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記載洪武十七年(1384),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加重,隨後去世。
相傳朱元璋屠戮功臣,忠心耿耿的徐達交出兵權後也沒有逃脫其毒手。說是徐達得了背疽(後背長了一個大瘡),朱元璋派人給他送來蒸鵝。徐達見了蒸鵝,滿面流涕,告訴醫生你們趕快逃跑,然後吃下去就死了。為什麼?徐達知道背上長瘡不能吃發物,這個蒸鵝是發的,一吃這個東西,病毒發出來這個人就死了。他明白了朱元璋還是要讓他一死。讓醫生逃跑則是為了不讓朱元璋把他們都殺了當替罪羊,說他們沒給徐達治好病。
其實這是把一個民間傳說當成史實來講了。《明史》記載了徐達的確死於背疽,但並無朱元璋派人賜食一說。明朝中葉有一本專講明初故事的野史筆記《翦勝野聞》才有這個賜食記載,但是並沒有說是什麼食物。按《四庫總目提要》的說法,《翦勝野聞》“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並不可靠。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轉述了這個故事,才說是“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雖然趙翼本人認為這是“傳聞無稽之談”,但“徐達吃蒸鵝而死”卻從此成了一個表現朱元璋陰險毒辣的民間傳說廣為流傳。
這個傳說雖然常被明史專家採用,但是極不可信,不僅因為史無明文,而且不合常理。朱元璋如果要殺徐達,完全可以像殺其他功臣一樣找個藉口公開定罪抄斬,實在拉不下臉也可以在一般食物或藥中下毒悄悄殺之,沒有必要羞羞答答又欲蓋彌彰。在古代,背疽是一種可怕的“惡疾”,得了往往是致命的。死於背疽的歷史名人史不絕書,除了徐達,還有秦末的范增、三國的劉表和曹休、唐朝的孟浩然、後唐的李克用、南宋的宗澤、明朝的楊一清、清朝的楊光先等等,在當時就是絕症,得這種病朱元璋也沒有必要殺他了。而且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經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朱元璋對他的評價是唯一的,很難理解朱元璋為什麼會殺他。
說“疽最忌鵝”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所謂背疽,在現代醫學看來是背部發生了大面積急性化膿性感染,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導致的。在今天治療起來並不困難,用抗菌素和動手術排出膿液,即可望痊癒。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並不含有能導致病情惡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強患者的營養,因此並不需要“忌口”。
《明史》記載洪武十七年(1384),徐達在北平留守時得了背疽,不久稍微好些。然而次年二月(1385),病情加重,隨後去世。
相傳朱元璋屠戮功臣,忠心耿耿的徐達交出兵權後也沒有逃脫其毒手。說是徐達得了背疽(後背長了一個大瘡),朱元璋派人給他送來蒸鵝。徐達見了蒸鵝,滿面流涕,告訴醫生你們趕快逃跑,然後吃下去就死了。為什麼?徐達知道背上長瘡不能吃發物,這個蒸鵝是發的,一吃這個東西,病毒發出來這個人就死了。他明白了朱元璋還是要讓他一死。讓醫生逃跑則是為了不讓朱元璋把他們都殺了當替罪羊,說他們沒給徐達治好病。
其實這是把一個民間傳說當成史實來講了。《明史》記載了徐達的確死於背疽,但並無朱元璋派人賜食一說。明朝中葉有一本專講明初故事的野史筆記《翦勝野聞》才有這個賜食記載,但是並沒有說是什麼食物。按《四庫總目提要》的說法,《翦勝野聞》“書中所紀,亦往往不經”,並不可靠。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轉述了這個故事,才說是“賜以蒸鵝,疽最忌鵝”,雖然趙翼本人認為這是“傳聞無稽之談”,但“徐達吃蒸鵝而死”卻從此成了一個表現朱元璋陰險毒辣的民間傳說廣為流傳。
這個傳說雖然常被明史專家採用,但是極不可信,不僅因為史無明文,而且不合常理。朱元璋如果要殺徐達,完全可以像殺其他功臣一樣找個藉口公開定罪抄斬,實在拉不下臉也可以在一般食物或藥中下毒悄悄殺之,沒有必要羞羞答答又欲蓋彌彰。在古代,背疽是一種可怕的“惡疾”,得了往往是致命的。死於背疽的歷史名人史不絕書,除了徐達,還有秦末的范增、三國的劉表和曹休、唐朝的孟浩然、後唐的李克用、南宋的宗澤、明朝的楊一清、清朝的楊光先等等,在當時就是絕症,得這種病朱元璋也沒有必要殺他了。而且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至葬禮以示悲瘍,把他列為開國第一功臣,追封他為中山王,諡號武寧,贈三世皆王爵。賜葬鐘山之陰,御製神道碑文。朱元璋曾經稱讚他說:“令行禁止。不居功自傲,不貪圖女色財寶,處理問題不偏不倚,沒有過失。當世有此美德者只一徐達。”朱元璋對他的評價是唯一的,很難理解朱元璋為什麼會殺他。
說“疽最忌鵝”並沒有任何科學依據。所謂背疽,在現代醫學看來是背部發生了大面積急性化膿性感染,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侵入多個相鄰的毛囊及其所屬皮脂腺或汗腺導致的。在今天治療起來並不困難,用抗菌素和動手術排出膿液,即可望痊癒。鵝肉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脂肪,並不含有能導致病情惡化的毒素,反而能增強患者的營養,因此並不需要“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