬人的聯軍共同抵禦秦國,然而聯軍內部卻出現了分歧。

    韓魏觀望 白起得到戰機

    韓軍兵少,自知難以抵擋秦軍,所以不願意打頭陣,而魏軍覺得自己是救援的,不願意太多的傷亡,也不願意打頭陣,而白起察覺了雙方的矛盾,決定採用避實就虛、各個擊破的戰略,步下疑兵拖住韓軍主力,秦國主力則迂迴到魏軍後方,發動突然攻擊,魏軍大敗,韓軍也跟著一潰千里。

    此戰白起全殲滅韓魏聯軍23萬人,攻下了南韓的伊闕(今洛陽龍門)、安邑以東(今山西運城)的大部疆土和魏國的數座城池。韓魏經此一戰,實力更為削弱,只能向秦國求和,秦國將疆域東擴,為日後的東出作戰奠定了基礎。

    圖 伊闕之戰

    鄢郢之戰弱楚

    楚國是個地域廣闊的諸侯國,兵多將廣,早在楚文王時期,楚國就定都於郢(今湖北襄陽),但到了秦昭襄王時期,楚國的國君是楚襄王,楚國已經大不如前,然而楚襄王的父親曾被秦昭襄王騙到秦國,最終客死他鄉,楚襄王心裡過意不去,就想和其他諸侯國合縱攻秦。而秦昭襄王知道了這一訊息後,就先發制人,在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白起率軍大舉攻楚。

    白起率領10萬秦軍,採取直接攻打楚國統治中心的方針,迅速佔領了楚國的軍事要地鄧(今湖北襄陽北),直接威脅到了楚國的別都鄢(今湖北宜城)。

    水淹鄢城 攻破楚國都城

    楚國在鄢城佈下了重兵防禦,秦軍一時難以攻克,白起利用鄢城的特殊地理條件,在鄢城西百里處築堤蓄水,並修長渠直達鄢城,然後開渠灌城,鄢城被大水衝破,楚國軍民死傷數十萬人。後白起率領秦軍攻下了攻入楚國的都城郢,楚國被迫遷都,自此國力衰弱,再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圖 鄢郢之戰

    此戰秦國攻下了楚國大疆土,並將關中、巴蜀連成一片,秦國國力愈發強盛。

    華陽之戰弱趙魏

    公元前273年,趙魏攻打南韓的華陽(今河南新鄭),韓王向秦國求援(南韓這時已經事秦),秦昭襄王派出白起和魏冉(秦昭襄王的舅舅)前往作戰。

    秦軍長途奔襲,打了趙魏兩國一個措手不及,殲滅了趙魏15萬人。魏國被迫割讓南陽給秦國。

    此戰秦國原本德目的是為了滅魏,試圖滅掉魏國,隔絕燕、趙與楚、韓的交通,打擊諸國合縱攻秦的戰略意圖。但此戰也達到了削弱魏國的目的,魏國自此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 削弱趙國

    上黨的歸屬

    前260年,秦國派出王齕攻打南韓,切斷了南韓本土和上黨(今山西長治)之間的聯絡,南韓迫於無奈,只能把上黨割讓給秦國,但當秦國派人接手上黨之時,上黨的郡守馮亭卻不想歸秦,將上黨獻給趙國,想以此得到戰國的支援來抵擋秦國,趙王非常高興就派出大將廉頗出兵,秦趙就上黨的歸屬在長平(今山西晉城)展開了為時三年的長平之戰。

    圖 上黨的地理位置

    趙將廉頗是為善於防守的將軍,他在長平築壁壘,堅守不出以抵抗秦國,雙方對峙長達三年的時間,雙方國力都受到極大的消耗,趙國率先撐不住了,趙國國君用主戰的趙括代替廉頗為主將,趙括一到長平就出動出擊,攻打秦軍,白起採用誘敵深入的辦法,把趙軍包圍,又切斷了趙軍的糧道,趙軍多次突圍失敗,只得投降秦國,但這投降的20萬趙軍的飲食成為難題,秦國又不能放趙軍回國,招降也有風險,最終下令坑殺投降的20萬趙軍,只把年齡不到13歲的兵卒240人放回了趙國。

    圖 長平之戰

    此戰秦國投入了63萬大軍,趙國軍力也達到了45萬人,最終趙軍戰死和坑殺計程車兵多達45萬人,秦軍爺死亡了約20萬人。

    趙國在趙武靈王時期經歷了胡服騎射,極大的提高了趙國的軍事實力,然而此戰過後,趙國國內的青壯力遭到毀滅打擊,趙國也就此衰弱,難以和秦國相抗。

    自此韓、趙、魏、楚的實力都大幅下降,那麼齊國呢?

    齊國也遭到削弱

    齊國原本在齊湣王時期,大敗楚國,但在吞併宋國後,齊國給了其他諸侯國合縱攻齊的口實,齊國的世仇燕國,派出大將樂毅率領吳國聯軍攻打齊國,攻破了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齊國只剩下兩座城池,齊湣王被殺,雖然後來齊國得以復國,但其實力卻造成嚴重打擊,再也不是秦國的對手。

    白起為秦國的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白起的一生,共經歷了大小70多戰,削弱了諸侯國的實力,秦國的統一,已經只是時間問題了。

    名將之死

    長平之戰後,白起建議秦昭襄王繼續攻打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但秦相範睢卻貪圖小利(趙國許諾割地求和),向秦昭襄王進言,放棄攻打邯鄲,後趙國反悔,秦昭襄王想再次派白起攻打邯鄲,白起以失去戰機、趙國眾志成城、秦國無法取勝為由,拒絕出戰,由此君臣出現了嫌隙,晚年的白起得罪了範睢,接連遭到貶黜,後被賜死。戰國絲帶四大名將之首——白起,就此隕落。

    總結

    所謂時勢造英雄,是戰國末年的兼併戰爭頻發的局勢,才造就了白起這樣的名將,為秦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建立,功績斐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徹底清潔臉部的正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