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麗青春您真痘

    公元1499年,土木堡之變,英宗朱祁鎮兵敗被俘,僅兩歲的太子朱見深,頓時由天堂真落地獄,好在祖母孫太后心疼孫子,將心腹宮女萬貞兒派到了朱見深身邊,19歲萬貞兒與太子朝夕相處,悉心照料。萬貞兒在一個花好月圓的深夜奪走了13歲朱見深的第一次!從此有了亦母亦子、亦姐亦弟、亦夫亦妻的感情。

    朱見深登基為帝,試圖立萬貞兒為皇后,因眾臣堅決反對只好封其為貴妃,萬貴妃獨寵後宮,汪直是大藤峽叛亂瑤民的後代,尚為幼童時被俘進宮侍奉萬貴妃,明憲宗見其聰明伶俐,懂已心明已意,倍加恩寵。

    1476年,京城出現“妖狐夜出”的神秘案件,民心慌慌,不久又有妖道李子龍勾結太監鮑石、鄭忠敬,潛入大內,在萬歲山上窺視皇宮,圖謀不軌。

    雖然李子龍被錦衣衛捕殺,但從小受過驚嚇憲宗皇帝因此認為身陷危險之中,因而疑神疑鬼、寢食難安。善於猜測帝王心意的汪直,不但在短時間內抓獲了狐妖的偽裝者,還投其所好的給憲宗帶回了很多秘密訊息,憲宗大喜過望。

    1477年正月,憲宗因"銳意欲知外事",設定"西廠",汪直任提督。早在1420年12月,明成祖朱棣為了鎮壓政治上的反對勢力,加強中央集權,設立東廠。所以憲宗為示區別,故命名為“西廠”,活動範圍遍及全國各地。

    給點Sunny就燦爛的汪直因寵而妖,為了升官發財,肆意而為,在全國佈下偵緝網,普通百姓言行稍有不甚,就會以妖言罪從重處置,一時間冤、假、錯案層出不窮,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民間怨聲沸騰。同年5月,憲宗收到大臣奏章後甚為震驚,僅存5個月的西廠被撤銷。

    沒有西廠的日子又讓憲宗惶恐不安,奸臣戴縉趁機上書,大肆吹捧汪直。憲宗大喜,被撤僅一個月的西廠得以恢復,汪直復出後,變本加厲,直至明武宗下令撤銷西廠,西廠才在歷史上永遠消失,當然這是後話。

    明朝自胡惟庸之後一直沒設宰相之職,文官中最高級別為吏部尚書,可作為吏部尚書的尹旻,見到汪直,都要下跪請安,當時大家心照不宣,汪直就是九千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1482年,憲宗已36歲,現在36歲正是人生的最好時光,但那時基本已屬晚年,汪直才20來歲,如此狂妄自大、權勢逼人,憲宗想到身後事,不禁冷汗浹背。

    於是一紙詔令,免去汪直一切權力,調往南京奉御私房閒住,後來明孝宗曾想啟用汪直,因為士大夫們堅決反對才作罷。汪直死後,明孝宗下旨厚葬,並派人給其守陵,汪直成為明朝歷史上四大權閹中結局最好的一個。

    縱觀中國幾千年,明朝皇帝權力之重,可謂空前。天下大事,均由聖裁,太監也只過不是狐假虎威罷了,擅權到那個程度的魏公公,不是被17歲的崇禎一句話就收拾了,收拾個汪直和踩死只螞蟻又有什麼不同呢?

  • 2 # 雲談青史

    成化十九年,年僅二十多歲的汪直退出了大明的政治舞臺,其勢驟然而興卻也驟然而消亡,這中間真如史官說言,上意猶未可測?我們不妨從成化天子對待臣下處事風格談起。明實錄上記載成化帝年幼時就很聰慧,天資穎悟如同成人,畢竟他歷經兩次廢立,心性自非常人。其少年繼位,不滿十七歲就執掌龐大帝國權柄,在繼位之初就貶謫了身邊意欲結交大臣的近侍,顯露不凡的政治手腕。雖貴為皇帝,但若以為成化帝就是坐享天子之福的話,你就大錯特錯,朱見深繼位時的大明天下用動盪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外有北方的韃虜擾邊不止,內有廣西瑤民叛亂荼毒兩廣,荊襄百萬流民聚眾造反,天災頻發災害不斷,簡直就是明末亂世景象。面對如此艱難局面,成化天子處置得當一一化解,此等英明當得上太平天子(治國平天下的皇帝)之稱。而究其原因除了成化帝本身的政治水平外,更離不開他的識人之明。治理國家方面,成化天子任用李賢、彭時、商輅、王竑和李秉等一大批大臣,每一位都是當世之能臣幹吏。而於兵事更是選賢舉能,用人不疑。鎮壓大藤峽民變任用韓雍,將兩廣軍政全部託付;圍剿流民叛亂更是將數十萬大軍交予項忠,到後來更是大膽委任原傑開勳陽府,安置流民永絕後患。對外更是強硬,收復河套,征討建州,重設哈密衛,安定邊疆。成化天子對重要官員的任用可以說人盡其用,有重臣家喪需守孝三年,他通常奪情起用,終明一代奪情之事多集中發生在成化朝;而且有重臣老病請辭,他賜下醫藥,派太醫診治,就是不許所請,使得諸如李賢、彭時、白圭等很多朝廷重臣,都死在任上,可以說成化皇帝在拼命榨取每一個朝廷肱骨大臣的價值,這在明代歷史十分少見。除此之外,成化帝對於有能力之人異乎尋常的寵幸,像商輅,景泰帝時重臣,被英宗所棄,除名不用,可成化天子不管這些,登基沒幾年就將他召回內閣重用,並對於那些彈劾商輅不該入閣的奏章不為所動。還有如項忠,平定荊襄流民叛亂,被任用為兵部尚書,一時頗受寵信,凡是項忠所奏沒有不被應允,在朝臣心裡已經取代吏部尚書成為六部之首,百官趨之若鶩。由此可見成化帝用人的另一個特點用人不疑,近乎百分百信任,任其施為。但成化天子的寵信不是貫穿始終的,當商輅和項忠等阻礙皇權擴張時,成化天子很快就順勢將他們從權利的位子上剝離的乾乾淨淨,容不得半點餘地,其對權力的看重直追太祖太宗。因此汪直雖然年少,但忠心且有本事,成化天子願意重用他,也敢於重用他。但隨著對汪直的寵信日久,其勢力可謂遍佈大明各處要害部門,滿朝文武中,內閣閣臣劉珝、吏部尚書尹旻、保國公朱永、威寧伯王越以及戶部尚書陳鉞等都與汪直交好,不但萬安等大臣忌憚,成化天子心中也不免產生別樣想法,就像小宦官阿醜表演的另一出滑稽戲一樣。有一天,阿醜在皇帝面前扮演一個喝醉了酒罵人的人,旁邊一個人提醒他說:"某官來了。”醉人一樣照罵。那個人又說:"聖上駕到。”醉人還是一樣的罵。那個人又說:"汪太監來了。”這個罵人的人嚇得立刻服服帖帖地恭敬地站在一旁。人家問他:"天子駕到你不怕,而怕汪太監,為什麼呢?"他回答說:"現在的人只知道有汪太監,不知道有天子呀。"雖然不排除政敵授意阿醜攻擊汪直,但成化天子確實開始思考重新平衡朝廷各方勢力了。成化十八年時皇帝已經三十六歲,雖然還是壯年,可諸位看一下明代皇帝的壽命就知道了,從仁宗開始很少有皇帝活的過四十歲的,隨著皇帝自感時日無多,汪直漸長,天下又承平無事,自然會去考慮身後事,以防將來尾大不掉,削去汪直的權勢是遲早的事。畢竟天家無情,從某方面講,汪直跟其他大臣一樣,都是皇帝平定四方所用的工具,只是汪直是貼己人,更加受皇帝信任,皇帝能夠授予他極大的權柄去做一些朝臣不能去做的事。如今雖然無情被貶,但同時也是成化天子為保汪直一個善終不得不為。在貶謫汪直的同時,汪直的養子卻照常授予高官,一來表明成化天子的立場,汪直失勢並非失去眷寵,朝臣不可過度打擊,成化帝確實懲罰了一批揪著汪直等人拼命彈劾的言官,滿朝為之噤聲,不敢再提汪直,汪直的離開得以風平浪靜的解決;二來也是成化帝對汪直的彌補,成化皇帝畢竟是政治家,他所考慮的首先是他的帝國,像王越恃才傲物,功高震主只能尋個過錯暫且削職,才好留給下任皇帝使用,而汪直再有才華也是太監,成化帝可以把他寵成煊赫一時的權閹,但以後呢?下任皇帝還怎麼可能留用信任他,新皇帝身邊的內侍又怎麼可能容下他,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再者將汪直遷往南京降為奉御發私房閒住,奉御是六品,在最高只有四品的宦官中也是高職了,足夠汪直在南京逍遙快活,悠哉一生,既使新帝繼位,汪直也有很大的晉身餘地。成化二十三年八月二十二日,成化天子駕崩,諡號為純,廟號為憲,是為憲宗純皇帝,新帝繼位便是弘治天子。弘治十年時鑑於達延汗屢屢犯邊,無人能制,於是起復王越總制三邊,王越不負眾望於弘治十一年五月,分兵三路大破敵酋於賀蘭山。而汪直史書上並未提及,只是在弘治十一年十月,吏部員外郎張彩奏請重處太監李廣時勸諫弘治天子不該將汪直召還故璫(璫,太監),由此可知汪直也被天子召回宮中,但其後史書上再未提及汪直事蹟,汪直卒年不詳只是從明史宦官列傳裡我們得知,汪直得以良終,至此這位另類的權閹才徹底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但不管怎樣,拋開汪直的宦官身份,他所行所為可圈可點,比之那些滿腹經綸,滿嘴道德文章,卻一無是處的大臣們強了百倍,汪直在職期間所上的奏疏,憲宗實錄裡都有記載,皆是切中時弊的建議,在邊關期間也積極整飭軍務,極力改變邊軍頹勢,如果不是因為他是太監,當得上是大明朝的一代名臣了。但也恰恰因為他是宦官,才有機會被成化皇帝慧眼識珠,年紀輕輕就能被授予重任。雖然史官曲筆歪曲汪直,但他所行經得起歷史推敲,其閃光點也確實足夠閃耀在大明朝的夜空中。

  • 3 # 綠野農夫961

    明憲宗朱見深著實是個人物,歷來皇帝最忌諱也最容易讓人詬病不外乎後宮專寵、宦官擅權,佔一項就足以讓後代罵幾千年了,可是朱見深同志兩樣都有,不僅有,而且很有。

    話說朱見深兩歲的時候,那個不靠譜的爹被瓦刺人弄到草原上吃羊肉串去了。一時朝局大變,雖然在祖母孫太后的力主下,自己被立為太子,但是皇帝不是自己爹,這個太子又能混得多好?

    為了保護這棵風雨中的幼苗,祖母孫太后把自己的心腹宮女萬貞兒派到了朱見深身邊。要說這萬貞兒也確實工作努力,竟整整陪了朱見深一生。專寵後宮,就是後來的皇太子朱佑樘也拜萬貴妃所賜,一直到六歲才見到自己的父親朱見深。皇帝專寵後宮這不新鮮,但像他朱見深這樣一生專寵一位大自己19歲的女人就很少見了。

    由於童年的那些事兒,朱見深即使是當上了皇帝,內心仍是缺乏安全感。江湖道士李子龍偷上萬歲山觀察內宮被發現,後經審訊說意圖弒君,觀察內宮是為了熟悉地型。這原本是個很扯淡的事兒,但卻讓內心不安全的朱見深感到恐慌。壞人怎麼這麼多?

    為了保證自己的人身安全,朱見深讓自己最心腹的太監汪直從錦衣衛中挑選精幹人員組成西廠,專司偵緝危害皇帝和皇權的人和事兒,汪直任西廠提督。

    但是哪有那麼多的壞人?按說西廠的生意應該不怎麼樣。但是西廠勝在權大,抓人上不需請示皇帝,下不用通告法司。所以,西廠抓人由最初的你有沒有罪到後來就成了汪公公認為你有沒有罪。這樣以來,汪公公立刻就成了一個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那個時候去採訪朝中大臣,如果只有一盒腦白金,你打算送給誰?估計絕大多數的答案都是汪公公。

    風光無限的汪公公和歷史上所有的風光無限的人物一樣,有多少朋友就有多少敵人。更何況你汪公公還做了那麼多的壞事和別人認為是壞事的事兒。皇帝朱見深的投訴信箱裡也就越來越多的收到了關於汪直的投訴信。其是,寫的最有力度的是御史徐鏞的那封,朱見深看後,直接批示罷免汪直現任職務,發至留都南京閒住。此舉讓當時的多少臣工為之叫好點贊,這下安全了,今年的腦白金可以送給丈母孃了。

    但是細想之下,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兒。

    要知道,徐鏞當時參劾汪直的可不是酒後駕車的小事兒,而是擅權亂政。這是誅九族的大罪,那麼為何只是讓汪直去南京閒住,還保留六品待遇,要知道按朱八八訂下的規矩,太監的最高品級也不過四品。這哪裡是處罰,是養老。

    對於皇帝來說,除開國之君外,其餘皇帝從出生開始就長於內宮婦人之手,太監是他們見得最多,也最親近的人。相比起殿上的那些動不動就冒死直諫的大臣,太監這個群體更讓皇帝們感到親近、貼心。尤其是自明宣宗朱瞻基以後,這些太監們有了文化,就更受到皇帝們的倚重了。

    至於後來說的因為汪公公壞事做多了,皇帝正義發現了,為了上安社稷,下保黎民才罷免了汪直,這只是書生們一廂情願的意淫。

    所謂的那些壞事兒,只是在大臣們看來是壞事兒,從皇帝的角度看就未必了,要說危害百姓,那就更是抬舉汪公公了,他沒有那麼大的本事。亂政就更不可能了,擅權到魏公公那個程度,崇禎也一句話就收拾了。

    皇帝借徐鏞一封檢舉信賞了汪直一個太平晚年。在很多人看來,是正義的御史戰勝了邪惡的太監。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 4 # 是阿維啊

    東廠是明成祖朱棣所建立的情報組織。

    朱棣掌握政權後,他擔心侄子朱允炆尚存於世,並且惶恐朝中的勢力不傾向於他。綜合各種因素,便任用心腹大臣來建立東廠,在民間各個地方收集資訊,方便自己權力的集中行使。

    後來,東廠的力量越來越大,並有自己的審理辦公的監獄。

    西廠是西廠受明憲宗朱見深的需求與成化年間成立,由明憲宗的心腹宦官汪直為西廠首領。

    西廠的成立源於民間出現了狐妖的傳說,這個傳說嚴重影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明憲宗便讓汪直成立西廠前去打探。汪直為人精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找到了狐妖的偽裝者,並且還給皇帝帶回了很多秘密訊息,深得朱憲宗的喜愛。西廠便由此成立,但是短短五個月,西廠就結束了他們的壽命。

    在當時官場,大家心照不宣,汪直就是九千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明朝皇帝不管多另類,都能牢牢控制權力,但汪直這麼折騰,也讓憲宗擔驚受怕。

    明憲宗怎麼除掉他的呢?直接下召廢掉的。就是這麼簡單,一個才成立幾個月的西廠,就算有權有勢,那也是仗著皇帝的威名,所以處理起來比那些根深蒂固的黨派簡單多了。

  • 5 # 過去即歷史

    不是廢掉,汪直一直都是明憲宗培養出來的,西廠是專門給汪直開的。想拿隨時拿掉,不費事。

    汪直這個人年齡很小就獲得明憲宗支援,早早地獲得大權,汪直也聰明伶俐,憲宗是比較喜歡的。

    汪直這個人很小就進了皇宮,而且一直得到明憲宗保護,對政治規矩那一套根本不管,還是挺有正義感的。翻看一下汪直乾的事就清楚,他敢動的人,普通人不敢動,或者說得罪不了,這些人都是非富即貴,關鍵是還都有公權私用,以權謀私的嫌疑,汪直靠憲宗的信任,看誰不按規矩辦事,就抓誰,儼然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勁頭。有時候,汪直玩的遭到太多人的反對,憲宗就出面約束下汪直,但沒否定汪直做的事。

    我們忽略了一個事實;汪直是善終,沒有遭到士大夫們的清算。從這點上看,憲宗對得起汪直了。在憲宗晚年怠政的時候,汪直還很年輕,總給自己找“麻煩”,憲宗同時也清楚,自己死後汪直一定會遭到無情的報復,乾脆還不如自己打壓汪直,所以就把汪直的職位一擼,罰往南京閒住去。眾官員看到汪直失勢,對汪直的彈劾奏章如雪花般飛到憲宗的案頭,可結果是彈劾的貪官員都遭到訓斥,汪直卻沒再被怎麼地。

    直到憲宗死,遠離朝局的汪直都在南京活得好好的。士大夫們看到這可不行,大權閹必須得有悲慘的下場,所以在汪直被貶往南京的路上,描寫汪直如何如何的悲慘,也只能這麼幹了。

    汪直活到了弘治朝,明孝宗還一度想啟用汪直,因為士大夫們堅決反對才作罷。汪直死後,明孝宗下旨安葬,並派人給汪直守陵,待遇還是挺不錯的。這也是明朝歷史上四大權閹中結局最好的一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改善臉盲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