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王的歷史筆記
-
2 # 萬水千山142928986
這個問題,第一先考慮一句話“勝者王侯敗者寇”。劉備必竟是勝者,三國鼎立,自立為王。劉備是成功的!所有的問題就不是問題了!這就是所謂的能大能小是條龍!第二:劉備是仁慈之主,體恤民意,人民記其好處,體諒不足之處!即使摔孩子,還有兄弟如手足,雖然有點虛,也是很可貴的!總得來說,功大於過,又深得民心,老百姓能體諒,頌其功德,隱其不足!對否?錯否?本人愚見!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願所有仁者智者不吝賜教!!!
劉備一生顛沛流離,先從公孫瓚,後與田楷在青州牽制袁紹,再入徐州依附陶謙,並且最終領了徐州,做了老闆。徐州被呂布攻陷,劉備與呂布關係微妙,劉備辛苦積攢的力量最終被呂布擊潰,遂投向曹操懷抱。呂布敗亡以後,劉備再度尋機佔領徐州,不久又被曹操攻滅。劉備透過袁譚投靠袁紹,又到汝南聯絡黃巾軍殘餘勢力,再次兵敗後投靠劉表。荊州投降曹操以後,赤壁之戰時期,劉備與東吳結盟,“借”得荊州部分地盤。後假借對付張魯的理由進入西川,終於成就蜀漢霸業。這是劉備的起家經歷,我們也許可以盤點一下劉備“投靠”了多少人?
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是劉備的四個東家,陶謙、呂布、孫權和劉備關係微妙,劉璋、田楷、袁譚算不上劉備的東家,所以“十姓家奴”的稱號實在是抹黑得有點離譜。“三姓家奴”的說法,源於張飛罵呂布的說辭,看看呂布幹了什麼?先殺丁原,再殺董卓,此二人都以國士之禮對待呂布,呂布卻說殺就殺,十足的背主之人一個。
反觀劉備,從未對某個個人效忠過,到哪裡都打著自己的皇叔旗號(此處據演義),意思其實很明顯,我是大漢的官員,不管在誰的麾下,你我只是同僚的上下級關係,所以我和你沒有恩義,只有大漢朝廷的工作關係。
這樣,不管是公孫瓚、陶謙、劉表,還是曹操、袁紹,在根本上就算不得劉備的主公,因為劉備根本就沒有對他們搞過人身依附那一套。當然,即使只是事實上的上下級關係,也有個人的恩怨夾雜其中。好比陶謙,將徐州拱手相讓,這其中就有天大的人情了。再比如劉表,能夠讓劉備保證半獨立的狀態,實在不容易。
但是看看劉備怎麼做的?劉備在徐州,就盡力守護徐州,在荊州,就盡力守衛荊州,至於戰敗,那實在是力量對比懸殊。真心想用劉備的三位人物,公孫瓚、陶謙和劉表,想必從棺材板裡爬出來也不會先找劉備算賬的。
然後是曹操、袁紹、呂布、孫權。從一開始,這四位就和劉備是競爭對手,袁紹、公孫瓚交惡在先,曹操、呂布先對徐州下手在先,孫權與荊州劉表乃是世仇,所以託身於此四人,本是劉備的權宜之計,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不過是相互利用而已。最終是誰利用了誰,就看誰的手段高明瞭,劉備失去利用價值後被殺也好,劉備最終火中取栗也罷,都是鬥智鬥勇的過程。
最後一位劉璋同志,只能說太嫩了,劉備如果要燒紙,只要給劉璋多燒幾刀就好。至於田楷、袁譚,還是乖乖的打醬油吧。
最後,需要說一下,用仁義道德來衡量古代的帝王與梟雄,實在是沒有意義的。看一看曹操,當年還在董卓治下很安逸呢,孫權還沒事欺負一下哥哥的兒子呢。名利場上無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