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牙島主1

    文玩姐的文章側重於介紹古代女性的頭髮盤扎,資料翔實,圖文並茂,令人長見廣聞。下面我就不避輕重,說一說古代男人是怎麼盤扎頭髮的。

    古代貴賤區別很嚴格,貴族戴冠、弁、冕,平民戴幘。冠是普通帽子,《禮記》:“男子二十,冠而字”。這時,如果該戴而不戴,是“非禮”的。

    其實,那時的冠跟後代的帽子形制很不一樣。冠並不把頭頂全罩住,而是有個冠圈套在髮髻上,上面有一根不寬的冠梁,從前往後,覆在頭頂上。冠的主要作用是把頭髮束住,同時亦作裝飾。冠圈兩旁有絲繩,在下巴之下打結,將冠固定在頭頂上。這兩根絲繩就是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洗滌之意)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中的纓,就是固定帽子的絲繩。纓打結後餘下的部分垂在下巴下,稱為緌(音圍),也是一種裝飾。

    要戴冠,就要先把束在一起的頭髮在頭頂上盤成髻,用一塊黑帛把髮髻包住,然後加冠。加上冠後還要用笄(音機)、簪(音贊,第一聲)左右橫穿過冠圈和髮髻加以固定。其實,笄和簪是一個東西,先秦叫笄,漢代始稱簪。女人是不戴冠的,但也用笄簪來固定髮髻。杜甫《春望》詩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是說因時局動盪,親人分隔,頭髮短而稀少了,連插簪也成了難事。

    笄簪是根細長的釺(音千)子,一頭尖銳,一頭圓鈍並有突出的裝飾。一般用竹子做成,講究的用骨角、象牙、金、玉等,簪頭上還可以飾以珠寶玳瑁,因此,古代詩詞裡常有玉簪、華簪等詞語。婦女的發笄(簪)如果尖銳的一端分成兩股,形狀象個叉子,就是釵(音拆)。

    冕是一種特殊的冠,即拿一塊長方形的木板,縱向地裝在冠圈上,木板前沿,掛著一串串的小圓玉。漢代以後,只有皇帝才能佩戴冕旒(音流)。

    弁(音變)也是貴族戴的,由幾塊鹿皮拼接而成,類似於後代的瓜皮帽。

    平時人們戴冠,打仗時還要在冠上加胄。胄是古名,秦漢以後叫兜鍪(音牟),後代叫盔。而戴著頭盔去見尊者上級,就跟不戴冠一樣,是不恭敬的,因此見上時要“免冑”。

    古代男子不戴冠的有四種人:小孩,平民,罪犯,異族人。

    未行冠禮前,頭髮任其自然下垂,稱為髫(音條)。陶淵明《桃花源記》寫道:“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古人是不剪頭髮的,孩子的頭髮長了,就緊貼著髮根紮在一起垂於腦後,叫“總髮”。

    平民不戴冠,髮髻上覆以巾,一直蓋到前額,這就是幘(音責),今天,陝北農民用白羊肚手巾包頭的手法,就比幘遮蓋嚴實得多。

    這樣看來,中國古代的禮法不可謂不嚴,連區區穿衣戴帽、束髮整冠都有如此的講究。我們在敬佩古人的同時,更為今天人們穿衣戴帽的自由隨意而慶幸欣慰。今天,剃著光頭的男士並不鮮見,但在古代,這種行為就是自絕於人類的大不敬,應當放在“老鼠過街,人人喊打”之列。

    最後,無比感謝許嘉璐先生,本文大量引用了他的研究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職業生涯的連貫性重要嗎?如果找到了自己喜歡的東西,重新轉行業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