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歐羅足球軍事
-
2 # 照見古今
站在薩達姆以及他統治下的伊拉克的視角來看,美國實在是壞透了,兩國之間隔著十萬八千里,美國卻兩次遠渡重洋來打它,第一次還好說,只是胖揍一頓,第二次就是真往死裡打了。這究竟是什麼仇什麼怨,伊拉克又到底礙著美國什麼了,後者非要把它滅之而後快?
石油不是美國的目標坊間有一個流傳很廣的說法,說美國入侵伊拉克,為的是霸佔當地的石油資源。不過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因為戰後美國從伊拉克進口的石油增長有限,而且還呈逐年下降之勢,從2004年的3275萬噸降到2012年的2370萬噸。
2012年的數字,甚至還比不上戰前,要知道,早在1998~2003年間,美國從伊拉克年均進口石油就已經達到2845萬噸了。
所以認為美國為了從伊拉克多進口石油而開戰的觀點,是毫無道理的,小布什就算再傻,也不會花幾萬億美元(戰爭開銷)就為了每年多進口幾百萬噸的石油。
事實上,如果非要找一個在石油進口上的最大受益者的話,那應該是中國而非美國。因為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對中國的石油出口呈井噴狀,從原先的0迅速增長到超過1500萬噸。
照這麼看來,如果說小布什打伊拉克是為了石油的話,那麼他大概是為中國賣命的了,難道又是一個"川建國"?所以坊間廣為流傳的那種說法,也就圖個樂而已。
薩達姆政權威脅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如果不為石油,那美國為什麼非要跟伊拉克過不去呢?其實這個問題本身也有點問題,因為嚴格來說,是美國與薩達姆政權過不去,而不是伊拉克這個國家,畢竟伊拉克作為一個國家,現在也仍存在,與美國的關係也不算差。
美伊兩國以前之所以交惡,就是因為彼時執政的是薩達姆。別看薩達姆只是中東地區的一個政治強人,可是他的存在,卻威脅到了美國的核心利益,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動搖了美元的霸主地位;二是動搖了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
2000年,歐盟開始發行並使用歐元,於是一夕之間,美元在全球貿易結算體系裡的佔比急劇下滑,然而這畢竟是歐洲的內部事務,美國就算再強橫,也沒有能力,更沒有理由去幹涉。可是歐洲以外的貿易結算,美國就不能坐視不理了,而這正是薩達姆撞槍口的原因。
歐元推出不久,薩達姆就宣佈以後伊拉克的石油出口用歐元結算,作為重要的產油國,薩達姆的這一舉動嚴重威脅到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如果美國不做出強烈反應,一旦更多的國家效仿,美元體系將徹底崩潰,這對於美國來說,無疑是致命打擊。
所以僅憑這一個因素,美國就不能放過薩達姆,唯有殺雞儆猴,才能保住美元的霸主地位。
同樣的,薩達姆在中東的勢力擴張也動搖了美國在中東地區的主導地位,而這可是美國二戰以後全球佈局的重要成果。薩達姆上任以來,在國內不斷強化領導權威,緊接著又入侵科威特,試圖把這種權威加諸伊拉克以外的地區,進而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東霸主"。
這種行為,肯定是為美國所不容的,所以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也就是薩達姆強行佔領科威特後,美國就立刻發動了海灣戰爭,給薩達姆來了一次強力的敲打。
爭議的伊拉克戰爭:小布什的公報私仇?巧合的是,美伊兩次交戰,都是在布什總統任上,只不過一個是老布什,一個是小布什。由於兩個布什總統是父子關係,所以很自然地就會出現一種陰謀論,認為兩次戰爭是布什家族借美軍之力來報私仇,尤其是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被不少人認為是小布什在給父親老布什報仇。
如果這種說法成立,那就太過兒戲了,都已經二十一世紀了,兩個國家之間的戰爭居然是為了解決私人恩怨?然而在伊拉克戰爭爆發前,老布什確實差一點被薩達姆刺殺,好在美國情報機構及時掌握了線索,才讓刺殺行動胎死腹中。
這件事過後,小布什以微弱優勢當上總統,然後在其第一任期還未結束之時,便迫不及待地發動了伊拉克戰爭。聯絡前後因果,似乎真不能排除小布什有公報私仇之嫌。不過這也永遠只能是一種猜想,畢竟就算有這種想法,小布什也是絕對不會站出來承認的。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說,美伊兩國之間幾十年的恩恩怨怨,皆因薩達姆而起。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由於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讓薩達姆有能力挑戰美元的霸主地位,又由於伊拉克地理位置的便利以及政治強人的特質,讓薩達姆有機會成為中東霸主。
事實上,只需二者佔其一,就註定了薩達姆不會有好的結局,何況他還兩者全佔呢?所以不是美國跟伊拉克過不去,而是薩達姆真的威脅到美國了。至於小布什公報私仇的嫌疑,可以當成茶餘飯後的談資,就不必去當真了。
-
3 # 明明說農村事
美國為什麼打了伊拉克兩次?因為第一次打還沒有滅了薩達姆,讓薩達姆反美還很堅決,而如果美國不能徹底剷平薩達姆政府,會有新的國家效仿。
而美國為什麼必須剷平薩達姆?因為伊拉克開始不用美元成交石油的賣買。撓過美元還了得?以後拿什麼來制裁別國呀?所以薩達姆必死!
於是美國發動了第二次攻打伊拉克,並絞死了薩達姆了。
-
4 # 火焰如意
美國為什麼打了兩次伊拉克,第一次海灣戰爭又停了,二次滅亡薩達姆的伊拉克。
第一次起因,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背後是利益驅使
由於兩伊戰爭持續了八年,伊拉克欠下鉅額賬務。
欠科威特140億美元,其他欠的還有不少。薩達姆表示,伊拉克作為阿拉伯世界與伊朗的緩衝期。
我打了八年戰爭,保衛了阿拉伯世界,我欠你們的錢,是不是可以免除。我不是為自己而戰,我是為阿拉伯世界而戰。
出於野心與利益,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科威特雖小但石油多。入侵科威特在薩達姆看來,但是有利的買賣。
美國能源統計,1990年第一季度,美國,每日淨進口石油量為766.1萬桶,其中206.4萬桶來自海灣地區,佔26.9%。
西歐,每日進口石油823.5萬桶,從海灣地區進口427.6萬桶,約佔51.9%。
日本,每日進口石油548萬桶,其中從海灣地區進口354萬桶,約佔64.6%。
科威特一直享有“海灣明珠”之稱。
國外的資產超過 1,000 億美元,在西方重要工業中,還持有多達數百億美元的股份。如果這些資財被伊拉克抽走,將給西方經濟造成鉅額損失。
於是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對伊拉克發起打擊。這就是有名的海灣戰爭,一場真正現代化,科技電子戰爭。
事前,美國就讓軍官寫如何打伊拉克,怎麼打。寫好後全部封好,打完再一一觀看。這個太厲害了,挑選將軍這是最好的方式。
美國打伊拉克主要目的,保衛美國在中東的石油戰略。
停戰以薩達姆退出科威特止。
第二次伊拉克戰爭起因,用歐元代替美元為石油貨幣
1991年1月隨著歐元區的成立,加上薩達姆與美國的關係越來越壞。
讓薩達姆看見了希望。從噁心美國出發,企圖破壞、挑動他們之間的關係。
薩達姆宣佈以後石油不用美元結算,用歐元結算。隨後俄羅斯、伊朗、委內瑞拉紛紛效仿,石油改用歐元結算。
這就捅了一個馬蜂窩,在美國的心窩上捅刀子。
從石油組織歐佩克的建立,全世界的石油必須用美元結算。買石油,你必須有美元才行。
於是美國發動了第二次伊拉克戰爭,為美元而戰。
石油從打之前的38美元一桶,打到147美元。油價迅速標高,於是美國就可以光明正大開動印鈔機。
美國可以理直氣壯的說,不是我爛印美元,而是你們需要美元。你們有需求,而且需求很大。
伊拉克第二次戰爭,從某種意義上將,是薩達姆自己找死。
伊拉克作為一個小國,試圖挑戰美元在世界的霸權。
大國還有一點希望,你一個小國那有什麼希望。
就是如今看,誰敢挑戰美元,美國會善罷甘休嗎?
小國不是大國,大國就算想,也是很難的。不僅是國情與外部環境,還有很多金融技術操作層面。
-
5 # 隨雨飄渺
第一次打伊拉克,那是維護世界和平秩序,受到聯合國授權支援的,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成的,但美國也是被動的。
因為全世界各國均不敢相信,伊拉克會忘恩負義,冒天下之大不韙,敢侵略滅科威特國家,這樣做全世界各國政府均反對的。
第二次打伊拉克,就是世界列強滅掉薩達姆政權之戰,這次就產生了極大的爭議性,連北約各國內部也產生了巨大的分歧,美英主戰,德法反對,中俄也反對。
美國英國為了消滅掉薩達姆政權,因為薩達姆早先是美英扶持,到後來薩達姆個人欲忘膨脹,根本不賣美英的帳,美英必須要滅掉這個野心稱霸中東的政權。
兩伊戰爭,就是美國為了報復伊朗扣押的外交人質,在美英蘇等國支援下,伊拉克才軍事入侵了伊朗。
79年以前,伊拉克受蘇聯支援,而伊朗受美國支援,這是冷戰中選邊佔隊伍造成的。
但兩伊戰爭爆發後,從冷戰思維定義上看,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敵人的朋友就是敵人,所以伊拉克才受歐美的扶持,同時也受蘇聯支援。
薩達姆才有底氣十足的去發動兩伊戰爭,但九十年代入侵科威特,那是自釀苦果,科威特也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勸說薩達姆退兵無效,無奈下才被迫出兵幫助科威特。
-
6 # 鐵男春秋
薩達姆借閱兵之際入侵科威特,科威特請求美國總統小布什出兵解救,美國才軍事打擊伊拉克。
第二次,美國為了推翻獨裁統治的薩達姆,藉口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其實是為了奪取伊拉克石油而入侵伊拉克。伊拉克自稱百萬軍隊,但面對美國的海陸空天電子戰,伊拉克士兵丟盔棄甲,死傷慘重,最終薩達姆被叛徒出賣而被抓住。結果薩達姆上了絞刑架,一命嗚呼。
-
7 # 金剛大錘
是美國欺負人,打小國的套路一次打伊拉克以後,他進行評估,看看伊拉克有沒有能力反擊?如果有大國參與伊拉克有能力反擊,美國就不會再此打擊伊垃克了,如果伊拉克很弱,美國就會想盡辦法對伊拉克採取大規模打擊行為,以確保它可以勝利,美國是遇弱則強,遇強則弱的黑手黑嘴,靈魂卑微的國家
-
8 # 精英出鞘
大家都知道,美國與伊拉克曾經爆發過兩次戰爭,第一次是舉世矚目的海灣戰爭,第二次則是進入新世紀後的伊拉克戰爭,那麼,美國為何要對伊拉克連續發動兩次戰爭呢?
這主要是因為第一次海灣戰爭是伊拉克率先入侵了鄰國科威特,在此之前美伊關係其實並不差,但伊拉克入侵鄰國的行為激怒了美國,美國隨後打著捍衛科威特安全的旗號,集合了多國聯軍對伊拉克軍隊發動反攻,並一舉取得了壓倒性勝利,可謂名正言順,在世界上也打出了聲望和威風。
而第二次對伊拉克發起戰爭,則是美國對伊拉克抱有敵意,透過製造不存在的藉口,發兵攻入伊拉克境內,並且其軍事行動並未受到國際社會的一致認可。總之,美國對伊拉克的兩次出兵是基於不同背景發生的,但兩次戰爭卻給伊拉克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直到現在該國仍沒有完全恢復和平。
-
9 # 不正經的軍棍
有些人吧,他就是欠揍,薩達姆就是最典型的一個,他把美國得罪的太死了,美國才鐵了心的收拾掉薩達姆。
第一次打伊拉克,並不全是因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1990年,伊拉克悍然入侵科威特,此舉目的就是拿科威特的石油,外加賴賬。科威特根本就無力抵擋伊拉克,伊拉克手裡面部隊多,裝備好,伊拉克八萬人就給他佔領了。但是,伊拉克手裡可不止這些部隊,他另外的部隊去哪了?他的目標是沙特。
佔領科威特之後,薩達姆就準備對沙特動手了,他的部隊在沙特那邊已經擺開陣勢了,這是直接刺激美國收拾伊拉克的主要原因。那會兒沙特把東風導彈都擺出來準備對付伊拉克了,美國一看這陣勢也坐不住了。他要動沙特,你把美國往哪放?這是促使美國進攻伊拉克的主要原因。
那會兒美軍也沒現在這麼彪悍,他動的陣仗特別大,這是美軍換裝以後的第一次大仗,美華人心裡也沒底。他調集了準備對付蘇聯的部隊過來,去收拾伊拉克,伊拉克也是倒黴催的。
而海灣戰爭結束以後,伊拉克連續受到美國的制裁,這會兒美國就已經著手推翻薩達姆政權了,去扶植一個親美政府。這件事一直擱置,美國那會兒心思在巴爾幹那邊。而刺激美國收拾伊拉克的是911事件,伊拉克境內和基地有聯絡的勢力太多了,這筆賬,咱一個一個算,先從阿富汗來,推翻塔利班之後,再推翻薩達姆。911事件,全球都發慰問電,薩達姆來了一句活該,你這找死呢。
另外,薩達姆對抗美國的情緒非常高漲,薩達姆當時在那也是非常扎眼的存在的,美國拔除它也是勢在必行的。另外,薩達姆又試圖棄用石油美元,動搖美國,這也是美國所不允許的。再加上那會兒,伊拉克國內對於薩達姆的統治也是比較不滿,美華人一合計,幹掉他算了,直接繞過聯合國,奔著伊拉克就去了。美軍開進巴格達之後,伊拉克大人小孩都追著美軍裝甲車跑歡迎美軍,還給美軍投擲禮物,這些網上都是有影片的。
伊拉克屬實就是自己作死,1991年,薩達姆保住一條命,保住了政權,他並沒有珍惜這個機會,隨後他的一系列舉動都是踩著作死的步伐大踏步向前的。另外呢,薩達姆本人和布什家族的恩怨,也是他被收拾掉的原因之一。
-
10 # 胡家成
上世紀末和本世紀初,美國先後發動兩次對伊拉克的戰爭,第一次稱為“海灣戰爭”,第二次稱為“伊拉克戰爭”。
海灣戰爭隨著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兩極格局土崩瓦解。原來兩極格局隱藏的矛盾逐漸暴露,一些地區勢力逐漸膨脹,伊拉克就是典型代表。
美國為了抑制伊朗勢力,曾暗裡支援伊拉克與伊朗打了8年的戰爭,雙方圴受到了重創,按說應該歇歇腳了。薩達姆居然派兵入侵科威特,宣佈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個省,並虎視沙烏地阿拉伯。美國很受傷,認為薩達姆是白眼狼,必須要教訓一下。
由於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是非正義性質,美國軍事打擊伊拉克,受到了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援,應該具有一定的正義性。美國把伊拉克趕出了科威特,薩達姆咎由自取。
伊拉克戰爭美國挾獨家超級大國的威風進入21世紀,前景很美好,似乎天下無敵。誰知發生了針對美國的“911”事件,讓老大很沒面子。世界紛紛表態支援美國反恐,薩達姆顧左右而言他,惹毛了美國。
2003年3月20日,美國以伊拉克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暗中支援恐怖分子為由,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單方面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實際是美國打著反恐的旗幟,以伊拉克拒絕交出子虛烏有的生化武器為藉口,趁機清除反美政權。
到2010年8月,美國戰鬥部隊撤出伊拉克為止,歷時7年多,美方最終沒有找到所謂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反而找到薩達姆政權早已將其銷燬的檔案和人證。
由於伊拉克戰爭使用了大量的美國現代化新式武器,加上美軍使用的武器費用高達6000多億美元,這場戰爭也被稱為浪費錢的戰爭。這次戰爭連美國的重要盟友如法國、德國都堅決反對,美國繞過聯合國安理會,伊拉克戰爭是一次非法戰爭。
-
11 # 外冷內熱語文小老師
都各自想一家獨大毀了相互掣肘,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黃雀背後還有獵人,獵人背後還有列強,破壞平衡,消耗自己,列國策略強在科技,策略上差的不是一招半式。
回覆列表
石油控價權,葬送了伊拉克
至今,還有很多人以為是核武器或生化武器,倒逼美國積壓薩達姆,結果伊拉克被美國聯軍推翻,其實,我們都想錯了。
薩達姆,之所以用德國希特勒的閃電戰突襲科威特,因為石油,一旦他合併二國的石頭產能,就是叫板沙特,就能扛起中東真正老大的大旗,至於伊朗,它都不會考慮。
而傻傻的薩達姆以為,美國或其它霸權會聽之任之,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沙漠風暴行動,美國以雷霆之怒,橫掃伊拉克。
今天,石油市場定價權,同樣在全球資本化的資源市場顯得至高無上,也讓沙特在中東地區乃至全球獲得了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併為其帶來了不可估量的財富。
當年,洗衣粉事件不過是美國開戰的藉口,伊拉克的扮演操控原油價格的角色,它帶來的權利和力量,卻成為了西方國家的眼中釘,特別時工業化深度擴大的全球化的今天,一個需要透過進口能源來維持內需的大國,如果被切斷了供給,那麼由此產生的經濟動盪和混亂將足以摧毀一切,所以,美國糾集了一班兄弟對伊拉克動手。
後來,以英美為首的聯軍,對伊拉克發動名義上的“反恐戰爭”,所謂伊拉克禁衛軍,在武裝到牙齒的美國聯軍面前,是不夠看的,石油一旦被掐斷出口,拿住伊拉克外匯和貿易,就憑薩達姆拿點家當,怎麼能頂住美國聯軍如此強大的攻勢。
伊拉克人,在薩達姆期間,收入高,生活福利好,教育,醫療,住房,都免費供給,但是,伊拉克並沒有把石油牌,它作為中東地區產油大國之一,也是因為當年屢次沒有“按排理出牌”而招來殺身之禍。據美國fbi對伊拉克長達三年七個月的情報調查,伊拉克為了最大化商業利潤,經常肆意調整原油產量,甚至曾在沒有預兆的情況下直接停止原油供應,這讓美國或其它石油進口國,很是惱火。
當年和2020年情況不同,當時原油供求緊張,在供應下降、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原油價格大幅度上漲,而時任伊拉克總統的薩達姆·侯賽因(Saddam Houssein)就成為了大贏家,也就有了後來的故事。
因為,這種“有油就是任性”的態度徹底激怒了西方,2001年9月11日,被劫持的兩架客機撞擊紐約雙子塔並造成數千人死亡,2001年,美國副總統迪克·切尼(Dick Cheney)就在一份《國家能源安全報告》中明確指出了薩達姆的任性將為美國帶來的災難:“伊拉克已經成為全球能源市場中的攪局者,薩達姆透過切斷原油供給而故意哄抬價格謀取私利……這將為美國乃至全球帶來前所未有的動盪。”
2003年3月,數十萬英美聯軍,火力全開進攻伊拉克,在短短几十天內將其攻陷,橫掃伊拉克的地面和空中部隊。
至於,後來美國媒體說的,出兵伊拉克是核武器,還是生化武器,或因為洗衣粉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伊拉克瘋了,它竟然動了美國資本家的原油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