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傳統文化集錦

    梁山泊第一任領導王倫死的真冤枉!

    先回答問題,梁山泊第一任領導王倫死的冤不冤?我的回答是王倫死的真冤枉!

    殺王倫,是不是隻要林沖一個就夠了呢?

      如果僅憑林沖一人,就能殺了王倫的話,那林沖還用忍這麼長時間?王倫一讓林沖納投名狀,林沖上前一刀幹了他,不就行了。 

      林沖也在等待一個機會。

      我們可以看看晁蓋與林沖的談話記錄——林沖見了晁蓋吳用,兩邊眾人坐下了,殺王倫會議的談話,就正式開始了。

      林沖首先說道:【小人舊日在東京時,與朋友交,禮節不曾有誤....】

      在晁蓋,吳用,林沖大家都互相不認識,都在客客氣氣打招呼的情況下,林沖為什麼忽然莫名其妙的說自己在東京時,交朋友很注重禮節呢?

      這句話表面上是在說林沖交朋友很注重禮節,實際上,則是林沖在對晁蓋暗示,在對晁蓋下保證!

      做完這件事之後,利益該怎麼分配,我一定會按照【禮節】來公平分配的!

      我們知道林沖這個人,是奴性很重的一個人。林沖不管對誰,只要對方比自己強大,甚至和自己相差無幾,林沖對自己的稱呼始終都是【小人】,而不是一般好漢的老子,爺爺,俺等等。此時林沖與晁蓋並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說是崇拜晁蓋的話,那自稱小弟,小可也就行了。自稱小人,是沒有什麼理由的。

      晁蓋聽了,稱謝:【深感厚意】。

      晁蓋對林沖放心了嗎?不知道。但吳用對林沖卻沒放心,所以試探了一下,說道:【非是吳用過稱,理合王倫讓這第一位頭領坐。此合天下之公論】,弄死王倫之後,你來當老大吧,我們都服你,這是天下之公論。

      吳用一句天下之公論,就說明白了:以後殺王倫成功了,誰當老大呢?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天下】人說了算。

      林沖立刻撇清誤會:【非在位次低微...】我的目標,不是非要當最高的老大,只要事成之後,我的地位不【低微】,就行了。老大的位子,你們拿去。

      林沖恨王倫,原因不在位次低微,那在什麼呢?林沖道:【王倫心術不定,語言不準,難以相聚】。

      那林沖說這番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林沖的意思是:我最討厭心術不定的人,所以我們大家一定要‘齊心協力’!

      這才是林沖說心術不定,語言不準的原意,而不是大家理解的那樣。林沖並不是在說王倫,而是在藉著王倫,敲打吳用。

      我們要齊心協力啊,而且別墨跡,放個準話。如果你再不給我放準話的話,那我們就【難以相聚】了,殺王倫的事就散夥算了。【心術不定,語言不準,難以相聚】

      林沖都拿散火來威脅吳用了,吳用聽懂了嗎?當然聽懂了!吳用說道:【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胸倒恁的狹窄?】

      但吳用沒這麼問,而是問道:【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胸倒恁的狹窄?】你看,答非所問。林沖又沒說王倫心胸狹窄,吳用怎麼就回復王倫心胸不狹窄呢?

      其實吳用的意思是:故意避開原來的話題,讓林沖知道,你的意思,我的明白!

      晁蓋等人到這裡來,是相扶相助。

      後面林沖又說了,晁蓋到來,【似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

      林沖又說道:【眾豪傑休生見外之心。林沖自有分曉。小可只恐眾豪傑生退去之意,特來早早說知。今日看他如何相待。若這廝言語有理,不似昨日,萬事罷論。倘若這廝今朝有半句話參差時,盡在林沖身上。】

    按照林沖等人的話說,這王倫不是該死之人嘛?既然是該死之人,那一刀宰了他就行了,為什麼非要等他的話不對的時候才能殺他呢?原因就是:

      就連吳用也說道:【今日王頭領以禮發付我們下山,送與盤纏,又不曾熱趕將去】——你看,王倫做事做的這麼完美周到,就連吳用這麼陰險的人,都找不到理由殺他。

      在王倫所有事都做得很周到的前提下,林沖等人是找不到理由殺他的。

       吃飯喝酒的時候,林沖就一直在抓王倫的把柄,但就是抓不到,因為王倫做事,禮節周全,八面玲瓏,伸手還不打笑臉人呢。

       最後,林沖還是跳起來,一刀把王倫給殺了。那麼,王倫最後到底是說了些什麼過分的話,導致林沖【雙眉剔起,兩眼圓睜】,怒的跳起來要殺王倫呢?林沖又是用的什麼理由,把王倫給殺死了呢?

      王倫說道:【何故推卻(指送給晁蓋的盤纏)?非是敝山不納眾位豪傑,奈緣只為糧少房稀,恐日後誤了足下,眾位麵皮不好,因此不敢相留。】

      這句話很有禮貌啊,也沒什麼過分的地方,怎麼就惹的林沖大怒,要跳起來殺他呢?原因就是,林沖實在找不到理由殺王倫啊,所以就只能雞蛋裡面挑骨頭了。不管你說什麼話,我跳起來就是一刀!

      林沖其實就是這樣,王倫也沒說什麼難聽的話啊?但林沖不管,反正要殺他。

      晁蓋聽了,說道:【頭領如此錯愛,俺兄弟皆感厚恩】

      最後,林沖說道:【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量這一個潑男女,腌臢畜生,終作何用!】 最後終於談妥了,會議十分的成功。

      接著,王倫就派人來請大家吃飯。

      王倫做事滴水不漏,禮節周到。【三四次人來催請】【小嘍囉抬過七乘山轎,七人都上轎子】【王倫杜千林沖朱貴都出來迎接】。

      連續請了好幾次,又抬過轎子來,抬著他們來吃飯。最後,王倫還帶著所有的人親自出來迎接——給足了晁蓋面子,沒有一點禮數不周道的地方,毫無破綻。林沖根本找不到一點點理由殺他。

      吃飯的時候,林沖就老拿眼去瞅王倫——這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就是故意挑撥王倫,很多小混混都會這一招。

      可這王倫也真是個白衣秀才,儒門學子。脾氣實在是太好了,林沖瞅他半天,他也沒反應。你瞅你的,我吃我的。

     王倫對晁蓋說道:【感蒙眾豪傑到此聚義,只恨敝山小寨,是一窪之水,如何安得許多真龍?聊備些小薄禮,萬望笑留,煩投大寨歇馬,小可使人親到麾下納降。】

      彬彬有禮,甚至已經有禮到了一種謙卑的境界:我感謝你們來這裡,但是我這裡實在是小地方,容不下你們許多真龍。這裡是我的一點心意,希望你們笑納。等以後你們在別的地方混大了,我立刻投降你們。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王倫說得合情合理,晁蓋等人根本就無法反駁。

      林沖莫名其妙的一下跳起來,大怒,大罵王倫【笑裡藏刀】【言清行濁】。

     就連林沖自己本人,也承認王倫【言清】。承認王倫說的話的確很有禮貌,很有道理。

      罵完,林沖就說:【我其實今日放他不過】

      晁蓋這種被收留的人都說要走了(雖然是假的),你林沖跟收不收留晁蓋這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怒什麼怒?

      王倫也覺得莫名其妙,我說什麼了我?

      於是王倫也有點怒了,罵道:【你看這畜生!又不醉了,倒把言語來傷觸我,卻不是反失上下】

     這是王倫這一整天來,經過林沖挑撥數次之後,說的唯一一句髒話,其餘時間,都是彬彬有禮的樣子。確切的說,王倫自從見了晁蓋之後,就說過兩個字的髒話:畜生。並且還是在被林沖大罵之後,才反罵的。

      正如我之前說的混混招數一樣,林沖立刻抓住這一破綻:你敢罵我?揍你!

      【林沖拿住王倫罵道:“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資助你,賙給盤纏,與你相交;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你看,林沖一頓大罵,罵著罵著,就不小心把自己的心聲給罵出來了。

      不是因為你不收留晁蓋,而是因為【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我當時來的時候,被你推卻了,難為了,所以我要殺你。

     又罵道:【今日眾豪傑特來相聚,又要發付他下山去。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這梁山泊本來就是王倫的,怎麼就成不是他的了?王倫開創了梁山泊,這梁山泊就是他的私有財產!這叫此路是我開,這叫佔山為王!

      如果硬要扯,硬要說這梁山泊不是王倫這個開創者的,那這梁山泊,就更不可能是晁蓋這個外來人的,更更不可能是林沖的!所以說來說去,按照當時的價值觀來看,這梁山泊,還確實就是王倫一個人的。

      林沖大罵了王倫一頓,【又罵了一頓】!

      罵了兩遍,罵爽了,才【去心口窩裡一刀】,把王倫給捅死了。

      王倫被捅死了,按照林沖之前的話說,王倫今天說了什麼錯話,林沖才會捅死他。如果王倫今天沒說什麼混賬話的話,那就【萬事論罷】,就算了。

      那麼王倫說錯了什麼呢?其實王倫什麼都沒說錯,也沒露出任何林沖可以抓的到的理由,把柄。莫須有,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林沖想殺王倫,王倫沒有辦法,很冤枉啊!

  • 2 # 耳東話春秋

    我認為他死的一點也不冤,死有餘辜,死的活該。

    我們先來說林沖。林沖雖然本事高強,但其人並沒有多大志向。要不然也不會一直在東京做個沒有前途的教頭。在水滸眾多英雄中,中層以上官員幾乎都有一定的軟弱性質,他們遵循著官大一級壓死人的官場規矩。也正因為如此,林沖拳頭始終沒有去打調戲娘子的高衙內。如果不是陸謙趕盡殺絕,以林沖的性格可能就在草料場度過餘生了,因為他太容易安於現狀了。

    再來說說王倫其人,王倫本是落魄舉子,受過柴進的恩惠。在梁山落草後,成了一方霸主。不過他胸有文墨,卻無度量,他聽過林沖大名,深知他本事很大。而林沖出身又高,不是他一介布衣能比較,更非杜遷宋萬之流相比。林沖雖無意寨主之位,可王倫心胸狹小,自然不會喜歡林沖這個威脅待在自己身側。王倫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先是推辭,又以投名狀為難,接著又利用楊志拿言語擠兌挖苦。林沖要是有去處或許還好,可他已經無路可去,這就為兩人的翻臉埋下了伏筆。

    晁蓋投奔梁山時,王倫又故技重施,想將他們七人趕出去。鬱郁不得志的林沖自然就覺得晁蓋等人與自己同病相憐,內心中自然會有親近他們的想法。吳用號稱智多星,也就聰明的利用了這一點。

    同樣是書生,王倫愚鈍無智。他不止嫉賢妒能,還沒有智謀的頭腦,和吳用簡直天差地別。林沖此時很可能還一直沒能下決心,王倫卻一再作死,終於把林沖的耐心磨完。等到林沖殺心一起時,王倫就必死無疑了。

    我們從林沖殺死王倫,把寨主的位子讓給晁蓋可以看出,林沖的確是沒有野心的一個人。這樣一個人但凡給他點甜頭,他就會誠心誠意的跟著你混。王倫卻愣是把他的“毒”給逼了出來,所以說他真是太該死了。

  • 3 # 閒砍名著

    白衣秀士王倫作為梁山開闢第一人,慘死在林沖的刀下,實在有些冤枉:

    一、王倫罪不至死。王倫拒絕晁蓋投奔入夥,是從梁山大局考慮,是為手下一班兄弟著想。並不是書中說的心胸狹隘那樣簡單。晁蓋帶領吳用等人劫了生辰綱,前來投奔。這是犯下了滔天大禍,梁中書豈會善罷甘休?蔡京豈會善罷甘休?朝廷一旦發怒,派遣大軍前來征討。梁山的命運可想而知!山上兄弟的結局可想而知!就算官府不來征討,托塔天王晁蓋是個野心家,還有那個狗頭軍師吳用,一共七個人,就敢去劫蔡京的生日禮物,這是什麼膽量?這樣的人決不會久屈於人下。一旦得勢,焉有自家兄弟命在?事實上也證明了王倫的顧慮是對的。晁蓋做了梁山寨主之後,王倫舊部杜千、宋萬、朱貴排在了最後。到宋江執政時,也是不受重用。

    二、王倫不該死在林沖之手。林沖雪夜上梁山,前來投奔的時候,的確受到了王倫的百般刁難。但是前面說過了,王倫作為單位的一把手,必須從全域性考慮問題。而且,後來林沖儘管沒有交上投名狀,王倫也還是收留了他。當時的林沖已經是無路可走,小旋風柴進都不敢留他在莊上。王倫的收留無異於雪中送炭。然而,這些林沖並沒有記住,他記住的只是王倫當初對他的刁難。這股子怨氣一直在他的心裡憋著,直到晁蓋等人上山,才終於爆發。他火併王倫的目的並不是像他說的那樣冠冕堂皇:“今日為眾豪傑至此相聚,爭奈王倫心胸狹隘,嫉賢妒能,推故不納,因此火併了這廝。”看樣子是以義氣為重,其實他不過是借這個機會報私仇、發洩私憤罷了!在此之前,他孤家寡人,有心無膽。現在有晁蓋等人,便鼓起了勇氣,便全然不顧了當日的收留之恩,聽信吳用的挑唆,火併了恩人!

  • 4 # 噢嘜嘎噔

    王倫,在小旋風柴進的資助下成為梁山泊的第一任頭領,人稱“白衣秀士”,麾下有杜遷、宋萬、朱貴三人!勢力單薄。王倫為人心胸狹隘,雖求賢若渴,但又害怕他人奪了自己的山寨無容身之地。對於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的上山,王倫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生怕他們四個也不是林沖的對手,此時林沖命案在身,走投無路,隨時會與其有衝突,丟失山寨,所以不敢讓林沖加盟。

    為了逼走林沖,王倫百般刁難,令他下山取一顆人頭做為投名狀,林沖雖犯命案多條,但那都是該殺之人,無緣無故取人項上人頭,實在是為難。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楊志誤打誤撞被請上了山,此時的王倫是百般挽留楊志,與對林沖的態度是截然相反。楊志乃楊家將之後,之前是名門望族,且楊志立志報國,最怕辱沒祖上名聲,豈肯輕易落草。王倫此等小人,正是看中了楊志名將之後的名聲,極力拉攏,以圖梁山後繼。終未能如願,盡然當著林沖的面說:想留的卻留不住,不想留的卻賴著不走。

    林沖為人光明磊落、仗義疏財,對於王倫的百般刁難他委曲求全,萬般忍耐。直到晁蓋、吳用等一夥上山,林沖所有的忍耐才得以釋放。

    在晁蓋一行人等未上山之前,王倫對林沖的態度是百般刁難,在晁蓋一行人上山後,王倫卻和當晚要和林沖結拜為兄弟,讓其坐第二把交椅。前後態度反差之大,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水滸傳》 第十九回 林沖水寨大併火 晁蓋梁山小奪泊 中寫道:

    ”林沖拿住王倫罵道:“你是一個村野窮儒,虧了杜遷得到這裡。柴大官人這等 資助你,給盤纏,與你相交,舉薦我來,尚且許多推卻。今日眾豪傑特來相聚, 又要發付他下山去。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這嫉賢妒能的賊,不殺了,要你何用!你 也無大量大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杜遷、宋萬、朱貴本待要向前來勸,被這幾 個緊緊幫著,那裡敢動。王倫那時也要尋路走,卻被晁蓋、劉唐兩個攔住。王倫見 頭勢不好,口裡叫道:“我的心腹都在那裡?”雖有幾個身邊知心腹的人,本待要 來救,見了林沖這般兇猛頭勢,誰敢向前?林沖即時拿住王倫,又罵了一頓,去心 窩裡只一刀,察地搠倒在亭上。可憐王倫做了多年寨主,今日死在林沖之手,正 應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有詩為證: 獨據梁山志可羞,嫉賢傲士少寬柔。 只將寨主為身有,卻把群英作寇仇。 酒席歡時生殺氣,杯盤響處落人頭。 胸懷褊狹真堪恨,不肯留賢命不留。“

    生逢亂世,古人言:量大福也大,機深禍亦深!王倫此等小人,哪怕不被林沖火併,遲早也是晁蓋的刀下鬼!何來之冤?

  • 5 # 泊圖泊途

    筆者覺得他死的不冤,而且有時候還有點自己作死的味道。

    王倫這個人,就是一個落地的秀才,沒什麼大的本事,手下的幾個小頭目也是庸庸碌碌,外號響亮又沒有太大本事。一個叫“摸著天”杜遷,一個叫“雲裡金剛”宋萬,看這名字起得,在王倫低下做事,倒是符合他們一夥人外強中乾的本質。

    王倫氣量狹小也是出自於他的能力,他不太容易掌控“高手”,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利,維護自己的地位,只能打壓強者。他也沒什麼理想,並沒有規劃發展的志向,一畝三分地對他來說就足夠了,因此對於人才也不重視。

    林沖上山是被柴大官人介紹來的,柴進對王倫有恩,王倫不敢造次(其實還不如不收留,猶豫不決,自取其禍)。但是又處處刁難,先弄什麼投名狀,後來又要用楊志牽制林沖(楊志完全對王倫沒興趣)。上山之後也是讓林沖屈居第四把交椅。

    王倫既沒有很強的政治手腕又不識人。對於林沖這種“逆來順受”和“逼急則反”的性格沒有充分的認識,以至於把林沖弄得懷恨在心。

    晁蓋、吳用上山後,王倫的態度如出一轍。在吳用的挑唆下,其他人的震懾下,林沖殺了王倫,杜遷、宋萬不敢動,隨後俯身易主,也可以說是倆“白眼狼”。

  • 6 # 淡然人生55

    其實梁山泊第一任領導王倫死的夠冤,起碼是一方霸主,但一白面書生,心胸狹窄,沒有遠大的理想,對於死於林沖之手的確是冤,雖然當初上樑上被吊難,但總歸是有了歸宿,在晁蓋等人上梁山後,以刀殺恩人,的確不是君子之為,更談不上義,林沖只不過是只識彎弓射大雕的武夫,頭腦簡單,容易走極端的人,王倫有眼無珠不能駕馭局面,被殺只不過是早晚的事,但最不應該有林沖來殺。此處是整部小說寫得最糟糕的地方。

  • 7 # 春風化雨沐東方

    王倫死的冤不冤?

    我們還是先看看王倫是怎麼死的吧。

    話說,人稱“白衣秀士”的王倫雖是一介書生,但也算是看到了社會的黑暗。科舉不第,在金主小旋風柴進的資助下,扯起大旗,開闢了梁山革命根據地。

    革命初期嘛,鬧的是小規模農民企業,肯定是勢單力孤,所以手下只有杜遷、宋萬、朱貴幾個頭領。這就構成了梁山泊的雛形,雖然沒有威震四方,小打小鬧,倒也快活。

    施老先生給王倫貼了個心胸狹隘的標籤,沒錯,這就是人設。像水滸這本書中,有什麼樣的人設,就會有什麼樣的結局。一個心形狹隘、嫉賢妒能的人最終也是會招人唾棄的。雖然,和杜遷、宋萬、朱貴都相安無事,但並不代表和別人也能和平共處。

    果然,林沖來了,平衡打破了。王倫還是很有眼光的,他看到了林沖的才能,以自己的能力那是無法駕馭的,而且幾個兄弟也遠不如人家。

    無法駕馭,自是驅之而後快。如果直接驅走,雖落得罵名,卻不至於招來殺身之禍。可惜,王倫錯走了一棋,以投名狀相脅,為自己埋下了禍根。

    世上之事無巧不成書,納投名狀竟然碰到了楊志。再次上山盤桓的時候,王倫改變了策略。王倫認為楊志的才能不遜於林沖,他要用楊志來制衡林沖。

    本是一個好策略,只可惜用的不甚妥當,無果之後,甩下一句:想留的要走,不想留的卻不走。此舉,真乃火上澆油。

    此時,雖然諸多齟齬,好歹也能勉強維持。但是,更大的矛盾來了。晁蓋一行的到來,讓王倫感到了空前的壓力,他感到自己岌岌可危了。這時候,他意識到林沖的作用了,於是想用第二把交椅的位置換取林沖的合作,目的當然是抗衡晁蓋的勢力了。

    如果沒有前期的不愉快,這自然是個好辦法。可惜,現在這個時候讓林沖來選擇站位,無疑會激化矛盾。加上吳用的推波助瀾,這件事竟然成了林沖手刃王倫的導火索。

    有禍根、有火上澆油、有導火索,王倫就這麼稀裡糊塗的死了。

    王倫自己開闢的根據地,本是有權力決定外來人的去留的。為自己的權力著想,為手下的兄弟及梁山的未來考慮,接納誰、不接納誰,原也無可厚非。奈何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裡,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王倫收留林沖,雖然諸多刁難,但好歹也算給了他安身之所。而最後,落得這個下場,王倫的死多少是有些冤枉的。

    不過,好在王倫是一個配角,死在一個英雄的主角手裡,似乎又沒有那麼大的冤屈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冷棚能使用哪幾種捲簾機?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