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我們知道自然界的銅一般是紅色,銅元素含量在98%以上,也叫作純銅,早在石器時代晚期,人們就已經會使用純銅製作紅銅器了。

    青銅的出現時間要晚於紅銅,由於青銅的熔點低、硬度高,人們就用青銅代替紅銅製作器具。現在金屬材料學上的青銅主要指銅與錫、鉛等元素形成的一種合金,其中銅是最主要的元素,而錫和鉛的含量一般在2%以上。就古代製造青銅器所使用的青銅而言,更多的是指銅與錫的合金。

    關於青銅中銅和錫的比例,《周禮•考工記》中就有記載:“金有六齊:六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鐘鼎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斧斤之齊;四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戈戟之齊;參分其金而錫居一,謂之大刃之齊;五分其金而錫居二,謂之削殺矢之齊;金錫半,謂之鑑燧之齊。”也就是說鑄造鐘鼎需要摻入大約六分之一錫,製造斧鉞需要摻入大約五分之一的錫,鑄造戈戟、刀刃、箭簇、鑑燧(也就是銅鏡)所用青銅原料中錫的比例以此類推,逐漸增加。

    鑄造不同的青銅器,錫的比例有所不同,成形後的青銅器顏色也不盡相同。在紅銅中加入少量的錫,它的金屬光澤就會從紅銅色向橙黃色轉變,隨著錫的比例提高,顏色又逐漸變為金黃色、淺黃色,乃至灰白色。

    先秦時期人們將青銅禮器稱為“尊彝”、“彝”,而鑄造青銅器所用的銅料稱為“吉金”。常見的鼎、簋、壺等青銅禮器最初被製造出來的時,顏色多是金黃色中透著一些紅銅色。而青銅兵器需要更高的硬度,人們在裡面加入更多的錫,顏色就愈發偏黃。

    青銅器變為青色主要是由於長期埋於地下,青銅器發生氧化反應而生出青綠色的銅鏽。青銅器的器主去世時會將生前所用的青銅器入土陪葬,這些銅器長期處於地下潮溼陰暗的環境中,受到水和其他微量元素的侵蝕,發生氧化反應,表面甚至內部產生銅鏽,顏色也就變為青色。

    湖北省博物館所藏的越王勾踐劍(由於儲存良好,出土時保持了原本的顏色)

    雖然考古工作者在青銅器出土後,會用科學手法對青銅器上的銅鏽進行清理,但是上千年的積累使得銅鏽並不能完全除去,我們所見到的大多數“青銅器”也就依舊保持著青色。

  • 2 # 清風知水

    古代青銅器主要的三個成分是銅錫鉛。其中以銅最貴,鉛最賤。青銅器顏色不一,如其銅比例較低(50%以下)錫比例高,則偏白色(隋代揚州一帶有白錢五銖就是因為銅比例偏低)一般青銅器顏色其實介於純銅(紅偏黃)與黃銅(黃色)之間。至於成青色還是因為銅氧化而已

  • 3 # 無情一一

    古代中國不產金,稱銅為紫金,稱鐵為惡金,青銅為銅錫合金,當時顏色金光燦爛,現在電視劇電影裡的青銅都是綠色滿眼那是導演編劇無知,不懂歷史誤導觀眾。

    青銅,大泉五十,漢。

  • 4 # 公子想

    青銅器,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為我們看到的絕大多數出土的銅器顏色都是青綠色的,但是當我們看的足夠多時,便會發現青綠色不是銅器的唯一顏色,甚至可以用五顏六色來形容這些出土的先秦時期的銅器顏色。下面這套珍藏在山東博物院的銅套餐具,就完美的詮釋了“青銅器”的五顏六色——金色,綠色,紅色,紫色,藍色,黑色……那麼青銅器到底是什麼顏色,為啥又顯現那麼多顏色呢?

    青銅合金的物理、化學效能優越,熔點低,成品色澤優雅,質地細膩且易成型。剛鍛造出的青銅器一般呈金(黃)色,由於年代久遠,青銅器歷經歲月滄桑,表面多被腐蝕成青灰或綠色,被後人稱為“青銅”。現在各大博物館展示的青銅器除了我們熟悉的青綠色外,還有黃、紅、白、紫、灰等20多種顏色。

    環境因素是青銅器形成不同鏽色的主要原因,早在宋代,當時的學者就認識到這一因素。宋趙希鵲《洞天清祿集·古鐘鼎彝器辨》雲:“銅器入土千年,純青如鋪翠”、“銅器墜水千年,則純綠而瑩如玉;未及千年,綠而不瑩。”、“傳世古,則不曾入水土……色紫褐而有硃砂斑”。

    這裡和大家簡單介紹幾種我們常見的青銅器鏽色的組成和形成因素,換個角度去認識我們熟知的青銅器。

    1、綠鏽

    綠繡,是我們最常見的青銅鏽色,也正是因為常見,大家將先秦時期的銅錫鉛等金屬合金成為青銅。綠繡主要物質為孔雀石、石綠、鹼式硫酸銅等,這些物質顏色多為綠色。

    (王子午鼎,河南博物院藏)

    2、黑漆古鏽

    除了常見的綠色銅鏽外,還有比較常見的一種銅鏽是黑色,這類青銅器表面漆黑髮亮、具有光滑晶瑩的玉質感,俗稱黑漆古。黑漆古具有極佳的耐腐蝕效能,在青銅器表面形成緻密的保護層,起到一種很好的保護作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黑漆古青銅器備受收藏家歡迎,在利益的驅使下,很多不法商人偽造黑漆古青銅器,迎合市場需求。由於造假技術高超,以至於一些偽造的黑漆古青銅器被當做真品收藏在博物館。黑漆古其主要成分為氧化亞錫等。

    (史牆盤 西周中期 陝西扶風莊白窖藏出土)

    3、棗皮紅鏽

    在博物館珍藏的青銅器中,有一些表面的鏽色成紅色,顏色鮮豔,如熟透的大棗一般,我們將這類青銅鏽色稱為“棗皮紅”。河南安陽一代出土的青銅器都帶有棗皮紅的特徵,這與當地的自然土壤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棗皮紅的鏽色,其主要物質為氧化亞銅以及氧化鉛。

    (趩尊 西周中期懿王 上海博物館藏)

    4、綠漆古鏽

    青銅器中,有一類表面堅實, 光亮可鑑,但顏色為綠色, 明顯區別於其他青銅器,考古界一般稱其為“綠漆古”或“瓜皮綠”,這一顏色的銅鏽中主要成分為鹼式氯化銅、鹼式硫酸銅、磷銅礦、氯化亞銅等,這些物質都呈綠色。

    (鴞卣 商代晚期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5、水銀沁鏽

    在博物館我們經常能看到一類表面呈裝飾性很強的白亮狀態,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效能,這一類青銅鏽色,我們成為“水銀沁鏽”。這裡所說的“銅鏽”,並不是銅的化合物,而是二氧化錫,一種效能穩定的銀灰色物質。

    (瑞獸葡萄鏡 唐 鄂州出土)

    6、灰鏽——氯化物鏽

    在博物館參觀中,我們還會見到一種顏色非常特殊的青銅器——灰色青銅器。如果不仔細觀察,我們很難看出這是青銅器。大多數時候,這類青銅器被觀眾當做瓷器或陶器。之所以呈現出這樣的顏色,是因為青銅器表面覆蓋了灰色的氯化亞銅以及氯化鈣等物質。

    (鄧公孫無忌鼎 春秋早期 湖北襄陽王坡M1出土)

    7、泛金鏽

    青銅還有“泛金”或“返金”現象。器物表面非常光潔,沒有鏽跡斑斑的感覺,且顏色成金黃色,非常漂亮。返金並非器物鑄造時鍍了黃金,而是青銅器在特定土壤環境中形成的特殊的表層,舊時也稱“返金”或者“返銅”。這種現象通常只出現在剛剛鑄造完成尚未使用過就入土的青銅器上。這類器物幾乎全部出土於河南安陽附近的商代地層中,陝西只存在個例。

    (叔五父匜 西周晚期 陝西眉縣楊家村窖藏出土)

    8、藍鏽

    這類青銅器相對綠色等常見的鏽色來說,數量相對比較稀少。主要成分為硫化銅,硫酸銅等物質。

    (曾伯文簋 春秋早期 湖北隨州均川熊家老灣出土)

    除此以外,還有紫色、白色等多種顏色的青銅鏽色。一件青銅器與會呈現多種顏色,如首博珍藏的伯矩鬲。自然界神器的化學變化,給我們留下了這麼多精美的青銅器。

    紫色繡

    (伯矩鬲 西周早期 首都博物館藏)

    以後我們可以自豪自豪的告訴大家,青銅色不只有青色,還有其他好看的顏色。

  • 5 # 風雲說收藏

    青銅器本色並不是青色,最早的青銅器是偏黃色的,紅銅達到九成以上,剛澆鑄出來的時候是呈金黃偏紅的,所以先秦時期稱青銅為金。從上圖可以看出青銅本色,沒有黃金黃,偏紅。剛出爐應該比較耀眼,古人稱其為金也是有道理的。

    這片商代青銅殘片切面是黃中閃紅,歷經幾千年顏色會比較暗淡。商代青銅器斷面商周青銅器殘片,這是北方幹坑比較典型的鏽蝕狀態。由於整體青綠,所以我們現在把這類銅器叫做青銅器,實際上它不是青色的。

    東周出現高鉛青銅,較軟,顏色更接近金黃。

    上兩圖為漢代早期青銅器殘片,戰漢青銅鏡含錫量突破一成,從斷面我們可以看出黃中閃白或接近白色。高錫青銅一般情況下會形成黑漆古包漿,在唐代錫的成分更是接近兩層,經過後期熱處理,錫析出,鏡體更是澄光瓦亮。宋代的青銅稱為水紅銅,白中帶紅是整個宋金遼元青銅器的主要特徵。以上兩圖是宋代青銅器的本色特徵,把鏽層打磨掉可以看出銅色為白中帶紅,為水紅色。

    所以所謂青銅從來就不是青色的,之所以叫青銅器是根據其去除表面紅斑綠繡(氧化亞銅和鹼式氯化銅)之後緊貼在器表的最初生成的黑色的氧化銅取名的。而有些學者指出影視劇裡黑色的青銅器應該是金黃色的,也不是十分準確,就算剛鑄造完成的青銅器也不完全是金黃色,更何況青銅器的金黃色保持不了太久,時間一長就應該是黑色的,所以影視劇裡用黑色的青銅器也說得過去。要知道先秦時期的一件青銅器可是極貴重的彝器,即使是王也沒資本經常用新的,一個杯子他都會用一輩子,可沒有我們現在這麼任性。

  • 6 # 螺旋真理

    0.這個問題涉及青銅器的顏色形成過程,先說結論,現在所見的青銅器並不一定都是青色,其本色也不一定是傳說中的金黃色。

    1.青銅器是由青銅鑄造而成的,青銅不是單一材質的金屬,其配方是銅、錫、鉛。一般來說,常被我們稱之為“青銅器”的青銅禮器所用的青銅,含銅量比較高而鉛、錫較少,所以出爐的原本顏色近似於金色。另外一種“青銅器”銅鏡,因為錫的含量前一種青銅禮器高,所以出爐的顏色是銀灰色。

    這件陝西出土的青銅器就是近似於金色的。

    銀灰色的五山青銅鏡

    2.現在我們看到的青銅器多是考古出土,在地下環境中會和空氣、土壤和水發生化學反應,會在表面形成形成一種“鏽”。常見的鏽色是青綠色,所以就把這類器物稱為“青銅器”。

    常見的青銅器繡叫“釉繡”,繡層僅僅附著於青銅器的表面,好像長了一層類似瓷器的“釉”,一般是暗青綠色,主要是鏽成分中的鹼式碳酸銅形成的。偶爾能看到藍色和棗紅色,藍色是由鏽成分中的硫化銅含量高所顯出的,棗紅色則是由氧化亞銅含量高所顯出的。這種鏽層非常穩定,有利於青銅器的儲存,所以在修復的時候不除去,造成我們現在能看到的大部分青銅器都是這個狀態的。

    藍色的青銅器,鏽層中硫化銅含量高。

    3.但是並非所有的青銅器都能形成這種穩定的鏽層,有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有些青銅器顏色非常綠,表面已經部分酥粉,這就是糟糕的粉狀鏽,主要顯色成分是鹼式氯化銅和氯化亞銅。這種鏽不穩定,會傳染,所以一旦發現就要馬上除去。

    嚴重粉狀鏽的青銅器

    4.有些青銅器出土時間已經很長了,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由於和地下的環境不同,會形成一種黑色的釉層,術語叫“黑漆古”。這種釉層也比較穩定,所以也不會除去,主要的顯色成分是氧化銅或硫化亞銅。在酸性土壤中,也能形成黑漆古,南方出土的青銅器呈現出黑漆古的可能性較大。此外,有時青銅器原料中的鉛會析出包裹在青銅器外,形成視覺銀白色的效果,叫做“水銀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人浮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