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媽麗麗在修行
-
2 # 敏敏老師說育兒
我願意付費。想想看啊,買棵白菜都要錢,知識的價值遠比白菜高吧。
所以,在知識付費的時代,培養付費的意識,從自己做起。
一、付費既是對知識提供者的尊重,也是對學習者的尊重。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付不付費與知識的含金量成正比哦。
二、只有付了費了,學習的效率才會高。俗話說,書非借不能讀也。我覺得,養娃知識非付費不能學也。
三、未來的社會,知識付費會越來越成為一種趨勢。每個人,不僅僅會是付費者,同樣,也可以以自己的專業知識來賺取收入。
透過付費知識的學習,我的收穫很多,總結幾點跟大家分享:
一、想要教育好娃娃,親子關係最重要。好的親子關係,這樣教育好孩子就會事半功倍。
二、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孩子的表現才能更優秀。
三、父母和孩子之間如果是合作的關係,彼此能夠共贏。如果是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其實都輸了。
-
3 # 小豬安柏與媽媽
在養娃的過程中,我個人非常喜歡知識付費。特別是當我遇上育兒難題時,知識付費的內容都是乾貨,能省去很多篩選資訊和整合資訊的過程,快狠準的解決我的問題。
超讚的養娃知識推薦:1)“育學園”app:系統、專業、覆蓋育兒日常護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孩子的生長髮育、健康醫療、日常護理、營養搭配,我家寶寶有小毛小病,我會第一時間去諮詢,查詢到的資訊都是深入淺出的專業醫學知識科普,還有具體解決方案。
說實話,孩子不舒服的時候父母是很著急的,但也不能有點不舒服就往醫院跑,一是怕醫院交叉感染、二是來回折騰怕孩子吃不消,“育學園”解決過我家寶寶很多小問題,像溼疹、發熱、拉肚子基本都能自己在家護理。
2)“凱叔:聲律啟蒙”:我們家寶寶3個月就開始聽了,每次我跟著唸的時候他都會很認真的看著我的嘴形,中國文字的節奏和聲韻之美,千萬不要小看寶寶的審美能力哦,他們對美,有著超越成人的感知力。美的東西是跨越年齡,滋養內心的。而且這款音訊的背景音樂很考究,有大提琴、小提琴、古琴、蕭、鋼琴等多種樂器,跟文字內容很應景,是種美的享受。
-
4 # 鬧鬧麻麻育兒記
我是免費知識和付費知識都有學習,受益匪淺。
1. 涉獵付費知識一是書籍付費。
在懷孕時,空閒時間會買一些育兒的書籍閱讀,比如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書籍,每本書從專業的角度出發,帶我避了很多坑,度過了當媽媽的迷茫期,隨著孩子的長大,還購入了《正面管教》《養育男孩》《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吼不叫》等書籍,對教育孩子有了一點新心得體會,努力避免不吼不叫解決問題。
二是專業知識付費。
對一些專業的健康知識不理解,又不想去醫院,會在春雨醫生或者寶寶樹諮詢兒科專家,幫助寶寶恢復健康,很方便。
2. 涉獵免費知識二會下載app,比如寶寶樹和親寶寶,遇到問題也會在百度搜索,比如剛懷孕那會,我因為比較喜歡吃桂圓,在發愁能不能吃得時候,朋友告訴我她之前懷孕的時候吃過流血了,朋友推薦我以後發愁東西能不能吃時查查寶寶樹,就可以解決問題,桂圓屬溫性水果,吃多容易腹瀉嘔吐,嚴重還會導致流產早產,孕早期本來就不穩定,最好不吃,孕中晚期需控制量,我就放棄了心愛的桂圓,等到生產完再過過嘴癮。
三聽一些免費的胎教音樂,陶冶情操,在音樂類軟體搜尋即可,選擇自己喜歡聽的。
四看免費的育兒電子書籍。
五網址上看育兒知識,比如育兒網,上面有關於寶寶健康,心理健康教育,還有育兒書籍推薦,還有一些其他的網址比如丫丫網等。
現在網際網路知識如此發達,覺得免費的知識零散,不願意整理比較檢視的話,可以找專業人員的付費課程學習,一個知識不同的學習途徑解釋不一樣時,可以檢視權威醫生、育兒專家的書籍和課程學習一下。
育兒是一個任重而道遠的過程,不管是免費學習,還是付費學習,只要是能給育兒帶來一些便利,都可以嘗試一下
-
5 # 醬紫媽媽
關於知識付費這個問題,我是免費付費的我都會去學習,因為不管是專業的還是非專業的,肯定都會有在育兒領域方便的一些經驗或者好的分享,我覺得我們只用去學習別人好的方便受用就行了。
關於付費,我在網上報了很多課,比如樊登的課,正面管教,李玫瑾老師的課程等等,然而我在接觸早期教育這三年我生了2個寶寶,同時全國各地的接受學習,考取專業的育嬰師,營養師,首都兒研所測評師,線上知識付費的心理繪畫師,小步在家app的課程,還有艾洛成長app的課程都非常的好,免費的我也會經常去聽聽各種直播,育兒分享。
我個人覺得挺受用,特別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真的還要感謝孩子帶給我們的進步,有了他們才使得我們有更強大的動力去學習。
-
6 # 愛心甜甜屋
我覺得不管是付費還是不付費,都取決於家長,如果空閒時間多,不用付費,可註冊網上各種育兒平臺,學習各種育兒知識。如果太忙,可付費買一些針對性育兒的書本,或者加入一些付費的育兒群,都是可以的。
其實養娃,貴在有耐心,如果你是一個有規矩,有計劃,有耐心的人,那麼養娃路上一定很順利。如果你是一個整天抱著手機玩,性格比較急躁的人,那麼養娃路上肯定是一地雞毛。
我有兩個小孩,我們家老大小時候是我自己帶的各方面習慣都很好,老二就不行了,家裡帶的人比較多,規矩有點混亂,比較任性。
我談談養我們家老大時,一些好的經驗,希望對家長們有幫助。
我們家老大出生在夏天,出生就在空調屋裡,很舒適,我們住的環境比較安靜,六個月以內,基本上就是在床上,吃了睡,睡了吃,多休息為好,因為這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不要總抱著,更不能來回晃寶寶。媽媽也可利用這個時期多休息,使身體各方面的機能,完全恢復。
到孩子七八個月的,就可以坐著玩玩具了,這個時候,我習慣將孩子放在墊子上,旁邊擺滿玩具,讓他自己玩,然後自己幹其他的事情,但是都是在孩子的視線範圍內,我能看到他,他也能看到我。並且我每做一件事,都會和寶寶交流。比如,寶貝,媽媽現在要洗衣服了,你乖乖地玩玩具。寶貝,媽媽現在要擦地板了等等,就是多和孩子交流,不管他能不能聽懂。我記得我當時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寶貝,你要學會等待,媽媽的事情做完了,就會來陪寶寶啦!"當時,孩子好像都能聽懂一樣,非常乖!
到孩子十個月左右,我開始培養孩子看圖書的習慣,我訂了一些娃娃畫報之類的早教書本,色彩鮮豔,圖文並茂,每天都給寶寶講一會兒故事,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到了一歲零兩個月,老大會走路了,關於走路這方面,從我們老二的經驗來看,無需教。老大會走路前,家裡人不斷的教他,坐在小凳子上站起來,慢慢向前走,還嚇得不得不,有一次摔了一下,好多天嚇得不敢走!老二的時候,沒人教,農村有句俗語三翻六坐九爬十站周走,老二各種時期的技能都會,在一歲的時候,也沒人教,我記得是在廣場上玩,老二坐在小車裡,看到有個小女孩,和她穿的衣服一樣,要下來和小女孩玩,我把她抱下來放地上,就自己走過去和人家玩起來,那一刻,我真的是感覺太神奇了,沒教走路怎麼就會了呢!看來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從經驗中總結出來的。這有一首嬰兒十二個月順口溜分享給大家:
一哭二笑三咿呀,
四月抬頭望媽媽,
五抓六坐手握足,
七翻八爬九叫爸,
十月獨站週會走,
看圖說話在十八。
說到說話,我記得我們老大在兩歲的時候,正好是暑假,我在家教他背三字經,背唐詩,語言方面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原來只會說三四個字一下發展到流利的句子。
所以說家長要想在育兒路上有捷徑,就必須知道孩子在各個年齡段的特徵,然後抓住孩子的各個敏感期,才能達到最佳的育兒效果!
給大家推薦一下,我儲存的1歲至7歲各年齡段孩子的成長特徵及發育特點:
1~1歲9個月孩子的整體特質如下:
2~3歲孩子的整體特質如下:
3~4歲孩子的整體特質如下:
4~5歲孩子的整體特質如下:
5~6歲孩子的整體特質如下:
6~7歲孩子的整體特質如下:
家長們可以對照,各個年齡段孩子的特徵,根據各個年齡段與孩子相處的技巧,採取適當的方法,來教育孩子。
最後再與大家分享幾個育兒圖片
-
7 # 正媽愛生活
我是一個2胎媽媽,我為養娃付過費。
原因如下:
1.雖有免費海量資訊,但良莠不齊。雖然現在網上有很多免費的育兒知識,但要整理出對自己有用的,很費時間,因為平時上班比較忙,沒有太多時間去篩選。
2.相信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付費知識,一般都是專家,學者,大咖研究而成的,比較成系統,也會有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或方法在裡面,孩子學起來比較有趣,可以循序漸進的開展,家長省心也省力。
我用過下面一些學前教育階段的教育軟體,孩子都蠻喜歡推薦給大家:
2-叫叫學院app。每天帶孩子閱讀一個成語故事,也是以故事,遊戲闖關,朗誦的形式進行,孩子很喜歡。對養成孩子的閱讀習慣和朗誦表達能力非常好。
3-伴魚app。主要是英語啟蒙的,每天花10分鐘左右,認讀一些單詞,裡面還有不同階段海量的英語繪本,難度也是循序漸進的。這個好像是399買的,連續打卡300天,返還學費。
4-還有凱叔讀故事。這個估計知道的人很多,就是每晚陪孩子睡覺必備的。
回覆列表
1 我經常付費,有育兒難題,我從不看免費內容
為啥?我太有錢?不,免費內容太浪費時間。
比如孩子情緒有問題,我就會找個名師,在這方面的專家的課程,然後買來學習,再應用在孩子身上。
這些知識都比較系統,學習起來也方便,能節省我的時間。
當了娘之後時間真有限。每天要工作,家務,還有孩子,各種事情,學習時間真的很少。我在拿個手機在哪兒搜尋來搜尋去,找一些不靠譜的內容,浪費時間,還不一定有用。而且現在網上資訊太多,光是篩選就要好長時間,搞得人頭疼。
還不如直接找專家,學習系統的內容,然後使用起來。
2 推薦不光自己,小孩子學習的內容,我也傾向於付費。
比如孩子聽故事,我從不找喜馬拉雅,而是在“少年得到”付費。內容優質。
我自己也喜歡用“得到”app。或者跟著幾個知名靠譜的專家。比如崔玉濤、愛貝睿,還會買一些評價很高的育兒書籍。
建議讀一些育兒書籍,不要總看短影片。因為不夠系統。至於什麼樣的育兒書籍,我覺得兒童心理學類的挺好,他們讓咱們先了解孩子,然後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
比如:《正面管教》《養育的選擇》《魏坤琳的育兒寶典》《天才贏在專注力》《園丁和木匠》《孩子如何思考》《孩子如何學習》。很多。不一一列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