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
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擴充套件資料:
開鑿歷史
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
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
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
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
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將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
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
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寶庫之一,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洛陽市南郊伊河兩岸的龍門山與香山上。
龍門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雲岡石窟並稱中國三大石窟。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年間,之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連續大規模營造達400餘年之久,南北長達1公里,今存有窟龕2345個,造像10萬餘尊,碑刻題記2800餘品。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實物形象和文字資料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國古代政治、經濟、宗教、文化等許多領域的發展變化,對中國石窟藝術的創新與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2000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擴充套件資料:
開鑿歷史
根據《魏書》記載,龍門石窟開鑿於雲岡石窟之後。
自古以來,龍門山色被列入洛陽八大景之冠,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
它始鑿於北魏孝文帝由平城(今山西大同市)遷都洛陽前後。
當時孝文帝深感國都偏於北方不利於統治,而地處中原的洛陽自然條件優越,於是在公元493年遷都洛陽,同時拉開了營建龍門石窟的序幕。
這一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外來的宗教佛教成為思想統治的精神支柱。為了控制中原地區,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將國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遷於洛陽。
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太和年間、遷都洛陽的前幾年。此後在東魏與西魏、北齊與北周、隋、唐、五代、北宋、明都有修復和續作,其中以北魏和唐代的開鑿活動規模最大,長達150年之久。在龍門的所有洞窟中,北魏洞窟約佔30%,唐代佔60%,其他朝代僅佔1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