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古建的魅力

    朝中措(和孔倅·郡齋新栽竹)

    宋代:王之道

    君心節直更心虛。移植並庭除。好在紅蕖相映,捲簾如見吳姝。

    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況有騷人墨客,時來同醉兵廚。

    寫新栽竹子於庭院之中,清風明月與之相伴,每日有清風掠過,明月相映,不會棄你而去,也不會互相疏遠。

  • 2 # 九旭策劃

    清風明月為證,你若對我不離不棄,我自當不會疏遠你。

    嗯~我覺著這話應該是個女孩對她情郎說的吧,進一步還可以品出女子性格高冷矜持,這樣的女子在感情上當是非常謹慎,能說出不疏遠已經是對情郎莫大的承諾了。當然就像女子說的,前提是這男的必須不離不棄。

  • 3 # 石頭521

    描寫的是庭院裡的新栽的竹子,借對於竹子虛心勁直的讚美來表達自己對於孔通判(目測是通判,郡一級的副職)的欽慕和友愛。

    你有高貴的節操而且內心謙虛,把你移種到庭院邊,和池塘裡的荷花相映成趣,我平時一掀起簾子就能看像美女一般嬌美的你。在這種清風明月的幽雅環境下,你不要拋棄我,我也不會疏遠你,更何況有文人雅士來訪共謀一醉。

  • 4 # 黃計亭畫師

    君心節直更心虛。移植並庭除。好在紅蕖相映,捲簾如見吳姝。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況有騷人墨客,時來同醉兵廚。

  • 5 # 小話詩詞

    誠邀,一縷英雄為您解答

    回答樓主的這個問題之前,請允許我引用《孟子·萬章下》中的一段話:“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這段話就是說品讀一首詩歌,或者閱讀一篇文章,不去了解作者本人的話,是不行的。

    其吟誦詩歌或者閱讀文章的時候,瞭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或者瞭解一下作者寫作詩歌、文章的時代背景,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去理解詩文的內涵和意義。

    (孟子繪像)

    王之道其人

    樓主問題中的詞句“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確實四出自於王之道之手。那麼王之道是什麼人呢?他又是一位有著怎樣思想的詩人(詞人)呢?

    (王之道繪像)

    王之道,字彥猷,廬州濡須(今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人。生於宋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宋徽宗宣和六年(1124)登進士第。

    1127年,王之道跟隨宋室南渡,他是主戰一派的,曾建議朝廷收復失地,但是他的想法卻沒有被採納,與秦檜等人的主張又不一致,所以南渡之後罷官閒居了二十年,直到秦檜死後才重新入仕。王之道後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王之道去世,享年77歲。

    王之道能詩善文,他的文章明白曉暢,詩詞真樸很有韻致。王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中說王之道有“相山詞一卷”。王之道是一位高產的文學家,今存詩文就有1197篇之多,王之道著述的《文獻通考》也流傳於世。

    王之道《文獻通考》

    王之道的愛國主義思想

    王之道為人慷慨有氣節。南渡之後,雖然一度罷官閒居,但是他依舊關心國家大事,在他的詩詞中,往往流露出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作為一位士大夫階層的知識分子,忠君愛國思想在他的詩詞中也表露無遺,王之道的這種思想就是忠君愛國,也可以稱為“忠愛”思想。

    (王之道繪像)

    他是非常欣賞唐代大詩人杜甫的,因為“忠愛”思想也是杜甫詩歌思想的精髓。如明清之際的著名學者朱鶴齡《輯注杜工部集序》中就寫到:“子美(杜甫,字子美)之詩,惟得性情之至正而出之。故其發於君父、友朋、家人、婦子之際者,莫不有敦篤倫理,纏綿筦結之意。極之履荊棘,漂江湖,困頓顛躓,而拳拳忠愛不少衰。”

    (杜甫繪像)

    王之道的思想數對杜甫愛國思想的傳承和接受

    杜甫忠愛精神在宋室南渡後得到了愛國階層進一步地發揚和傳承。王之道和杜甫處於相似的歷史境遇,雖然所處時代不同,但王之道對待家國的情感,和杜甫對家國的忠愛之情是一致的。從王之道的詩詞中就能看出他對杜甫忠愛思想的接受。

    比如杜甫有一首210字的長詩《種萵苣》,其中結尾幾句是這樣的:“中園陷蕭艾,老圃永為恥。登於白玉盤,藉以如霞綺。 莧也無所施,胡顏入筐篚。

    王之道也寫下了210字的長詩《追和老杜〈種萵苣〉詩並序》,最後幾句是這樣的:“萬邦遇有道,貧賤古人恥。文王來呂夷,漢祖致圍綺。異時免溝坑。願附纖貝篚。”詩題目中的老杜就是對杜甫的稱呼。

    再如王之道的《追和老杜〈江上〉》:“獨坐日將夕,悽悽風雨秋。寒燈照孤屋,欹榻擁疏裘。身世槐安國,功名蜃化樓。歸歟老居士,蹤跡繼浮休。”就上唱和杜甫的《江上》一詩。

    此外王之道的詩中還有如《教授嚴端行出示所和老杜〈曲江〉章因次韻》、《和子薳〈春江〉用老杜韻》、《和子薳〈泛江送客〉用老杜韻》、《久客和子薳用老杜韻》、《〈秋興八首〉追和老杜》等都是對杜甫詩歌的唱和。

    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這是王之道對杜甫忠愛思想的繼承和接受,也是對這種思想的發揚和光大。因為杜甫的這些詩歌都表達的是強烈的忠愛思想。

    王之道的《朝中措》

    回到樓主的問題:“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這一句詞該如何解析?其實這是出自於王之道的一首詞作《朝中措》中的幾句。王之道的詞和詩一樣,都洋溢著濃濃的愛國主義色彩,這種愛國主義色彩就是忠愛思想。

    王之道的《朝中措》詞中還有一條小序“和孔倅·郡齋新栽竹”,這是他的一首唱和詞作,詞人在罷官閒居家中之時,在庭院中書齋前栽下了新竹,這首詞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中寫下的。原詞如下:

    君心節直更心虛。移植並庭除。

    好在紅蕖相映,捲簾如見吳姝。

    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

    況有騷人墨客,時來同醉兵廚。

    竹子不懼嚴寒酷暑,四季常青,挺拔俊秀,雖然不粗壯,但是卻很正直,竹子因為這些特點而被人們賦予了美好的寓意,竹子自古以來就是君子的象徵,和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竹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還被賦予了正直、奮進、虛懷、質樸、卓爾、善群、擔當的七德。

    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用竹子象徵人格的體現,也是古代文人的內心情操和人文精神的體現。王之道也不例外,他在書齋前種下一株株竹子,也是這種人文精神的體現。

    詞作內容表達的是什麼呢?“君心節直更心虛”,是說竹子挺拔,中空而至,將竹子說成“君心”,這是在說竹子的正直和虛懷,詞人的言外之意是在說:在庭院中種下竹子的人也是具有這種品德的。

    庭院中還有一池的荷花,荷花在文人的筆下是出淤泥而不染的,是潔身自好的象徵。上片是詠物詞的寫法,借詠物來表達自己高尚的情操。

    “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的含義

    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如何理解這句呢?其實這就是王之道的忠愛思想寄情與物,寓情於景。南渡之後,王之道因為主張收復失地,但是他的想法沒有得到同意,他也遭讒貶謫,因此而罷官閒居了二十年。

    在這二十年中,王之道忠君愛國的思想一刻也沒有停留。雖然賦閒在家,但是他無時無刻地惦記著家國大事。王之道在讀書之餘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杜甫的忠愛精神這是一種強烈的愛國情懷。是因為相似的歷史情形,相似的忠愛精神,在他那個時代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他繼承併發揚了這一精神,他渴望得到朝廷的再次起用,為國家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面對仕途上的沉浮,他也沒有任何的怨恨之情,有的只是一顆強烈的報國之心。

    “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說的就是這個意思。這是王之道發自肺腑的真情實感,是他鏗鏘有力的誓言,是他忠愛思想的有力體現。

    總結:

    對前代詩人某種精神和思想的認同和自覺接受,屬於異代相知。王之道對杜甫的忠愛思想是認同和接受的,這就是異代相知。異代相知,往往與詩人所處的歷史環境有相似之處,這就王之道諸多的詩詞中為什麼會有強烈的愛國主義色彩的原因了。“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恰好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 6 # 茶知事

    原作全文如下

    朝中措·和孔倅郡齋新栽竹

    王之道

    清風明月,君無我棄,我不君疏。況有騷人墨客,時來同醉兵廚④。

    ①庭除:指庭院

    ②紅蕖:荷花

    ④兵廚:阮籍聽說步兵校尉廚有許多美酒便請求任職步兵校尉,於是後世稱他為“阮步兵”,也用“兵廚”代指存放美酒之地

    整體解釋如下(個人理解)

    你有高貴的節操而且內心謙虛,把你移種到庭院邊,和池塘裡的荷花相映成趣,我平時一掀起簾子就能看像美女一般嬌美的你。在這種清風明月的幽雅環境下,你不要拋棄我,我也不會疏遠你,更何況有文人雅士來訪共謀一醉。

    王之道 簡介

    「宋朝」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於宋哲宗元祐八年,卒於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樸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雲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後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於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S19賽季提前爆料!三款限定來襲,奪翠銘文迎來削弱,你期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