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Shuai為愛停留
-
2 # 三思堂
孫權自幼成名,聰穎過人。單身扶父靈柩回江東,十八繼承父兄大統,團結周瑜,結盟劉備,可謂智慧過人。
曹操愛惜人才,面對孫權這個紅冉小兒,競成為自己的對手,不禁發出生子當如孫仲謀的感概
-
3 # 漫步人生路2008
說三國時期,誰人最會識人,除了那些隱居鄉野的名士之外,就得屬曹操、劉備了。曹操作為當時的梟雄,能夠快速的稱霸北方,靠的主要就是對天下能人異士的籠絡。而籠絡人才的前提就是要識得人才,在這個方面,曹操是非常厲害的。
而劉備呢,他的帳下雖不似曹操那般擁有那麼多的武將謀士,但下屬也都是相當的厲害。姑且不論他對關羽、張飛、諸葛亮等人的任用,但從他對馬謖的評判上就能看出來,他很會看人。最起碼這點要比諸葛亮強。所以,無論是曹操、劉備,但凡能被這二人誇讚、稱頌的人物,定然非同小可。
比如曹操就曾對關羽格外關注,而關羽也確實成就了一世英名;再比如,曹操曾當著下屬,公開稱讚東吳的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十分鮮明的表達了對孫權的讚賞。眾所周知,曹操的年齡與孫堅差不多,而孫權又是他的敵人,他能夠如此對一個小輩的敵人進行如此評價,足以說明了孫權確實有點本事。
或許很多人都覺得這句話是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之後說的,其實並非如此。因為赤壁大戰成就的乃是周瑜,並非孫權。曹操說出這句話的時間乃是在此之後的濡須口之戰,並且在“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誇讚孫權的話語之後,又說了一句鮮為人知的後半句。
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赤壁之戰後五年,曹操元氣有所恢復,便趁著劉備入川之時,親率大軍再次南下伐吳。與孫權所領的人馬對峙於濡須口。由於兩軍實力都不容小覷,所以彼此雙方誰也不敢貿然出兵,而使對峙的時間長達了數月之久。那個時候,曹操為了瞭解東吳的戰力,經常登到高處觀看對方兵馬布陣情況。
據說,當曹操看到東吳的兵馬排列整齊、士氣旺盛,其主帥孫權泰然端坐陣中,從容處理各種軍務的時候,便不禁感慨道:“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兒子,豚犬耳!”意思就是說,生兒子就該像孫權這樣能夠守得住父兄基業的,而劉表的那些個兒子,卻都如豬狗一般,既不能守住家業,也不能保全性命。
其實曹操的這句話,主要是針對孫權守住江東,而劉表之子未能守住荊州罷了。而他說這句話的目的,除了稱讚孫權之外,更表達了對自己兒子的一種期盼,希望自己的兒孫也能像孫權一樣能夠守得住疆土。後來的事實證明,他的兒孫確實也沒有令他失望,確屬守業之人。只不過美中不足的是,他們的壽命都太短了,這才讓司馬氏趁虛而入,奪了政權。
-
4 # 休驛站
生子當如孫仲謀,其實還有下句“若劉景升之子,豚犬耳”。濡須口大戰後,曹操發出的感慨。本來想周瑜死後東吳可以唾手可得,沒想到遇到個有能力的孫權,因此覺得無法完成統一大業,而發出的感慨。如果孫權象劉表的兒子一樣好對付就好了。
-
5 # 記者倪好
這句話出自裴松之對《三國志》的注中。
建安十七年,曹操親自率軍進駐濡須口,準備征討孫吳,孫權親自領兵來拒。曹操見吳軍甲仗整齊,精神面貌不錯,暗吃一驚,立刻明白了吳軍並非烏合之眾,孫權本人,或者孫權的將領善於治軍。
後來孫權親自來搦戰,還讓曹軍吃了虧,並給曹操寫了封信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像小孩一樣把信給眾將看,然後說:孫權沒有騙我呀!要知道曹操打了一輩子仗,越老越妖,居然讓孫權這樣的晚生折了面子,可見孫權確實是個粉刷匠——有兩把刷子。
當時是建安十七年,曹操就像一個面臨退休的大企業領導人,要物色接班人,曹丕和曹植鬥得不亦樂乎,難分伯仲,曹丕和曹植是萬里挑一的人才,可問題是他們都不像曹操啊!曹操是何樣人?正經起來的時候,雄姿英發,橫槊賦詩,睥睨天下;不正經起來的時候,講笑話,假裝拿刀侍衛,為了甄姬說“今年破賊還為奴”。
只有孫權這樣自信、豁達,並且有一種執拗霸氣的性格,才對得上曹操的口味。
關注廁讀大歷史,每天分享歷史知識,品味歷史智慧。 -
6 # 離上青
曹操,縱然是後世非議,演繹抹黑,但一生的征途,也已經讓這個繞不過去的三華人物,在歷史上得到許多人的內心認可。認可,是一個人活在世上,最為在意的東西。
劉備列舉了天下所能知名的人物,曹操皆視為草木,唯獨是把當時還未有顯露山水的劉備,當做是英雄之人,之所以被後世津津樂道了許久,便是曹操把自己那麼高的英雄標準,認可了眼前的劉備,而歷史的發展,又驗證了曹操一雙煉目,功夫了得。
曹擦不是一個好先生,他所言讚的人,可以說是屈指可數,而這其中,孫權便是一位。那是曹操發兵江東,勒馬談笑,一副東吳之地已經插上了“曹”字旗幟的滿滿自信。 曹操應該有這種自信,發兵四十萬,對抗毛頭小兒的孫權,這樣的對陣,天下聞之不降的人,已經是少數,當軍隊到了濡須口,曹操並沒有看到自縛而來的孫權。
四十萬人馬紮下營寨,曹操之所以能在亂世中當得了一個人物,便是他從來不會過於迷失自己,雖然自信十足,但既然避免不了一戰,他還是十分的謹慎,找了一個高地,曹操眺望軍容,只見孫權的身影若磐石一般坐定在軍中,曹操點點頭,已經覺得不容小覷。
當戰事展開,東吳軍士的戰鬥力讓曹操一次次的挫敗,東吳是攻不下了,曹操十分不解,他印象中,天下能和他較量,從來沒有東吳的位置,如今這個小小的孫權,是給他的哥哥爭了面子。 曹操在撤軍之時,又一次發表了他的識人之論:生兒子,就得生孫仲謀這樣,這才是後生可畏,劉景生那樣的兒子,生來跟豬狗又有什麼區別。
曹操金口一鬆,這一番的誇讚,又是傳之後世了,很多人都以為這是曹操對孫權的認可,可以這樣說,但又不盡然,曹操這話,更是帶來幾許對自己兒子的鞭策,東吳之土。孫郎可守,魏土之安,曹子可能保全?
曹操一句話,給自己的兒子們豎立了兩個正反典型,孫權這般的,便是不辱沒家楣;若是劉景生那般的子孫,家業國土要喪之他手,縱然是自己的身家性命,也是無法苟延,一榮一哀,是曹操給兒子們的殷鑑。 曹操的兒子們,卻是沒有令父親失望,文韜武略,都可以算上是人中的龍鳳了,而東吳之地,在下一輩的較量中也決出了勝負,孫家後人還是沒有鬥得過曹家後人。
但那個被曹操同樣引為知己英雄的劉備,卻真的是生出來一個反面典型的兒子,從而就像是劉景升的兒子們弄丟了荊州一樣,劉備一生的基業,也是斷送在了所謂的“豚犬“般的兒子手裡。這就真的是讓劉備在九泉之下,要露出苦笑。 所謂的華人常說,富不過三代,其實也就是因為,一代人有時候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可能因為下一代的不靠譜,從而就大江東去,付為笑談。
所以曹操這一感慨是對孫權的賞識,也是對兒子的殷切期望。
-
7 # 笑傲江湖161104
因為事實。事實一再證明,孫權的厲害。
從孫劉聯盟抗曹,這要下多大的決心啊,然後一系列的運籌帷幄,尤其是把前朝老臣重臣捏的牢牢的,陣前偷窺曹營的膽魄,等等,讓曹操有了發自內心的感慨。畢竟,他的兒子們雖然也很優秀,但都是在曹操自己如日中天的羽翼下,還沒有獨當一面做大事,所以有了感嘆。也許,從那時起,曹操心裡也有了,要把自己兒子培養成孫權式的人物。因為,在他有生之年,如果不能一統江山的話,他的兒子們一定會面對已經非常老練的孫權了。這從他赤壁班師後,再對繼承人的問題上,下定決心放棄了他喜歡的曹植,扶持沉穩有謀略的曹丕,也可見一斑。
-
8 # 三星映堂
應該說人都各有所長,曹操對兒子是知根知底,別人的缺點他不一定都清楚,可能別人的優點剛好在自己兒子的身上表現的不夠突出,這說明曹操對待子女是一個要求非常嚴苛的人,反應了曹操望子成龍的急切心態。
-
9 # 大江小魚兒
歷史上曹操確實說過這句話,儘管曹操的兒子如曹丕、曹植在歷史上都很有才,至今都有詩篇流傳於世,曹丕更是繼承了曹操的王位,甚至於後來當了皇帝。但曹操說這句話是有感而發,並不是說自己兒子不成器,而是對孫權由衷地讚賞。
公元213年,曹操在赤壁之戰失敗5年後親率40萬大軍,與只有7萬大軍的孫權對峙於濡須口。這次曹操志在復仇,對於上次赤壁之戰的失敗,他肯定是心有不甘的,認為那是一次偶然。從年齡來看,曹操出生於公元155年,與孫權的父親孫堅是同年出生。而孫權出生於公元182年,比曹操小了27歲,差了一輩。小一輩的人戰勝了自己,作為梟雄的曹操不甘心再正常不過了。況且這次曹操兵力6倍於孫權,打勝在他看來是理所應當之事,不可能再重蹈覆轍。
然而這一次曹操依然沒有佔到便宜,他又一次吃了北方士兵不習慣水戰的虧。濡須口在今安徽省馬鞍山市含山縣東關鎮。指的是濡須山和七寶山之間的水口,兩山對峙,形勢險要,是巢湖的出口。雙方在濡須口對峙了一月有餘,曹操沒有佔到任何便宜,反而被孫權用水軍包圍,曹軍被抓獲三千餘人,淹死的也有幾千人。曹操一看情況不妙,堅守不出。孫權幾度挑戰無果,於是親自駕船從濡須口進入曹營,然後又大搖大擺奏樂回去了。曹操為孫權的膽識所折服,脫口而出:“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隨後曹操知趣地撤軍了。可以說,對於孫權這樣一個晚輩,曹操從看不起,到不甘心,再到由衷地佩服,是孫權從赤壁之戰和濡須口之戰打出來的。反觀劉琮,也是繼承了父親劉表(劉景升)的權位,但是卻不戰而降,將荊州拱手讓給了曹操,無怪乎被曹操當豬狗一樣瞧不起。
現代人知道這個典故的不多,這句話多是從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中得知的,“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北固亭在江蘇鎮江的北固山上,距離濡須口有將近一百五十公里的直線距離,但是北固山有孫權的印記,孫劉聯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濃墨重彩。辛棄疾所在年代正是南宋受到金國威脅的年代,同樣是面對來自北方的威脅,南宋一味求和,節節敗退,孫權的東吳卻在與曹操的兩次大戰中都取得了勝績。因此,辛棄疾見景生情,自然而言發出希望南宋能出一個孫權這樣人物的感慨。這種期盼,在辛棄疾另一首詞《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也有體現,開篇寫道: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可見辛棄疾對孫權能力的高度認同。
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到了現代,意思又變了,借指的是晚輩有真才實學。要是有人說生子當如某某某,那就代表了長輩對晚輩的高度認可。孫權這個人,不僅在政治和軍事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事實上他也是一個大孝子。在北固山甘露寺和親中,孫權本來是要殺掉劉備的,由於他母親堅決阻止,他也不敢造次。為了聽長輩的話,江山社稷都要讓步,這樣的晚輩,哪個長輩不喜歡呢?
-
10 # 曺秀鈺
都是草根創業者,白手起家,曹操、劉備、孫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形成三股勢力相互實力競爭,各自使出渾身解數拓展市場運營。
三家老闆招賢納士,求賢若渴,各家員工盡司其職,在崗位上發揮才能。在對人對事件來講,曹操心胸豁達,雖是敵手,常懷敬畏之心。當年能看出寄人籬下的劉備就非池中之物,說出`天下英雄唯君與操耳‘。今看到孫氏集團雖弱於己,但其團隊的拼搏精神尤勝於當年自己,不由感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倒也是一種鼓勵的思維。
-
11 # 歷史迷猴神通
曹操的兒子看似有大學問,但實際上,他們的學問大多都巧妙地繞開了治國安邦之策。
而孫權,基本上沒興趣寫詩,但他卻穩坐江東,北抗曹操,西取荊州,一再挫敗了戰爭的老藝術家曹操、劉備。
這就不難理解曹操為什麼說“生子當如孫仲謀”了,我們先從這句話的來歷看起。
一、“生子當如孫仲謀”從哪裡說起?赤壁之戰四年以後,曹操又一次帶兵來找孫權幹架,這一次,他們把戰場選在了濡須口。江北的曹操號稱有40萬大軍,孫權率領7萬人馬,與曹操隔江對抗。
雖然曹操是主動出擊的一方,但北軍不習水戰的弱點依然被孫權抓住。對峙中,孫權派出前部督甘寧,率領一百多人組成的特種部隊,趁著夜色,裹甲銜枚,潛入曹營,斬了數十曹兵。曹軍起身備戰時,甘寧已經率隊撤退。這一次奇襲成功,東吳部隊士氣大漲。而在赤壁曾吃虧的曹操,開始變得更加謹慎。
曹操為了取得主動,派部隊在夜裡偷渡到江中小島,孫權水軍圍住偷渡的曹軍進攻,曹軍淹死數千人,被捉三千人。江東兵乘勝向曹操發起挑戰,這次曹操終於忍了,他不敢應戰。
孫權於是乘坐輕船,從灞須口突入曹操水軍部隊,曹操諸將再也不能容忍對手這樣挑釁了,想要出擊。但曹操猜到來的人是孫權,制止了諸將的請戰要求。
孫權進突入曹營五六里後,開始掉頭回還。這時,他的船上鼓樂喧天,他們在用這種方式諷刺不敢出戰的曹軍。曹操頗為感慨,《三國志注》裡記載:
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
換句話說,孫權這一次在長江上是又把曹操打服了!所以才讓老藝術家留下了:“生子當如孫仲謀”這麼一句有內涵的話。
二、曹植、曹丕偏科嚴重
事實上,曹植、曹丕在文學上都繼承了曹操的才華,但在治國安邦上,他們和孫、曹、劉相比卻不是一個檔次。
曹操不僅能籠絡人才,治理國政,而且自己帶兵征戰,統一北方。但到了曹丕時代,曹丕卻只能依靠司馬懿等人對抗孫、劉,這也間接地導致了以後的司馬篡位。而曹植,在政治才幹上,甚至比不上曹丕,曹操不傳位給他,也是很正確的。
反觀孫權,他少年繼承父兄基業,能夠建立駕馭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張昭等一眾人才,統一江東,並先後取得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多次巨大勝利。可以說,在治國和用人上,孫權的才能並不太遜色於曹操許多。
而治國、治兵,才是三華人主面對的最重要課題。但曹操的兒子們,卻只是文學造詣深厚,主科嚴重不足,這樣是考不出好成績的。
所以說,“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既是對曹丕們的遺憾,也是他對孫權的認可和羨慕。
回覆列表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自己家的優秀,所以曹操說這個話,其實更多的是表達他欣賞孫權,當然也是希望自己能有這麼一個兒子。
曹操的兒子不少,並且有很多都是有才能之人。若說他兒子中最能打仗的,那便是曹彰了。這個曹彰不僅很小的時候便隨曹操一起出徵在外,而且非常有統兵作戰的天賦。曹操也是很欣賞他,不過曹彰有打仗的本領但是卻不喜歡讀書。曹操可是一個文武全才,所以他希望曹彰可以多看些書,結果曹彰告訴曹操他志向不在讀書,所以曹操也就只是欣賞曹彰的本領但並不看重他。
曹操是一代梟雄,他也同時是一位大文學家。他的兒子中曹植與曹丕都可以稱得上當時的大文學家。尤其是曹植,他的文采不僅出眾而且才思敏捷被曹操所喜愛。曹操一度喜愛他到了想立他為自己的接班人。可惜曹植只會寫文章,他不善於領兵作戰。而且曹植這個人比較任性且隨性,他曾經就因為酗酒耽誤軍情,曹操多次訓斥他,他就是我行我素。曹操雖然非常喜愛他,但是最後還是決定放棄立他為世子。
曹衝是曹操最聰明的孩子,從小就是神童,可惜沒長大就早逝了。所以曹操兒子中能文能武的就只有曹丕了。曹丕其實也不差,但是要是跟孫權比確實有點遜色。孫權繼位的時候只有十幾歲,他哥哥孫策是被當時豪強給刺殺的,所以孫權繼位之初,是個連生命都不能保證的君王。但他後來不僅在東吳坐穩了帝位,還與曹魏,劉蜀三國並立,讓當時的曹操幾次都拿不下他東吳,所以曹操才會覺得曹丕會沒有孫權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