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總喜歡拖拉,小學以後作業會增加,怎樣養成不拖拉的習慣以保證孩子不影響睡眠時間?
19
回覆列表
  • 1 # 神奇媽媽在這裡

    1、可以幫孩子一起指定一個學習計劃,這個計劃中包含了生活和學習安排,在孩子參與其中的過程中他就會漸漸明白自己即將對自己的生活和學業負責。

    2、現在的老師一般都會建立一個家長群,告訴家長每天的作業是什麼,以免孩子漏寫,但長期下來孩子就會感覺作業是家長的,造成學習的惰性。所以家長不要等孩子一回來就告訴他今天的作業都有什麼,而是讓他自己複述給你聽,哪處有遺漏了再告訴他。

    3、現在的孩子多數都起床困難,首先讓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讓孩子在早晨起來的時候不至於太困而鬧情緒。然後,送他一個可愛的小鬧鐘當做禮物,告訴他以後鬧鐘響了就代表要起床了,爸爸媽媽不來叫你起床了。這樣讓孩子學會自己把控生活,他會變得越來越自律。

    做好以上3點,能很大程度上幫孩子養成自律不拖拉的習慣。

  • 2 # 全職二胎媽媽育兒

    首先,培養他的專注力,集中精力只做一件事。

    其次,在孩子寫作業之前,提醒他喝水,上廁所,一旦開始寫作業,任何事都不可以做。

    再其次,書桌收拾乾淨,只放與學習有關的東西。其他一概不放。

    再其次。時刻告訴他,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比如,作業,要求他自己記下來,自己獨立完成,自己沒有記得,第二挨老師批評,是他自己的事情。

    最後,最最重要的,寫作業規定時間,完不成也不要寫了。必須按時睡覺。

  • 3 # 王子小巖巖的故事屋

    首先這個幼小銜接後上學的這種拖拉的習慣不是說到了小學以後再去改變的,也不是一個暑期就能改變的,需要一個長期的計劃和實施。需要父母帶個好頭讓小孩子有一個好的榜樣,首先要教小孩子制定計劃,讓小孩子自己去制定計劃而不是家長制定計劃讓小孩子去執行,在制定計劃的初稿的時候要實行一段時間然後看看效果或者看看有沒有需要調整的地方,是讓小孩子自主地去調整這個計劃表,在沒有很好的執行時候要去看一下小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而沒去好好的實施,有些是因為計劃表不太符合現實,也有的時候是遇到實際困難了。

  • 4 # 蛋仔嘛嘛成長館

    首先,我想說的是,拖拉的習慣,不是僅僅在幼小銜接的時候才需要克服,而是應該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加以注意。那麼,如果孩子已然有了拖拉的壞習慣,那麼家長應該教導孩子制定計劃,並輔以獎懲制度不折不扣地加以實施。也許,這個方法也不是立竿見影,但循序漸進,相信會有效果。

  • 5 # 夜空中最亮的星77

    幼小銜接的關鍵期,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至關重要。

    一是父母要幫助孩子樹立按時作息的意識,可以透過繪本這種圖文並茂的方式增強孩子興趣;

    二是為孩子制定時間表,要求孩子按照規定時間作息,注意勞逸結合,預留出準備和玩耍時間;

    三是可以考慮逐步遞增法,第一次讓孩子5分鐘內完成,完成後及時給予表揚,然後延後到10分鐘,觀察孩子的完成情況,再逐漸遞加到15、20分鐘……慢慢地改掉孩子拖延的壞習慣。

  • 6 # 冉冉媽媽

    學習來源於生活,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大人應做好榜樣,最初應從生活習慣方面,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採取的方式也不是急風暴雨,而是從對小事的處理,對細節的把握。比如要求孩子準時睡覺、起床;按時飲食,吃飯碗裡不留飯;玩具用過就還原;做事要認真做好,否則重來

  • 7 # 家有二寶歡樂多

    孩子拖拉的習慣應該不是一天兩天就養成的,快上小學的孩子,也表明孩子拖拉有六七年了,你至少也要放六七年地時間去改變他,所以這事得從長計議,急不來,越急孩子反彈越大。每次給孩子設個小目標,孩子容易做到的那種。每次孩子做到了要大大地擁抱他,表揚他;如果孩子沒做到,就當作沒事發生一樣地淡化他,但是這個步驟得重做,同時暗中幫孩子找出為什麼失敗的原因,引導孩子正確的做法。當然父母也得做好榜樣人設,看下自己或者孩子周邊的養育者是否也是拖拉的,有的話可以與孩子一起改變進步,也許孩子表現得會更好。

  • 8 # 薇育兒

    時間管理對每一個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題主可以思考一下之前孩子拖拉的原因是什麼,每次出現拖拉的情況時,家長都是怎麼處理的,孩子有沒有因為拖拉而承擔相應的責任或處罰。

    小學開學之前,家長可以仿照學校的時間表製作一張表格,寫清楚每個時間段該做什麼,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並設立相應的獎懲措施。

  • 9 # 微微的樂觀育兒經

    隨著小朋友幼兒園最後一年,幼小銜接馬上受到家長們重視起來。

    我也是其中之一,看著家裡這隻小蝸牛,早上起床困難戶,平時吃飯慢吞吞,到時間洗澡了磨磨蹭蹭不願意進澡房來,上小學以後,每天放學還要回來寫作業,聽到太多陪寫作業的狗血事,我心裡總是有一些忐忑,心理在想“這樣的事情可不要落在我頭上”。

    對於拖拉問題,我喜歡從各個方面去找原因,從我對自家小孩和個案口中的小孩的觀察中,我找到一下幾種可能的原因:

    第一:沒有時間觀念。

    你說幾點之後就要做什麼,幾分鐘之後要做什麼,他說知道了,到了時間就是耍賴,有可能不是他真的不願意配合,有時候真的是他根本不能理解幾分鐘,幾個小時是什麼概念,只知道“哦,我現在還可以玩,還可以做我喜歡的事情,太好啦!”。如果是這個問題,最好買一個沙漏,或者定鬧鐘,或者手把手教會看時間。

    第二:沒有責任感。

    經常是家人包辦代替太多,一點點都不能忍受孩子剛開始學習時的慢,一點點也看不得孩子做不好,特別是有老人家幫忙照顧的家庭。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學會放手,想一想每天當中,哪些事情是孩子可以獨立完成的,羅列出來,當遇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放手讓孩子去嘗試,發現遇到困難要淡定,不要把自己的著急加給他,儘量鼓勵,用啟發式的提問提醒他,最後才是協助。放手並不是撒手不管了,要有技巧地幫助。經歷每一次的獨立完成記得要表達讚賞,適當地總結經驗,羅列另外一些可能的方法。即使嘗試失敗了也沒有關係,讓他體會自己的事情沒有做好的自然後果,他也會吃一塹長一智。讓孩子接受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信念,通常也會讓他面對問題的時候能獨立思考,發揮創造力。

    第三:沒有規則感。

    這樣的孩子可能是平時太過自由了,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太容易心軟太容易妥協了,總是變來變去的管教方法也容易讓孩子不知所措,沒有規則,事情做與不做,對他來說沒有損失,或者胡鬧一下就能矇混過去,他有可能會不斷地挑戰家長的極限。沒有規則感的孩子非常容易養成拖拉習慣。

    第四:家有控制型家長,明顯的平時家長與孩子的親密關係並不好。

    平時很少同理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溝通更多是為了操控孩子,讓孩子聽話,按自己要求的執行。而孩子如果無法對抗這種操控,就會用慢動作來報復,做事情越來越慢,你越說他越慢。孩子不是提線木偶,他們終將長大成人,會有他們的思想和生活,想要維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必定是要更多地去同理孩子,理解他的情緒,去真正明白他情緒下面的想法,行動下面的觀念,這並不容易,需要靠不斷地練習。

    養育一個如此精細的生命真的很不容易,他就像一座冰山,我們能看到的只是水面上的那一點點凸起,水下那部分才又重要又複雜,不過話說回來,孩子也給了我們再一次成長的機會。以上,共勉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便宜內飾又漂亮的車有哪些?